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相依 共铸荣光

2024-05-10 07:01余文镜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熟语材料

余文镜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有许多熟语中都包含“你”“我”,比如:“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你来我往,你谦我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等等。这些词语蕴藏着经验和智慧。

请结合以上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引语部分围绕“你我”之间的关系,列举了三组熟语:一是“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很明显这种“你我”关系在今天来看是一种非良性的竞争关系,尤其是“尔虞我诈”中蕴含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心理,考生写作中应该准确表达对此关系的批判态度。

二是“你来我往,你谦我让”。“谦让”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你来我往”强调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你谦我让”突出了交往中的彬彬有礼。人与人相处,是真诚换真诚,是投之以桃,再报之以李。这样的人际关系更融洽,社会氛围更和谐。因此,这种做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是需要去推广的。

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任何人一旦脱离社会、断绝与别人的联系,必然会让自己陷入困境。这里的“你我”已经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之间有渗透,彼此之间有交集。这正符合当今时代背景下开放、交融的整体诉求。

毋庸置疑,审好题立准意,是此题的关键。考生在行文时,需要对材料中由“你与我”构建的三种关系做出精准的判断,否定第一种,赞成第二和第三种。而写作的重点则在于解读材料背后蕴藏的哲理和智慧,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紧扣材料,不能顾左右而言他。

本题旨在引导考生树立对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正确认知,思考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与人相处。此题的命题背景比较明确,一方面,党的二十大新闻发言人孙业礼表明,中国开放的决心和意志不会动摇;另一方面,在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下,西方某些大国凌强欺弱,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谋求自身利益,种种做法显然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鉴于此,考生写作时,要从个人与他人的交往升华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往来。中华民族历来以和为贵,所以这道题所涉及的内容在本质上又是复杂国际背景下彰显民族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

【立意参考】

①合作共赢,开放包容

②越私利之藩篱,谋共赢之蓝图

③开放融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望闻问切

考生习作中常见如下问题:

一、审题不清

部分考生对第一组熟语“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价值判定不准确,进行了所谓的正面肯定;有的考生则将这组关系中的两个词分割开来,虽将“尔虞我诈”划入否定的行列,但是依然错误地将“你争我夺”当成了正面的竞争关系予以肯定,这显然违背了材料的意图。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你我之争亘古不变,其中真意却日日常新。猎豹与羚羊、甲虫与螳螂,自然生灵在互相的追逐竞技间打开了“协同进化”的大门;老带新,成果评定挑战,“狼性文化”让华为员工保持创造的活力与进取的雄心……在发展迭代的历程中,你我的竞争不只是残酷的存亡结果。因主客的冲突,而又改变与调整,在交流与碰撞中,催生进取创造的萌芽。你我之间的争斗,带来星星之火,万象更新。

残酷的自然写下了优胜劣汰的法则,塑造了最原始的竞争关系。你争我夺的思想筛选出了历史尽头熠熠生辉的王朝,鞭策你我不断争逐追赶、实现肉体与心灵的进化。且看林丹与李宗伟,邂逅了强大的竞争对手,亦是邂逅了惺惺相惜的战友,更是邂逅了汗水浇灌出的无往不胜的自我。小到个人成绩与技艺的暗自较量,企业间产品占领市场的针锋相对,大到国家重器的不甘人后,竞争关系是进步与发展的根源性动力。

二、扣题不紧

虽在第一段较为明确地提出了中心论点,但在接下来的第二段中并没有紧扣论点、材料进行厘定或分析,而是抛弃材料,另起炉灶,无限扩大外延。

云雾散开,太阳光照耀的便是世界万物,而“你”与“我”便于这日光下有了牵连。踏足在阳光下,你我以彼此为对手,亦以彼此为老友,你我相依,方能共赴前程。

古人之智,太极可见一斑。白域中包容黑子,黑域中亦容纳白子。黑白并非纯粹的分居两侧,而是相互交融中合二为一。以此图为鉴,集古人思想之大智,顺应天道之可成,似乎是想告诉后者,人与人之间纵敌或友,彼此依存,彼此进步,才能共赴远大前程。

三、杂糅混谈

简单罗列材料中的三组关系,一笔带过,并未对此进行任何辨析或实质性的解读,虚晃一枪。

五千年的浮沉之中,关于你我的熟语数不胜数,无论是“你来我往”的友好交流,还是“你争我抢”的混乱局面,又或者是“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都无法脱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人与人的交流往往是对等的,而交流以及关系就呈现在“你”与“我”之间沟通互处的方方面面。

四、分析不明

考生虽然也援例分析,但对事例的论证并没有紧扣论点进行契合或是深入的挖掘,仅仅停留在表面,套用痕迹明显,形式大于内容。

本是一对挚友的嵇康和山涛,在竹林七贤的集会中共饮互酌,赋诗属文,不分你我。但在司马氏的专权下,嵇康写下绝交信,将“你”与“我”划清界限,分清关系,既是保护了山涛,更是在你我选择的道理上各行其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人因划清了“你”“我”而能各行其志,护对方周全。

五、站位不高

通篇围绕个人交往、个体相处来行文,局限于小我之间,无法上升至社会、国家乃至国际之交,立意不深,站位不高。

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表示相互之间都包含着对方,其意可推至相互学习、借鉴。我中有你,应该是你的优點;你中有我,应该是我的益处。双方相互学习,借鉴吸纳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以至共同进步,这才是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当你遇到欣赏崇拜的人时,应多学习他的优点,同时发扬自己的优点让他愿意了解你、学习你,如此方能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此才能迅速拉近关系,并且对双方都有益处,以至共同进步。

六、泛泛而谈

既不对材料中的三种关系进行辨析,也不择取其中一点关系进行重点论述,而是抽取“你我”二字,抛开材料,忽视熟语,泛化关系。

中华汉字,意蕴悠长。在“你争我夺”中必定有“尔虞我诈”,在“你来我往”中必定有“你谦我让”,在“你中有我”中也必然有“我中有你”。“你”与“我”无不反映出社会、人生中千丝万缕的串联交集。

那么,“你”和“我”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你”可以是令人崇尚的伟人,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我”可以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也可以是他人黑暗世界中的一道光。“你”和“我”可以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新青年,也可以是“你”与“我”共同组成的一个民族。

七、偏离题意

无视熟语中的“你我”关系,完全脱离材料所给予的情境,或大谈中国文化,或重心偏移畅谈熟语渊源。

纵观古今,吟赏经典,发觉“你”与“我”贯穿于诗词典籍之中,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你”“我”相生,密不可分,表明文化因交流而美丽,文明因互鉴而精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在长期单打独斗中形成的,而是在有你有我中有机结合而成的。君请观“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你我之间互诉思念之情;君请读“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你我之间互试身手、如切如磋;君请吟“你来我往,你谦我让”,你我之间大展君子之风;君请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之间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由此看来,只有多元才能让事物生发出意义,只有多元才能让文明焕发出生机。

八、二度跑题

虽能联系材料,分析论述,但在确定中心论点之后,却抛弃了材料的具体语境,过度延伸,另起炉灶,造成二度跑题。

自古而今,中国总不乏携手共进之意识,与人关怀贯穿始终。自古“岂曰无衣,与子同泽”之慷慨之词,到当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命运共同体,你我之辨未曾停止,而中国答案亦不曾改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求同存异,共奏强音。

学生佳作一

你我相抗当祛魅   合作包容成芳华

⊙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   黄文彬

阅及“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奸恶之道,思及“你来我往,你谦我让”的君子风度,念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胸襟。吾辈青年须明,你我之间存大智:你我相抗当祛魅,合作包容成芳华。

斟古酌今,你我相争则众叛亲离,尔虞我诈则遗臭万年。宦官赵高,内斗李斯而外媚二世,倾轧贤士而使秦国因暴政而亡;宰相秦桧,倾陷赵鼎又构陷岳飞,在勾心斗角间身败名裂。当野心独步天下,心机算计层层加码,公理天平行将倾塌,你我相争,终致无人得利。须知,以岭为壑者自食恶果,尔虞我诈者不得善终。

然,博古观今,你我相容,方铸荣光。你来我往,奠定古之贤人之文化品格;你谦我让,厚涂今之众人以民族底色。展一方尺素,休一封缄札,元稹与白居易在飞鸿传信间互道珍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声别来无恙,胜过千言万语;六尺之巷盛下谦逊风度,拱手作揖写出礼仪格调;“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写作素人相交的谦恭品行。

“以我来时路,赠你沿途灯。”你我绝非对立,而是失味时的盐,灰心时的光,让彼此踌躇时不再迷茫,畏葸时不再彷徨。你我同行,驱散阴霾,普获温暖。

算而今,共临时代路口,你我更须携手,合作包容成一体,同声共气铸芳华!君可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世界各国发来物资,你我互助,共克大疫难关;君可见“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杭州亚运会沉淀出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君可见“一带一路”协议铺就你我共同富裕的丝绸之路。开放包容,是你我相生的羁绊;合作共赢,是你我共同的选择!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独居。”相煎相抗,茕茕孑立而踽踽独行;你我相容,似是单枪匹马,却有千军万马!摆脱自我主义的铁杆拥趸,修炼你来我往的为人之道,沉淀你我包容的博大胸襟,才有人与人的相善,国与国的相交。在全球一体化合作中迸发奇迹,在单边主义肆虐时见证你我共存。

愿吾辈青年,明合作包容之大智,祛相抗太急之私欲,在你我一体中,收获精彩人生的霁虹日晞,创造出世界文明的耿耿星河,铸时代华章,成盛世芳华!

/点  评/

本文结构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站位高远,立意深刻。文章论证纵横中外,列举中外,名句引用信手拈来。语言工雅,兼具思维品质与情感表达,富有文化气息与时代特征。

学生佳作二

你我方寸间   其意苍穹巅

⊙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   朱凌伊

“你”“我”,简单的发音,朴拙的字形,可这两个方块字,却贯穿我们的一生,拼凑、融入、支撑起通往心灵智慧的殿堂,包罗中华文化璀璨的一角。

熟语中的你我,不是狭隘的特指,而是推己及人的泛称。“你”,可以是除主体外的任何人,还可以是你们;“我”,可以是行事的主体,更可以是我们。无论是“同池鱼”还是“参与商”,你我都是肝胆相照、心魂相映,共隅于一汪星穹下的光点。你我同归,牵引出的经验、灵智,更为人生之书册拂上辉色。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徒损彼此,实为下策。你我之间,切不可失即是义。勾心斗角,为大丈夫之不耻。与他人交往,首要的便是真誠与恕心。纵观历朝贪官奸吏,为权为欲而排斥异己,只余满纸骂名。你我于兹,纵使不曾相濡,也到底同游一江湖,损人必定折己。

“你来我往,你谦我让”,和善来往,定为头签。“德不孤,必有邻。”我怀美德在水一方,而终有你溯流寻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更何况当下,世界休戚与共,各国动脉相通。古有丝路留香千里,今有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绘蓝图。你我互助,共发同趋向未来。反之一方大行其道,对人道主义和你我关系置若罔闻,只会激化矛盾、阻遏世界发展。你我,在交往中出彩;文明,在交流中互鉴。以谦让之礼,行君子之姿,你我之道,于人于国,皆是上策。

我是有缺的窝巢,幸得你那新燕啄来的春泥,终得完满;你或许是将溺的飞鸟,而有我之双手托举,重回风的怀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歌谣浅唱:“你和我,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桃李春风,江湖夜雨,你居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但我们仍能共饮长江水。你,是身边人,是先辈的残影,你未名的远方念想,是我开拓命途星轨的指向。将“你”“我”二字咀嚼品味,我想,此刻我比任何时候更懂得你与我。

写不尽的你我,道不完的你我,江月照彻的人生代代,将有容化入你我,万河归海。我在你我方寸间,窥见了宇宙。

/点  评/

本文开宗明义,点明中心。内容丰富,情真意切。立意深刻,说理清楚,事例贯穿古今。以诗意的语言总结全文,象征、暗喻等手法运用灵活,语言富有气势美、形式美,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熟语材料
焊接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材料
浅析熟语认知机制的分类——以中韩熟语为例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中俄饮食结构差异在汉俄熟语中的体现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