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

  • 鞍区肿瘤外科研究进展
    100093)鞍区肿瘤由于病变位置深在、毗邻结构复杂,历来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鞍区常见肿瘤包括: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脊索瘤、拉克氏囊肿等。随着手术理念不断更新、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手术设备的更新迭代,鞍区肿瘤的外科治疗越来越朝微创方向发展。1 鞍区肿瘤的发展及现状早期由于检查设备的欠缺,鞍区肿瘤患者就诊时通常症状较重、肿瘤体积较大。早期的鞍区肿瘤多采用开颅手术,术式包括额下入路、翼点入路等,后期通过不断改良,演变的术式有额外侧入路、额底纵裂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3年3期2023-09-16

  • CT、MRI 扫描诊断颅内鞍区肿瘤的征象分析及价值对比
    435400)鞍区肿瘤是原发于鞍区附近的一种颅内肿瘤,常见的肿瘤类型有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和动脉瘤等[1]。鞍区肿瘤的发病部位和生长方式较为特殊,且颅内鞍区的区域位于颅中窝,因此鞍区肿瘤的确诊难度较高[2]。较多肿瘤患者因未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导致病死率较高,故鞍区肿瘤的早期诊断显得至关重要[3]。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影像学技术对鞍区肿瘤进行诊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成像,从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8期2023-06-19

  • 常见鞍区肿瘤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密度与视野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腺瘤、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肿瘤的生长可导致视神经轴浆运输和供血障碍,引起患者视神经和视功能损伤,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发现患者的视神经损伤对制定治疗策略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视神经损伤已经不再单纯依靠视野检查,既往的研究发现,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层厚度(ganglion cell layer complex,GCC)变薄是评估视神经损伤的敏

    国际眼科杂志 2023年3期2023-03-13

  • 鞍区脉络丛乳头状瘤1例
    。头颅CT 显示鞍区内类圆形占位性病变,鞍底骨质吸收、变薄(图1A)。垂体MRI显示鞍区类圆形实性占位,占位效应明显,呈混杂信号影,边界清,向上凸入鞍隔,垂体柄向右偏移;增强后病变呈蜂窝状强化(图1B~E)。影像学考虑:垂体腺瘤伴囊变性、液化、坏死、出血。术前诊断鞍区占位性病变。完善术前准备,择期在全麻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中见病变呈淡黄色珍珠颗粒样改变,与正常垂体分界清,全切除病变。术后病理显示脉络丛乳头状瘤(WHO 分级Ⅰ级)。术后2 个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10期2022-11-28

  • 儿童鞍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一例
    体瘤及颅咽管瘤的鞍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ixed germ cell tumors,MGCTs),MGCTs组织细胞成分复杂,影像及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且MGCTs为高度恶性肿瘤,治疗方式及预后与其他鞍区占位病变截然不同。本文结合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MGCTs的认识。1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10岁。因“头晕、视力下降半个月余,加重4 d,失明半天”于2021年5月28日收入我院。专科检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睁眼4分,语

    海南医学 2022年20期2022-11-09

  • 显微手术切除复杂鞍区肿瘤3例
    州 215000鞍区肿瘤是一种统称发生于鞍区的肿瘤,主要包括颅底部鞍区,即蝶鞍区。境界:前界为前床突、交叉沟前缘;后界为后床突、鞍背;两侧界为颈动脉沟。主要结构及毗邻:包括蝶鞍、鞍膈、垂体、海绵窦、鞍上池、鞍上血管和下丘脑。肿瘤种类主要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胶质瘤等[1-2]。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肿瘤周围毗邻许多重要结构:下丘脑、垂体柄、视神经及前循环动脉等。加上颅咽管瘤与胶质瘤偏侵袭性的生长方式,所以全切肿瘤且没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仍是神经外

    系统医学 2022年13期2022-09-15

  • 鞍区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思维
    。头颅CT 发现鞍区占位,急诊以“垂体肿瘤”收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精神一般,查体合作,语利,对答正确,双眼视力下降,左侧上睑下垂,左侧瞳孔运动受限,右侧眼球活动自如,余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性激素指标均正常,甲状腺功能检查:第三代促甲状腺激素(TSH2):0.06 μIU/ml(参考值0.35~4.94 μIU/m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0.44 nmol/L(参 考值0.98~2.33 nmol/L);甲状腺素(TT4):45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2年4期2022-09-08

  • 鞍区脊索瘤术后复发并瘤内出血1例
    料65岁男性,因鞍区脊索瘤术后10年伴头痛及视物模糊1年余入院。10 年前,因头痛伴左眼疼痛、视物模糊行头颅MRI 示鞍区占位,行经鼻蝶入路鞍区占位切除术,术后头痛及眼部疼痛症状消失,术后病理示脊索瘤,术后行放疗(具体不详),但未定期复查头颅MRI。1年前,再次出现头痛,伴左眼视物模糊,行头颅增强MRI 示鞍区异常信号,考虑肿瘤复发(图1)。完善术前准备,取左额颞切口额外侧入路,术中抬起额叶,可见鞍区肿物,肿物表面呈灰黄色,质地硬,与周围脑组织及神经、血管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7期2022-08-28

  • 鞍区疾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 ——华山医院“金垂体”的经验
    于位置的特殊性,鞍区疾病既可导致占位效应,损伤视神经、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引起相应症状;更多可导致垂体及下游靶腺激素分泌紊乱,造成多系统不良影响。鞍区疾病病种极为复杂,垂体瘤是最主要的鞍区疾病。因此,鞍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需多学科协作,才能获得最佳诊治方案及疗效。一、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对鞍区疾病诊疗的意义MDT是指来自两个或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的相对固定的专家团队,针对某一系统或器官的疾病,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给患者提供优质、个性化诊疗方案的临

    临床内科杂志 2022年8期2022-08-24

  • MRI与CT对鞍区常见肿瘤的诊断效能对比*
    710003)鞍区指蝶鞍及其周围的区域,该部位发生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1]。患者肿瘤生长位置及大小,临床症状也有明显的差异,一般肿瘤越大,体内组织压迫越严重,临床症状就越明显[2-3]。鞍区肿瘤种类较多,且症状较为相似,临床早期诊断存在一定难度[4]。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检查等是目前临床鉴别诊断鞍区肿瘤的常用手段。MSCT和MRI检查由于具有很好的成像优势,在鉴别诊断鞍区肿瘤上受到广泛应用[5]。本研究通过收集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4期2022-03-30

  • 颅内鞍区肿瘤CT、MRI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意义*
    11800)颅内鞍区肿瘤指碟鞍区以及其周围区域存在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20%左右[1]。其主要解剖结构包括碟鞍、碟窦、海绵窦、垂体、鞍上池等区域,根据肿瘤发生部位不同在临床上将其分为鞍内肿瘤、鞍上肿瘤和鞍旁肿瘤。其临床表现为患者垂体分泌异常、下丘脑功能障碍、颅内高压、视力受损等,如果患者肿瘤侵犯到鞍旁以及海绵窦时会导致Ⅲ、Ⅳ、Ⅴ和Ⅵ颅神经损害症状出现,在患者肿瘤位于垂体部位时可能会导致卒中发生[2]。其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治疗,在术前做出准确诊断意义重大,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4期2022-03-30

  • 成人鞍区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1例
    。入院颅脑CT示鞍区占位性病变,侵及左侧海绵窦(图1A)。MRI 平扫见鞍区等T1、短T2信号影,左侧海绵窦受累(图1B、1C),增强后呈片状不规则强化。术前垂体激素检查显示皮质醇激素、泌乳素升高。术前诊断为垂体腺瘤。完善术前准备,全麻下行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切除肿瘤。术中见肿瘤呈紫红色、质韧、血供丰富,侵犯左侧海绵窦,与颈内动脉粘连紧密,分块切除肿瘤;少量肿瘤与颈内动脉壁粘连紧密,予以保留,达次全切除。术后病理示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细胞核偏心,胞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10期2022-03-15

  • 鞍区脑膜瘤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质瘤[1-2]。鞍区是指蝶鞍及其周围的区域,该部位发生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发生在鞍区的脑膜瘤较少见[3]。多好发于成年人,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常较长,临床症状不一[4]。常最早侵犯视神经,其首发症状多为视力障碍,还会出现头痛、恶性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RI、CT等检查是临床上目前诊断鞍区脑膜瘤的常用手段,其中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且图像质量清晰,可清晰显示鞍区结构,在鞍区肿瘤术前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3期2022-02-22

  • MRI 基本征象结合ADC 值鉴别垂体大腺瘤和鞍区脑膜瘤
    长的特点[1]。鞍区脑膜瘤约占脑膜瘤的5%~10%,局部解剖复杂,肿瘤常与海绵窦、颈内动脉、视神经等关系密切,手术难度大[2]。当脑膜瘤向鞍内生长,垂体大腺瘤向上生长并向周围蔓延,尤其是无功能垂体大腺瘤时,两者的MRI征象存在一定重叠,不易鉴别,而两者手术入路不同,脑膜瘤一般需开颅手术,垂体大腺瘤一般经鼻-蝶窦手术[3-5]。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垂体大腺瘤和鞍区脑膜瘤的MRI 征象、ADC 值,期望可以对二者进行仔细的术前评估,提高诊断准确率,从而选择合适的

    磁共振成像 2021年5期2021-07-01

  • MRI检查在颅内鞍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江 529500鞍区属于颅内肿瘤较常见的发生部位之一,因组织的起源差异,颅内鞍区肿瘤通常在患病部位与发展方式方面存在特定性,但因鞍区狭小,往往和相邻组织存在复杂的关联,在诊断方面难度较大[1]。作为颅内好发的占位性病变之一,鞍区结构分为鞍内、鞍上与鞍旁,常见的鞍区肿瘤包含脑膜瘤、垂体瘤及颅咽管瘤等,相同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可能存在差异,且不同类型肿瘤影像学表现也可能接近[2]。伴随影像学水平发展迅速,MRI 与CT 诊断现已逐渐发展为临床广泛使用的影像学技术之

    黑龙江医药 2021年3期2021-03-11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手术入路鞍区显微解剖学研究
    为鼻蝶窦进路切除鞍区病变积累资料。方法; 所选尸头均经乳胶灌注,在内镜下操作记录所见解剖学结构的关系及特点。结果; 蝶窦开口距颈内动脉、鞍结节中心、鞍背及视神经中点依次13.5±2.4mm、14.7±2.0mm、22.8±3.1mm和11.4±1.9mm。 結论; 掌握神经内镜下鞍区各解剖结构的关系是经由鼻蝶手术成败关键。关键词:神经内镜;鞍区;解剖中图分类号:R651;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7-0-01近2

    中文信息 2020年7期2020-08-20

  • CT与磁共振检查诊断鞍区肿瘤的价值及准确性分析
    00)在临床中,鞍区肿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主要是指患者蝶鞍或蝶鞍周围组织上发生肿瘤,不过考虑到肿瘤发病位置不同,可分为鞍内、鞍上以及鞍下三类。目前在鞍区肿瘤诊断中可选择的方式较多,例如X线、CT以及核磁共振等,其中X线逐渐被淘汰,因为其治疗准确性较低,无法提供有效参考;而CT和核磁共振因为其良好的呈像优势,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鞍区肿瘤的诊断中。不过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因为该病病灶组织相对复杂,因此在采取诊断时会对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对于鞍区肿瘤的诊断应当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7期2020-08-20

  • 经眉弓入路结合美容缝合技术治疗Rathke 囊肿1 例
    MRI平扫增强见鞍区一片团状稍长T1长T2信号影,大小约0.9cm×1.3cm×1.2cm,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垂体后叶T1W1高信号存在,垂体柄未见显示,视交叉稍受压上抬(如图1A、1B)。图1 A 术前MRI 矢状位;1B 术前MRI 冠状位图2 A 术前右侧眉毛偏上侧位切口标记;2B 术中暴露颅骨、额部颧突;2C 术中见鞍区病变包膜完整于2019年4月29日在全麻下经右侧眉弓锁孔入路鞍区病变切除,术中沿眉弓弧度切开约4cm的弧形切口,皮瓣翻向顶部,充分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4期2020-06-10

  • 鞍区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门529030)鞍区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主要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Rathke 囊肿和生殖细胞瘤等[1-3]。鞍区肿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周边结构受累导致的症状(如视力下降)和下丘脑-垂体轴受损导致的症状(如生长发育迟缓、闭经等)[4]。由于该部位的肿瘤容易累及下丘脑,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5]。然而,目前鞍区肿瘤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仍然较少,其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尚不清晰。已有相关研究表明[6],患者术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可

    实用医学杂志 2020年4期2020-04-20

  • 鞍区原发性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
    0032)图1 鞍区原发性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A.平扫MRI示鞍内不规则肿块(箭); B.增强MRI示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箭); C.轴位增强图像示肿块侵犯双侧海绵窦(箭); D.病理图(HE,×40)患者女,77岁,因“左眼睑下垂伴左眼视力下降9月余,加重伴双眼视力下降1个月”入院。眼科检查: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左侧约2.5 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约3 mm,对光反射迟钝。MRI:平扫矢状位图像见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内及鞍上见不规则稍长T1、稍长/长T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3期2020-04-02

  • 鞍区转移癌六例临床分析
    娟 王任直 姚勇鞍区转移癌是一类临床罕见疾病,是颅外恶性肿瘤向鞍区转移所致。据文献报道,鞍区转移癌在女性中最为常见的原发肿瘤是乳腺癌,男性则为肺癌[1]。鞍区转移癌根据肿瘤大小和累及部位而表现各异,尽管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其特异性,但在临床实践中易与垂体腺瘤相混淆,易误诊。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近6 年共收治6 例鞍区转移癌患者,回顾分析其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鞍区转移癌病例的纳入标准:(1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3期2020-04-01

  • CT和MRI诊断颅内鞍区肿瘤的价值对比分析
    124010)鞍区肿瘤,即为在蝶鞍和附近组织中出现的一类肿瘤,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如鞍内肿瘤、鞍上肿瘤、鞍旁肿瘤。蝶鞍是鞍背和垂体窝,位于颅内正中处,涵盖多种组织,例如鞍结节、视神经管、中床突、前床突、鞍背、垂体窝等,存在比较复杂的局部解剖结构,如肿瘤对多个区域进行累及,极有可能伴发垂体腺内分泌障碍、视觉障碍等情况。本次纳入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纳入且收治的50例颅内鞍区肿瘤患者,比较和报道MRI诊断和CT诊断的符合率。1 资料与方法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期2020-03-18

  • CT、MRI技术在鞍区囊性病变诊断的应用及影像特点分析*
    何志兵 马方伟鞍区病变是一种起源于腺体的原始外胚层颅咽管口凹,以囊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多种疾病总称,鞍区属于颅内占位性病变发病率最高且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囊性病变是鞍区占位中最为特殊的类型[1];相关数据报告提示尸检中无症状囊性病变检出率约为18%[2],因此鞍区囊性病变的早期准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影像学技术CT、MRI等在本病鉴别诊断中逐渐被应用[3],但文献研究表明,鞍区囊性病变临床诊断时病灶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同一肿瘤存在不同的影像学表现,甚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1期2020-02-17

  • 鞍区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
    0052)图1 鞍区混合性生殖细胞瘤 A.轴位T2WI; B.冠状位增强MRI; C.病理图(HE,×100)患儿男,13岁,以“间断发热、头痛、呕吐3月余,加重3天”入院。患儿于2岁时跌落伤后反复癫痫发作(口服抗癫痫药3年,停药未再复发),智力低下。入院后查体未见异常。脑CT:鞍区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欠均匀,大小18.5 mm×13.2 mm,边界尚清,鞍背稍变薄,鞍窝下陷,周围骨质未见明显破坏,考虑垂体瘤。脑MRI:鞍区见不规则团块状长/短T1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10期2019-10-24

  • 鞍区肿瘤合并鞍区动脉瘤临床分析
    郑履平 霍钢○☆鞍区动脉瘤(sellar aneurysm)指动脉瘤瘤体位于鞍区,有文献定义为脑基底动脉环前半部动脉的局限性扩张[1-2]。鞍区肿瘤合并鞍区动脉瘤少见,在处理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国内外关于鞍区肿瘤合并鞍区动脉瘤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本研究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鞍区肿瘤833例患者资料,以探讨鞍区肿瘤合并鞍区动脉瘤诊疗策略,为神经外科医师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确诊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年5期2019-06-14

  • CT和MRI诊断颅内鞍区肿瘤的价值
    52100)颅内鞍区肿瘤主要是指以垂体腺瘤为主、非垂体起源肿瘤少见的肿瘤类型,多经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类型不同,手术入路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但手术效果除与手术入路有关,还与肿瘤类型有关[1-2]。本研究旨在探讨CT和MRI诊断颅内鞍区肿瘤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鞍区肿瘤患者155例,其中,男89例(57.42%),女66例(42.58%);年龄18~65岁,平均(39

    医疗装备 2019年2期2019-03-18

  • 对比分析CT、磁共振(MRI)检查对诊断鞍区肿瘤的临床价值
    500)0 引言鞍区肿瘤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颅内肿瘤,指的是在患者蝶鞍或蝶鞍周围组织上发生的肿瘤,根据发生位置不同,可分为鞍内肿瘤、鞍上肿瘤以及鞍旁肿瘤三类。目前,临床中可用于鞍区肿瘤的检查诊断方法有X线、CT以及磁共振(MRI),而CT与磁共振(MRI)因具有更好的成像优势而被广泛应用[1]。但是,在鞍区肿瘤影像诊断过程中,由于鞍区体积较小、解剖结构复杂导致肿瘤病灶可累积多个部位而令患者出现颅内神经损伤症状,不仅会对肿瘤原发部位以及肿瘤种类的判断造成干扰,

    智慧健康 2018年35期2019-01-03

  • 鞍区病变侧方经颅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222000)鞍区即蝶鞍区,位于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鞍区病变与视神经(交叉)、动眼神经、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下丘脑、腺垂体和漏斗等结构关系密切,手术难度高,常发生该部位的病变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鞍区脑膜瘤及前循环动脉瘤等。经鼻内镜前方入路的临床应用较为统一,但国内外学者对鞍区病变侧方入路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同一种病变的处理也可运用不同的入路,概念容易混淆。随着神经外科的普及和开展,传统入路逐渐向微创锁孔入路转型,是由于其符合神经外科

    安徽医药 2018年12期2018-12-30

  • CT与磁共振检查对鞍区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457000)鞍区肿瘤是指机体蝶鞍位置与其周围邻近组织结构中发生的肿瘤[1]。鞍区肿瘤分为三类,包括鞍上、鞍内、鞍旁肿瘤。蝶鞍位于颅内正中位处,包括多种组织,如中床突、鞍结节、鞍背、视神经管、前床突、垂体窝、后床突等,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一旦该处出现肿瘤,可能会侵及多个区域,导致患者出现颅神经损伤、垂体腺内分泌障碍、视觉障碍等多种并发症[2-3]。CT和MRI是临床对鞍区肿瘤诊断的常用手段。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部分经术后病理诊断确诊的鞍区肿瘤患者为

    现代临床医学 2018年5期2018-09-28

  • 罕见鞍区孤立性梭形细胞肉瘤样癌一例
    京 100730鞍区恶性肿瘤非常罕见,既往报道为转移性疾病,以乳腺癌或肺癌转移较为多见,占所有转移癌的1%~5%[1]。20% 的患者可出现鞍区病变的症状,其中,中枢性尿崩症占45%,视神经功能障碍占28%,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占24%,第Ⅲ、Ⅳ及Ⅵ颅神经麻痹占22%,头痛占16%[2]。梭形细胞癌(spindle cell carcinoma,SCC)也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特点为分化差的癌组织包含肉瘤样结构(梭形细胞或巨细胞),但没有特异性的肉瘤成分[3]。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7-09

  • CT与MRI在颅内鞍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刘军伟鞍区属于颅内肿瘤较常见发病部位,因组织的起源差异,此部位肿瘤具特定生长形式,但考虑鞍区范围较小,和周边组织关系较复杂,增加临床诊断难度;伴随医学影像技术发展,MRI和CT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但两者实际价值存在争议[1-3]。为此,该文对2014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颅内鞍区肿瘤64例患者资料采用CT及MRI辅助加以分析,以寻找更可靠诊断方法,现将该研究内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2期2018-05-22

  • 鞍区节细胞胶质瘤1例
    扩大,鞍底下陷,鞍区见类圆形异常信号,约1.8 cm×1.4 cm×2.0 cm,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及等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程度低于正常垂体,垂体柄右偏,病变与左侧海绵窦、颈内动脉分界欠清。实验室检查:生长激素升高为10.595 ng/ml,余均未见异常。初步诊断:考虑垂体瘤。行经鼻鞍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质软,血供丰富。病理肉眼见(鞍区)淡褐色碎组织,约1.8 cm×1.5 cm×0.4 cm;镜下见异型性神经节细胞聚集,可见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8年5期2018-05-21

  • 鞍区黄色肉芽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头颅CT平扫示:鞍区可见一类椭圆形囊实性肿块影,囊壁厚薄不均,囊内可见分隔,病灶边缘可见多发弧形钙化影。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约20 mm×24 mm×23 mm,平均CT值约24 HU。考虑:颅咽管瘤(图1)。入院后MR平扫示:鞍区见类圆形占位,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 FLAIR呈高信号,内可见小斑片状等信号区,正常垂体结构显示欠清;视交叉可见受压、上抬。增强后囊性成分未见明显强化,实质部分呈明显较均匀强化(图2~5)。术中所见:病变

    磁共振成像 2018年1期2018-04-27

  • 内镜辅助显微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占位的可行性
    大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占位的可行性杨 松1,陈宏璘1,魏明华2,何裕超1,付宪华1,黄 龙1,李 猛1,杨远维1目的分析内镜辅助显微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占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鞍区占位患者8例,均经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并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扩大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占位,分析其治疗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例患者术后均立即复查颅脑CT,其中7例患者无术后出血,1例患者示鞍区高密度影,考虑术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11期2018-01-05

  • 鞍区原发卵黄囊瘤1例
    450052)鞍区原发卵黄囊瘤1例许 珂,张 勇,程敬亮,汪卫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脑肿瘤;内胚层窦瘤;磁共振成像病例 女,10岁,以“嗜睡1月余,头痛10天,视物模糊6天”为代主诉入院,1天前至当地医院查头颅MRI示:鞍窝占位。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查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灵敏,视力不配合,眼球运动不配合。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未引出,膝腱反射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MRI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5期2017-10-25

  • 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017000)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郭 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目的对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接收治疗的鞍区脑膜瘤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鞍区脑膜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方法。结果鞍区脑膜瘤的首发症状一般为视力下降、头痛头晕、癫痫发作、精神障碍等,鞍上型脑膜瘤视力下降、视野受损概率均比鞍旁型高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9期2017-09-03

  • Xanthogranulomain sellar region: Case report鞍区黄色肉芽肿1例
    e report鞍区黄色肉芽肿1例高 鑫,程敬亮,汪卫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Sellar tumors; Xanthogranulom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鞍区肿瘤;黄色肉芽肿;磁共振成像图1 XG的MRI表现 A、B.T1WI和T2W脂肪抑制冠状位图像可见鞍上有一不规则团块状混杂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病变,其内部信号不均匀,可见信号分层,病变下缘与垂体紧邻,向上突向3脑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7期2017-07-31

  • PET/CT在鞍区病变诊断的综述
    )PET/CT在鞍区病变诊断的综述高丽娜1,杨福义2,肖健齐1*(1.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1)脑鞍区是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的区域,是颅内疾病好发部位,位于鞍区的病变部位较深,种类繁多,诊断比较困难,由于鞍区病变的多样性以及鞍区肿瘤复发后肿瘤组织与瘢痕组织鉴别困难,所以鞍区病变的诊断和精准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亟待解决的难题。PET/CT成像将功能代谢和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4期2017-03-07

  • 鞍区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是一种临床病理和遗传学上独特的变异亚型
    ·国外期刊文摘·鞍区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是一种临床病理和遗传学上独特的变异亚型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的侵袭性肿瘤,好发于儿童。成人AT/RT临床罕见,主要发生于鞍区。有文献报道12例鞍区AT/RT均发生于成年女性,提示成人AT/RT与儿童普通型AT/RT生物学不同。作者报道6例鞍区AT/RT的形态学特征、INI1 / SMARCB1基因状态及临床特点。6例患者均为成年女性,年龄21~69岁。肿瘤组织学特点为致密的、弥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年9期2017-03-07

  • 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
    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鞍区肿瘤患者, 均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 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78例鞍区肿瘤患者中, 患有垂体腺瘤实施全切除术治疗者22例, 实施次全切除术治疗者6例, 2例患者由于肿瘤对颈内动脉产生包绕性且侵入海绵窦实施大部分切除术治疗;28例患者蝶骨平台及鞍结节脑膜瘤实施Simpson Ⅰ、Ⅱ级切除治疗;20例颅咽管瘤患者中实施全切除者14 例, 次全切除者6例, 均属于实质性。结论 经额外侧锁孔入路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9期2016-05-17

  • 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
    孔入路手术在切除鞍区颅咽管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鞍区颅咽管瘤患者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分析, 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肿瘤全部切除, 2例次全切除, 术前15例视力较差患者术后14例视力情况明显改善, 1例无明显改善。5例术后尿崩症、电解质紊乱, 4例皮下积液, 1例垂体功能低下患者经由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鞍区颅咽管瘤同传统手术相比切口小、创伤小, 同时减少脑牵拉, 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 具有临床推广价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期2016-01-05

  • 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鞍区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
    与磁共振成像诊断鞍区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郭莹莹目的 比较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鞍区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鞍区肿瘤患者56例,分别行CT和MRI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CT与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56例患者中,垂体瘤28例,脑膜瘤19例,颅咽管瘤6例,胶质瘤3例;CT检查对鞍区肿瘤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91.1%)较MRI检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12期2015-10-25

  •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柏国宏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柏国宏目的 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选择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40例,鞍旁占位性病变患者15例,鞍内占位性病变患者20例,鞍上占位性病变患者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与误诊率。结果 40例患者CT扫描后诊断出35例,符合率87.5%,误诊5例,误诊率12.5%;MRI扫描诊断出39例,占97.5%,误诊1例,占2.5%。MRI诊断的符合率高于CT诊断(P<

    当代医学 2015年23期2015-07-24

  • 侵袭性垂体瘤与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诊断
    宁侵袭性垂体瘤与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诊断邵国平 惠卫宁侵袭性垂体瘤 鞍区 海绵状血管瘤侵袭性垂体瘤与鞍区海绵状血管瘤在临床症状、MRI表现等方面比较相似;容易误诊,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收治的两例彼此容易误诊的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要点进行回顾,以提高神经外科医师对这两种疾病的重视。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57岁。因突发头晕伴呕吐3天入院。视力视野:左侧视力0.4,右侧0.6,双颞侧视野缺损。化验:血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5期2015-06-06

  • 鞍区肿瘤术后钠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6)·论 著·鞍区肿瘤术后钠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刘 汉,霍 钢△,杨 刚,王晓澍,郑履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重庆 400016)目的 探讨鞍区肿瘤术后影响钠盐紊乱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68例鞍区肿瘤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从肿瘤类型、大小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探讨鞍区肿瘤术后钠盐紊乱的发生情况。结果 不同手术方式及鞍区肿瘤类型的高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类型、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6期2015-03-15

  •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I特征分析
    李艳艳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I特征分析李艳艳目的 分析鞍区生殖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及临床特点, 以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鞍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 均行MRI的T1WI、T2WI、DWI、增强序列扫描。结果 鞍区生殖细胞瘤呈较均质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 DWI为高信号, 增强呈较均匀强化;鞍区生殖细胞瘤均有垂体柄增粗达15 mm以上和垂体后叶正常短T1高信号消失;根据肿瘤发生的部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3期2015-02-01

  • 鞍区肿瘤采用CT与MRI诊断的价值对比
    摘要】 目的 对鞍区肿瘤患者采用CT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4例鞍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给予CT和MRI诊断,诊断后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诊断符合率为93.2%,CT诊断符合率为78.4%,两者对比(P<0.05)。结论 对鞍区肿瘤患者给予MRI检查,影像比较清晰,能够清晰看到肿瘤位置与周围毗邻组织的关系,具有较高诊断率。doi:10.3969/j.issn.1674-93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期2015-01-31

  • 鞍区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析(附38例报告)
    漆松涛·论 著·鞍区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析(附38例报告)方陆雄*俞磊*彭四维*朱明华△徐飞*漆松涛*目的总结鞍区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并为提高诊治水平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38例鞍区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23例,女15例。年龄7~30岁,平均(15.2± 6.1)岁。平均病史约12.6个月。尿崩发生率89.5%,视力改变占60.5%。血浆肿瘤标志物增高14例。24例为生殖细胞瘤,14例为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2例死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5年7期2015-01-23

  • 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分析
    50007)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分析岳四海 张宏凤 赵重庆(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7)目的对防止鞍区肿瘤手术后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法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我院收集的12例尸体头颅标本,对鞍区微血管显微解剖结构进行分析。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例鞍区肿瘤患者2,对其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平均视力有显著提高,经1年随访均无死亡或脑脊液漏事件发生。结论在为鞍区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2014-04-24

  • 鞍区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术中解剖研究
    830001鞍区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术中解剖研究成振林1)郑 勇2)△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石河子 832000 2)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乌鲁木齐 830001目的 探讨鞍区解剖特点及垂体瘤、颅咽管瘤、Rathke囊肿、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115例鞍区肿瘤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观察不同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术中鞍区解剖。结果 垂体瘤为鞍内或鞍上肿瘤,发病率居于鞍区第1位,主要表现为垂体前叶功能障碍、肿瘤部分囊性变;颅咽管瘤发病年龄较小,肿瘤主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期2014-01-25

  • 经纵裂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策略
    )经纵裂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策略王 飞(南阳市中心医院脑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9)目的探索和评价经纵裂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在研究纵裂周围解剖的基础上对8例垂体瘤,12例鞍区脑膜瘤及6例颅咽管瘤行显微切除术;肿瘤大小3~6cm。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肿瘤全切20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视力视野好转14例,无变化8例,恶化1例,15例出现尿崩经治疗13例恢复,3例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结论对于巨大垂体瘤,鞍区脑膜瘤,鞍内鞍上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1期2013-01-24

  • 鞍区曲霉菌病一例
    治论坛病例报告·鞍区曲霉菌病一例阳洪波1,潘 慧1,王任直2,于 淼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1内分泌科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2神经外科,北京100730鞍区;曲霉菌;视野缺损;低钠血症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垂体瘤术后3年,间断发热、进行性视力下降3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手足麻木行头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发现垂体无功能大腺瘤,并行经单鼻蝶垂体无功能大腺瘤切除及鞍底重建术,术后曾有脑脊液鼻漏。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11-23

  • 表现为假性泌乳素腺瘤的鞍区脊索瘤
    于斜坡区[1]。鞍区脊索瘤较为罕见。在此,我们报告1例临床症状表现为假性泌乳素腺瘤的鞍区脊索瘤,同时该脊索瘤还导致渐进性动眼神经瘫。1 病例报告患者,女,61岁。无明显诱因致右眼上睑渐进性下垂一个月就诊。查体:右眼上睑上抬不能,右侧眼球运动限于外展方向、瞳孔直径约4.5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双眼颞侧偏盲。CT扫描显示鞍区一类圆形占位性病变,呈高密度影像,未见骨质破坏。磁共振扫描可见该病变大小约2.3cm×1.8cm ×2.6cm,T1加权像呈等信号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8期2011-02-09

  • 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病变38例分析
    710038颅内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手术是治疗此区肿瘤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但由于鞍区固有的解剖特点使该区肿瘤的切除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自1997-10~2009-08我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男22例,女 16例。年龄 32~63岁,平均42岁。其中垂体腺瘤肿瘤19例,颅咽管瘤 5例,脑膜瘤11例,空蝶鞍2例,蛛网膜囊肿 1例,以视力障碍为主起病28例,以颅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期2010-02-09

  • 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摘要】35例鞍区肿瘤中,垂体瘤18例,颅咽管瘤13例,脑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蛛网膜囊肿个1例。着重分析鞍区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还对鞍区肿瘤的定性诊断作了讨论。【关键词】鞍区;肿瘤;影像学【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42-01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多数可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肿瘤发生部位,范围大小,密度,并能作出定性诊断。1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3~2008年经手术病理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09年4期2009-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