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

  • 儿童期创伤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险群体[3]。儿童期创伤是个体儿童时期经历的躯体、情感和性虐待以及躯体和情感忽视[4],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均有消极影响[5],甚至导致自杀意念[6]。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对自己感受到的各种社会支持强度的主观评价[7]。压力缓冲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可以缓冲消极事件对个体的不良影响[8]。经历儿童期创伤会降低青少年的领悟社会支持,进而增加网络欺负行为[9]。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负相关[10]。心理弹性是个体经历创伤或压力性生活事件后依然保持或快速恢复健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6期2023-12-25

  • 儿童期忽视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及调节作用
    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期忽视是抑郁最重要的预测因子之一[2],是指抚养者长期没有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从而影响儿童正常的发展发育[3],是最常见的虐待形式。儿童期忽视导致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明显增加罹患抑郁的风险[4]。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家庭这一微观系统对个体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而忽视作为一种典型的消极教养方式,可负向预测心理韧性[5]。心理韧性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较好的青少年在面对压力事件时抑郁水平较低[6]。此外,儿童期忽视对个体的负面影响存在个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6期2023-12-25

  • 儿童期哮喘的西医疗法
    曲春霞 当提及儿童期哮喘时,可能会让许多父母心生恐慌和无助。这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儿童中广泛存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然而,西医学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儿童期哮喘的治疗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期哮喘的西医疗法,并介绍一些相关的边角料,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儿童期哮喘。儿童期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这种疾病通常在儿童5岁以前出现,并且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科学导报 2023年79期2023-12-01

  •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安全感的中介效应
    在家庭因素中,儿童期心理虐待又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有研究指出,儿童期的心理虐待是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6]Avant等发现,儿童期心理虐待与个体的焦虑、抑郁、低自尊等心理健康问题存在显著相关,[7]何全敏等人的研究证实了儿童期心理虐待可显著预测个体成年之后的社交焦虑症状。[8]在心理虐待与社交焦虑之间,领悟社会支持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儿童期有心理虐待经历的个体往往在感知客观社会支持方面较弱。刘爱书等研究发现,儿童期有心理虐待个体对参加集体性活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10期2023-11-08

  • 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快感缺失的关系:积极应对方式和压力 知觉的链式中介作用*
    作用尤为重要,儿童期虐待经历作为一种常见的早期逆境,被定义为抚养者或监管者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展和尊严造成的实际或潜在的伤害,包括身体虐待、情感虐待等[8]。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躯体忽视发生率40.7%、情感忽视发生率31.1%、性虐待发生率12.9%、躯体虐待发生率10.2%、情感虐待发生率5.1%[9]。Appleyard的累积情境风险模型[10]认为,个体早期负性经历越多,累积发展风险的可能性就越高,成年后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面对压力时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3年11期2023-10-31

  • 儿童期创伤与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瘾的重要因素。儿童期创伤(childhood trauma)是指发生在儿童身上的可怕、危险或暴力的事件[8]。儿童期创伤显著正向预测青春期游戏成瘾行为[9-10],各种形式的心理创伤都会增加青少年对游戏的依赖,童年虐待和忽视更是导致游戏成瘾的起源性因素[11]。探究儿童期创伤与青少年游戏成瘾的关系有利于从家庭与个人的源头因素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游戏成瘾。儿童期创伤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方式等途径来影响青少年游戏成瘾行为,涉及的中介变量包括不良的情绪调节策略(如灾难化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3年9期2023-10-31

  • 儿童期创伤与共情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
    张 玲 傅小兰儿童期创伤与共情的关系:一项三水平元分析*孟现鑫1,2俞德霖1陈怡静1张 玲1傅小兰2,3(1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福州 350117)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3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系, 北京 100101)本研究运用三水平元分析技术系统探讨儿童期创伤与共情的关系及其调节因素。通过文献检索与筛选, 获得46项研究和352个效应量, 共包含23039名被试。元分析结果发现, 儿童期创伤

    心理学报 2023年8期2023-08-04

  • 中国青少年儿童期心理虐待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1 问题提出儿童期心理虐待是指抚养者持续且重复地对儿童采取一系列不正确的抚养方式, 且这种抚养方式会严重损害儿童正常的社会功能发展 (潘辰 等,2010; Barnett et al, 1993)。研究表明,儿童期心理虐待会造成青少年认知系统、 情绪系统以及行为系统功能的障碍和损害。在认知方面,儿童期心理虐待会导致青少年认知控制能力减弱,注意力分散,通达能力衰退,且易对干扰信息进行加工,不能有效地删除与当前无关信息和抑制优势反应等(张桃娟, 刘爱书, 2

    心理研究 2023年3期2023-06-13

  • 基于反刍思维和抑郁的链式中介效应探讨海军新兵儿童期创伤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具有重要意义。儿童期创伤是指儿童的监护人做出对儿童健康、尊严和生长发育造成实质性或潜在性伤害的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等[5]。研究表明,儿童期创伤与成年抑郁问题关系密切,是抑郁的易感因素[6-7],并且儿童时期的创伤经历会影响成年后的睡眠质量[8-9]。反刍思维是指个体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后,陷入反复思考消极事件本身、事件的原因和潜在的不良后果的思维倾向,这种倾向容易使个体“瞻前顾后”,难以采取积极行动解决问题[10]。研究发现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5期2023-06-13

  • 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表达抑制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
    要且具有意义。儿童期心理虐待(Childhood psychological abuse)是指监护人对儿童采取的长期、具有损害性的不当行为,分为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2个维度。心理虐待指儿童抚养者做出的长期不恰当且损害儿童认知功能的行为;心理忽视指儿童抚养者长期忽视且不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并对儿童产生重大危害的行为[7]。根据自我调节缺陷模型(Deficient selfregulation model),手机依赖作为一种外化负性行为,可能会受到个体早期遭受的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2-27

  • 儿童期情感忽视对罪犯希望的影响: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
    行为。该理论为儿童期情感忽视导致希望水平降低提供了理论依据。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个体负性情绪、消极认知与不适应性行为的重要预测指标〔6〕,而虐待和忽视往往是不良家庭教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7〕。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儿童期虐待”定义为:对儿童具有抚养和监管义务的个体,做出的足以对儿童身体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性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忽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经济性剥削〔8〕。罪犯中儿童期虐待或忽视多见,多项实证研究发现

    中国监狱学刊 2022年5期2023-01-18

  • 军人非自杀性自伤与儿童期受虐的关系
    素之一[2]。儿童期受虐作为NSSI 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德国一项普通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有约3%的个体在一生中曾有过NSSI 行为,其中65%左右的人至少经历过一种类型的童年虐待,50%左右的人经历过多种类型的童年虐待[3]。对于个体而言,儿童期受虐不仅对其青春期的NSSI 行为有短期影响,也对NSSI 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NSSI 风险可能会延续到成年,只是NSSI 行为在青少年中更为常见[4]。边缘性人格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2年9期2022-11-06

  •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与功能失调性态度相关性☆
    大多数曾遭受过儿童期虐待的孩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出现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问题[4],儿童期虐待经历会显著影响成人的功能失调性态度[5],儿童期虐待占抑郁风险归因的54%[6],约46%的MDD 患者在童年期经历过虐待等严重创伤[7]。然而,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期虐待对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的影响,儿童期虐待各因子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各因子的相关性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比较首发未治疗MDD 患者儿童期虐待、功能失调性态度的相关性,以提高对MDD 患者儿童期虐待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2年7期2022-10-31

  • 儿童期虐待经历对大学生创造性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
    庭环境因素中,儿童期虐待是受关注较多的变量之一。儿童期虐待是个体经历的情感和躯体等方面的虐待和忽视等[2]。研究发现,儿童期家庭经济状态较低的大学生其社会创造力较差[3],在逆境中生活的儿童其创造性水平较低[4]。这表明儿童期虐待不利于创造性的发展。创造性的系统观模型[5]指出,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通过人格、认知等多种内部因素影响创造性。人格是一个人在行为、思想和情感等方面的独特模式,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特质[6]。儿童期虐待对个体的人格形成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8-19

  • 儿童期心理虐待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侵入性反刍的中介作用和自然联结的调节效应
    险因素探究中,儿童期心理虐待是一个公认的远端风险因素(Nelson et al., 2017)。儿童期心理虐待作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性事件,是指个体在儿童期成长过程中,遭遇抚养者持续重复的一系列不恰当的抚养方式,包括恐吓、贬损、干涉、纵容和忽视五种类型(潘辰等, 2010)。儿童期心理虐待往往具有隐蔽性,与个体不良的情绪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杨玲等, 2019)。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结果均发现,儿童期虐待会增加个体的抑郁水平 (Bifulco et al.,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6期2022-07-18

  • 儿童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健康状况的路径分析
    为理论指导,从儿童期视角出发,理解中老年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为全面的理解健康影响因素,促进实现“健康中国”。在健康影响因素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的不平等易导致健康领域的不平等。社会经济地位用以反映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在医疗、生活方式和健康促进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社会经济地位具有代际传递和累积效应,尤其当下独生子女较多,父辈的社会经济地位将会进一步强化子代的社会经济地位,致使随着年龄

    人口与发展 2022年3期2022-06-06

  • 互联网新时代儿童期家庭教育研究
    都发生了变革,儿童期家庭教育面临着新挑战。文章从经济环境、社会政策以及家庭内部三个方面研究儿童期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给出促进经济平衡发展解决贫困家庭教育难题、正确理解社会政策完善家庭教育、妥善处理家庭关系确保家庭教育正常实施三方面建议。关键词:儿童期;家庭教育;互联网一、互联网新时代家庭教育的特点互联网时代下,沟通的路径拓宽,然而亲子沟通的频率却并未增加,甚至许多家庭在亲子沟通上出现了障碍。父母的言传无法抵御互联网强大数据库散布的言论,给儿童家庭教育的入口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3期2022-05-12

  • 儿童期创伤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 ——不成熟防御方式和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
    6-8],其中儿童期创伤这一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9]。儿童期创伤是指与儿童亲密的个体对其做出的与其身心健康成长和尊严造成的不可逆的伤害行为,如对其进行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其他方面的利用[10]。客体关系理论指出创伤经历会导致个体内化“坏的”客体形象,这种不安全的内化过程会使个体深陷淹没的恐惧当中,迫使个体产生“是我不够好”的内疚与自责负面情绪[11],从而产生抑郁。诸多实证研究显示,个体在儿童期经历虐待、忽视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3-06

  • 抑郁症患者反刍思维在儿童期虐待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效应
    待、情感忽视等儿童期虐待经历是将来患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并且儿童期虐待经历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与抑郁症的风险和严重程度具有数量-反应关系[4-5],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基于儿童期创伤性经历对成人结局具有广泛的影响,加强对伴有儿童期虐待经历的患者引发成人期抑郁障碍的神经心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反刍思维是指遇到负性事件的一种反应模式,即重复、消极的思考此负性事件的原因、后果及自己的感受。目前研究认为反刍思维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并能预测抑郁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重庆医学 2022年2期2022-02-19

  • 儿童期肥胖与其成人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期体重指数与成人期肥胖、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独立的正相关,是成人高血压最强的预测因子之一。1933年有研究发现,在没有高血压的前提下肥胖患者的心脏呈现出肥大的状态。Cuspidi等[3]meta分析显示,肥胖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的比例为56%。随着体重的增加,左心室肥厚逐渐加重,且会随着肥胖持续时间的延长,肥胖相关的心室重构会有进一步发展。儿童期肥胖导致成年后BMI的增加,在造成左心室肥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作为国内首次分析儿童期体重

    河北医学 2022年1期2022-02-10

  • 河北省大学生自悯在儿童期受虐和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理过程[4]。儿童期受虐是指儿童信任的或是能操控儿童的个体,做出的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尊严的不可逆性伤害行为[5]。实证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对成人的自杀意念有重要影响,是自杀意念的重要预测指标[6-7]。自悯是指同情和关心自己,用关爱和理解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不足和痛苦,并且认识到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与自己相似的痛苦经历,而且这些经历是人类共同经验的一部分[8]。无助理论指出,长期遭受虐待的儿童会将施虐者的批评、指责等负面信息内化,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理解和

    医学与社会 2022年1期2022-01-22

  • 儿童期创伤和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的发展[1]。儿童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创伤,从而产生抑郁情绪。目前,临床关于儿童期创伤和抑郁情绪的报道并不少见,但与睡眠的相关性研究不多。儿童期创伤和抑郁情绪对睡眠质量影响如何,有待深入探究。为此,本研究选取儿童期有创伤史和儿童期无创伤史的大学生各6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某大学中儿童期有创伤史的大学生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儿童期无创伤史的大学生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09-11

  • 儿童期受虐经历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神经质人格和MAOA 基因rs3027407 多态性的作用 *
    要的现实意义。儿童期受虐经历由于发生率高、范围广,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Hunt, Slack, & Berger,2017)。儿童期受虐是指个体在儿童期遭受监管、抚养的人实际或潜在伤害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个体今后的身心健康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于增艳, 赵阿勐, 刘爱书, 2017)。大量研究显示,相对于儿童期幸福成长的个体,经历过儿童期虐待的个体成年后会体验到更多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王佳慧, 刘爱书, 2015; Sheikh, Abelsen,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年2期2021-05-30

  • 儿童期虐待与产后抑郁症状的关联性研究*
    8],近年来,儿童期虐待增加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易感性,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儿童期虐待亦称为童年逆境、早期生活压力等,是指由发生在儿童期或16岁以下青少年时期的单个或多个超出个体应对能力的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使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儿童期虐待与抑郁症的相关性报道较多[9, 10],但作为抑郁症谱系当中特殊阶段的产后抑郁症,与儿童期虐待经历的关联在国内却鲜少报道。考虑产后抑郁症是女性在特殊阶段出现的精神心理疾病,是受文化因素影响较大的一个心理

    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09-15

  • 大学生儿童期创伤与抑郁之间的关系:述情障碍的中介作用
    罗伏生,尚晓芳儿童期对个体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塑造意义[1]。研究[2]表明儿童期创伤经历与抑郁密切相关,儿童期创伤中的各种创伤类型都可能成为抑郁产生和发展的潜在危险因素。Struck等[3]认为依恋与社会支持可以介导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症状,但当前这一领域的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明确。述情障碍与抑郁存在紧密的联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抑郁的易感因素。在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期的负性经历与成年后出现的述情障碍症状有一定的关系[2,4]。有过中度或重度儿童期创伤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9-02

  • 惊恐障碍患者的儿童期虐待与认知功能研究
    [1-2]表明儿童期虐待是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发病的危险因素。儿童期虐待不仅造成躯体伤害,破坏儿童正常的生理功能,还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个体成年后的情绪和行为,导致个体的社会功能缺失。儿童期虐待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显著而持久的。现有研究[3]表明,成人认知功能损害与儿童期虐待存在相关性。有研究[4]认为PD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缺陷,也有研究[5]认为PD患者认知功能与健康成人差异无显著性。本研究旨在探索PD患者的儿童期虐待特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9-02

  •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在儿童期逆境对中老年健康影响间的中介效应
    冯桂平,蒋廷凯儿童期逆境可以影响个体成年时期的健康状况,已被许多研究证实。研究表明,儿童期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个体可能出现中老年时期医疗卫生资源的不足,导致中老年健康受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1];儿童时期的不良经历会与成年后较高的家庭卫生支出、较高的医疗卫生服务使用行为相关[2-4]。这表明,儿童期逆境有可能通过成年后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但目前仅有DOOM等[5]的研究表明,在儿童期经历逆境和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在医疗或牙科护理

    中国全科医学 2020年31期2020-08-15

  • 儿童期创伤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情绪平衡的中介作用
    能问题[4]。儿童期创伤是抚养者对儿童做出的对其身心健康、生长发育及尊严等方面造成伤害的行为,包括心理虐待与心理忽视两个方面[5]。儿童期创伤会降低个体的自尊水平,从而产生不良情感反应,如抑郁、焦虑,并加重个体的孤独感体验。有研究表明,自尊和孤独感都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个体手机依赖问题[6]。Bian-chi和Phillips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个体自尊水平越低,其手机使用时间就越久,手机依赖程度越严重[7]。由于低自尊个体害怕人际拒绝,社会性和情感性需求得

    安康学院学报 2019年6期2019-12-25

  • 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与中老年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系
    个领域,阐述了儿童期SES影响成年期健康的机制〔6〕。儿童期SES不良的个体,中老年时冠心病和抑郁的患病风险增高〔7~11〕。当前我国尚缺乏儿童期SES与中老年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系研究,本研究应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CHARLS)调查数据,探讨儿童期SES与中老年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使用CHARLS 2011年的基线数据,2013年和2015 年的追踪调查数据,覆盖全国28个省的150个县、450个社区(村),研究对象为约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4期2019-12-20

  • 儿童时期多维贫困的长期影响 ——基于CHARLS生命历程数据的实证分析
    差异,通常分为儿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注]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3);赵忠:《如何从生命周期理解我国的收入不平等》,载《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学者们认为,个体在儿童期的发展可能对其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需要在生命周期的早期进行减贫政策干预,消除贫困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有效预防多代贫困和长期贫困问题。[注]Garcia, A.B.,and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6-04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因素很多,其中儿童期的成长对其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大学生儿童期“受虐”的角度来探究其对大學生心理健康影响,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帮助。【关键词】心理健康;儿童期;受虐2004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个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纵观马加爵的家庭,其实我们可以深究一下马加爵成长的环境,他出生在一个农村,父母是很老实的农民,家境比较贫寒,家长也给不了他正常的心理辅导,使他从小就很自卑。这种自卑是贫穷与不甘贫穷使他自卑,让他感到深受歧视,从而把自己封闭起来,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2019-04-18

  • 儿童期情感虐待与青少年自卑感的相关研究
    :探究自卑感与儿童期情感虐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自评量表中的情感虐待分量表和自卑感量表进行测评。结果:自卑关系与儿童期情感虐待显著相关。结论:儿童期情感虐待可以引起个体的自卑心理,并且能够预测个体的自卑心理。关键词:自卑心理;儿童期情感虐待一、引言研究表明,童年期的虐待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而虐待主要包括了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在控制了个性和家庭的影响之后,仍然发现儿童期的身体虐待会对青少年时期的抑郁、酗酒问题

    青年时代 2019年35期2019-02-14

  • 我的儿童观
    键词:儿童观;儿童期;儿童的权利;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引导一、 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时期不仅是儿童向成人的准备阶段儿童就是儿童,他之所以被唤作儿童而不是小大人,就是因为,无论是从身体机能还是心理状况来看,他都不同于成人,儿童是一个发展变化着的个体,而且在每一个发展的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必须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儿童,不能只站在成人的立场上去判断儿童行为的正确与否,去衡量儿童所做事情的价值大小,更不能以降低了的成人的标准去教育儿童、要求儿童。

    考试周刊 2018年93期2018-10-23

  •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儿童期创伤及出生地的比较研究☆
    道精神障碍患者儿童期创伤发生率较高,早发精神障碍(15~25岁)儿童期创伤发生率在75%以上[3],成年精神分裂谱系障碍和抑郁症患者也存在较高的儿童期创伤发生率[4-5]。康玉坤等[6]发现,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发生严重心理疾病的风险更高。本研究同时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的儿童期创伤及出生地环境进行研究,初步探索和比较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发病机制中儿童期创伤及出生地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来自2014年12月至2017年9月于四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8年4期2018-06-19

  • 580名儿童期(2~6岁)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参考区间探讨
    含量较多。由于儿童期生长发育迅速,骨组织中此酶的含量相对增高,因此有必要了解儿童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探讨其参考区间及其与性别、年龄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应该建立各自的参考区间,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区分出生理和病理原因的升高,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关键词] 儿童期;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参考区间;探讨[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c)-0166-03血清碱性磷酸酶(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9期2018-05-14

  • 儿童期虐待对成年抑郁症患者HPA轴功能的影响*
    异常可能继发于儿童期创伤,而且成为个体在面对应激时发展成为抑郁症的风险[4~6]。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是临床上评估HPA轴功能最常用的方法[7]。本研究将使用此方法对有/无儿童期受虐史的成年抑郁症患者及健康对照进行测试以评估HPA轴功能,探讨儿童期受虐对HPA轴功能的影响,及其在抑郁症发生中的可能机制。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解放军第102医院门诊和住院病房诊治的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

    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04-12

  • 引导妈妈调整情绪,促进孩子积极发展
    善。〔关键词〕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个案辅导〔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8-0049-03我最近在小学个体咨询辅导中先后接了这样几例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个案,也许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小A,一个10岁的男孩,一个月前,他的妈妈前来求助:本期开学以来,儿子就不省心,总是想看课外书,作业拖到很晚才完成,我吼过他很多次,都不起作用。最近还偷偷地在被窝里看书,偷偷半夜起床补作业。骂也骂了,打也打了,根本不起作用,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8期2017-10-20

  • 成长环境和儿童期创伤对大学生情绪问题和躯体症状影响的研究☆
    著·成长环境和儿童期创伤对大学生情绪问题和躯体症状影响的研究☆王成瑜*王强*李晓晶*张平平*郭万军*李涛*△目的 探究成长环境的城市化水平、儿童期忽视、躯体虐待和缺乏父母陪伴对大学生情绪问题和躯体症状的影响。方法 纳入某综合性大学4620名二年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以6条目Kessler心理痛苦量表(the 6-item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K6)和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7年3期2017-06-05

  •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洪涛摘 要:以儿童期的攻击性行为作为讨论对象,将攻击理论加以溯源并分类,经过文献研究与观察分析法,对攻击行为与情绪的关系进行论述,提出可以通过情绪管理为中介,达到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引导,有助于个体正确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建立。关键词: 攻击行为;情绪管理;儿童期;引导;【分类号】B849一.前言攻击,一直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本能[1,2]和一种社会现象[3],且由于其对我们所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生理心理学、认知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8期2017-04-12

  •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冲动及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型人格障碍患者儿童期虐待、冲动及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张文瑄,柳娜,王纯,周华斌,滕昌军,张秀娟,张宁目的: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患者儿童期虐待、冲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方法:对1 864名服刑人员应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4版(PDQ-4)进行评估,对筛选出的BPD患者应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IS-11)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共有163名服刑人员符合BPD;其中90人有自杀意念(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2-23

  • 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研究
    ·心理·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研究王翠萍目的 探讨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与社会性体格焦虑的关系及负面身体自我的中介作用。方法 于2015年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陕西省抽取3所大学的全日制大学生500例。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CPANS)测量个体儿童期心理虐待、忽视状况;采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NPSS)测量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调控状况;采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SP

    中国全科医学 2017年4期2017-02-18

  • 儿童期受虐经历与抑郁的元分析*
    1 问题的提出儿童期不良经历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 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 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童年期遭受虐待的个体会存在较高的精神障碍发生率, 尤其是抑郁症, 几乎所有类型的虐待都与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临床抑郁症状存在密切联系(Abela & Skitch, 2007; Widom,DuMont, & Czaja, 2007; Harkonmäki et al., 2007)。目前, 大量研究已表明了儿童期受虐经历与抑郁、焦虑等情

    心理学报 2017年1期2017-02-01

  • 儿童期受虐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临床研究
    ·(心身医学)儿童期受虐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临床研究刘 羽①②王彦彦②纪菊英②潘园园②孙 剑②△①中国.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②解放军第102医院精神科(江苏常州) 213003 △通讯作者 E-mail:pizza4771@aliyun.com目的:探讨儿童期受虐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生及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方法:72例IBS患者(患者组)评定儿童期虐待问卷(CTQ),评估儿童期受虐情况,并与92例正常健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11期2016-12-06

  • 774名大学生性侵犯回顾性调查
    目的了解大学生儿童期性侵犯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获取大学生群体对儿童期性侵犯的认知与看法,为制定儿童预防性侵犯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武汉市某高校443名在校大学生,网络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324名高校大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调查对象进行儿童期性侵犯回顾性调查。结果20.2%的学生报告18岁以前发生过性侵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调查学生儿童期性侵犯发生与否与被侵犯者的性别、与主要看护人的关系好坏、对性侵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5期2016-10-19

  • 儿童时期的文学教育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晓丹内容摘要:儿童期是人的一个重要时期,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种种看法大多都是在这个时期打下基石的,而人格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使得这个时期的人格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儿童时期的文学教育在人格发展中又起着其独特的作用,文学用其自身魅力将儿童带入其中,让儿童们在阅读中收获良多。关键词:儿童期 人格的基本特征 文学教育 人格发展人称之为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有着区别于动物的人格,因而对人格发展的探讨是教育者们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关于人格。根据《发展与教育心理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7期2016-05-14

  • 预防成年脂肪肝的儿童期危险因素
    防成年脂肪肝的儿童期危险因素芬兰一项研究表明,成年脂肪肝的儿童期危险因素为小于胎龄、胰岛素高水平和体质指数(BMI)升高;纳入PNPLA3和TM6SF2基因变异检测可增强对成年脂肪肝的预测。论文5月24日在线发表于《肝脏病学杂志》(J Hepatol)。该研究纳入1980年基线年龄为3~18岁的2042例受试者,2011年末次随访时行超声肝脏扫描。除与脂肪肝相关的身体和环境因素外,评估PNPLA3单核苷酸多态性(rs738409)所致的遗传风险是否增强成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8期2016-01-24

  • 儿童血脂高饮食来干预
    脂不同,发生在儿童期的高血脂极少被建议使用调脂药物,而是强调以饮食干预为主。这是因为儿童期是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脂质又是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使用调脂药物往往会造成血脂过度低下,妨碍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期的血脂水平高低与饮食关系极为密切,适度饮食干预便可以使高血脂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恢复正常水平。儿童期饮食干预主要遵从以下几点原则:⒈做到饮食多样性,达到平衡饮食营养的基本要求,避免摄入脂类过多。⒉肥胖及血脂高的儿童每日总热量要有所限制,一般要比平日供应量

    家庭医学 2015年10期2015-11-10

  • 大学生儿童期受虐与攻击性、自尊的关系*
    究调查了高中生儿童期虐待的现状[2]。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开展了儿童期虐待的相关研究。国内学者指出受虐经历影响小学儿童的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3]、影响初中生的总体幸福感水平[4],受虐程度越高,总体幸福感水平越低。另外,有研究指出遭受儿童期情感虐待的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明显,更多的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以及低社会支持[5]。同时,儿童期虐待经历能够对青少年暴力犯罪[6]、反社会行为[7]起到预测作用。国外对于儿童虐待的相关研究中认为儿童期虐待能够增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9期2015-07-07

  • 抗生素暴露与儿童期哮喘相关性新说法
    抗生素暴露与儿童期哮喘相关性新说法瑞典一项研究表明,既往研究提示的胎儿和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期哮喘的相关性可能由家族共有因素以及呼吸系统感染混淆所致。论文11月28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研究共纳入493 785名儿童,其中180 894名适宜行同胞分析。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在整个队列中评估胎儿和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与儿童期哮喘的相关性。通过同胞分层比例风险模型对家族内共有因素加以校正,并评估呼吸系统感染混淆因素。结果为,在整体队列分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期2015-01-22

  • 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些年研究表明,儿童期虐待经历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5],并且儿童期虐待经历会影响人格特质的形成[6],与外向性特质的形成有关[7]。另外,由于虐待发生在童年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严重的应激反应会对大脑结构和功能打上无法消除的烙印,童年受虐最可能的后果是影响大脑边缘系统,以左脑半球受累为显著,一旦发生,造成的脑损害将不可逆地产生[8]。因此,儿童虐待是一个急需人们关注并且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目前已有学者对大学生开展过儿童期虐待的调查研究,比如,陈晶琦[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12期2014-11-28

  • 等待后最美的收获之如何教学
    马晴摘要:儿童期是人生发育的最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对于儿童以后的社会化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的能力观、价值观会影响儿童的自我认识,同时,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能否满足自尊的需要有因果关系。关键词:儿童期;能力观;习惯性无助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具特点的孩子们。你可能会觉得他们过于顽皮,过于安静,或者不够灵敏,在这个时候还需要拿出你的耐心来,教他们辨识正确的做法,用和善的态度去引导。老师的行为通常会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从而诱发儿童相似的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2014-10-21

  • 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状况实证研究
    探讨我国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发生状况,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本研究调查对象来自哈尔滨部分本科高校,包括1 所985 工程高校,3 所211 工程高校,8 所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层次和学科分布比较均衡。采用随机抽样,收回有效样本450 个,其中男生239 人,女生211 人;理科245 人,文科205 人;父母最高学历初中以下140 人,高中119 人,专科102 人,本科76人,研究生13 人;独生子女217 人,非独生子女233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8-15

  • 儿童期忽略的抑郁症患者前扣带回氢质子波谱对照研究☆
    李凌江 贺忠儿童期创伤被认为是抑郁症的易感因素[1],儿童期创伤通过改变局部脑的结构和功能或通过表观遗传修饰致成年期抑郁发病[2]。有研究报道,在美国儿童期忽略是儿童期创伤最常见的形式[3]。扣带回是人类调整认知、情感、行为的关键脑区,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是扣带回的前部,与认知执行、情绪处理等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4]。抑郁症患者常表现ACC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一项Meta分析对2418例抑郁症患者和197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3年7期2013-11-23

  • 儿童期不良经历对抑郁症患者首发年龄及急性期病情的影响
    030001)儿童期不良经历对抑郁症患者首发年龄及急性期病情的影响青格勒 刘志芬 张克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山西 太原 030001)目的 探讨儿童期不良经历对抑郁症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以及对患者急性期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392例中国汉族抑郁症患者,收集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调查表,以及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结果 ①在抑郁症患者中,儿童期不良经历发生率高;②存在家庭暴力或性虐待等儿童期不良经历的抑郁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2013-07-01

  •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儿童期语言技能与成人读写能力:29年跟踪研究
    原文见:Ingrid Schoon,Samantha Parsons,Robert Rush,et al.Childhood language skills and adult literacy:a 29 -year follow -up study.PEDIATRICS,2010,125(3):459 -466.Published at: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gi/content/abstract/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17期2012-08-15

  • 高职生儿童期精神虐待与成人依恋的相关研究
    的高职院校学生儿童期精神虐待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儿童期精神虐待对成人依恋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湖南省4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样本458份,有效率为88.08%。男生256人,女生202人,平均年龄为(19.57±1.43)岁;大一199人,大二134人,大三125人;独生子女117人,非独生子女341人;城市125人,农村333人。1.2 方法1.2.1 儿童期抚养和虐待经历问卷(CEC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期2012-05-03

  • 儿童期虐待、大五人格对医学生自尊水平影响的路径分析*
    ]。研究表明,儿童期虐待对个体的自我意识、人格和自尊等具有不良影响,甚至持续终生[2-5]。何影等发现大学生的自尊与儿童期虐待和目睹家庭暴力有关[6]。但是,儿童期虐待影响受害者自尊水平的具体途径和机制还不清楚。探索并明确儿童期虐待对自尊形成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指导受虐者情感痛苦的治疗。本研究试图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索医学生儿童期虐待、大五人格和自尊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其治疗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在校学生275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1期2012-05-03

  • 儿童期肥胖与出生体重的关系探讨
    华 琦,李瑞杰儿童期肥胖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呈迅速上升趋势,儿童期肥胖的不断增加已成为全球注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期肥胖不仅对儿童本身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而且可导致成人期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升高。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调查北京市部分健康学龄儿童(7岁~12岁)与9年后同一观察对象(15岁~20岁)共193名(386人次),其中男 92名,女 101名。均排除心血管、神经、内分泌代谢疾病及其他全身疾患。详见表1。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8期2010-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