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联

  • 心电图的数学模型揭示加做右胸和/或后壁导联心电图的不合理性∗
    学说,常规12 导联心电图中的额面六轴系统与横面六轴系统基本显示了“空间心电向量环”的空间信息[1-2]。但不知从何时起,横面导联系统又衍生出了右胸导联(V3R、V4R、V5R)、后壁导联(V7、V8、V9),于是常规12 导联心电图“升级”为18 导联心电图,相应的心电图仪器导联线增多、操作繁琐费时;仪器成本增加、收费标准提高、就医负担加重。右胸、后壁导联心电图真得非做不可吗? 近十余年,部分厂家通过“算法”转换出右胸、后壁导联心电图,通过“升级”分析软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6期2024-01-04

  • 肢体导联错接心电图特点
    ,临床上出现肢体导联错接的情况已不少见[1-4]。 在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的操作中,左右上肢错接多于其他形式的导联线错接。 12 导联心电图的肢体导联错接形式多样,使心电图图形变得复杂难辨[2],特别是在心脏解剖结构发生异常的情况下,采取波形分析并根据“是否符合Ⅱ=Ⅰ+Ⅲ”的规则来判断导联线是否错接,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为此,本文以一名37 岁健康男性为例,对肢体导联线的正确连接和23 种错误连接方式进行了心电图描记,并根据心电图的3 个双极标准肢体导联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3期2023-06-26

  • Aslanger 心电现象三例
    律,室性早搏,Ⅲ导联可见异常Q波,Ⅲ、V1导联ST 段抬高0.05~0.10 mV,Ⅰ、aVL、V2~V6导联ST 段上斜型压低0.15~0.50 mV,Ⅱ、Ⅲ、aVF 导联T 波低平或倒置。图1 病例1 入院时心电图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TIMI 血流0 级;左回旋支为左前降支中段提供侧支,左回旋支全程斑块浸润,近段80%狭窄,中段90%狭窄(图2A);右冠状动脉中远段99%狭窄

    中国循环杂志 2022年10期2022-11-04

  • De Winter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形态多样性分析
    者的心电图以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为主要特征,其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端次全或完全闭塞,但因未出现ST段抬高,易被误诊为单纯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或不稳定型心绞痛[1],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随着De Winter综合征病例报道增多,医学界对该病的认识逐渐增多。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多例De Winter综合征患者,本文旨在分析其心电图形态多样性,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De Winter综合征的认识。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01-16至2022-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9期2022-08-31

  •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李中健心电图的导联理论来源于投影学说,投影学说是基于电偶学说解释体表心电图形成原理的经典理论,然而《诊断学》[1]中并没有提到体表心电图导联系统的向量特性,更谈不上导联之间的向量运算,因而许多初学者甚至高年资的心电图医生对“导联转换”持怀疑态度,甚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实际上投影学说的数理本质是心电向量与导联向量的点积[2],换句话说“心电向量环”在各导联向量上的投影再乘以“导联向量”的长度(模长)就是所查导联的心电图;投影学说成立的前提是“远场”适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14期2022-08-19

  •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V标准行体表18导联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63次/min,Ⅰ、aVL导联ST段抬高0.075~0.125 mV,后僵直延伸为T波升支形成超急期T波,aVR导联ST段抬高约0.05 mV,Ⅱ、Ⅲ、aVF、V1—V6导联ST段镜像下斜型压低0.05~0.25 mV伴T波倒置,后壁、右胸导联QRS波和T波形态大致正常,肢体导联、右胸导联低电压,但因忽略微小的ST段抬高延误急诊冠脉造影。冠脉造影结果示:回旋支近段100%闭塞。后于回旋支置入1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12-22

  • 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误诊为加速性交界性逸搏心律1例
    检查见图1,12导联同步记录,Ⅱ导联R1、R2、R3连续出现,呈M型,R-R间期0.76 s,QRS时限0.116 s,形态与正常有所不同,R1前可见P1波,PR间期小于0.12 s,R2后可见P2波,形态正常,P波与R1、R2、R3无关,R4提前出现,形态正常,其前方P波与T波融合,P-R间期0.24 s,考虑为室性夺获,V1~V4导联前3个QRS波呈rS型,T波高大,与第4个正常下传的QRS波形态明显不同,V6导联前3个QRS波呈R型,升支顿挫,胸导类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2021-12-15

  • 常规心电图检查在肺高血压诊断与评估中的应用
    轴≥110°、Ⅰ导联R波振幅≤2 mm、aVR导联R波振幅≥4 mm、V1导联R波振幅≥6 mm和(或)S波振幅≤2 mm、V1导联呈现qR或Rsr′波形且R波≥1 mV、V5导联R波振幅≤5 mm、V6导联R/S≤1、V6导联S波振幅≥7 mm、V5或V6导联S波振幅+V1导联R波振幅≥10.5 mm、右房峰值≥2.5 mV均与右心室肥厚重构相关[3-4]。PH患者具有明显更长的QTc和QRS波时限[5]。另外,PH患者V5导联QRS波时限和S波振幅存在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12-04

  • 体表心电图判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指标(1)测量Ⅰ导联ST段改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Ⅰ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幅度≥0.05 mV,另一种情况为ST段抬高或压低幅度1.1.2 Fiol法具体步骤(1)观察Ⅰ导联ST段变化情况:Ⅰ导联ST段压低预测RCA为罪犯血管,Ⅰ导联ST段抬高预测LCX为罪犯血管,Ⅰ导联ST段处于等电位线进入第2步;(2)比较Ⅱ、Ⅲ导联ST段抬高程度,若Ⅱ>Ⅲ,预测LCX为罪犯血管,反之进入第3步;(3)若Ⅲ>Ⅱ,需进一步计算V1、V2和V3导联ST段压低之和与Ⅱ、Ⅲ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年10期2021-12-04

  • 邻近左房室瓣环间隔与游离壁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研究
    者体表心电图V1导联、下壁导联多表现为高大的R、Rs波,胸前导联移行区多出现在V1导联之后[1]。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是指根据现有医疗手段未发现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变的室性心动过速,其在室性心动过速中约占10%,心电图表现常与其起源有关,患者经常规射频消融术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2]。已有研究证实,常规或三维标测技术射频消融治疗邻近左房室瓣环起源的IPVC/IVT患者效果良好[3-4]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7期2021-07-14

  • 下壁导联的de Winter ST-T 改变一例
    常,Ⅱ、a VF导联ST 段在J点处呈上斜型压低,T 波直立高耸;Ⅲ导联QRS呈q R 型,ST 段 轻 度 上 抬,T 波 正 负 双 向,V1导 联ST 段 轻 度 斜 直 型 抬 高,T 波 正 负 双 向;a VR 导 联ST 段 轻 度抬高。Ⅰ、a VL、V3~V6导联ST 段轻度压低。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下壁导联酷似de Winter ST-T 改变。肌钙蛋白0.8 ng/ml,考虑急性心肌梗死,予以口服阿司匹林300 mg,硫酸氢氯吡格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1期2021-03-10

  • 基于多相关性的导联前向搜索算法用于运动想象分类
    不能完全确定有效导联位置和导联使用数量[4],因此实验中采取多导联的方式记录脑电数据[5]。事实上,多导联采集脑电数据虽然可以获得较全的脑电信息,但同时也会引入冗余信息,增加数据维度,影响模型性能并且不利于实际使用[6],因此,选择优质的导联组合对提升分类精度非常重要。传统的导联优化算法主要分为3 类:(1)基于神经学的先验知识。分布在运动想象感知皮层的导联往往会被认为包含更多有效信息而被选为最终导联组合,例如 C3 和 C4 等[7]。(2)基于 Wra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2-23

  • 心电图V1导联呈大R波的鉴别诊断
    致了心电图中V1导联呈rS型特征性改变[1]。r的产生是由于室间隔除极向量是自左向右,随后的S的产生是由于左心室除极占优势[1]。在临床工作中,V1导联R/S>1的心电图表现并不罕见,但是属于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改变只占1%[2]。因此,我们对V1导联的R/S>1的心电图需要仔细鉴别。现将我院2012年9月—2018年1月心电图表现为V1导联R/S>1的患者结合其心脏超声结果进行归纳分析,以提高对心电图V1导联R/S>1的认识,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0年1期2020-12-08

  • 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的定位方法
    内容1.1 肢体导联 肢体导联反映额面的心电活动。Ⅱ、Ⅲ、a VF导联正向提示除极方向向下,流出道位置较高,此部位起源室早产生高大的R 波。三尖瓣环顶部起源室早下壁导联与窦性心律时相似,由三尖瓣环前侧壁至侧壁至后侧壁起源时,下壁导联r(R)波逐渐降低,s(S)波逐渐加深[1-2]。左室流出道(LVOT)至二尖瓣环前壁至左前分支及左前乳头肌,下壁导联r(R)波、s(S)波呈相似变化趋势。Ⅱ、Ⅲ、a VF导联呈负向提示起源位置较低,可能起源于二尖瓣及三尖瓣环下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5期2020-10-31

  •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壁AMI合并胸前导联ST段下移,除为缺血梗死心肌心电图表现的镜像反映外,还可能为多支病变所致。1 心电图预测下壁AMI的IRA1.1 下壁AMI心电图诊断及预测IRA为左冠脉回旋支或右冠脉对于急诊胸痛患者,心电图是常规检查。尽管过去曾认为心电向量诊断下壁AMI的准确性高于心电图[3],但床边心电图并没有被取代。随着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的普及,心电图开始用于判断IRA[4-5]。测量方面,QRS后J点作为测量下壁AMI ST段抬高或压低的起始点优于QRS后80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4期2020-08-03

  • 动脉搏动引起心电图假性ST段抬高1例
    :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随后出现直立的、异常高大的畸形T波,呈“方形”,而aVL、aVR导联T波为倒置的“方形”T波,仔细观察心电图会发现导联Ⅱ、Ⅲ、aVF中T波干扰的振幅相同,而导联aVL、aVR中的振幅仅为上述导联的一半。胸前导联V1~V6均出现ST段抬高伴T波降支后增宽畸形的图形表现,在胸导联中,伪影振幅较小,但均相等。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肢体导联中只有Ⅰ导联ST段没有受到影响。调整左下肢导联电极位置后再次为该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未再出现干扰(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7-15

  • 肢体导联错接致复杂心电图1例
    电图室医师将右手导联夹于右手指尖部,其余导联正常连接。心电图(图1)检查结果: ① 窦性心律; ② 电轴右偏;③ 部分导联ST段改变:Ⅱ、Ⅲ、aVF J点上抬≥0.1 mV;④ 请结合临床。汇报管床医生,请心内科医生协助诊治,会诊结果指示:复查心电图,完善心肌酶谱、BNP及心脏彩超检查。3 h后于病房复查心电图(图2)上传至心电诊断中心。心电图诊断医师发现同一患者前后2份图肢体导联图形变化较大,并排除左右手反接可能,为防止前后2份图并非同一个患者,并验证病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5-11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其他导联心电图的比较与应用
    电图[1]。12导联动态心电图于1994年由Mortara设备公司推出,1999年由其他国家引入我国,在临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目前DCG临床应用的导联系统有双极3导联系统、12导联系统以及18导联系统,笔者就3种不同导联DCG的使用做简要比较及分析,以供不同医院及人群使用参考。1 双极3导联系统DCG是一种无创性心脏病检查方法,可获得大量全面动态心电资料来实现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3导联系统由5根或7根导联线组成3个双极导联及1个无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0年4期2020-02-13

  •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酷似de Winter ST-T改变1例
    ,Ⅱ、Ⅲ、aVF导联R波较图2增高,ST段呈下斜型抬高,ST-T几乎完全与R波降支融合成一斜线,类似“巨R波”,Ⅱ导联R波降支可见一小切迹,Ⅱ导联ST抬高16 mm,Ⅲ导联ST抬高18 mm;V1~V5导联r波递增,S波递减,J点下移,ST 段呈上斜型压低 6~14 mm,并与直立、对称的T波相延续;V6导联ST段水平抬高2.5 mm,T波倒置;Ⅰ、aVL、aVR呈上斜型分别压低1.5 mm、9 mm、5.5 mm,T波直立。15 min后复查心电图特点为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3期2019-05-30

  • de Winter ST-T改变心电图三例
    VF、V3~V6导联ST段上斜型压低,最大0.3 mV,T波高耸,aVR导联ST段抬高0.1 mV(图1)。既往有血压偏高史5年,未治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示 :左主干(LM)未见狭窄,左前降支(LAD)近段95%局限性狭窄(图2左)、中段50%~60%狭窄病变,左回旋支(LCX)未见明显狭窄,右冠状动脉(RCA)未见明显狭窄。于LAD植入Microport Firehawk 2.5 mm×18 mm支架(图2右)。入院后无胸痛发作,复查心电图符合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2期2019-04-25

  • 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对早搏起源点的预测
    报道,在心电图胸导联中室性早搏和窦性心律之间的差别可区分起源于右室流出道与主动脉瓣区的特发性室性早搏。通过测量窦性心律和室性早搏时V2导联中的R波和S波振幅,然后计算室性早搏时V2导联的R波指数(R / R+S)与窦性心律时V2导联的R波指数(R / R+S)的百分比(称为V2导联移行指数或V2导联转换比),来判断其起源于左室还是右室[1-2]。当V2导联移行指数≥0.6时提示起源于左室,而当V2导联移行指数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从2017年1月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03-24

  •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要】目的:以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为基础,18导联动态心电图增加了6个导联(V7 ~V9和V3R~V5R),实现了左右房室心电活动的全面覆盖检测。借助计算机全面数字化,18导联心电图对Wilson导联体系和Mason~Likar肢体导联体系进行改进,仅需少量的体表电极即可对18导联心电图进行引导和同步,再通过对数据进行采样分析,便可获知人体心脏部位各处心电活动状态。相较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18导联动态心电图增加的V7 ~V9和V3R~V5R导联可对右心室、左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期2019-02-20

  • 利用Einthoven三角定律判断心电图肢体导联错接
    诊断的兴起,12导联同步记录心电图检查在偏远地区得到普及,广大居民在当地诊所就能得到大城市三级医院心电专家的心电指导。然而在读图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肢体导联错接、与临床表现不符的心电图,直接影响诊断的速度及准确性。基于前人的经验及对Einthoven三角定律的深入解读[2-4],我们尝试寻找一种不用记忆大量错接后心电图形特点规律,仅画图就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心电图的各类导联错接的方法,还原“犯罪现场”。1 心电图Einthoven定律及肢体导联形成原理根据E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12-29

  • 镜像右位心合并加速房性心律一例
    VF、V5、V6导联P波均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QRS波群aVR呈rS型,Ⅰ、aVL呈Qr型,V1~V3导联R波逐渐降低。考虑是否存在镜像右位心。Ⅰ 导联P波和T波直立,RV3RV4不相符。为明确诊断,将患者召回,对其进行触诊和听诊,心尖搏动最强点位于右锁骨中线上第V肋间内侧0.5 cm。为进一步确诊,查询患者其他检查结果,心脏彩超未做。胸片检查结果(图2)示:双肺未见明显异常,镜像右位心。按右位心校正方法改变导联连接,左右手反接,V1~V6导联电极依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10-24

  • 如何在心电图检查中识别导联误连
    识不足和对心电图导联连接不熟练,常由于导联误连给心电图诊断带来困惑。下面结合实例讨论导联误连对心电图诊断的影响和识别。1 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本院护士。按正常导联连接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 (黄、红、绿、黑电极分别连在左、右上肢和左、右下肢,胸前导联V1~V6电极依次置胸骨右缘第四肋间、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2~V4连线中点、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腋前线平V4水平和腋中线平V4水平)。心电图诊断: (1) 窦性心律 (PI、II直立,PavR倒置);(2)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2期2018-09-04

  • Thermodynamics of de Sitter Black Holes in Massive Gravity∗
    心电图表现是V1导联呈qR型,原因在于该位置的初始除极向量向左;其他心电图特征还包括V6导联呈R型,Ⅰ导联呈R或Rs型。由于AMC起源室早的具体起源部位和范围的差异,室早有时表现为胸前导联QRS主波呈一致正向的右束支阻滞图形;V6导联无S波,而没有前述典型的图形表现。Considering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f(0)=0,we can obtainand inserting Eq.(25)into Eqs.(20)and(2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2018年5期2018-06-11

  • 完全性内脏转位右位心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停搏,Ⅰ、aVL导联及V3~V6导联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径(LVEDD)44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64%,Holter示:窦性心律,平均心率64次/min,偶发房早(336 次/24 h),间歇Ⅰ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Ⅱ度窦房阻滞,间歇性Brugada现象,持续下壁、前壁、侧壁ST-T改变,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875 pg/ml,肌钙蛋白Ⅰ0.03 ug/L,给予对症处理并建议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明确诊断,患者及家属要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4期2018-05-24

  • Pˉ波在QRS波群前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一例
    。Ⅱ、Ⅲ、aVF导联呈qRs型,aVR、aVL导联呈rsr′型,V1导联呈rS型。左胸前及肢体导联多数存在ST段改变,系心动过速所致。心电图诊断: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逆行Pˉ波在QRS波群前)。图2为图1描记后压迫眶上神经同时行Valsalva试验后心率明显减慢时再次所作心电图。图2示:窦性心律,心率66 次/min。PR间期0.16 s。Ⅱ、Ⅲ、aVF导联呈Rs型,aVR、aVL导联呈Qr型,V1导联呈QS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讨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2期2018-04-20

  • “8+2”心电图与冠心病左主干病变
    者心电图中aVR导联和/或V1导联ST段抬高并且伴有广泛导联(Ⅰ、Ⅱ、Ⅲ、V2~V6、aVL、aVF)ST段压低的现象。关于这种心电图特点对于冠心病病变血管的预测和预后评估临床价值,研究者们一直存在争议[1-2]。近年来人们对aVR导联的认识逐渐加深,多个指南均提出ST段在≥8个导联中广泛压低伴aVR导联和/或V1导联ST段抬高提示左主干(LM)/3支病变(相当于左主干),并且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不良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03-17

  •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价值
    电图技术逐渐向多导联、大容量及高智能化方向发展[1]。目前应用的18导联动态心电图系统基于传统的动态心电图Mason-Likar导联体系,向左右各扩展三个导联,即向右扩展V3R~V5R,以检测右心室心电图情况,向左后方扩展V7~V9,以检测左心室正后壁心电图情况,这样可以有效同步长时间监测的全方位的心电动态变化情况[2]。18导联动态心电记录分析系统可同步观测左心室正后壁和右心室部位心肌缺血、损伤及坏死的心电图变化情况。由于它仅用9个电极即可引导出18导联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年1期2018-02-28

  • avR导联在基层医院心血管急症中的快速诊断价值
    断进步,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avR临床意义更显得重要。无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宽窄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预激综合症旁道定位、急性肺栓塞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在基层医院,设备不全,很多诊断手段无法展开,而体表心电图avR导联在心血管病急症诊断中突显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avR导联独特作用展开论述。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应用新近研究发现avR导联的形态与ST段的变化对判断心肌梗死的存在,预测罪犯血管心肌缺血范围,严

    医药前沿 2018年11期2018-01-16

  • aVR导联T波直立对心血管性死亡的预测意义
    审校综述aVR导联T波直立对心血管性死亡的预测意义张羽中 综述 张建义 审校健康人群中心电图T波异常很常见,但aVR导联T波直立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尚不清楚。美国和芬兰健康人群中aVR导联T波直立者,其心血管性死亡风险比T波倒置者高出5倍。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aVR导联T波直立者,其心脏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前壁OMI伴aVR导联T波直立者,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更严重。冠心病缺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6期2017-12-20

  • 动态心电图导联系统的前世今生
    刘鸣动态心电图导联系统的前世今生杨静 刘鸣动态心电图导联系统是动态心电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态心电图图形采集和分析的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动态心电图的发明以及导联系统的发展过程,包括每个导联系统的发展背景、电极贴放位置、临床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并提出了动态心电图导联系统的发展前景。动态心电图;导联系统;应用动态心电图是美国物理学家Norman J. Holter于1957年发明的,简称为Holter,现在统称为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4期2017-09-12

  •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研究中,选择最佳导联组合进行信号采集对特征提取和準确分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瑞利系数(RC)最大化和遗传算法(GA)相结合的导联选择方法。该方法考虑到脑源信号的空间分布,有效地选取最佳导联组合,在不降低分类正确率的同时,简化采集脑电的准备过程,减小数据量,加快系统运算速度,节约时间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较少的导联即可获得满意的分类正确率,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减少了40%-60%的导联数目。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23期2017-03-06

  •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研究中,选择最佳导联组合进行信号采集对特征提取和準确分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瑞利系数(RC)最大化和遗传算法(GA)相结合的导联选择方法。该方法考虑到脑源信号的空间分布,有效地选取最佳导联组合,在不降低分类正确率的同时,简化采集脑电的准备过程,减小数据量,加快系统运算速度,节约时间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较少的导联即可获得满意的分类正确率,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减少了40%-60%的导联数目。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23期2017-03-06

  •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30例除前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85.71%),另5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约占14.29%)。IRA为右冠状动脉(RCA)共有15例,其中14例除下壁、右室、左室后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93.33%),另1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6.67%)。IRA为回旋支(LCX)共有7例,其中4例除下壁、左室后侧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7期2016-11-17

  • aVR导联ST段改变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张羽中aVR导联ST段改变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张建义张羽中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病变均可引起心电图aVR导联ST段的抬高或压低,但不同血管病变所致心肌缺血或梗死的危险分层及临床预后却相差甚远,因此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这其中aVR导联ST段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高于其他任何单一或多个导联。本文就aVR导联ST段的抬高或压低对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诊断标准及国外近年来的研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11-11

  • aVR导联及其特殊位置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张羽中aVR导联及其特殊位置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张建义张羽中aVR导联在额面导联体系中位于右上肩,可俯瞰整个心室腔,故被称为心室腔导联。它可记录整个心内膜的电活动,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冠脉左主干病变及多支血管病变等的诊断价值均高于其他单个或多个导联。而位于aVR导联对侧的“-aVR”导联使额面导联系统能按心脏的空间激动顺序进行排列,更符合逻辑和心脏激动的顺序,使下壁和高侧壁扩展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成为可能。本文结合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对a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11-11

  • aVR导联ST段抬高对冠脉左主干和/或3支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张建义aVR导联ST段抬高对冠脉左主干和/或3支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张羽中张建义严重的冠脉病变包括冠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完全闭塞、次全闭塞以及3支血管病变(3-vessel disease,3-vd)。尽管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能生存到达医院者很少,但aVR导联ST段抬高对其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率均超过80%。对LMCA急性次全闭塞及3-vd患者,aVR导联ST段抬高的诊断价值高于心电图的任何其他单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11-11

  •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30例除前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85.71%),另5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约占14.29%)。IRA为右冠状动脉(RCA)共有15例,其中14例除下壁、右室、左室后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低与合并狭窄血管相对应(约占93.33%),另1例ST段压低导联无对应合并狭窄血管(6.67%)。IRA为回旋支(LCX)共有7例,其中4例除下壁、左室后侧壁相应导联ST段抬高外,其余导联ST段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17期2016-10-28

  • 附加导联在诊断右束支传导阻滞中意义的探讨
     晖 潘医歌附加导联在诊断右束支传导阻滞中意义的探讨李晓东项静静罗晖潘医歌目的 探讨心电图附加导联在诊断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450例正常人心电图V1'、V1''、V1'''及V3R导联QRS波形态及演变规律。结果 V1'→V1''→V1'''QRS波演变趋势:r波振幅逐渐降低,出现r'波的概率及r'波振幅逐渐增高,即出现r'>r波概率越来越高。V3R导联无1例出现r'波。 V1'、V1''、V1'''及V3R导联出现RBBB图形分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8期2016-10-25

  • 肢体导联左手和左脚错接后心电图改变一例
    剑诚 胡伟肢体导联左手和左脚错接后心电图改变一例谈剑诚胡伟201199 上海,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心内科[摘要]常规心电图导联安放正确是心电图诊断正确的关键。在平时工作中左右手接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辨认的,现在的心电图工作站软件也已开发了左右手接错后的纠正方法。本文介绍一例肢体导联左手和左脚错接后的心电图,根据患者伴有右心房肥大并结合前后心电图对照,发现了其导联错接的情况,避免了心电图的漏诊和误诊。左侧上下肢体导联错接时,若未伴右心房肥大,则判断会相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3期2016-08-09

  • 左回旋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时梗死相关动脉的心电图特征
    分析,分别比较Ⅰ导联及aVL导联、下壁相关导联、胸导联ST段改变情况以及在下壁相关导联都抬高的情况下STⅡ与STⅢ的变化关系。结果 入组患者中IRA为LCX和RCA的分别为30例和64例。①Ⅰ、aVL导联与IRA相关性分析:IRA为LCX的患者,Ⅰ导联ST段压低3例,不变或抬高27例;IRA为RCA的患者Ⅰ导联ST段压低22例,不变或抬高4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IRA为LCX的患者aVL导联ST段压低3例,不变或抬高27例;I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6期2015-01-15

  • 再议aVR导联的临床应用意义
    论坛.再议aVR导联的临床应用意义李广平心电描记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高血压,肺性; aVR导联aVR导联在体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 ECG)中的地位长时间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aVR导联大多仅用于窦性心律的判别上,将aVR导联P波的倒置作为窦性心律诊断的必备条件之一。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了aVR导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心室肥厚和肺动脉高压等方面的诊断或鉴别价值。本文就aVR导联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作一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3期2014-03-07

  • 心电图学系列讲座(三) ——心电图一般知识
    方向。2 心电图导联和心电轴2.1 心电图导联体系 心电图导联种类很多,目前常规采用12导联、15导联、18导联心电图(见图3、4)。2.1.1 常规12导联 (1)标准导联:Ⅰ导联:左手腕内侧接心电图机正极,右手腕内侧接负极;Ⅱ导联:左下肢踝内侧接正极,右手腕内侧接负极;Ⅲ导联:左下肢踝内侧接正极,左手腕内侧接负极。标准导联Ⅰ、Ⅱ、Ⅲ与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同位于一个额面上,组成了一个六轴系统,每个导联相差30°。将额面向量图投影在六轴系统上,形成了额面六个肢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3期2014-02-08

  • 心电图F导联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与普及
    001)心电图F导联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与普及叶俊超1任红业1刘家寿2(1.总后北京老干部服务管理局门诊部,100071;2.福田健康体检中心特检一科,264001)目的 探讨心电图F导联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特点及优越性。方法 心电图采用F导联检查并标准术语解读。结果 F导联心电波aVR导联为负正翻转,胸导联与肢体aVL至Ⅲ导联P-QRS-T波振幅由递增到逐渐的规律。结论 心电图F导联有P-QRS-T波自F1到F6排列有序且有规律性演变,便于心肌缺血与梗死定位、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1期2014-01-22

  • 心电图附加导联在健康查体中的应用与读析
    00)心电图附加导联在健康查体中的应用与读析高鹰 刘家寿(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264000)目的 探讨附加导联及附加试验在体检中的作用。方法 简介附加导联及附加试验在健康体检中的具体操作。结果 健康体检加作附加导联及附加试验,能提高心血管危险因子检出率及提升对心律失常诊断的准确率。结论 附加导联与附加试验操作简便、易掌握、便推广。心电图;附加导联;附加试验;健康查体在健康查体中,心电图是检查心血管危险因子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由于基层及社区医疗单位一般采用心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11期2014-01-21

  • 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影响心电图分析
    况,在进行心电图导联连接时会造成障碍或是不能正常进行检查。笔者采用创新方法连接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获得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30~71岁,平均(40.5±2.5)岁。患者均为健康体检人群,首先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后采用创新导联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100例体检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药

    吉林医学 2013年23期2013-09-11

  • 镜像右位心的F 导联心电图特征读析
    临床普及应用F 导联以来,多数医技人员对F 导联心电图诊断右位心的特征认识不足,至今还未见报道F 导联检查右位心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作者自2010 年9 月30 日至2013 年9 月30 日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应用F 导联检出镜像右位心13 例,对F 导联读解镜像右位心的心电图特征进行了初探。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 年9 月30 日至2013 年9 月30 日,健康体检71 578 例,检出镜像右位心心电图13 例(0.018%),其中男5 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6期2013-07-29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与心电图初步定位
    据特发性室速12导联体表心电图特征,已可初步判定起源部位,对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特发性室速的心电图定位作一阐述。1 特发性室速分类特发性室速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可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的特发性室速。根据持续时间则可分为非持续性和持续性特发性室速,非持续特发性室速具有频发单源型成对室性早搏和短阵室速交替、反复发作特点,因发作时间短,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多无明显不适症状[2];但持续性特发性室速患者常因严重的血流动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2期2013-01-22

  • 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对QRS波群的影响
    凝华党小伍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对QRS波群的影响宋米英①刘环①徐烁①谢凝华①党小伍①目的:探讨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对QRS波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心电图室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共110例,每位受检者记录一份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和创新Ⅰ导联左耳与右上肢连接方式心电图,经统计学处理后对QRS波群进行分析。结果标准Ⅰ导联和aVL导联波形变化明显,Ⅱ、Ⅲ、aVF导联波形相同,aVL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2期2012-01-29

  • 右位心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酷似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
    查心电图,按常规导联连接所做心电图见图1,再将左右手电极反接后所做的6个肢体导联和V2、V1、V3R、V4R、V5R、V6R导联的心电图见图2。图1 常规导联连接所作心电图图2 左右手电极反接后的心电图讨论典型的右位心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时,Ⅰ导联P、QRS和T波均倒置,恰好为正常Ⅰ导联的反转。QRS波在Ⅰ、aVL、V2-V6呈rsR'型,V1呈RsR'型,V2-6R波振幅递减且S波逐渐缩小[1]。本例心电图与典型的右位心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有所不同,Ⅰ导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2期2012-01-04

  • ECG定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泛前壁V1~V6导联ST段同时抬高19例,伴不同导联病理性的Q波出现及伴I、aVL、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主要病变在前降支和左旋支。正前壁V3~V5导联ST段抬高24例,同时伴病理性的Q波出现,主要病变在前降支及左旋支;前侧壁V4~V6抬高15例,V4、V5可见病理性Q波出现,主要病变是左回旋支,其次是左降支。前间壁V1~V3导联ST段抬高11例,V2、V3病理性Q波形成,伴Ⅱ、Ⅲ、aVF ST段下移,主要病变在左旋支,其次为右冠状动脉;下壁Ⅱ、Ⅲ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2期2012-01-04

  •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不同导联连接方式对ST-T的影响
    n-Wilson导联系统 (A系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诊断理论。AECG采用Mason-Likar12导联系统 (B系统),即将四肢导联电极移至胸腹部,其各项诊断标准并未建立,主要是参照ECG的各项指标进行。本研究前期发现A系统和B系统连接方式的QRS波形间出现显著差异[2],现进一步探讨两种导联系统ST-T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010年2—12月在我院心功能室接受AECG检查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中国全科医学 2011年23期2011-07-09

  • 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
    ,创新连接标准Ⅰ导联。本文旨在探讨这三种连接方式是否都能替代常规12导联,右上肢缺损时用右耳代替,左上肢缺损时也能用左耳替代吗?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4日—2011年1月20日门诊健康体检者50名,年龄15岁~75岁,平均45岁,男32名,女18名。1.2 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生产的9130P型12通道自动化数字心电图机。受检者分别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创新A、B、C导联心电图,再把左上肢电极夹在右耳,左下肢(LF)电极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9期2011-06-30

  •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特征分析
    了临床及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特征分析,预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特征对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临床意义。2 结果2.1 合并危险因素情况 28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5例,二者同时存在4例。合并高脂血症12例,其中单纯胆固醇增高4例,单纯三酰甘油增高3例,二者均增高5例。2.2 入院时诊断 不稳定型心绞痛者17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心律失常1例。并发心功能减低14例,其中舒张功能减低7例,收缩功能减低7例。2.3 心电

    河北医药 2011年9期2011-04-09

  • 非梗死型异常Q波83例心电图鉴别分析
    Q波的深度大于同导联R波振幅的1/4,或时限>0.04 s。2 结果2.1 异常Q波(或QS波)出现在胸导联 V1~V3的情况有2.1.1 肺心病 V1~V3导联出现QS型,电轴右偏,各导联普遍低电压,肺型P波,重度顺钟向转位,深吸气时描记心电图QS型可转变为正常的rS型 。2.1.2 左心室肥厚 V1~V3导联可出现QS型,但V4导联绝无Q波,V1~V2导联的QS波深度超过正常值。V5~V6导联小q波可以存在不消失,但R波振幅明显增高。2.1.3 左束枝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2期2010-06-07

  • 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0021)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刘 红1,许晓微1,李 红1,王玉梅2*(1.大庆市第四医院心电室,黑龙江大庆 163712;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吉林 长春 130021)*通讯作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一组病情处于进展状态的疾病,其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很高[1]。而体表心电图是一种快速、无创、廉价的诊断手段,体表心电图可用于急性冠脉病变定位、病变面积的估测、及病变血管的确定[2]。随着对AVR导联临床研究的增多,发现AVR导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年6期20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