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

  • 馆藏臻品: 讲述岐黄之术的生生不息
    博物館中厅的庞然大物是猛犸象骨架化石。猛犸象即长毛象,存在于冰河时期,分布于包括中国东北部在内的北半球寒带地区。猛犸象于公元前1670 年左右灭绝,这是冰川时代结束的标志。一头成熟的猛犸象,身长约5—7 米,体重可达12 吨。此具猛犸象骨架化石于2012 年出土于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是一具较为完整的猛犸象骨架化石。研究发现,猛犸象骨化石经多次煅烧后敲碎煎水服用,具有镇静安神、止血涩肠的功效。The enormous exhibit in the muse

    孔子学院 2023年4期2023-12-25

  • 岐黄针疗法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
    电疗的双重作用。岐黄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振虎教授采用自制的岐黄针针具配合手法治疗疾病的特色疗法, 具有疏通经络,活血调经,通络止痛的作用[5]。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80 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对象,对比分析岐黄针疗法与电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20 年3 月—2023 年3 月收治的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5期2023-11-28

  • 生命回响
    车上,将新到的“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保护基地”铜牌搬运下来。“书记就得啥都干,为村民当好店小二。”刘巧军乐呵呵地说道。自主创业显身手二十年来,刘巧军从打工青年到郑州密郡道路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每每回首自己走过的道路有着酸甜苦辣,却依然觉得自己很幸福也很幸运。光阴荏苒,历史绵延。他,用他的信念,他的追求,他的情怀,续写了属于自己的自豪和骄傲,明净而坦荡的脚步诉说起他的风雨历程和精彩,诉说着从普通的打工仔如何蜕变成密郡“掌门人”的故事。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时代报告 2023年6期2023-08-07

  • 杨润:中医推拿的“岐黄”传人
    微笑对待患者的“岐黄”传人。 杨润常说:“年轻人要多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把最好的青春献给自己最爱的事业。”他坚持每周带领科室人员深入乡村、社区义诊,免费为行动不便或贫困患者送医送药,将医疗服务从诊室延伸到社区、山区、学校和老百姓身边。因热心公益事业,被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评为“三好一满意”活动先进个人。 杨润不仅是把登门求医的患者治好,而且总想着能有效地造福更多的人。他将医、教、研三者充分结合。“医”上,收集优势病种,总结经验,用科研思路来规范

    科学导报 2023年18期2023-05-30

  • 岐黄针治疗非痴呆型血管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伤的弊端[4]。岐黄针疗法是陈振虎教授基于《黄帝内经》中“腧刺”与“合谷刺”理论创立的一种新型针刺疗法,其选穴多采用经验穴,具有选穴少而精、起效迅速与风险小等优点[5],目前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操作亦日渐成熟。本研究通过探讨岐黄针治疗VCIND的临床疗效,为诊治VCIND提供更多手段与方法,为岐黄针治疗VCIND提供更丰富、更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的受试者均来源于2020年5月—2022年1月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2期2023-02-20

  • 岐黄针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良好。本研究采用岐黄针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明确诊断为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及中华医学会骨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期2023-02-10

  • 更正启事
    名称误写为“成都岐黄博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应更正为“海南医学院(海口571199)”。更改后该文作者信息如下:《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董波1★,刘嘉欣1★,熊伟2,唐宋琪3,黄巍1(1.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611137;2.成都岐黄博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611130;3.海南医学院,海口571199)。《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0年第40卷第1期发表文章“徐颖愉,黄晓辉,江漪,等.不同防晒标准品对紫外线致大鼠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年2期2023-01-12

  • 岐黄针治疗便秘验案
    合现代工艺研发了岐黄针,并以《黄帝内经》经筋理论及五刺法为指导思想,创立了岐黄针疗法。岐黄针疗法以“轻”“快”“少”为特点,即取穴轻巧,取穴少,不留针不加电且疗程短[1]。自二十世纪以来,一次性针灸用具广泛运用于临床,普通针刺一次治疗就需要留针25到30分钟,且中医针刺讲求“得气”,即针刺中带来的脏腑调节效果应稳定而持久,为保持这种“得气”感,就需要医师在治疗过程中适时进行手法操作,或者加上电针。而用岐黄针很好的改善这一情况。陈振虎教授反复实践,借鉴古代九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7期2023-01-05

  • 岐黄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患者依从性欠佳。岐黄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振虎教授在20多年针灸临床实践中,在深研《灵枢》九针、五刺法及经筋理论的基础上,参考解剖学和神经病学知识创立的一种新型的针刺疗法[6]。具有操作简便、取穴少、治疗时间短等优点,每次取穴2~3个,治疗时间只需2~3min,无需留针,且能有效的缓解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本文旨在观察岐黄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岐黄针疗法疗效是否优于常规针刺疗法。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23期2022-11-21

  • 陈振虎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肺癌癌痛的临证经验
    一种新型针具——岐黄针(专利号:ZL201520271867.0,注册号:渝械注准20202200072)。岐黄针疗法以岐黄针为针具,形成了辨经络、选腧穴、论刺法三位一体的诊疗体系,临床广泛应用于颈肩腰腿痛、帕金森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癌痛等疾病。岐黄针针身采用中空设计,在保证硬度的基础上,针具直径做到最小(规格:0.5 mm×40 mm,0.5 mm×50 mm),针尖采用独特的圆弧形造型,使其利于得气,同时可有效避免刺伤血管引起血肿。且其针尖圆弧,刺

    中医药导报 2022年9期2022-11-19

  • 岐黄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分期论治[5]。岐黄针疗法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振虎教授深耕经典《灵枢经》并结合20多年临床经验而创的针刺疗法。本疗法以五体结构理论为指导,针具选用岐黄针,急性期运用浅刺及合谷刺法,通过疏泄皮部络脉之气对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合谷刺法疏利分肉,对神经痛症状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后遗症期选用夹脊穴合谷刺,达到镇痛并调神的效果,能有效改善后遗神经痛症状。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具体运用体会介绍如下。1 岐黄针疗法概述岐黄针疗法是以脏腑

    中医药导报 2022年6期2022-11-07

  • 陈振虎教授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验案举隅
    针灸科主任医师、岐黄针疗法的建立者,善于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痛症、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等多种疾病,临床显效率可达80 %以上。岐黄针疗法是陈振虎教授从经筋理论出发,结合九针中的长针、员针与圆利针等特点,通过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陈振虎教授单独运用岐黄针治疗运动障碍疾病已有上百例,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陈振虎教授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经验分享如下,以飧同道。1 岐黄针疗法的理论基础经筋理论是岐黄针疗法及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7期2022-08-02

  • 岐黄针治疗重度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肝胆湿热型)的研究
    生活质量[2]。岐黄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振虎教授借鉴古代九针外形特征结合现代工艺研发的新型针具,岐黄针疗法有“轻”“快”的特点,临床应用中取穴少、不留针、见效快,疗效优于普通毫针和电针[3]。本研究将岐黄针疗法应用在重度AHZ 性神经痛的治疗中,并与常规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案比较,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64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2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6期2022-06-30

  • 仰头摇正手法结合岐黄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仰头摇正手法结合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椎性眩晕有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河源市中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1~75岁,平均(45.41±5.04)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400天,平均(134±5.12)天。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2~74岁,平均(44.21±5.61)岁;病程最短22天,最长394天,平均(136.17±4.12)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1期2022-03-04

  • 岐黄针治疗急性腰痛临床观察
    应用功能[3]。岐黄针源于《内经》九针中的圆利针,因针身粗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刺激量,缩短留针时间,增加针刺安全性。张昆等[4]研究证实,岐黄针因针尖圆锐,可治“病在分肉间”而“无伤脉肉”,应用钝性分离方式,减少组织机能破坏,继而提高疗效。本研究用岐黄针治疗急性腰痛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50例,均为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本院针灸科、推拿科诊治患者,分为岐黄针组和常规组各25例。岐黄针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4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7期2021-11-16

  • 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计划:推进中医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9号)部署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组织实施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计划旨在落实党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创造有利于领军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通过实施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探索建立中医药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制度。计划支持的中医药领军人才,包括“岐黄学者”和“中医药首席科学家”,其中“岐黄学者”分临床

    科学中国人 2021年23期2021-11-08

  • 茶陵县中医院:不忘初心使命,传承岐黄薪火
    府主办、以“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文化”为主题的茶陵县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在茶陵县中医院举行。文化节旨在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茶陵县中医药文化传播,提升人民群众中医药文化素养,增进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启动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和群众在现场各展示区观摩并现场体验中医治疗、护理特色技术,近距离感受传统中医药的魅力。此次茶陵县首届中医药文化节的举办为展示中医药文化搭建了平台,

    清风 2021年17期2021-09-22

  • 岐黄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利于功能恢复。“岐黄针疗法”[4]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振虎教授从经筋理论出发,结合经筋病的发病特点,通过刺激十二经筋在关节、骨骼附着点周围的穴位,将《黄帝内经·灵枢·官针》五刺法中的“合谷刺”“输刺”法用于治疗经筋病症的一种疗法。笔者运用岐黄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发现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功能,且疗程较短,值得临床推广。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肩关节

    微创医学 2021年3期2021-08-13

  • 岐黄针疗法结合经筋理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陈振虎教授发明了岐黄针(专利号:ZL 2017 20134057 X,器械准字号:20202200072),并采用岐黄针疗法结合经筋理论治疗CSR。本研究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SR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接受岐黄针疗法及毫针针刺疗法,以探究岐黄针疗法结合经筋理论治疗CSR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入选研究的80例CSR患者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

    中医学报 2021年8期2021-08-11

  • 歌曲《神奇中医》
    间奇谈天地悠悠 岐黄之术千年古莲 盛开鲜花天地悠悠 岐黄之术华夏杏林 名医璀璨《神农百草》寒热温凉君臣佐使《千金方》唯美神奇药王思邈 大医精诚《针灸大成》导引之法内病外治针砭术疗效神奇针行天下 脉通八方天地悠悠 岐黄之术千年古刹 敲醒万家天地悠悠 岐黄之术华夏医道 恩泽四方新时代 看今朝岐黄之术 温煦中华新时代 看今朝神奇之术 引领世界医药编辑/余弘阳作者简介:许天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荣获学雷锋银质奖章,现为301第二医学中心

    小康 2021年11期2021-04-20

  • 陈振虎教授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经验
    师,博士生导师,岐黄针发明人。擅长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症[1]、帕金森病和痴呆等疾病。他创制的岐黄针疗法从经筋理论出发,以“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为原则,临床上诊治颈椎病具有“取穴精少”“不留针”、疗效“立杆见影”的特点。笔者有幸伺诊左右,现总结其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 对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眩晕”“痿证”等范畴,陈振虎教授认为其

    中医药导报 2021年7期2021-04-17

  • 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撷萃*
    论及五刺法提出了岐黄针疗法,该疗法取穴精、手法轻巧和见效快,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运动功能,优化了传统针刺中存在的取穴多、留针时间长和疗程长等问题。岐黄针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疗效确切[6],本研究将从取穴思路、手法特点等方面介绍陈师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经验。1 病因病机与临证思路KOA属中医“经筋病”范畴,病位在肉筋骨,常因劳累、气候变化等因素加重。《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因风、寒和湿等外邪侵淫,适逢身形之虚,邪气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8期2021-03-27

  • 陈振虎教授运用岐黄针之临证经验
    空心微针具——“岐黄针”,以其构造独特、操作便利、疗效显著被广大患者病友赞誉。笔者有幸门诊跟陈师学习,见证了陈师独到选穴及奇特针法屡获奇效,遂将陈振虎教授临床运用“岐黄针”治疗经验择其精要阐述如下。1 岐黄针的由来《医源资料库》有记载:“岐黄”为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之说,于是乎黄帝与岐伯及众臣弟子以论医对答的方式形成了《黄帝内经》,因而人们把“岐黄”作为中医学的代名词,“岐黄”也同“杏林”、“悬壶”一样被当作中医的别称在使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3期2021-03-26

  • 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观察
    法及留针不统一。岐黄针疗法是由陈振虎教授以经筋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灵活运用《黄帝内经》“五刺法”而创立的疗法[5]。临床发现,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具有较好的远近期疗效,但缺乏循证证据支持。本研究采用岐黄针疗法治疗颈椎病颈痛,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4例明确诊断为颈椎病颈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岐黄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3-20

  • 柳梢青 协和百年忆前贤 ——邰乐尔1(Adrian S. Taylor)
    方逢慧眼5,始效岐黄6。归来绝技盈藏,甲状腺、斤挥刃扬7。神外开宗8,缝丝9启悟,一世华章。注释:1. 邰乐尔,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任外科主任。2.邰乐尔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3.淮左,代指扬州。4.邰乐尔于1905-1915年间在扬州浸会医院工作。5.邰乐尔是第一个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去国外进修的医生。6.岐黄,原指黄帝和岐伯,此处代指医学泰斗级人物。7.邰乐尔在返美进修时曾重点学习当时的甲状腺切除术和术后如何补充甲状腺激素的处理方案。8.邰乐尔是北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5期2021-01-03

  • 银翘四妙散加味联合岐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疗效分析
    翘四妙散加味联合岐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50例,均为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诊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辨证为湿热蕴结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2~63岁,平均(38.5±4.5)岁;病程2~9天,平均(5.0±2.5)天。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1~62岁,平均(37.5±4.5)岁;病程1~8天,平均(4.5±2.5)天。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10期2020-12-10

  • 丁明亮诗歌两首
    声名远播妙手春。岐黄济世疗沉疴,弘扬传承新杏林。僵 尸就是“僵尸”衣不蔽體风吹得脏兮兮饥寒交迫“病”倒在街头是灵魂乞求正义出现还是不该回归大自然未曾想到奄奄一息,一个生命到了极端善良与万物同生人性与苍天同在天使是真,是善,是美停住了脚步抚摸着几近没有温度的躯体深吸一口,一秒一秒,一秒一秒聆听着呼吸紧紧拥抱,它未曾有过的躁动融化在一起,相信也许有奇迹泪水化作甘露滋润着脸庞浇灌着心房作者单位:齐鲁杏林(北京)国际中医药研究院

    名家名作 2020年4期2020-08-14

  • 基于《灵枢》五刺法探析岐黄针疗法的诊治思路
    临床实践中创立的岐黄针疗法,非常重视五刺法的应用,对此有新的见解。1 岐黄针疗法岐黄针疗法是陈振虎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加上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在深研《灵枢》九针、五刺法及经筋理论的基础上,参考解剖学、力学及材料学等相关知识,创立的一种取穴精要、操作便捷、疗效显著的针刺疗法—岐黄针疗法[1]。岐黄针疗法是借助岐黄针独特的设计理念,首辨经筋,次定穴位,再选刺法的三位一体的诊疗体系,特别是对于颈肩腰腿痛等痛症疗效显著[2-7],下面主要从针具特点和临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1期2020-03-03

  • 岐黄针疗法探析
    结合现代工艺研发岐黄针,以《黄帝内经》经筋理论及五刺法为思想指导,创立了岐黄针疗法。岐黄针疗法以“轻”“快”为特点,即取穴轻巧,不留针不加电且疗程短。在提高针灸疗效的同时,也降低医疗成本,提高针灸接受度,以下将分别介绍岐黄针和岐黄针疗法的临床应用。1 岐黄针1.1 岐黄针的发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医家对于减轻针刺痛感的追求,针具的发展经历了从砭石、骨针、金银针再到不锈钢毫针的过程[1],针身越来越细。自20世纪末以来,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5期2020-01-14

  • 岐黄针疗法治疗腰痛激发温热感思考*
    显著的针刺疗法,岐黄针疗法对于颈肩腰腿痛治疗效果良好[1]。1 岐黄针疗法的古代理论依据首先是针具渊源,《灵枢·九针》曰:“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肉,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员利针者,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其次是刺法渊源,《灵枢·官针》记载:“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1]2 岐黄针疗法的现代针具特色岐黄针(专利号:ZL2015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1期2020-01-11

  • 岐黄针结合经筋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根治且容易复发。岐黄针疗法不仅在针具的使用上有其独有的特殊性,在行针手法的操作上也有其独特性。与浮针、小针刀等治疗手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患者痛苦少、损伤少、疗效确切明显、安全系数高、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颇有成效。笔者运用岐黄针结合经筋理论治疗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的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或住院患者,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表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10期2019-10-25

  • 中医的雅称
    要介绍几种。一、岐黄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一个叫作岐伯的大臣,精通医术。相传他经常和黄帝一起探讨医学,并用问答的形式编纂成了《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因此,古代的人们称中医为“岐黄”或者“岐黄之术”。二、医中圣手在我国古代,“圣”是对那些无所不通的人的尊称;手,则指专门做某种事情的人。人们将那些医术精湛的医生称为“医中圣手”。三、扁鹊卢医扁鹊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神医,曾治好过赵国太子的疾病。司马迁《史记》中说,他本名叫秦越人;而《列子》中则说,他姓卢,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9年20期2019-06-20

  • 学生风貌
    共同创演舞蹈诗《岐黄志》,2016年9月首次在北京9剧场公演,在社会各界形成广泛影响。2017年7月,赴法国巴黎、戛纳、尼斯等地巡演,将中医药文化以舞蹈形式传播海外。舞剧从“杏林学子”视角出发,古今巧妙结合,诠释最富生命力的大医情怀。此外,校内学生大型赛事活动贯穿全年。体育节、文化节、艺术节、学术节、权益节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至今,学校有注册社团85个,社团类型涉及广泛,活动类型丰富,如耳针协会、手诊协会、推拿协会、武术协会、心理协会、自强社等。学校岐黄志愿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3期2019-04-17

  • 岐黄针疗法治疗痛证验案举隅
    州510000)岐黄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陈振虎教授采用自制的岐黄针针具(专利号:ZL201520271867.0)配合手法治疗疾病的岭南特色针灸疗法。陈振虎教授是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岐黄针发明人,拥有多项专利,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勤求古训、汲取精髓、推陈出新,将发明的岐黄针疗法运用到临床中,屡获良效。歧黄针疗法从经筋理论出发,结合《黄帝内经》九针中毫针、圆利针、长针、大针以及锋针的特点,以辨经、选穴、论刺法作为操作三要素,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9期2019-02-25

  • 湾里区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
    文 | 岐黄,医家之始祖。在南昌市湾里区,有两个以“岐黄”命名的班级——岐黄启蒙班、岐黄少年班。这是湾里区探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而建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实验班。湾里区第三小学岐黄启蒙班学生开展户外实践活动2017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与南昌市湾里区政府签署协议,在湾里区第三小学、湾里区第一中学挂牌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并从两所学校的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开始,分别遴选学生组成中医药文化教育实验班,小学实验班名叫岐黄启蒙班,初中实

    教育家 2018年37期2018-10-25

  • 有效反馈法在中医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2012级九年制岐黄班学生63人、2012级八年制卓越班学生99人、2012级五年制教改班学生45人。共回收调查问卷岐黄班47份,卓越班70份,教改班45份。1.2研究方法 学生分组,每小组4~6人,配备1名教师或助教,每次实习4学时,预先选取至少3个患者,先由学生自主诊治并讨论分析,然后教师或助教点评,见习结束后每个学生根据见习收获,填写问卷评分。1.3问卷项目分数采集 设计DOPS反馈表,由学生对各个子项目评分,量表包括8个子项目:医学素养;沟通能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3期2018-07-16

  • 中医药元素无处不在
    .7公里。入门“岐黄”一进正门,右手边矗立着一个亭子,上面挂着“岐黄殿”的牌匾。岐黄之术又称岐黄医术,黄指的是轩辕黄帝,岐是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其中的很多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后世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術指代中医医术。在北中医一个中医学实验班就命名为“岐黄国医班”,九年从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原创

    大学生 2018年1期2018-03-14

  • 岐黄创医药 仁术传千载 ——庆阳市建设全国岐黄文化传承基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春(甘肃省庆阳市岐黄文化研究会,甘肃 庆阳 745000)甘肃庆阳,是中医鼻祖岐伯故里,岐黄文化的发祥地。自20世纪50年代就有中医界学者开始了对岐黄文化的研究。2004年6月庆阳市成立了岐黄文化研究会,在近10多年时间内,岐黄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走访,根据历史史料的考证,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打造了岐黄文化特色品牌,从遗迹建设、学术交流、产业开发、宣传推介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庆阳市为“岐黄文化传承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庆

    中国现代中药 2018年6期2018-01-18

  • 找到文化自信的引信
    了校本教材《文道岐黄》,并依托它组织学生开展社会研学活动。一、《文道岐黄》的结构与内容《文道岐黄》中的“岐黄”代指中医药知识,“文道”代指中医药知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中医药知识)。之所以想到编写这样的校本教材,是因为红领巾学校距离武汉科技馆、武汉中医药学基地不远,便于学生开展社会研学活动。《文道岐黄》由两本教材组成,一本是《文道岐黄——文言文读本》,另一本是《文道岐黄——武汉中医药学基地研学绘本》。《文道岐黄——文言文读本》包括六个部分:藏字阁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2期2018-01-09

  • 古代人怎么称呼“中医”
    一起来看看。1、岐黄中医第一个名字叫“岐黄”。这个名字来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书,于是后世的人们就称《黄帝内经》中的医学为岐黄之术。因为《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中的经典,所以“岐黄”就成了中医的代名词。2、青囊中医第二个名字叫“青囊”。它因三国时期名医华佗的医学着作《青囊书》而得名。据传,三国时魏王曹操患有头风,招来当时的名医华佗为他看病。华佗建议做开颅手术,曹操疑心华佗要谋害自己,就把他杀了。华佗临死前把自己毕生所学著成《青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5期2017-05-26

  • 上古名医:岐伯
    。中国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在《黄帝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问话后,回答问题,他就是岐伯。岐伯,相传亦为黄帝之臣,又是黄帝的太医,奉黄帝之命尝味各种草木,典主医病。他还与雷公研讨经脉。《黄帝内经》即黄帝与岐伯等讨论医理而作。由于岐伯是传说,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如清·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

    益寿宝典 2017年12期2017-02-26

  • 盲目进补等于慢性自杀
    望先生,一生奉献岐黄之术,对养生保健见解颇深。干老提醒大家在养生方面要认清以下几个错误观念。错误观念一:重视“不足”,不见“有余”。不足或有余,都是失去平衡。在物则倾,在人则病。如何使之平衡,就要截长补短,也就是补其不足,去其有余。但是人们在养生方面,总认为“不足”是首位,因此常常“补其有余”,从而起到火上加油的反作用。错误观念二:盲目进补。有很多人把“滋补”与“养生”作为同义词,这是十分危险的。按道理来说,“补”应该是:“缺”要填补;“残”而修补;“短”

    大家健康 2016年4期2016-12-23

  • 全国首届岐黄国医书院研究生毕业
    学院资深研究员、岐黄国医书院院长路志正手上接过毕业证书,成为全国首届以书院模式培养的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针对高水平中医药人才日益缺乏的问题,2012年6月,由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路志正中医药研究院、江西中医药大学共同发起组建了岐黄国医书院,并落户江西中医药大学。自2013年开始招生,到现在共招收4届硕士研究生97人。3年来,江西中医药大学着眼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战略,在岐黄国医书院开展了以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为先行切入

    江西教育A 2016年8期2016-10-17

  • 庆阳市岐黄中医药文化产业和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刘小伟庆阳市岐黄中医药文化产业和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刘小伟庆阳市是中医鼻祖岐伯的故里,岐黄中医药文化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庆阳市四大文化品牌之一,庆阳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岐黄中医药文化产业与推进健康服务业进行了深度融合,岐黄中医药文化产业和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岐黄;中医药文化产业;健康服务业;融合庆阳市是中医鼻祖岐伯的故里[1],岐黄中医药文化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甘肃医药 2016年8期2016-03-09

  • 《行天下探岐黄》与《读本草说中药》书讯
    《行天下探岐黄》与《读本草说中药》书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副院长赵中振教授的新作《行天下探岐黄》与姊妹篇《读本草说中药》日前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全书以轻松随笔形式展开漫谈,书中内容为作者30多年教学科研的切身经历与心得,及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际考察所见与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与世界传统医药的最新进展信息传达给读者。《行天下探岐黄》与《读本草说中药》两书也是为迎接2018年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诞辰五百周年而作。全书文笔流畅,内

    中国现代中药 2014年11期201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