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评合一:让诗歌教学走向悠然的审美空间

2024-06-16 12:32夏磊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现代诗审美教育

夏磊

【摘 要】诗歌与其他文体不同。诗歌对学生而言,是难以理解的,仅停留在学生能够读通、背诵的阶段。而现代诗,较古体诗而言,更让学生感到苦恼。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学情,为帮助学生克服对现代诗的畏难情绪,教师可以尝试将读、写、评三者相融合,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现代诗 读、写、评合一 审美教育

诗歌的形式和内涵都与一般的文章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使得其阅读感受独具一格。所以,“读”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适当的方法接触现代诗,可以激活学生的语言思考能力,从而进入第二个环节“写作”。学生喜欢在相互评价中得到满足,以此来激发对诗歌的兴趣,这就是第三环节“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但不能要求学生作概念化的提炼。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相互启发、丰富体验,结合自己的经验把自己的发现、想法说清楚。现代诗的教学中,读、写、评的联合作用是潜力无穷的。

一、读,品味一份诗情——感受美

(一)自读中触摸美

对于诗歌教学,不论是古体诗也好,还是现代诗也罢,教师教学前都会引导学生自读。此时的自读要求勿拔高,只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就好。激发并引导学生真切地去读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朗读提出具体的要求。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短诗三首》引路,先读好“节”:《繁星(七一)》围绕“永不漫灭的回忆”,示范好“总分式”朗读;《繁星(一三一)》抓住诗中的标点符号,示范好感叹句和问句的朗读,尤其是连续问句的排比句式的朗读;《繁星(一五九)》紧扣两个“风雨”,示范好“反复句式”的朗读。再由此迁移去读另外三首比较长的诗。

(二)节奏中感受美

实际上,现代诗也同样有节拍的停顿。通常情况下,两到三个音节构成一个节拍。一般根据词语含义及语法结构来分割。独立的名词会形成一个节拍,然而诸如“不仅”“所有”等虚词,包括助词“的”“地”“得”则不会独立成为一个节拍。

相较于常规的现代诗,教材里的选文更具节奏感,这首先体现在韵律上。押韵是通过在同一位置反复出现同韵字,使得诗歌在句子和行间构成对声音的回味,在篇章结构中形成整体,读起来更富有美感。仍以《短诗三首》为例,在《繁星(一三一)》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发现诗歌押韵的秘密——押“ɑng”韵。因此,要读好诗中“光”“香”“响”等字,感受诗歌传递的音韵之美。然后通过自主练读,引导学生读好《白桦》中的“uɑ”韵、《在天晴了的时候》的中“ou”韵。

又如,在《短诗三首》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因句式的反复而形成的音韵之美。这三首短诗分别体现了三种不同的因句式反复而形成的押韵方式:有《繁星(七一)》的“……的……”的句中同字韵,有《繁星(一三一)》的“哪一颗……”的句首同字韵,还有《繁星(一五九)》中的“……风雨来了”的句尾同字韵。

(三)背景中品悟美

作者所处的环境、年代,以现在的生活经验来讲,已经距离较远。但学习语文并不是学习一门单一的课程,跨学科学习是目前最时兴的指导思想。依托这一思想,能有效打破诗人与学生之间的隔阂,也会让学生更有所触动,情由心生,诵读也就会更具效果。

因而,在诵读《繁星(七一)》时,便可让学生回顾自己在父母膝上的情形,带着这种幸福的回忆朗诵这首作品,学生的诵读中当然就多了不少情愫。学生在诵读《繁星(一五九)》之后,可以让他们想一想,自己曾经遭遇了什么风雨,当躲到妈妈的怀里之后,是什么样的感觉。在朗读《绿》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春日游玩的情景,是不是所到之处都是一片绿色,当学生理解绿色就代表新的生命时,自然就能感受出蓬勃旺盛的力量。而诵读《白桦》时,在了解诗中白桦的品质后,学生自然就能联想到戍卫边防的解放军战士,这样去读,更增添了一层赞美在其中。诵读《在天晴了的时候》,学生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则不仅要对雨后景物焕发生机有一个整体感知,更要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到诗人期盼新的生活。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可以从诗中看见自我,内心世界也将越来越丰盈。

二、写,拥有一颗诗心——表达美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押韵,并没有限制字数的规定,现代诗就是长短句。写现代诗讲究的是丰富的想象,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方法,而且得符合事物的特点。好的现代诗课堂教学,特别是借助阅读与框架式快乐习作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更能让教师迸发出创作的热情。

(一)续出一份结构

诗歌的结构看似飘忽不定、灵活多变,但是只要细心地研读,还是会发现可以摸清的规律。有了结构,就有了骨架,创作诗歌的难度也就降低了一大半。

以《繁星(七一)》为例:开篇总起,紧扣中心词“回忆”;后文分写,用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式具体展开中心词所指的内容,用总分关系呈现诗歌结构。又如艾青的《绿》,通过学习和梳理,全文的结构“绿的感受—绿的发现—绿的生动”就清晰地呈现出来。《白桦》一文中诗歌结构的梳理就显得更加有意义。诗的总起展示了白桦雪中整体形象之美,再特写白桦覆盖了积雪的枝叶的高洁、玉立之美,最后作者通过白桦在不同环境之下的色泽变化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白桦的喜爱。下面是学生续写的《白桦》:

狂风歌唱着凑热闹,

这棵白桦依然挺拔。

只有簌簌落下的雪花,

为它铺砌胜利的领奖台。

该生续写的《白桦》这一小节描写出冬日狂风呼啸下坚强勇敢的白桦。这部分诗歌通过使用拟人技巧描绘出“狂风歌唱着”、雪花“铺砌胜利的领奖台”的景象,展现了大风和暴雪的力量,同时也间接凸显了白桦的坚定与勇毅。同时,“胜利的领奖台”这个词语也展示了诗人对白桦的高度赞美及尊敬。

(二)仿出一份内容

固化了结构,接下来就可以具化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将中心词进行具化。具化的载体就是修辞性的、贴切的短语。分写部分,可以抓住几个画面围绕中心词进行表达。以下是《绿》的教学片段(图1):

《绿》的学习,让学生领略到生活中无孔不入的色彩之美。以绿为引,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绿扩展到黄、蓝、白、黑、紫、红等其他色彩,再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于是,一篇篇色彩鲜艳、结构鲜明、内容新鲜的仿写就出来了。

(三)创出一份独特

之所以用“创作”这个词,一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提笔写诗的成就感,二是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萌生对自己的文字负责的意识,三是写诗本身就应该是创造性的过程,即使是仿写,仿的是形式,内容和情感还是学生自己的。

本单元诗歌值得借鉴的写法还有: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如《绿》中开篇作者对眼前绿色展开的联想,以及作者对风、雨、流水、阳光的联想;《白桦》中运用的借物抒情的描写方法,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描写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创作时,要优化诗歌写法,让诗歌的创作达到景、物、情、态的和谐统一。

三、评,进入一方诗境——鉴赏美

评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所学内容,从而优化学习策略,还有助于指导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课程复习的有效性。

(一)评读,走进诗的意境

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节奏及每个词句的精确发声都对其表达真实的情绪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使得学生能领略到诗歌的美。他们会感受到诗歌中的高低起伏,并在阅读过程中深刻体悟到其独特的魅力。

如《白桦》的教学后,教师设置表1,以韵律、色彩以及意境三大板块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完这首现代诗后能充分复习巩固。

诵读,是对语言最直接的感悟,也是品味文字的最佳手段。通过诵读,学生能读出诗人在字里行间倾泻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到情感的波澜,对诗的意境产生深刻的理解。反复诵读,还能读出诗歌中的音乐美感,以此激发学生对诗歌的诵读热情,从而走进诗的意境。

(二)评写,走出诗的困境

现代诗形式繁多且没有固定模式和规定,教师应激励学生勇敢地去创新,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语言能力和感情表达能力,以作家的身份体验诗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激发创造力,提高写作技能。结合《绿》的教学,在不断尝试、修改、再尝试的教学探索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定做评价任务量规(表2)。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技巧和范例,让学生掌握多种写诗方法,进而敢写、会写、爱写,以此走出创作现代诗的困境。

综上所述,在任务群整体构建下的诗歌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在学生与诗歌之间建立一个舒适悠然的审美空间,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文字的浸润,获得情感的共鸣,获得美在心灵深处的体验与享受,从而更好地创作,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徐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3]薛法根. 文本分类教学·实用性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现代诗审美教育
打开现代诗教学的有效路径
明确文体 指明路径 解密诗语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现代诗”单元为例谈现代诗教学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社会艺术功能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