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内图书审读工作的对比性思考

2024-05-10 12:16韩小婷勾爱萍
出版参考 2024年4期
关键词:独立性

韩小婷 勾爱萍

摘 要:审读是保证图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面临压缩成本与追求经济效益的双重挑战。为了在质量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出版单位要慎重对待审读质量,不能轻视对图书质量的把关。本文对比论述了图书审读工作独立性的意义及面临被管理过多干预的制约现状,以期在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下,寻找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社内图书审读 独立性 管理制约 质量与效率

图书质量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声誉和读者的选择。图书质量是一个出版社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社内审读则是维护这个基础的重要关口。首先要明确图书社内审读的核心目的,即保证图书内容的高质量、高精度、高标准。这既是对读者的尊重,也是对知识传播的尊重,更是出版单位的社会责任。[1]

一、审读如何“独善其身”

独立性就像一道坚固的屏障,能够有效地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侵扰。鉴于此,社内审读应坚持各方面的独立性。

首先,独立性有助于审读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使审读员能够专注于印前稿本身,并发挥其专业能力对稿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评价。此时,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很容易失去客观的立场,导致评判结果失真。

其次,独立性有助于维护学术道德和规范。学术道德和规范是出版行业的基石,独立性原则在维护学术道德和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审读员不受任何不当影响,严格按照学术道德和规范进行审读工作,有助于维护学术道德和规范,促进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

再次,独立性有助于提高审读的权威性。审读工作的权威性是保障图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权威性能够使人们更加信任审读的结果,从而更加重视审读员的专业意见和建议。这有助于提高图书的整体质量,确保图书内容准确、客观、有价值。反之,如果审读工作缺乏独立性,审读结果的权威性就会受到质疑。

最后,独立性还有助于增强出版社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版社需要不断提高图书质量,增强竞争力。保持审读工作的独立性,有助于出版社在图书质量方面取得优势,吸引更多读者,增强读者对出版社图书的信赖。

社内审读要做到足够的独立,以下各个因素必不可少。

第一,审读标准的独立性。社内审读应按照统一的评审标准进行,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评审标准应由专门的评审小组制订,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批准,保证它不受任何个人或利益团体的影响。

第二,审读程序的独立性。社内审读应独立于其他编辑、三审三校人员之外,以保证审读结果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在审读过程中,应采取“匿名”或“盲审”的做法,避免审读人对所审阅内容的作者、三审人员等有关资料的了解,从而确保审读的公正、客观。

第三,审读决定的独立性。审读员应只着眼于内容品质、学术水准及语言规范,依据评鉴准则做出独立判断。最终审读结果应以实际质量标准为依据,而非审读因素对判定合格与否的影响较小。

第四,监管机制的独立性。监管实施者不受制于利益相关的各部门,只对工作职责负责。监督机制要求审读员按照规定的标准与程序开展工作,同时对其工作进行评价与反馈,确保审读的公正性、客观性和专业性。

二、審读缘何被管理“制约”

在实际操作中,社内审读工作无法完全“独善其身”。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有时也面临着被管理干预过多的现实问题,即注重过程、效率,而忽视了对内容的高质量要求和把关[2],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经济效益成为许多出版社的核心价值取向。受此影响,社内审读常被视为一种费用支出,而不是严格检查图书质量。通过缩短审稿周期和减少质量检验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在形式化管理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审稿会陷入“为审而审”的两难境地,即只注重形式上的符合,而不注重内容的深度与准确性。这不仅不能保证出版质量,而且会给出版社带来长远的影响。

其次,审读员面对着各方的压力。来自上级的压力:由于出版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出版社管理者可能会要求审读员加快审稿速度,以达到尽快出版,转化效益的目的,这样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审读员在审稿时放松对图书质量的要求。来自市场的压力:这一点也是审读员所不能回避的。出版社为求销量、求市场占有率,往往倾向于出版热点、短效或专业不太对口的图书。这可能会导致审读员在评审时对某些潜在风险较大的书籍降低标准或因为专业盲区而无法把控质量。来自作者和编辑的压力:有的作者会对自己的作品过分坚持,希望审读员尽可能地保留它的原貌,责任编辑可能会要求审读员加快审稿速度,以使作品早日上市。在这样的压力下,审读员可能会忽视一些不易被察觉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图书的整体质量。

最后,面对利益相关者的人情妥协。这些妥协可以是出于对同事的关心,或者是出于对一些权威的尊重,当遇到质量问题的时候,管理者会采用不公平的评估标准和决策程序。这一现象不仅对出版业的长远发展不利,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降低社会对出版业的信任度。

三、质量与效率的博弈

事实上,社内审读的角色应该是兼顾内容质量与管理需要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既不能完全脱离管理,也不能被管理“制约”。一个理想的社内审读制度应该是既能满足管理需要又能保证内容质量的要求。因此,在制订社内审读标准时,必须兼顾内容的“质”量因素,也要考虑需求因素的管理。好的内容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不能以质量为代价去追求速度。同时,科学合理的审读制度可以保证审稿既有充足的时间与资源,又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3]唯有如此,才能使社内审读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促进内容生产的健康发展与进步。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较为和谐的社内审读制度。

第一,要明确社内审读的职责与权限。审读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赋予其独立的审阅权的同时,要求在质量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审读员对审读内容负责,管理者根据审读报告对稿件是否合格给予结果评判,即实现审评分离,以保证审读结果的公正、客观。

第二,要打破出版社内部的利益链,保证审读员对每本书都能做到公平公正。这就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审稿程序,包括明确审核节点,明确审核人员的职责分工,审核时间的安排,保证审核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同时加强内部治理机制的监督与责任,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利益冲突。

第三,要建立清晰可行的审读准则。这些标准既要包括信息的准确性、论证的逻辑性、语言的流畅性等,又要考虑到出版时间和选题方向等管理方面的要求。审读员应根据上述标准,对书稿内容进行评审,以保证书稿的质量。

第四,要深刻认识社内审读与责任编辑之间的正向关系。审读工作既是检查更是协助,不应将其放到图书责编的对立面。审读员严格审核书稿,保证每本书稿符合出版标准;责任编辑在收到审读意见后,多方论证并形成共识,及时根据实际要求进行修改,实现审读员与责任编辑的良性互动,携手提升图书质量。

总之,社内审读工作在确保图书质量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制订和实施社内审读制度时,出版社应平衡内容质量和管理效益的需要,明确界定审读员的职责和权限,切断与利益之间的联系,制订科学的审读准则,并增强审读和编辑之间的互动。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社内审读制度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提高图书质量,从而推动出版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我们还需要意识到,社内审读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应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尝试运用数字化与智能化手段提升审读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提升图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单位系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独立性
独立性检验高考热点例析
独立品格培养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浅论我国非审计服务及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做最好的自己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独立性与责任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挑战与对策
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常考题型与解题对策
考虑误差非独立性的电力系统参数辨识估计
基于秩方法的列联表数据独立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