谈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4-05-10 11:26秦娟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华历史传统

秦娟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是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其中,以此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建立起正确“三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本文主要对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分析和探究,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参考,并助力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历史 有机融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05.04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并且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还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内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在传统文化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只局限于传统文化知识,要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信”“智” “勇”等内容,不仅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在新时代下,初中历史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相结合,进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人文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经典著作、艺术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传承中,学生可以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论语》到《诗经》等经典,这些文献记录着先贤们的思想和智慧,为后人指明了人生的道路。通过学习这些文化瑰宝,学生能够了解先贤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处世哲学,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塑造良好的价值观

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孝道、忠诚、诚信等道德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非常重要。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诗词,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美德的内涵和重要性。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将更加懂得珍惜家庭、尊重长辈、关爱他人,形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例如,通过学习古代孝子孝女的感人故事,学生能够明白孝顺父母的重要性,从而更加关心家人,并积极履行孝道。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奉献与友爱的力量,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提升综合素质

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与现代教育相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智慧的结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教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知识相融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识,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首先,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通过学习古代哲学、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于现代思维方式的观点和思考方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跨学科的思考能力。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深邃思想,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敏捷性。

其次,传统文化的情感价值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古代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情世故、人性关怀以及情感表达,这些都与现代社会的情感体验有着共通之处。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传统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思想,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同理心和情感智慧。此外,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古代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传统艺术,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现代艺术作品。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

1.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历史知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能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从多角度让学生了解我国各个历史時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并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社会中的人文气息。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将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将国外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对比,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教师通过以上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以《动荡的春秋时期》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个历史时期的背景和重要事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八大古都的图片和影片,将学生引入到那个时代的城市景象中。通过逼真的影像和声音,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古都的规模、建筑风格以及人文景观,从而更好地理解春秋时期的背景和城市发展的历程。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我国古代的重要建筑物和相关文物。通过展示古代城墙、宫殿、寺庙等建筑,以及青铜器、陶瓷、书法等文物,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多媒体的展示方式可以将这些文物以立体、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创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和动画效果,能够让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具体而有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鼓励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珍贵的历史和文化财富。教师将中华优秀文化渗透到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以“用情”为导向。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获得感悟与体验。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监管力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关于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文章,并将其分享给同学们,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对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的了解程度,同时还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例如,在学习《青銅器和和甲骨文》一课时,由于青铜器和和甲骨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青铜器和和甲骨文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和资料,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了解青铜器和和甲骨文。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的历史教育之中,可以使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的能力、思考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增强。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等,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启发式课堂教学,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中提升学习效率。以《清朝前期的文字艺术》为例,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探究中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教师首先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考,通过提问引发他们对清朝前期文字艺术的回忆。然后,教师巧妙地引入问题,例如,“清朝前期的文字艺术是怎样的?文字艺术有什么意义?”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开始积极思考问题,准备在合作交流中分享他们的见解。在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他们可以提供相关的资源,如图片、文献资料、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清朝前期的文字艺术背景。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字艺术的意义,帮助他们深入分析文字艺术对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倾听、互相启发,从而形成更丰富的思维碰撞。这种合作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引导,只有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历史知识。其次,教师要积极进行启发式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孙中山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孙中山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到孙中山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所做的事情是极其伟大和了不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了解孙中山对当时以及后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这一方式,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4.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学生体验古代文化

教师要安排学生参观古建筑、博物馆,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陶艺等),甚至可以进行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古代文化实践体验是一种重要的措施。通过实际参与,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文化自信心。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代城市遗址、宫殿、寺庙等古建筑,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积淀。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使学生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与历史文化产生亲近感,增强对历史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传统手工艺,如剪纸、陶艺、刺绣等。学生可以亲手制作传统工艺品,体验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同时培养他们的耐心和创造力。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让他们从实践中汲取文化智慧。在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临近时,学校可以举办相关庆祝活动。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制作传统食品、制作灯笼、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深入感受节日的浓厚氛围,了解节日的由来和意义。通过庆祝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还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布置,教师应当以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形式,生动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教师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逐渐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榜样和引路人。通过言传身教,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引导他们在日常行为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需要借助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传统文化背后的智慧和哲理。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通过教材内容、历史故事以及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人格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石婷《论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试题与研究》2023年第17期。

[2] 贾春红《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智力》2023年第2期。

[3] 顾智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启迪与智慧》2023年第1期。

[4] 张剑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渗透》,《家长》2022年第29期。

猜你喜欢
中华历史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