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策略

2024-06-09 23:08王翔宇李鸣阳
河北农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防御能力气象灾害

□文/王翔宇 李鸣阳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气象灾害往往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是目前我国农业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气象灾害不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增加了社会生产成本。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势在必行。

一、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天气气候出现了极端异常现象,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如2015年12月19日,西北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最强降雪;2017 年3 月4 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风寒潮天气过程,大风寒潮天气致使当地很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温和降雪现象,使当地蔬菜和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2018 年8 月8~9 日,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过程,并伴有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异常气候现象。据气象部门分析,此次高温天气过程是自1951 年以来我国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过程[1]。可见,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影响,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或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灾害防御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是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气象灾害的基础,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气象监测网络,但是由于不同区域实际情况和需求的不同,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导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没有形成完整、科学、有效的网络体系,没有有效地提高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二)缺少专业的防灾减灾队伍

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的防灾减灾队伍显得非常重要。但是从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现状来看,农民对农业生产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非常多,导致大部分农民只负责农业生产活动中少量管理工作,使农村地区出现气象灾害时无法第一时间应对和解决[2]。

三、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建议

(一)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

首先,应该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建设,以现代化、信息化为基础,建立科学、全面的监测系统和预报系统,切实提高对各种气候变化影响的预测、评估以及预报服务能力;其次,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机制。为了有效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应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协调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机制,完善应急处置制度和预案,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协调组织机构,加大对各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构和队伍的投入;最后,完善应急预案制度体系建设,加大预案内容的演练力度。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预案制度体系,加大对预案内容的演练力度,切实提高突发农业气象灾害应急反应能力,进而提高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科学防御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突发农业气象灾害。

(二) 加强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要建立健全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平台,把各相关部门纳入到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发布;要加快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增加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构建完善的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多部门联动,保证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全面的向社会公众进行发布;要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分类体系,及时向不同地区的民众提供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指导意见。

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的相关部门要建立预警信息统一发布机制,确保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在各相关部门得到顺利开展;要加大对预警信息发布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农业气象灾害的预防知识,提高民众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保障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对于一些不确定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程度上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三) 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在实际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法规体系以及相应的技术和行政管理体系;其次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的决策机制,提高基层农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还要强化基层人员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认识,从而建立起具有实际价值的决策机制;再次应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技术力量;最后要加强各部门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合作沟通,建立起统一、科学、协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3]。此外,还要大力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提高其专业素养;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实现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最后还要积极创新工作理念,不断挖掘和强化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而农业生产活动又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同时还要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防范意识,通过采用科学措施降低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益和质量。

猜你喜欢
防御能力气象灾害
苏州姑苏区紧盯防汛关键期 扎实提升全区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哪种动物的防御力才是最强的呢?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未来导弹在联合赛博空间行动中的能力探究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