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4-06-09 19:45王浩杰林伟贤陈静越郭久聖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10期
关键词:改革体育评价

王浩杰 林伟贤 陈静越 郭久聖

1.广东医科大学体育部 广东东莞 523808;2.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广东潮州 521041;3.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究竟面临什么问题?着力解决哪些问题才能决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这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本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着眼于解决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矛盾,提出改革思路,并在广东省某高校进行实践反馈,以期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1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改革的模糊性与滞缓性

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高校公共体育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使其改革步伐不断前行。新时代之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口号不断涌现,以技术、健康、竞技、快乐等为核心的观念更是层出不穷[1],这就导致了改革焦点的不集中性;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改革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体教融合等核心理念的建设层面,既反映了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又对促进高校公共体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对多所高等院校的调查以及积累多年来高校工作经验发现,在面临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时,很少有高校研讨出一份本校系统的、精细的、清晰的改革方案,改革观念的模糊性是一个共性问题,严重影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与效果获得。

长期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部体育政策文件,但高校在政策执行层面过于宽松,存在微效现象与贯彻危机[2]。我国的政策扩散是建立在纵横交织的府际关系基础之上,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处于一种动态调整的过程[3],因此,政府出台的体育政策贯彻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等现象是高校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譬如,《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规定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原则上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不超过30 人,就现实来看,又有几所高校的教师数量能满足上述条件?而且也很难有高校能同年招聘引进大量体育教师,只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政策要求放宽,延缓政策的执行时间,因此,每节公共体育课人数超过30 人的高校比比皆是。整体来看,我国所出台的与高校公共体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当政策下发到各高校,又会因为一些现实阻力因素,无法短期内就落实政策要求,只能延期或缓慢执行,政策执行的滞缓性是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1.2 课程教学的断层性与矛盾性

学校体育发展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工作受重视程度不高,尽管现在提出“双减”、体教融合,但学校体育发展仍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掣肘,学生体育意识不足、体育修养偏低、体育个性缺乏、体育运动习惯缺失等问题严重[4]。在实际的教学生涯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空闲时间多数是用于游戏等娱乐活动,很少有自主锻炼行为,甚至在公共体育课堂上的运动兴趣也比较萎靡,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矛盾就在于教育系统中存在长期性的体育教育断层现象,即大学与中小学体育教育系统脱轨,没有合理衔接。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相衔接,从宏观视野建立起一个可实施、精细化的衔接渠道,这样才能达到改革预期效果。

通常情况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大纲、目标、内容等都是在假设理想的状态下制定的,这就导致了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之间存在矛盾。教学大纲需要教师严格执行,但实际教学中,体育的课程性质又决定了体育教师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性调整,因此,动摇了教学大纲的严肃性,会导致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出现“两张皮”现象。无论是体育,还是其他学科,教学计划都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制定的,而实际教学过程与教学计划出现偏差又难以避免,所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与实际教学之间谁处于主导地位,如何解决二者间的主要矛盾,是其改革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3 课程实施的失衡性与宽松性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实施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课程内容设置的运动项目失衡就是其主要矛盾。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失衡性主要体现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缺失、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目强度较弱,譬如被称为“运动之母”的田径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难觅踪迹,被称为“运动之父”的体操运动也不见踪影,甚至很多大学生难以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失衡性并非只存在于高校,中小学亦是如此,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尚缺少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进行明确规定的法律法规,如果学生在学校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学校将承担过错责任[5]。这也是多数高校不敢开设强度较高、对抗较强项目的核心因素,导致高校公共体育课堂逐渐沦为“三无”课堂。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具有课外延伸性,课堂教学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学生课外主动参与锻炼的行为。在高校校园中经常出现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场馆有较多学生进行锻炼,但很少有选修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如武术类项目,主要以教授套路为主)的学生在校园中自主练习的情况,这就是对抗性、竞争性项目的天然优势,对学生课外运动行为的辐射性较大。学校体育不能“一家独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也不能全部设置为篮球等大学生喜爱程度较高、竞争性较强的项目,田径、体操等项目的全面引入涉及场地、天气、人文等多种因素,难以短期完成。因此,如何构建各种已有项目的课堂、课外竞赛机制,实现课堂课外竞赛一体化建设,发挥体育的社交功能,形成一种不以输赢为核心的校园竞赛氛围,是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1.4 课程评价的主观性与低效性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评价的主观性体现在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存在主观臆断行为上,即评教时不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客观事实进行真实评价,而基于感性视角去参评,因此导致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不强。研究发现,学生对教师评价的主观臆断行为可能会导致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评教结果较差,从而影响其教学热情;但对教学、课堂、体质测试管理宽松的教师评教结果优异,会腐蚀其作为体育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长此以往,会造成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宽松、随意之风气,不仅有损高校体育教师的形象,还会阻碍体育学科的进步与发展,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这种主观评价与教师惰性教学行为具有高度相关性,皆是高校公共体育高质量发展与实践改革的绊脚石。

蔡元培先生认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袁敦礼先生提出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倡导以健康至上、教育为先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6]。不难理解,体育对学生的教育价值绝不只是体现在技术层面,仅以体育成绩(体测成绩)这种标准僵化的行为去反映学生体育课程整体的学习效果绝不是最佳方案。当前,对于公共体育课,大多数高校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评价模式指标化、基于表面特征的评价、评价忽略个体性差异;缺少的是通过体育练习后提升“精气神”的效果评价指标,忽略掉了锤炼意志和健全人格维度的评价;现行的评价方法很难充分照顾到个体化差异,将所有身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按相同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2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对策

2.1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公共体育新使命,着力推行体育政策落地生根

2.1.1 立足自身高校定位点,锚定公共体育教学新使命

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学界对高校公共体育使命的研究集中于健康、道德、文化、强国等关键词[7-8],总体上是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在普通高校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针对性稍弱。有学者以清华大学为标准,认为新时代高校体育的使命在于: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石之一;是新时代我国大学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手段之一;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载体之一[9]。很明显,这种高校公共体育的使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仅适用于清华、北大等一些世界一流大学,与普通双非院校的办学定位明显不匹配。因为高校公共体育的建设会受到学校大环境的影响,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认同感[10],所以不同高校的体育使命不同。简言之,我国每个高校都有其特殊点,高校公共体育在不同学校中的生存环境不同,因此其使命也不会完全相同。

体育、教育的分离是历史问题,融合是现在要解决的问题;体教融合、课程思政等体育政策基本要求都是确定高校公共体育使命的出发点。高校公共体育改革,首先要明晰自身的办学定位,明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去培养人才?然后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为基本目标,确定本校、同类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使命,深化体教融合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2.1.2 坚定公体改革之决心,优化性实施体育政策

国家出台的体育相关政策在高校执行滞缓是影响高校公共体育快速、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是管理层坚定改革之决心。其次,召集校内、校外专家召开研讨会,制定基本的改革方案与实施办法,查明体育政策无法落地的核心因素有哪些,将问题归为两类(或结合本校情况进行归类):一是有困难但可以解决;二是有困难短期无法解决。集中力量将可以解决的问题尽快解决,积蓄力量谋划方案将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拆解,给出优化方案。政策执行滞缓多是执行部门不明白落实体育政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因此体育部门应当与其他部门持续沟通,将问题严重性表达清楚,提醒并督促相关部门执行。有时执行滞缓可能是因为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或指导。体育部门可以提供培训课程、研讨会或指导手册,帮助他们理解我国体育政策内容,并提供实施方面的指导。在实践中发现,公共体育课教师配比不足是体育政策执行滞缓的核心因素,进而会导致班级人数过多而影响教学质量。

2.2 深化体教融合新理念,以灵活制宜原则实施体育教学

2.2.1 建立体教融合制度,完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系

高校公共体育是破除制度固化、解决体教分离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应建立全新的体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体系[11]。首先,高校公共体育必须坚持走教育道路,聚焦享受运动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个维度,以“教会、勤练、常赛”为目标,制定本地域、本校的综合体教融合政策,将高校公共体育作为整体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其次,高校应当为教师(包括辅导员)进行体育教育相关的培训,让他们对体育学科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且了解如何将体育与教育相融合,利用合理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将体育促进身心健康、体育的重要性等元素融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再次,促进体育与学术的跨学科整合,鼓励学术科目与体育融合。最后,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组织体育赛事、运动会、俱乐部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

2.2.2 优化体育教学,注重灵活制宜原则

在教师层面深化体教融合新理念,强调高校公共体育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想,学会善于借鉴和运用专业队伍训练方法、手段改进和丰富自身教学方法,在教学法层面要更加重视对技能的“学法”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特征;应熟练掌握直观示范法、预防与纠错法、游戏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并且与时俱进地掌握程序教学法、翻转教学法、领会教学法等现代化教学方法。高校体育教师应当以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去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例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体育课堂的场景范围。在教学思想上应力争学、思、练相结合,实现师生良性互动,让学生学习不局限于单向地获取知识,而是掌握学习方法和练习手段,有助于延伸公共体育课学习场景和情景,助推学生下课不停练。教师要善于运用分层教学、小组互助、自组织学练等组织形式[12],注重灵活制宜原则,满足学生社会交往需要与合作意识培养,提升体育课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并依靠针对性的课内外个别指导,化解个性化教学不足引发的高水平学生失望或低水平学生受挫的困境。教师应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合理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间的矛盾,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3 设置专业化、均衡化课程内容,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考核标准

2.3.1 实施课程内容改革,设置专业化、均衡化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范式的转换,是一种具有实践属性的活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及社会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不再是埋头苦读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国民体质健康状况逐年下降的情况愈演愈烈,尤其是全民健身战略的推广与实施,仅仅靠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去推广实施,远远无法满足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专业化发展就成了其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设置专业化的课程内容不仅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社会环境综合适应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打破高校公共体育受重视程度不高、课程教学散漫的尴尬现状。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对体育学科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将是未来高校公共体育专业化发展的前行方向。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均衡化发展,能够使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中意的体育项目,以兴趣为导向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技能掌握熟练度与运动热情。首先,设计多样化的公共体育课程,包括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和运动形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内容。其次,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辅以理论课程设置,通过体育理论课程使学生从学理层面认识体育,激发学生对各个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适当地选择相应课程,保证大学生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均衡发展自身的身体、心理能力。再次,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各类体育设施的均衡分布,满足学生参与公共体育课程的需求,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后,与社会体育组织、运动俱乐部、社区资源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和协作,扩展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体育活动。

2.3.2 设定考核红线,执行国家规定

首先,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公共体育课程考核,在充分利用本校硬性条件的基础上,严抓考核要求,不为达到学校给定的及格率而放宽课程的考核标准。其次,向高校体育教师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他们了解考核红线的标准和要求,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表现,不为学生开设绿色通道。再次,建立高校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和相关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及时交流考核红线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情况,确保各方的理解和配合。最后,建立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机制,对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执行情况符合国家规定和考核红线标准。高校公共体育考核宽松性问题的核心是教师、学生都对体育学科存在认识固化、认知障碍,导致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战略。短期战略指的是,以体育教育工作者为主导,解决当下环境中教师及学生对体育的错误认识问题;长期战略指的是,通过高等教育教学培育当下大学生正确的、清晰的体育观,之后长期性的社会、家庭、学校体育观的形成就由他们来引导。

2.4 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4.1 倡导体育教师以本我视角研究教学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评价长期以来受到结构考核、综合评定的评价导向影响,导致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能有效激发他们在教学评价中的参与意识。研究发现,多数高校体育教师认为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够完善之处。对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应是最具发言权的群体,他们是最了解存在哪些实际问题的第一人。因此,倡导高校体育教师以本我为视角参与此方面的研究,结合此方面走在前列的先进高校的评价方式方法,研制符合本校师生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一过程应当长期性、持续性进行,需要教师以本我视角不断优化、完善现行的教学体系,以能实际性地推动其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2.4.2 推行体育评价数字化、智能化,提高评价的准确性、有效性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关注度较高的、争论性较大的问题[1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能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效能和准确性,促使教学评价内容丰富化、方法多样化、标准差异化和主体多元化[14-15]。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智能化评级,能有效地解决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与低效性。首先,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追踪将整个体育教学过程量化成各个阶段,并且搜集、处理数据的能力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其次,这种数字化、智能化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追踪体育课堂的行为数据,还可以将学生其他方面,例如心理等层面的数据与教学相结合,及时将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情况反馈给体育教师,真正有效地达到多元化评价、动态性追踪。最后,大数据技术可以系统性地保留学生学习数据、教师教学数据,在每一阶段生产教学年报,为教师及学生提供可视化数据,以便教师对体育教学及教学评价体系不断进行优化与完善。

3 结语

体育、教育系统的长期分离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教融合背景下推行高校公共体育改革,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本研究以个案研究为主,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高校公共体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的实践对策,旨在进一步加快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体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猜你喜欢
改革体育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改革创新(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瞧,那些改革推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