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游

  • 古今“卧游”观对比分析
    摘要:“卧游”的意义不仅局限于作为画论对绘画创作和欣赏进行指导,它也可以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反映了宗炳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精神。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和宗炳《画山水序》的文本并对比今天生活中的“卧游”现象,来探究“卧游”一词的深层含义。在科技迅速发展,物質条件远超古代的今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卧游精神”,它不仅对山水画欣赏具有指导作用,也提醒着人们重视对想象力的培养以及对专注力的提升。关键词:卧游精神;对比分析;写实性“卧游”是一个非常古老而且有趣的命题,字面上的含义

    收藏与投资 2023年7期2023-08-07

  • 开山祖师带你“躺着游”
    贡献很大。他的《卧游图册》里就有很精彩的花鸟画。明确提出“卧游”一说的是南朝宋时的画家宗炳。他好山水,爱远游,后来年纪大了,没有力气再去远方游玩。于是,他就把以前游历过的风景都画下来,挂在屋子里“卧以游之”。这样,即使躺在床上也可以旅游,简称“卧游”。沈周的《卧游图册》也是用绘画来代替真实的风景,让人不出门就能欣赏到山川与花鸟。在图册里,沈周还画了石榴、栀子花、芙蓉、雏鸡、柳树上的知了等。他与别人不同,喜欢独辟蹊径,用山水画的技法来画花鸟。他不追求精确的描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22年12期2022-12-23

  • 卧游
    文|平川卧游,顾名思义,不出家门,便可游山玩水。这里的“山水”,自然是指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山水画最早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卧游”一词,也是出现在魏晋时期的一些文人和玄学家之中。从《论语》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开始,中国的古人一直对山水寄予了深沉的情感。但因交通工具简陋,他们又难以到远处游玩。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大批的文人士大夫步入画坛。他们把目光投向山水,慢慢地,就出现了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山水玄远意境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卧游”。中国最早的断代画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2年10期2022-12-04

  • 从自然审美视角比较“卧游”与“如画”
    周思钊摘要:“卧游”与“如画”作为中西方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都主张借助关于自然的绘画来欣赏自然,不过两者存在显著区别:“卧游”所借助的山水画重写意,而“如画”所借助的风景画重写实;“卧游”主张山水以形媚道,故自然之地位比绘画重要,“如画”则追求形式美,风景画是自然欣赏的标准,故绘画之地位比自然重要;“卧游”偏重以非身体化的方式体验自然,欣赏者囿于一室之内,而心游万物,“如画”则偏重以身体化的方式体验自然,旅游者带着猎奇心理与视觉占有欲,身游大自然之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3-21

  • 东张西望
    一个概念,谓之“卧游”。拿今天的话来翻译,就是:在家躺平了,然后游山玩水。端的是不见山不见水而山水在胸中。苏州多有文人雅士,最耳熟能详的大概就是明代的四个大才子大画家:沈石田、文徵明、唐伯虎和仇十洲。为首的石田老人,就留下了一套册页《卧游图》,这套册页如今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据作者自题,可知该册页的“卧游”之名,源自南朝大画家宗炳在居室四壁挂山水以卧游的典故。然而不同于挂轴的是,石田老人的这本册页,更可以在卧床时仰面翻阅,丝毫不亚于今天躺着看手机视

    苏州杂志 2022年1期2022-03-08

  • 卧游理论在散点透视中的体现
    欣赏活动。通过对卧游思想本身进行分析,结合中国山水画中的相关原理,对卧游作为一种行为的实现进行探讨。散点透视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的空间表达形式,其具有视点可移动、视域广阔、视角统一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卧游中“游”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关键词:卧游;散点透视;艺术鉴赏一、“卧游”一词的语义衍化“卧游”一词最早出现于《文子》中,主要表达人融于自然,合二为一的境界。“卧游”作为审美范畴第一次被提出是在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因其“不知老之将至”,所以“愧不能凝气怡身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9期2021-10-31

  • 荆浩《匡庐图》中蕴含的“卧游”思想
    画家宗炳提出的“卧游”思想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巨大影响,荆浩就是受其影响较大的一位山水画巨匠,他创作了山水画《匡庐图》。本文以赏析荆浩的《匡庐图》为例,阐释“卧游”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性。一张画要达到“卧游”的标准须满足两个要求,首先作画者要做到心手同一,也就是在技法方面炉火纯青,对作画对象应目会心;其次,画面必须体现“可游性”,观画者能够体会到“人入画中游”的真实感受,可以通过作画者营造的意境,读出作画者的心境乃至修养。这既是“卧游”的标准,也是中国山

    收藏与投资 2021年8期2021-09-07

  • 卧游”观念在旅游绘本设计中的艺术性应用研究
    熊艳辉摘要:以“卧游”觀念为切入点,立足于当下文化情境,利用绘本的形式探求对于旅游空间的理解和感悟,在形式、趣味和读者预期之间寻找平衡点。通过分析“卧游”观念的发展史以及艺术形式,对比不同时代的文化差异,提炼其艺术特征,分别从形式传承、叙事意象和情感体验三个方面提出对于旅游绘本设计的创意可行性。在旅游绘本的设计中借鉴传统“卧游”的艺术表现与审美特点,来解决当前旅游绘本情感性表达的不足和文化传承上的缺失,以精神畅游的方式满足读者对视觉信息的接受与感受,结合新

    设计 2021年12期2021-07-13

  • 发现鲜活与快乐的能力
    蒋曼“卧游”,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因道路艰难,交通不便,稍微远一点的风景只能口耳相传。于是,古人因地制宜,发明了新的旅游方式,即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山水,琢磨人生的意趣,探索哲学的况味。南北朝时宋宗炳的《画山水序》明确提出“卧游”一说。宗炳,字少文,善书画,好山水。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以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于是,“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这是中国古人的卧游方式,以画来触发想象,宽慰心灵。西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1年1期2021-04-16

  • 名胜游览图中的朝鲜时期名胜研究
    览游戏,亦是可以卧游自然景胜地与古都,同时间接体验自然与文化胜地的游戏。此游戏可以强化韩民族的历史意识,同时提高对国土地理位置与名胜地知识的关注,为现今的名胜地保护提供启示。【关键词】游览;观光;自然名胜;历史文化名胜;卧游;游戏【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3-087-04【本文著录格式】辛贤实.名胜游览图中的朝鲜时期名胜研究——以《青丘揽胜图》为中心[J].中国民族博览,2021,02(03):8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3期2021-04-01

  • 中国古代鞋履趣谈之——纳兰性德诗词中的鞋履意象
    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此句的大致意思是,人一生又能穿破几双鞋子呢?此时我赏画神游之情又有谁理解呢?《世说新语·方正篇》提到:“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结合典故,再结合纳兰性德的词意,我们品味出的是纳兰性德的出世情怀。可叹的是,一个身怀出世情怀的人,头上却顶着御前侍卫的官职。深究起来,以纳兰性德的身份,一辈子大抵都不太有

    西部皮革 2021年15期2021-03-31

  • 浅谈宗炳《画山水序》
    地提出。关键词:卧游 神圣 道一、宗炳的思想宗炳一生多次被招,但拒不入仕,一生畅游山水。“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好山水,爱远游”(《宋书.宗炳传》)“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伤跕石门之流”“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文中的这些句子,证明其一生所见之丰富,所经之远,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却也是非一般毅力之人可以做到的。而宗炳之所以好游山水,是因为他欲通过畅游山水,更好的品味圣人之道。文中提到“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大

    丝路视野 2020年29期2020-12-23

  • 《青卞隐居图》“游观”内涵探究
    ”的基础上体现“卧游”的“心境”。宗炳将“游山水”上升到“卧游”状态,“卧以游之”便成为“游观”的最高层次。一、“游观”之景的空间变化“游观”山水追求“林泉之乐”,先是以感官为基础的“纪游”,是“可行可望”的,即现实的自然状态。其次才是上升到人的心境体验状态,即“可游可居”。因此,在“纪游”的基础上,山水才能“以形媚道”。古代画家“游观”山水,也是“师造化”的过程,功能是记录游踪,描绘山川物象的特征,体验感受。“皮带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

    美育学刊 2020年6期2020-12-10

  • 张涌诗选
    何求,自摄山川自卧游。拙眼开时人已老,灵根浅处画蒙羞。成千废稿殊堪弃,一片孤怀未忍休。怎得清湘传世笔,烟云绘就惹勾留。[夜游苏州平江古城]吴中暮色也清明,软语轻歌水岸行。欸乃桨声灯影里,风轻柳暗小桥横。[虎丘斜塔]古塔巍巍千载倾,虎丘雨细晚风轻。依松一曲吴音好,遥接寒山古寺声。[枫 桥]梦回几度向吴门,千载枫桥觅旧痕。烟柳三春名刹内,诗碑高矗韵犹存。[太湖渔村]江村堤岸漫行吟,苍莽蒹葭接远岑。最是湖山余照美,烟波万顷尽流金。

    草堂 2020年6期2020-11-18

  • 卧游”在徽州版画中的文化内涵及审美表现
    叶梦露摘 要:“卧游”指以欣赏画中山水代替游览过程,随时都可以领略自然的风光。透过理想化的山水,使观者徜徉其间,身临其境。观者面对画中山水所再现的意境中,以神思畅游于山巅水崖之间,身心合一地感知艺术空间与自然空间,是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卧游”一词由宗炳提出而一贯至明清,而明清时期徽州的版画艺术风貌蒸蒸日上,出现大批文人和画家,在艺术方面受“卧游”的影响,画面突出表现在引发思乡之情、体现遗民情节和单纯的对风景的喜爱这三个方面,成为徽州版画的重要表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15期2020-10-21

  • 论“卧游”的美学意味
    千里之观。此谓“卧游”之解也,卧游起源于形象的直觉,而这种形象的直觉是独立存在的,和现实中的人生是存在着距离的。欣赏者通过审美意象、审美经验而产生审美愉悦,审美愉悦以一种切切实实的方式连接着日常生活。山水相连,山水常有,但投身山水间的勇气和机会却不常有,于是“卧游”便成为移情于审美的最佳途径。关键词:“卧游” 移情 审美 意象 感悟一、“卧游”之移情郭熙在《林泉高致》里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其旨安在?邱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

    参花(上) 2020年10期2020-09-06

  • 宗炳《画山水序》部分解读及对笔者创作的影响
    怀;观道;畅神;卧游中图分类号:J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8-0147-02一、部分原文和译文《画山水序》部分原文: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译文:道内含于圣人生命体中而映于物上,贤者澄清其怀抱,使胸无杂念以品

    戏剧之家 2020年18期2020-07-04

  • 浅谈山水画中的“卧游”与“记游”
    陈珏如摘要:“卧游”与“记游”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两个重要观念,它们伴随着山水画的不断发展,又各自延伸出诸多其他的山水画创作理论,从而间接引导产生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风格流派。本文尝试分析“卧游”与“记游”在传统山水画中产生的因由、表现差异、艺术特点,以及对山水画创作的影响。关键词:山水画   “卧游” “记游”   当代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艺术评鉴 2020年1期2020-02-14

  • 卧游时代
    蒋曼“卧游”,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因道路艰难,交通不便,稍微远一点的风景只能口耳相传。于是,古人因地制宜,发明了新的旅游方式,即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山水,琢磨人生的意趣,探索哲学的况味。南北朝时宋朝宗炳的《画山水序》明确提出“卧游”一说。宗炳,字少文,善书画,好山水。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以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于是,“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这是中国古人的卧游方式,以画来触发想象,宽慰心灵。

    读者 2019年17期2019-08-13

  • 卧游:山水画创作思想的转折点
    ”,最早提出了“卧游”一词。“卧游”这一审美质量如何转化到绘画作品中呈现?宗炳说“山水以形媚道”,“媚者”,悦也。审美观照的直接对象就是自然山水,而且可以通过图画就能神游山水之中,他又说“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弄操,欲令众山皆响’”。人们通过这种观照不仅可以得到审美的愉悦,还可以向宇宙本体实现对道的把握。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审美心胸,才能对自然山水和山水艺术进行审美观照,才能由观照进一步达到对宇宙本体“道”的深层把握。这也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所提

    艺术品 2019年6期2019-07-25

  • 志扫天下的少年还在吗
    季笑羽晋人喜卧游,足不出户便能畅游山水,陶冶性情,于动荡乱世之中仍能获得主体意识的升华和对内在心灵的守护。重视坚守“自我”本是件值得赞赏的事情,只是蔽塞于一室之隅观望呆板的画卷又怎能真正地充盈心灵?莫非晋人也有“触目皆为青山绿水”的本领?大抵是相同的理由,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以“宅”的形式宣誓对本体的守护。进屋一看,手机、电脑、平板一应俱全,然而置身虚拟世界,妄想获得内在心灵的丰盈,似乎比古时的卧游更不靠谱。1如此看来,所谓的“宅”不过是以构筑一己之世界为名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9年3期2019-04-15

  • 卧游之乐 ——版画中的东方意蕴”策展手记
    anzhi)一“卧游之乐——版画中的东方意蕴”展览的策划是基于深圳画院“版画100·年度收藏作品展”项目开展的。这是一个已连续举办4年、以收藏和推介版画艺术为宗旨的专题项目,通过以展带藏的方式,凝聚了一批优秀版画艺术家和版画作品。4年来,我们通过“版画100”这个平台,从全国范围征集和收藏了300余件版画艺术的精品力作,包括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涵盖了木版、铜版、石版、丝网和综合版等多个版种。创作主题也丰富多样,其中不乏在版画界已发表、入选过重要展览或

    画刊 2018年12期2019-01-03

  • 一时事与千古事
    洒可爱,如《江南卧游册题词》中的《横塘》:“去胥门九里,有村曰横塘,山夷水旷,溪桥映带村落间,颇不乏致。予每过此,觉城市渐远,湖山可亲,意思豁然。风日亦为清朗。即同游者未喻此乐也。”其才如此,其人又如何?魏忠贤建生祠,李流芳竟不往拜,与人说:“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 董其昌为此大加赞叹:“其人千古,其艺千古。” 是啊,诗人,要有诗,更要有人,诗要立得住,人也要立得住。赫赫威权之下,读书人是可以有选择的:选择 “拜” 或 “不拜”,选择 “一時事” 或

    华声文萃 2018年2期2018-09-18

  • 宗炳“卧游”的文化精神及当代价值
    陈明摘要:卧游精神的实质在于人的畅达,圣人含道映物,物象本身是客观世界的成像,人的外化世界是否能够契合这一般性规律即道,是我们追寻生命意义的核心价值,对当代社会中乏味可陈的新名词如宅男,屌丝,腐女之类欣然接受的社会新势力,精神修养应该重新成为社会追求与认可的普世价值观。关键词:卧游:道:精神一、宗炳“卧游”之“趣”周朝开始,人从宗教中觉醒,而出现了人文精神以后,自然的山川便由带有威压性的神秘气氛中,渐渐的解放出来,使人感到自然的山水对人的生活实际上是有很大

    北方文学 2018年9期2018-07-16

  • 一时事与千古事
    洒可爱,如《江南卧游册题词》中的《横塘》:“去胥门九里,有村曰横塘,山夷水旷,溪桥映带村落间,颇不乏致。予每过此,觉城市渐远,湖山可亲,意思豁然,风日亦为清朗。即同游者未喻此乐也。”其才如此,其人又如何?魏忠賢建生祠,李流芳竟不往拜,与人说:“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董其昌为此大加赞叹:“其人千古,其艺千古。”是啊,诗人诗人,要有诗,更要有人;诗要立得住,人也要立得住。赫赫威权之下,读书人是可以有选择的:选择“拜”或“不拜”,选择“一时事”或“千古事”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8年5期2018-05-14

  • 一时事与千古事
    洒可爱,如《江南卧游册题词》中的《横塘》:“去胥门九里,有村曰横塘,山夷水旷,溪桥映带村落间,颇不乏致。予每过此,觉城市渐远,湖山可亲,意思豁然,风日亦为清朗。即同游者未喻此乐也。”其才如此,其人又如何?魏忠贤建生祠,李流芳竟不往拜,与人说:“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董其昌为此大加赞叹:“其人千古,其艺千古。”是啊,诗人诗人,要有诗,更要有人;诗要立得住,人也要立得住。赫赫威权之下,读书人是可以有选择的:选择“拜”或“不拜”,选择“一时事”或“千古事”

    公务员文萃 2018年2期2018-03-12

  • 一时事与千古事
    洒可爱,如《江南卧游册题词》中的《横塘》:“去胥门九里,有村曰横塘,山夷水旷,溪桥映带村落间,颇不乏致。予每过此,觉城市渐远,湖山可亲,意思豁然,风日亦为清朗。即同游者未喻此乐也。”其才如此,其人又如何?魏忠贤建生祠,李流芳竟不往拜,与人说:“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董其昌为此大加赞叹:“其人千古,其艺千古。”是啊,詩人诗人,要有诗,更要有人;诗要立得住,人也要立得住。赫赫威权之下,读书人是可以有选择的:选择“拜”或“不拜”,选择“一时事”或“千古事”

    醒狮国学 2018年11期2018-01-20

  • 一时事与千古事
    洒可爱,如《江南卧游册题词》中的《横塘》:“去胥门九里,有村曰横塘,山夷水旷,溪桥映带村落间,颇不乏致。予每过此,觉城市渐远,湖山可亲,意思豁然,风日亦为清朗。即同游者未喻此乐也。”其才如此,其人又如何?魏忠贤建生祠,李流芳竟不往拜,与人说:“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董其昌为此大加赞叹:“其人千古,其艺千古。”是啊,诗人诗人,要有诗,更要有人;诗要立得住,人也要立得住。赫赫威权之下,读书人是可以有选择的:选择“拜”或“不拜”,选择“一时事”或“千古事”

    读者 2017年24期2017-11-29

  • 逍遥遣世虑,泉石是安居
    所收沈周册页为《卧游图册》和《吴中山水图册》的部分作品,现均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卧游图册》为纸本设色的十七开册页,每幅尺寸纵28.1厘米,横37.6厘米。首开自书“卧游”,钤朱文“沈氏启南”印。其后所绘十七幅小景,山水七帧,其余十帧均为平常生活中所见的花卉禽畜等,分别是:仿云林山水、杏花、蜀葵、秋柳鸣蝉、平坡散牧、栀子花、秋景山水、芙蓉、枇杷、秋山读书、石榴、雏鸡、秋江钓艇、菜花、江山坐话、仿米山水、雪江渔父。每幅画上均有沈周的自题诗句,落款后钤朱文“

    中国美术 2016年4期2017-01-12

  • 清溪松阴图
    一尺泾宣千里路,卧游天界小蓬莱。——宦振宏一峰独秀万丈岩,苍松翠柏锁青山;溪涧飞泄腾云雾,拄笏遥望不知还。——王伯平张慧琴电话:13565168088 地址:新疆阿克苏市教育路金龙玉器城“雅石汇”几年前在朋友家偶见奇石,即被其丰富的色彩和画面深深吸引,从此便走上了寻石、赏石、藏石之路。在捡石中,融入自然,强健体魄,并与石友们建立友谊、感受真诚,开拓了眼界,开阔了胸怀。被石友选为协会副会长,数载积累了数吨奇石,并开店与石友一起学习,共享赏石乐趣,充盈生活,揭

    中华奇石 2015年12期2015-07-09

  • 卧游”石桥山水画展—暨“梵几”家具西安首展
    (陕西·西安)“卧游”一词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当时玄学兴盛,因交通不便,文人雅士们鲜有机会外出游玩,但又想体悟山水中所蕴含的哲思,后渐渐出现了通过欣赏山水画来体悟的方式。此次石桥先生的山水画展旨在向古代文人致敬,共展出青绿山水、泼墨山水、水墨山水等精品新作70余幅,其中有2张10米长卷。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纸上展览与多媒体结合,在展厅的一个区域将石桥先生的作品以影像“手卷”呈现,其代表作品《卧游》配以相应的水流音响效果,并伴随观者脚步声由远及近,如人在画中游,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7期2014-09-15

  • 卧游全世界
    道这座房子啊,我卧游。拜伦的诗里还特别写了这个Chillion,它是座监狱,地下室里面关着囚犯。”我这个朋友佩服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发现你李敖一个土蛋,你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瑞士日内瓦湖东边这么一座小小的、古典的小房子你都这么熟悉,你真是神了。虽然没有去过,可是我就能够用我的资料到了那里。我给大家讲过,在“9·11”那天晚上,我做的电视节目里面,当时我就断定那架飞机不是意外,而是有意撞上美国的“双子星”大楼的。原因就是:它如果是意外的话,驾驶员会操纵它掉

    意林 2014年16期2014-09-11

  • 书画延年(十三)卧游山水 神往太虚
    温旧游,这便是“卧游”一词的出典。南宋陆游有诗句:“病骨虽臞(qu,同癯,瘦)犹健在,未应遽作卧游图。”范成大有诗句:“他年终补卧游图。”元代倪瓒也有诗句:“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入卧游。”宗炳的画作已无踪迹可寻,但他写过一篇著名的《画山水序》,指出“今张绡素(画绢)以远映,则昆阆(lang,指传说中昆仑山上的阆苑,神仙居处)之形可闱于方寸之内。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峰岫蛲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伺为哉?神

    收藏 2013年1期2013-04-27

  • 游天目山
    ,将安归乎⑥?有卧游耳⑦!”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⑧,即同行。[注释]①苦甚:烦闷得很。②霁:雨止天晴。③僧房甚精:和尚的房子很讲究。④石篑(kuì):明朝陶望龄的号,作者的好友。⑤供茗(míng)糜(mí):送来早茶、早饭。茗:茶,糜:粥。⑥将安归乎:能到哪里去呢?安:疑问代词,哪里。⑦有卧游耳:只有躺在床上神游罢啦。卧游:原指不能亲临游览胜地,以欣赏山水画代替游览,如“满壁江山作卧游”。本文是诙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2003年6期200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