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种球蛋白

  • 丙种球蛋白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BDNF及神经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均连续治疗5天,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相关蛋白表达[髓鞘碱性蛋白(MBP)、β-内啡肽(β-E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BDN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相关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

    右江医学 2023年9期2023-10-20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
    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案的效果差异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共100例。根据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展开组别划分,即观察组(50例,丙种球蛋白2 g/kg)与对照组(50例,丙种球蛋白1 g/kg)。对比组间患者的整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手足肿胀、退热、皮疹、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PCT、CRP及TNF-α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1期2022-06-18

  • 综合护理干预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中的应用效果
    O溶血采用丙种球蛋白+光疗法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患儿88例,对照甲组:常规护理,综合乙组:综合护理,各44例,观察血清总胆红素等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甲组,综合乙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P【关键词】综合护理;丙种球蛋白;光疗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gamma globulin combined with phot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

    婚育与健康 2022年15期2022-05-30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小儿川崎病的疗效分析
    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在小儿川崎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4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各47例。对照组与研究组患儿分别接受低剂量丙种球蛋白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78.72%)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62%)更高(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颈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手足硬肿消失时间较对照组

    婚育与健康 2022年8期2022-05-29

  • 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效果
    病患儿实施丙种球蛋白治疗促进黄疸快速消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溶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儿均于发病3 d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相关时间、各时间段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6期2022-03-27

  • 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丙种球蛋白以及阿司匹林联合去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对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1年4月在本院进行小儿川崎病治疗的患者80例,患者全部采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进行联合治疗,针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回顾。结果: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小儿川崎病,并辅以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是值得进行推广的。关

    医学概论 2022年1期2022-03-22

  •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在急性脊髓炎治疗中的效果
    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以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相应症状改善用时(恢复感觉时间、自主排尿时间、自主行走时间、肌力恢复时间)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2022-02-23

  • 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22例小儿川崎病及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司匹林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应用效果及对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方法: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15年01月~2021年01月,入选此次研究22例患者均为我院接收治疗的小儿川崎病,结合此间小儿川崎病患者应用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依次实施常规治疗及阿司匹林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在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下的治疗效果、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结果:分析治疗效果,观察组小儿川崎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90%)得到了显著提升,和对照组(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2021-12-08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对新生儿溶血病血清总胆红素、HCT、RBC的影响
    中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对血清总胆红素、HCT、RBC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209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分组研究,对照组以光疗治疗(105例),实验组则同时添加注射免疫球蛋白(104例),相较其血清总胆红素、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与黄疸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总胆红素、RBC、HCT指标未有差异(P>0.05),治疗后均改善,而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2期2021-12-07

  • 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研究进展
    林与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用药方案,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减轻川崎病引起的冠脉损伤。联合用药方案也是临床治疗川崎病的主要方法,但关于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尚在不断探索中,故还需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此外,具体的IVIG初始用药剂量及持续时间尚存在一定的差异,且长期用药存在副反应,故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尚值得进一步探讨。为加强对联合用药疗效及安全性的了解,本文就此展开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关键词: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中图分类号】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2021-10-21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如何。方法:病例类型为小儿川崎病,2019年7月-2021年5月为收集病例的时间,纳入96例,分组以硬币法为依据,48例设定为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口服,48例设定为治疗组,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评比项为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命名治疗组的患儿,淋巴结肿大、退热、黏膜充血、手足肿胀症状改善时间比命名对照组的患儿短,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比之低,各项差异均为P关键词: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阿司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2021-10-21

  • 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
    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5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以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分为26例。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小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为单次500mg/kg;一组为观察组,采用高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给药剂量为单次1g/kg,共给予1次。探索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统计并比较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及光疗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控制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光疗时间短于对照组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4期2021-10-18

  • 典型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静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討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典型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本院接诊的川崎病患儿86例,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两组,不完全川崎病52例设为不完全组,典型川崎病34例设为典型组,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血液指标、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不完全组住院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淋巴结肿大好转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典型组,有统计学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4期2021-09-13

  • 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对川崎病患儿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觀察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孝感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0例川崎病患儿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 n=35)和观察组( n=35)。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取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的治疗方案。比较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各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红细胞沉降率(ESR)、白介素-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2期2021-09-13

  • 纳洛酮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评价
    纳洛酮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日期2018年9月-2019年9月,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观察组开展纳洛酮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效果、症状缓解时间的对比上有差异,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患儿的治疗中应用纳洛酮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保证临床效果,促进患儿症状缓解,

    智慧医学 2021年2期2021-09-10

  • 纳洛酮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分析要点构架
    】纳洛酮;丙种球蛋白;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7-0069-02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种病毒感染从而引发脑实质炎病[1]。而重症病毒性脑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属于一种中枢感染性疾病[2]。病毒性脑炎的病发与病情发展与免疫反应失调、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的含量具有直接关系[3]。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7期2021-05-13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炎性因子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影响
    】川崎病;丙种球蛋白;炎性因子;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由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可致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KD患儿常伴有手脚肿胀、淋巴结肿大、发热、黏膜出血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并发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病变,甚至诱发心肌梗死[1-2]。KD治疗多强调减轻冠状动脉损伤、控制全身血管炎症,丙种球蛋白是治疗KD的首选药物,可中和毒素、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发生,还解除内皮细胞抑制状态,减轻血管损伤,改善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5期2021-05-12

  • 布洛芬联合甲强龙、丙种球蛋白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免疫自稳及预后的影响
    合甲强龙及丙种球蛋白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免疫自稳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124例于2015年10月-2020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甲强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降钙素原(PCT)和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2.26%,低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9期2021-05-06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PO)联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50例儿童重症IT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字法分为两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试验组采用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血小板计数(PLT)动态变化、治疗前后PLT表达水平变化、治疗有效率、病情转归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4期2021-05-06

  • 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以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
    前临床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可有效降低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但是丙种球蛋白不同时间应用会对川崎病患儿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差别,较多的研究表明患儿发病后1~4d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患儿的无反应性较高,10d后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5~10d是丙种球蛋白的适合用药时间[2-3],但是5~7d和8~10d使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差别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就比较5~7d和8~10d使用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者的退热效果以及对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展开研究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8期2021-04-23

  • 2222小剂量环孢素+丙种球蛋白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影响分析
    量环孢素+丙种球蛋白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2例(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其中小剂量环孢素治疗16例,小剂量环孢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16例,观察患者血液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小剂量环孢素组相比,小剂量环孢素+丙球组血液学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P>0.05。结论:给予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小剂量环孢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能改善患者血液学指标,且不良反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2021-01-04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对新生儿溶血病血清总胆红素、HCT、RBC的影响
    中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对血清总胆红素、HCT、RBC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209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展开分组研究,对照组以光疗治疗(105例),实验组则同时添加注射免疫球蛋白(104例),相较其血清总胆红素、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与黄疸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总胆红素、RBC、HCT指标未有差异(P>0.05),治疗后均改善,而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3期2021-01-04

  • 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10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3例。两组均首先进行常规治疗,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后加入甲基强的松龙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后加入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57%, 高于对照组的75.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2期2020-12-23

  • 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分析
    对象,分析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后,实验组患者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患者单方面接受波尼松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联合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65%(22/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27%(17/22),P【关键词】丙种球蛋白;泼尼松;重症肌无力;炎性因子【中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9期2020-12-14

  • 丙球联合匹多莫德治疗4岁以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匹多莫德治疗4岁以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該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8例,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匹多莫德治疗)各49例,治疗3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IgE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哮喘复发率、再次住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D4+(33.53±2.96)%、CD8+(28.65±2.74)%、CD4+/

    中外医疗 2020年27期2020-11-30

  •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在急性脊髓炎中的临床应用
    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在急性脊髓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研究组采用甲基泼尼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略高于对照组(5.00%),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1期2020-11-11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
    液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所接收的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患儿60例为本研究样本。依据治疗方式的区别将其归类至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评测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咳嗽消退时间、恢复正常体温时间、肺部啰音消退时间及呼吸困难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热毒宁注射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5期2020-11-06

  • 临床应用阿奇霉素联合甲强龙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探析
    合甲强龙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共7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及患儿家属意愿,两种药物联合组实施阿奇霉素+甲强龙治疗,三种药物联合治疗组则实施阿奇霉素+甲强龙+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三种药物联合组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CRP、PCT、中性粒细胞监测水平、LDH、CT影像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5期2020-10-19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早期应用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
    讨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应用于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早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纳入研究课题,按照双盲法分为基本组与讨论组,各有患儿35例。基本组进行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讨论组进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基本组治疗有效率为74.29%,明显低于讨论组的94.19%,组间具有鲜明差异,P【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早期治疗;新生儿溶血病;应用效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9期2020-10-09

  • 重组人干扰素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1月经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入住院部治疗的65例手足口病(HFMD)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按患儿家长意愿分为对照组(32例,重组人干扰素组)和观察组(33例,重组人干扰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组)。比较两组临床总疗效、全身症状消退时间和脑损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21期2020-09-02

  •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收诊的ABO溶血病新生儿6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常规治疗联合光疗,观察组30例,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理学指标(总胆红素、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数目RBC)、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相关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新生儿ABO溶血病;丙种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2020-08-17

  • 抗Hp治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难治性ITP Th1/Th2和血小板水平的影响
    联疗法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ITP血小板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6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ITP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激素结合兵种球蛋白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HP四联疗法。动态监测血小板水平变化情况并据此评估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Th1细胞因子、Th2细胞因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4周血小板水平呈持续性增长趋势,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1期2020-08-16

  • 丙种球蛋白结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结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共16例,实验组给予丙种球蛋白结合蓝光治疗,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结果 实验组日均胆红素减少幅度要比对照组高,胆红素恢复正常天数要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发热、皮疹和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 ABO溶血性黄疸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蓝光;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Abstr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5期2020-08-16

  • 双嘧达莫联合阿司匹林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阿司匹林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方便选取64例,全部是该院在2016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川崎病患儿。按照不同的药物组合治疗方式将患儿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主要通过阿司匹林与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主要通过双嘧达莫联合阿司匹林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4

    中外医疗 2020年15期2020-08-09

  • 头孢噻肟与丙种球蛋白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
    头孢噻肟与丙种球蛋白联合用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4例患有败血症的新生儿患儿,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使用头孢噻肟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人数27例;使用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研究组,患儿人数2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显著低于研究组患儿(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中降钙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关键词】头孢噻肟;丙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10期2020-08-02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诱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方面:包括丙种球蛋白自身的高粘度性形成血栓、可提升多种细胞因子表达、新生儿溶血病本身的病理生理、患儿出生因素、多种其他因素联合等。结论提示我们,在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时,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使用中等剂量、降低  输注时的浓度和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 新生儿ABO溶血病; 丙种球蛋白;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图分类号] R2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中外医疗 2020年12期2020-07-09

  • 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研究
    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 70例重症肺炎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 每组35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症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部炎症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 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7.14%, 差异具有统计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5期2020-07-01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 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效果观察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静脉输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3组,各30例。Ⅰ组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注观察,Ⅱ组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观察,Ⅲ组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静脉输注观察,3组滴速相同,比较3组患者输入效果、出血症状得到控制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Ⅲ组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控制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8期2020-06-08

  • 不同剂量注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治疗分析
    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进行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武汉儿童医院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收治的川崎病患儿列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丙种球注射注射,研究1组剂量为1 g/kg,研究2组为2 g/kg。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①研究1组总有效率83.3%,与研究2组总有效率96.7%比较,差异具备显著意义(P0.05,x2=0.031)。结论 大剂量丙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更优,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期2020-06-08

  • 头孢噻肟与丙种球蛋白配合对新生儿败血症的PCT、CRP、CD55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PCT、CRP、CD55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7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8)接受头孢噻肟治疗,观察组(n=38)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血培养转阴率、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CT、CRP、CD55水平分别为(1.77±0.44)ng/L、(11.52±

    中外医疗 2020年2期2020-05-14

  • 儿童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评价
    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静脉辅助免疫抑制治疗儿童获得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获得性重型AA 72例患儿临床资料,接受IVIG辅助免疫抑制治疗时按给予不同剂量IVIG进行分组,其中35例患儿接受200~400 mg/(kg·d)的低剂量IVIG治疗作为Ⅰ组,另37例患儿接受1 g/(kg·d)的高剂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7期2020-05-06

  •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有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新生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病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呼吸机相关肺炎 临床治疗 新生儿doi:10.14033/j.c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7期2020-04-30

  •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癥腺病毒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住院SA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使用丙种球蛋白分为丙种球蛋白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丙种球蛋白组使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丙种球蛋白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7期2020-04-16

  •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在川畸病中的综合应用价值研究
    研究主要对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在治疗川崎病中的实际效用以及价值进行了探究分析。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所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各28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研究数据结果可知,对照组患儿在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以及淋巴肿大消散时间各项治疗效果数据比较上均显著优于试验组(

    人人健康 2020年1期2020-04-09

  • 探讨分析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效果
    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实施头孢噻肟治疗,实验组患儿实施头孢噻肟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达85.7%,对照组仅有56.7%,P【关键词】头孢噻肟;丙种球蛋白;新生儿败血症;效果【中图分类号】R27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1期2020-02-06

  • 新生儿ABO溶血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时机分析
    ABO溶血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療时机分析。 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新生儿科治疗的100例新生儿ABO溶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晚期IVIG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IVIG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变化、Hb、HCT及RBC水平、接受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4、48、72 h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 新生儿ABO溶血;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时机[中图分类号] R722.1

    中外医疗 2019年24期2019-11-22

  • 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TNF-α、IL-2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丙种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TNF-α、IL-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调节性T细胞(CD4+OX40+T、CD4+CD25+T)及炎症因子(TNF-α、IL-2)水平。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丙种球蛋白;调节性

    右江医学 2019年9期2019-11-15

  • 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的  探討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7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5)。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观察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出血症状控制情况及3个月复发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

    医学信息 2019年19期2019-11-15

  •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能否注射丙种球蛋白来增强抵抗力?”和这位妈妈一样,很多家长都希望通过一些免疫增强剂让宝宝增强抵抗力,不轻易生病。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抗体”丙种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必须从健康人血漿中提取生产。它的别名还有免疫血清球蛋白、普通免疫球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其中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才是化学名,如果医生开具处方,不可以书写“丙种球蛋白”,必须写“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才算规范。人体血浆

    健康博览 2018年1期2018-10-23

  • 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人说,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请问,是这样吗?四川 安××安读者:最近气温变化无常,感冒者比较多。一些父母要求给体质弱的孩子注射丙种球蛋白,认为这样可以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甚至有人把它看作一种能防治百病的“神药”,对身体有益无害。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丙种球蛋白是由健康人血浆分离提取并经过病毒灭活处理的免疫球蛋白制品,属于血液来源的生物制品。除去生物制品很容易导致严重过敏反应这一点外,现代传染病学认为丙种球蛋白不能大量、广泛地在临床上应用于免疫预

    益寿宝典 2018年5期2018-01-28

  • 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人说,注射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请问,是这样吗?四川南充安淑英最近气温变化无常,感冒者比较多。一些父母要求给体质弱的孩子注射丙种球蛋白,认为这样可以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甚至有人把它看作一种能防治百病的“神药”,对身体有益无害。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丙种球蛋白是由健康人血浆分离提取并经过病毒灭活处理的免疫球蛋白制品,属于血液来源的生物制品。除去生物制品很容易导致严重过敏反应这一点外,现代传染病学认为丙种球蛋白不能大量、广泛地在临床上应用于免疫预防,更

    保健与生活 2017年12期2017-04-17

  • 探讨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宋雷探讨丙种球蛋白在儿科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吴江 宋雷儿科疾病中应用丙种球蛋白来进行治疗, 探讨儿科疾病中应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产生的情况。儿科疾病中应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与减轻症状的功能。丙种球蛋白具有免疫性功能与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在进行治疗儿科疾病时, 治疗免疫疾病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丙种球蛋白;儿科疾病;治疗作用丙种球蛋白也可以称之为多价免疫蛋白, 不仅具有抗细菌的功能, 而且还具有抗病毒lgG抗体的功能, 注射丙种球蛋白之后, 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期2015-01-25

  • 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
    001)对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齐素梅(中原油田妇幼保健院,河南 濮阳 457001)目的 对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川崎病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心血管科就诊的川崎病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有277例的患儿对丙种球蛋白反应敏感,作为敏感组,23例患儿首次注射丙种球蛋白后1~2 d内有发热或者持续发热的症状,作为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组,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敏感组中的静脉血C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期2014-01-24

  • IVIG(丙种球蛋白)致新生儿血糖增高原因的研究进展
    黄海丙种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淋巴、腹腔液及脑脊液中,其含量占人体内免疫球蛋白的75%以上。丙种球蛋白的主要特点是其具有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能力。新生儿的糖耐量低,再加上其体液免疫功能不全,新生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后均出现血糖增高现象,为探讨血糖变化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之间的关系,对27例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新生儿的血糖进行动态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间的27例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5期2013-10-31

  • 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评价
    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及标准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ITP疗效的比较,探讨了最佳的婴幼儿ITP治疗措施,为临床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了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市儿童医院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住院治疗的ITP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8例,男:女为1.1∶1;年龄≤1岁48例,1~3岁32例,诊断均符合2009年ITP国际工作组修订的ITP诊断标准[4]。全部病例均表现为皮肤出血点和(或)瘀斑,少数伴鼻出血或牙龈出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9期201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