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丁格

  • 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的可行性与效果①
    苦[2]。改良塞丁格技术属于经皮穿刺然后通过导丝交换的方式置入导管的一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当中。本次选取到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做研究,对其实施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术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03~2021-03于本院行PICC置管的76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女为22:16,年龄34~78(55.72±2.85)岁。观察组男:女为23:15,年龄35~7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6期2023-01-30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在PICC 置管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穿刺PICC 置管,能在超声全程可见下穿刺,定位准、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感较低,有效降低并发症。 目前该技术多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 而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较少, 因而该研究随机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 例血液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 置管,并与传统PICC 置管进行比较, 以期为血液肿瘤患者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

    中外医疗 2021年29期2021-12-17

  • 一次性无菌PICC穿刺用锐器盒的制作与应用
    内支撑丝、改良塞丁格套件内导引导丝、超声引导下穿刺21G穿刺针和塞丁格技术穿刺20G穿刺针各1个(耐高压导管和非耐高压导管超声引导下穿刺需21G穿刺针外型略有不同)以及扩皮用刀片(耐高压导管和非耐高压导管扩皮用刀片外型略有不同)。目前临床上,PICC穿刺用锐器与其他操作用锐器均放置在同一个大的普通锐器盒里。在相关规范中,PICC整个操作需要在无菌台上完成,操作过程中,操作者手部不能离开无菌台面。普通锐器盒装的锐器种类多,因而体积较大且非无菌,无法放置在无菌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22期2020-12-22

  •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双乳癌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
    130000)塞丁格(Seldinger)技术是经皮穿刺后用导丝交换方式置入各种导管,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即维插管鞘技术(MST)则是利用套管针或小号针头静脉穿刺,通过套管或穿刺针送入导丝,拔出套管或穿刺针,再用手术刀片扩张皮肤后将插管鞘组件(带有扩张器的插管鞘)沿导丝送入血管,撤出导丝和扩张器,经插管鞘置入导管[1]。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乳腺癌术后加联合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措施。由于手术的特殊性,尤其是对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8期2020-12-13

  • PICC置管两种不同扩皮方法出血对比研究
    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1]。改良塞丁格技术在穿刺、扩皮过程中,易引发毛细血管破裂造成出血或引起组织损伤。为提升穿刺、扩皮成功率,本文选出我院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接受塞丁格技术(MST)行上臂PICC置管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穿刺点扩皮方向与皮纹垂直的扩皮方法,现汇报研究结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出我院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100例接受塞丁格技术(MST)行上臂PICC置管患者为观察对象,以住院号单双号法对1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2020-07-03

  • 超声引导下改良的塞丁格穿刺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术前桡动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
    引导配合改良的塞丁格穿刺技术用于桡动脉穿刺置管,可极大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有效缩短穿刺时间,为成功救治危重患者争取宝贵时间,同时有效减少因穿刺带来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现将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至2018年手术室内需手术的危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触诊盲探穿刺组(A组)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法穿刺组(B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2期2020-06-09

  • 彩超引导下对烧伤患者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应用
    导下可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可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术后效果良好。本文选取我院42例烧伤患者,研究彩超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运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42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均为12岁以上烧伤患者;②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③无置管禁忌症。排除标准:双上肢均烧伤烫伤,无完整皮肤作为穿刺部位。按随机数表法分患者为2组,研究组21例,年龄22~69岁,平均(49.6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1期2020-06-03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现归纳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和整理本院从2017年1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将其中81例患者抽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年龄最大的56岁,年龄最小的患者34岁,平均年龄(43.9±4.5)岁。其中包含44例右侧乳腺癌、37例左侧乳腺癌。排除不能配合治疗且不愿意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同时外周静脉条件差的患者也不在考虑范围内。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实施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6期2019-12-08

  •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应用于化疗患者的对比观察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对比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3月在我科PICC置管的10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盲穿组50例,改良组50例。盲穿组采用传统盲穿法PICC置管,改良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尔技术PICC置管。比较两组患者PICC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术中、术后的出血量,置管1个月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改良组高于盲穿组,(P【关键词】 经外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8期2019-10-30

  • 心电图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导管原位置换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电图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导管原位置换术符合肿瘤患者的临床需求。本研究分析了心电图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导管原位置换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88例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常规引导组年龄25~69岁,平均(46.25±2.11)岁。男24例、女20例。其中,肺癌有13例,结肠癌有20例,其他恶性肿瘤11例。心电图引导组年龄25~68岁,平均(46.14±2.5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7期2019-10-22

  • B超引导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引导下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优越性和实用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经我院PICC置管护士会诊后认为无法在直视下穿刺置入PICC管的60例患者,经B超引导下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管,分析其置管效果。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管,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具有准确定位靶向血管,提高穿刺率,减少并发症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B 超;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2019-10-21

  •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在儿童恶性肿瘤化疗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儿童恶性肿瘤化疗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科2018年7月—2019年3月需长期静脉输液化疗的4例恶性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均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巴德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结果:置管成功率100%,其中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经二次穿刺成功2例,一次穿刺成功率50%。结论: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儿童恶性肿瘤的化疗,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2期2019-10-15

  • 腔内心电定位PICC尖端的临床观察*
    用[3]。改良塞丁格(Seldinger)穿刺技术,是经皮穿刺并用导丝交换方式置入导管可提高穿刺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在PICC置管过程中,将塞丁格套装中的导丝与心电监护仪的电极连接可获得心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并根据心电图的特征性变化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提高穿刺成功率。笔者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联合心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置入PICC导管,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与仪器 PICC无菌穿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6期2019-08-30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两种扩皮角度的比较
    引导下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扩皮[1]。本文主要探讨在超声引导并且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下实现PICC置管的两种扩皮效果比较,具体过程如下所示。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扩皮的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20例,男患者9例,女患者11例,平均年龄57.32±6.34岁)和B组(20例,男患者18例,女患者2例,平均年龄59.65±5.64岁)。根据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显示,其差异无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1期2019-03-18

  • 不同穿刺方法置入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对比
    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与盲穿法的穿刺效果,其中塞丁格技术最早出现在19世纪50年代,由瑞典医师Seldinger提出,而改良塞丁格技术是指将原有的扩张器改成扩皮器、撕裂鞘,从而更加方便送管操作[2];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病需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穿刺方法不同将其划分实验组24例与对照组28例。其中,实验组男10例、女14例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3期2018-10-11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
    苦。超声引导下塞丁格穿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PICC穿刺技术,特别适用于局部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置管[1]。相较于传统PICC置管方法,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可减少血管损伤,提高穿刺成功率[2]。本研究为选择一种安全的PICC置管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传统PICC置管与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

    吉林医学 2018年7期2018-07-20

  • 三种PICC置管方式临床运用效果对比研究
    划分成传统组、塞丁格组、超声+塞丁格组,每组60例。进院之后逐项开展查检,在性别、年龄、穿刺的血管、病症类别、凝血功用之类常规情况方面,三组差别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具备可比性。全部患者都对此次调研知晓而且认可,同时此项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2 方法 本院PICC中心派出专科护士,由他们负责所有置管。以往的办法是让患者平卧,将接受置管的上肢外展90°,基于患者肘部血管的解剖方位先确定血管走向,通过抚触血管以评判其弹性状况,同时标出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6期2018-01-21

  • 简述留置针联合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置针联合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周忠梅,曹营卿(泰安市中心医院儿科,山东 泰安 271000)目的:探讨留置针联合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在新生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泰安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292例患儿随机分为改良组和盲穿组,每组各有146例患儿。用传统的盲穿法为盲穿组患儿进行PICC置管,用留置针联合改良的塞丁格技术为改良组患儿进行PICC置管。治护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2期2017-12-12

  •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研究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研究王成娟(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一病区,安徽 合肥 230011)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中应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的作用,探讨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94例乳腺癌患者分为2组,A组和B组各47例,A组患者PICC置管时应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并给予护理干预,B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及常规护理,观察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情况、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B组,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6期2017-11-21

  • 采用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评价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评价黄梨花 谭庆麟 陈锦英目的 探究盲穿与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差异。方法 120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盲穿置管, 观察组患者行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 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置管后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33%, 显著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1期2017-11-21

  • 临床护理中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常规PICC置管的应用对比研究
    临床护理中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常规PICC置管的应用对比研究朱 忆,康建蓉,张继春(博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新疆 博乐 833400)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中改良塞丁格技术(MST)与常规PICC置管的应用并对比效果。方法 选择230例择期行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患者,分成2组,各115例每组,常规组应用传统的PICC置管技术,研究组应用MST置管,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一次性的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7期2017-08-07

  • 直式留置针在恶性肿瘤低龄患儿PICC置入中的应用
    组,对照组采用塞丁格穿刺技术,观察组采用直式留置针代替塞丁格套件中穿刺针的穿刺,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ICC置入;低龄患儿;直式留置针;赛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肿瘤患儿化疗、肠外营养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者提供了一条生命通路[1]。但恶性肿瘤低龄(婴幼儿)患儿由于血管条件差,操作中不配合,PICC的穿刺非常困难,自2012年3月~2016年2月,我们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13期2017-07-27

  • 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颈胸部同步放化疗后PICC置管的研究
    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颈胸部同步放化疗后PICC置管的研究倪升丽, 宋 琳, 陈小梅(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肿瘤放疗科, 安徽 合肥, 230001)超声; 改良塞丁格技术; 放化疗; PICC置管临床上常对颈胸部肿瘤患者行同步放化疗,降低局部复发或转移、提高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质量[1]。但放疗和化疗都会对患者的外周血管造成一定的损害,引起血管穿刺困难及并发症。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可长时间留置而减少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10期2017-06-13

  • 彩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吕晓勤,辜 婷,刘 丹,邓仕莉,伍顺彬 (四川省眉山市肿瘤医院护理部,四川 眉山 620010)目的 探讨使用彩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ST)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盲穿置管的93例患者为对照组,同期79例彩超引导结合MST 进行PICC置管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和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3期2017-06-05

  •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应用广泛,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现作如下报告。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40例)年龄范围在33-44岁之间,平均年龄36.35±2.48岁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4期2017-05-18

  • 在低体重肿瘤患者中使用7号头皮针引导PICC穿刺的体会
    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4例需进行PICC置管术的低体重肿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运用头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穿刺针行PICC置管。结果 14例肿瘤患者均置管成功,导管位置准确。结论 超声引导下7号头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穿刺针进行PICC置管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取材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头皮针;PICC;低体重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7期2017-04-01

  •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研究进展
    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研究进展吴孝妃 曾冬阳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项有创操作,一次性置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对患者伤害的次数与程度,同时也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医护人员在追求PICC置管成功率方面在不懈努力。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国外有很多研究表明,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和血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期2017-02-27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PICC置管术疗效观察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PICC置管术疗效观察黄晓春①杨琴芳①李婧①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PICC盲穿术,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穿刺PICC置管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对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21期2016-08-13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应用探讨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应用探讨娜日娜,韩会珍(锡林郭勒盟医院肿瘤科,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目的 探讨经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导管,解决了无法直视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方法 对2016年1月~9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42例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导管,研究其效果。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置管,成功率达100%,并未发生一例并发症。结论 经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3期2016-04-04

  • 改良塞定格PICC置管技术在基层医院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为该项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提供经验。方法 在原有PICC技术基础上,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住院时间长,血管条件差,无法正常PICC置管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果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提高了置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为静脉条件差的患者带来福音。结论基层医院开展此项技术,提高了医院静脉治疗的质量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升了医院护理技术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2016-04-03

  • 非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效果观察
    讨非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MST)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需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采用MST置入PICC导管, 对照组采用传统技术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置管时疼痛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 疼痛程度也较轻,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非超声引导;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DOI:10.14163/j.c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7期2016-03-17

  •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体会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体会林静目的 探讨无法在肉眼直视的情况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的患者选择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的临床置管效果。方法 选取30例患者,经PICC专科护士会诊,确定无法在肉眼直视情况下直接穿刺置入PICC管,经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BD前端开口PICC导管。结果 30例患者中,27例患者第1次穿刺就成功置入PICC管,1例患者第2次穿刺成功置入PICC管,总体成功率为100%。结论 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

    当代医学 2016年17期2016-03-11

  • 贝朗套管针在晚期肿瘤患者PICC置入中的应用
    套管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52例晚期肿瘤患者实施贝朗套管针替代导入鞘穿刺后导入PICC的技术,并进行了置管维护。结果 本组152例患者中穿刺成功144例,142例置管成功,另10例在床旁超声仪行超声引导下MST技术协助下均置管成功,X线拍片定位导管末端均达上腔静脉内,无异位,输液通畅。结论 直型贝朗套管针替代导入鞘穿刺置管后导入PICC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真正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在

    当代医学 2016年26期2016-03-10

  • 直式静脉留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危重婴幼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
    留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危重婴幼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郑晓燕 门倩倩 郑超(海军总医院儿科,北京 100048)目的 探讨直式静脉留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危重婴幼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43例2岁以内危重婴幼儿运用24G直式静脉留置针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结果 43例患儿均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35例,2次穿刺成功8例,X线定位后3例导管进入颈内静脉,调整后进入上腔静脉。2例导管反折进入胸壁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10期2016-03-08

  •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应用于化疗患者的对比观察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应用于化疗患者的对比观察顾景艳 朱静 曹小云 陈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江苏 无锡 21400)目的 研究比较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对化疗患者静脉置管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3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传统PICC置管术,观察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比较两种置管方案的一次穿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14期2016-02-08

  • 用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效果分析
    导下采用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近期我院收治的80例需接受PICC置管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我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22例,他们的年龄为53~75岁,其中患有胃癌的患者有19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有11例,患有肠癌的患者有10例;在治疗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2期2016-01-16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送管时导丝替换的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送管时导丝替换的效果观察徐海英,谷小燕,王 兰(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中心医院 肿瘤2科,湖北 襄阳 441021)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送管时导丝替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8月需要PICC初次化疗肿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操作方法,即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观察组在常规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送管时给予导丝替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护理学报 2015年8期2015-12-17

  • 传统PICC与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PICC与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孟杰目的 探究与分析传统PICC与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化疗患者6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PICC置管,试验组给予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比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1次置管成功率为86.67%(26/30),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为50.00%(15/30),试验组1次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

    当代医学 2015年14期2015-07-31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分析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的对比分析张小花(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 甘肃 兰州 730000)目的:研究和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组(40例,传统PICC置管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A组患者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2015-06-09

  • 白血病患儿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 置管的应用护理
    白血病患儿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 置管的应用护理权小香 权 燕 陈燕丹 谢泽曼 吴北燕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儿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 置管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统一规范操作程序及导管的日常维护,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1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1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6期2015-06-01

  • 改良塞丁格技术在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改良塞丁格技术在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权小香 权 燕 陈燕丹 谢泽曼 吴北燕目的 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在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 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周围组织损伤情况, 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2015-05-08

  • 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晶 许阳子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对比观察叶静 涂晶 许阳子目的 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2例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其在化疗过程中选择的置管方式不同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 各46例, 改良组患者采用浅静脉引导的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 常规组采用传统盲穿PICC置管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改良组患者的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8期2015-05-08

  • 超声引导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小儿PICC 置管中的应用
    声引导配合改良塞丁格技术[2]进行PICC 置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20例患儿,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 个月~10岁,平均8.5 个月,其中主要疾病为先天性无肛三期手术2例、肾挫伤3例、先天性胆总管扩张5例、巨结肠6例、胰腺外伤2例、败血症2例。以上患儿均无法常规进行PICC置管,大部分患儿因为肘部均无可触及或可视的血管。1.2 材料本研究所用到的主要材料及仪器包括:超声引导系统为视锐5TM1 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8期2015-04-04

  • 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套管针穿刺行PICC置管效果的比较
    1001)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套管针穿刺行PICC置管效果的比较王蓉唐英姿彭一君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湖南衡阳421001)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与套管针穿刺行PICC置管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总结自2012年12月开展塞丁格技术与同期采用套管针穿刺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的置管静脉、导管末端的位置、置管时疼痛的程度、置管后患者的舒适度及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置管的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置管24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2期2015-03-24

  • 如何提高PICC塞丁格彩色影像置入技术
    何提高PICC塞丁格彩色影像置入技术刘丽艳 孙清阳 马鸣丽 马金颖目的 探讨提高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塞丁格彩色影像置入技术。方法 回顾应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治疗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置入PICC失败的原因, 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失败, 提高置管成功率。结果 65例患者, 其中1次穿刺成功53例, 2次穿刺成功12例。其中6例导丝置入血管障碍, 3例穿刺鞘送入困难, 2例PICC导管送入困难, 通过调整处理, 最终所有患者均置管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期2015-02-01

  • 三种PICC穿刺方法在儿童肿瘤置管中的比较
    [1]。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即微插管鞘技术(MST)是利用套管针或小号针头静脉穿刺,通过套管或穿刺针送入导丝,拔出套管或穿刺针,再用手术刀片扩张皮肤后将插管鞘组件(带有扩皮器的插管鞘)沿导丝送入血管,撤出导丝和扩皮器,经插管鞘置入导管的方法[2]。对血管条件差的肿瘤患者在PICC置管中应用留置针,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3]。现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经确诊疾病行化疗的4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23期2014-12-04

  • B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上臂行PICC置管的应用
    超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上臂行PICC置管的应用王家岸1,王莹2,吕雪1,陈柏宁1,朱桂林1,郭美美1(1.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ICU,海南海口570311;2.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海南海口570102)目的 探讨运用床边B超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于肘关节以上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1例血管不理想的患者,在床边B超的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导管,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床边B超

    海南医学 2014年21期2014-06-19

  • PICC置管中视锐5超声引导的应用
    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超声引导下的塞丁格(Seldinger)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穿刺技术,此方法可提高局部血管条件差(如肥胖、水肿、反复治疗等)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且穿刺部位由传统的肘窝下改为肘窝上,不仅方便患者手臂活动,而且可减少手臂弯曲时导管的牵拉感及疼痛感,提高手臂活动时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视锐5超声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2]行PICC置管可以很好地做到以上需求。本科2013年4—12月将视锐5超声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22期2014-06-12

  • 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
    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李 燕 王 璇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护理部,辽宁沈阳110024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静脉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穿刺行PICC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12期2014-03-17

  • 非超声引导下再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操作中的应用
    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对患者进行PICC穿刺,使床旁PICC的成功率从原来的65%提高到91%[3],且国内也有研究表明在超声引导下行 PICC效果更好、并发症少[4],但本技术进行超声引导需要借助专门的引导系统,加大了技术要求和患者的费用,一定程度上在国内的应用受到限制。而目前非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的开展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穿刺成功率,因此为了满足患者的静脉用药需求,尤其是基层医院的需求,我院采用非超声引导下再改良塞丁格技术,用8号头皮针替代塞丁格

    护理学报 2014年21期2014-01-29

  • 2种导管鞘送入方式对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出血的影响
    72)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置入PICC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超声引导下的PICC穿刺可直观地显示血管解剖,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缩短穿刺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等优点[1]。我院从2011年开始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笔者发现导管鞘完全送入时,皮肤和皮下血管被撑大,损伤程度较大,出血较多,尤以老年患者及皮下脂肪缺少的患者表现明显。为探讨减少置管出血量的方法,我中心将2种不同送鞘方

    护理学报 2014年14期2014-01-27

  •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置入PICC管的应用体会
    2)超声引导下塞丁格置入PICC管的应用体会王华君 彭 娜* 江晓林(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中心,重庆 400042)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结合塞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 60例需要行PICC置管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肘上贵要静脉PICC穿刺置管。结果 6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50例送管直接进入上腔静脉,5例通过调节穿刺针角度后导管进入上腔静脉,2例在第一次送管进入颈内静脉,通过调整患者肢体位置后顺利送管入上腔静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期2014-01-26

  • 15例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体会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肥胖、长期输液、老年及危重患者。临床操作时,术者大多在B超探头上安装导针器后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置入导管[1]。本院重症医学科置管中心自2013年5月~10月在未装导针器的情况下,直接用超声引加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全部成功,同时降低患者费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3年5月~10月在本院因静脉治疗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15例为分析对象,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30~74岁,平均55岁。其中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4年2期2014-01-22

  • 诊断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导管置入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MST)进行PICC穿刺技术,1997年在华盛顿医学中心由一名护士首次使用,可使PICC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明显提高,达到98~100%,还可缩短穿刺操作时间,减少送管过程中血管的损伤[2],降低静脉炎发生的几率,利于导管的保留。但需专用的设备,使该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我院于2010-02开始采用诊断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用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6例,全部获得成功。具体方法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02~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12-08

  • 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比较与护理
    技术以他的名字塞丁格命名[1]。改良塞丁格技术是将原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皮器、撕裂鞘的组件,以便于从撕裂鞘送入导管[2]。2010年1月我院引进了一台专门用于PICC置管的超声机,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管,为经传统PICC置管困难的患者成功置管,提高了置管成功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同意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15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男43例,女32例。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期2012-07-08

  •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肿瘤病人PICC置管时的应用
    刘菊琴 张 娜塞丁格(Seldinger)技术是经皮穿刺后用导丝交换方式置入各种导管,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即微插管鞘技术(MST)则是利用套管针或小号针头静脉穿刺,通过套管或穿刺针送入导丝,拔出套管或穿刺针,再用手术刀片扩张皮肤后将插管鞘组件(带有扩张器的插管鞘)沿导丝送入血管,撤出导丝和扩张器,经插管鞘置入导管[1]。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并发症少以及留置时间长等优点,为长期输液,特别是输注刺激性较强药物的病人提供了舒适、安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3期2012-04-09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在困难血管PICC置管中的运用效果1)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MST)进行PICC穿刺技术,使床旁置入PICC的成功率从原来的65%提高到91%[2]。我院2009年12月开始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用于69例困难血管病人PICC置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经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用传统血管评估方法,即视觉和手的触觉无法找到可穿刺血管的病人6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法置入PICC,其中男 36例,女 33例;

    护理研究 2011年24期2011-08-15

  • 应用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化疗及护理
    ,瑞典一位名叫塞丁格的放射科医师发明了塞丁格技术(seldinger technique)[1]。这是一种经皮穿刺并用导丝、导管交换方式将导管置入血管内的技术。而改良塞丁格技术将原塞丁格技术中单一功能的扩张器改变为扩张器、插管鞘组件,便于从外周血管置入插管鞘送入中心静脉导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引入了更成熟的穿刺技术——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我科采用此技术为2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1年2期2011-02-09

  • 施行塞丁格穿刺技术时谨防导丝脱入血管
    100142)塞丁格穿刺技术是经皮穿刺插入导管的方法,由瑞典一位名叫塞丁格的放射科医师发明。它的关键技术流程是首先用小号针头或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然后通过套管或小号针头送入导丝,再拔出穿刺针或套管,扩皮后沿导丝送入扩张器/插管器组件,最后拔出导丝及扩张器,通过插管器置入导管[1]。2008年10月29日笔者开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简称MST,也称微插管鞘技术),并且在血管超声的引导下进行了PICC置管,对触摸不到和看不见的血管进行穿刺置管,至今已完成300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4期201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