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教学之我见

2015-01-23 22:44邵璟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审美剪纸教学

邵璟

摘 要:剪纸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之一,对学生进行教学是非常好的乡土资源。学习剪纸,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生活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精神。

关键词:剪纸 教学 审美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剪纸是祖国传统文化艺术里的绚丽瑰宝,光辉灿烂。她的内容极为繁博,对学生进行学习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剪纸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从学生的思想、审美、能力三方面去熏陶、去培养。

一、学习剪纸,有利于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生活之情

中国剪纸在世界文化中享有较高的地位,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剪纸,喜爱剪纸艺术,尊重和传承剪纸文化。这门艺术,她来自于民间,在不同地区有着明鲜的地域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欣赏浙江乐清细纹剪纸、广东佛山铜锡箔剪纸、云南的佛事剪纸、河北蔚县的点彩剪纸等时,学生为祖国拥有这么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而自豪;当学生欣赏到“细纹”刻纸技法时,为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而赞叹不已,为他们对艺术执著追求而深深佩服,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劳动人民的伟大。

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他们找出剪纸根植在祭祀亡人和婚礼上。如布置洞房时,人们喜欢把剪纸贴在窗户上、门上、嫁妆上,甚至是每个角落,内容有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双喜临门等,把喜庆的气氛烘托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欢欢喜喜。这就是劳动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能用手中最简单的材料和工具把生活装饰得多姿多彩。再如过春节,劳动人们把带有生肖的剪纸点缀在家门口,反映出劳动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在这些例子里,学生感受到剪纸艺术所带来的生活效应,隐形中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意识,发展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开发和利用剪纸资源,让学生认识他们“手中的土文化”,在艺术和精神世界里双获丰收。

二、学习剪纸,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在欧美文化及流行文化的倾泻冲淡下,学生对剪纸艺术产生了陌生和疏离。在“婚礼”风俗中,剪纸艺术随处可见,可惜的是我们的学生在欣赏时,只会看到其中的“热闹”,而不知其中的“门道”。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剪纸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假托、借喻、谐音的手法来传情达意,以满足世俗的愿望。如剪金鱼满塘寓意金玉满堂,剪枣、桂花、莲子比作早生贵子,剪瓶、戟、磬、鞍象征平安吉庆,剪蝙蝠、鹿、桃子、蜘蛛则喻示福禄寿禧。当我组织学生欣赏《福善吉庆》作品时,学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三个娃娃坐在一起,一个拿扇戏蝙蝠,一个肩扛橘枝,一个手持玉磬,以蝠、橘、磬、扇谐音为福善吉庆,寓意是吉祥富贵之意;表现技法主要采用了阳刻法,同时也结合了阴刻法,黑白相间,主次分明;事物造型简洁、淳朴,寄托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如欣赏浙江剪纸,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浙江剪纸数温州乐清的“细纹”刻纸最有名气,她有700多年的文化历史,被誉称为“中华一绝”,当地人把这种细纹剪纸称作“龙船花”。龙船花的图案千变万化,玲珑剔透,瑰丽多彩。刻纸艺人能在四寸见方的白纸上刻出几十种复杂的图案,最多可达六、七十种,精微纤巧,细若发丝,有正字形、喜字形、龟背形、冰梅形等。几十种图案交织在一起,层次丰富,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乐清剪纸以其挺秀、细致的风格显现出江南特有的风神气韵,与北方的粗犷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经过剪纸内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上深入了解,学生欣赏到各式各样剪纸时,都会用艺术的眼光去评价她。

随着剪纸艺术的欣赏,学生审美视域不断扩展,学生对事物观察认识逐渐深刻,因此,学生在剪纸表现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画面内容的情节性愈来愈带有浓厚的学习生活、劳动生活味道,线条注重起细腻匀称,花纹装饰注重起图案化,使画面的丰富性、具体性、完整性得到统一。教学中,我紧密联系时事政治——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诞生,它在造型、线条、装饰上非常适合学生剪纸表现,加之他们对福娃的喜欢,在制作中通过“字·画”相结合方法,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福娃”剪纸作品出现在他们的手中(附图)。通过实践操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对物象造型上渐趋成熟,把丰富多彩的生活表现得更加美好;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直接领略到剪纸艺术的形式美感;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继承和发扬剪纸艺术。

三、学习剪纸,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精神

剪纸艺术学习,她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利用民族的优势艺术形式语言,结合生活更多、更广泛表现,她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条件优越,这是有利的一面,但也有心理缺陷的一面,如“骄·娇”二气太重,关心别人太少,缺乏合作精神,主动接受教育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对学生进行剪纸教学时,发现学生制作难度稍大的作业就表现出讨厌、烦躁的情绪,针对这种现象,我引导学生从简单、容易内容入手,慢慢培养起学生耐心学习习惯。等到一段时期后,制作比较繁、难的作业,进一步掌握住一些技法,循序渐进,树立起他们的信心,以“愚公移山”精神攻克难点,从而达到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培养毅力的目的,大大剪去了学生的浑身娇气。通过对剪刀、小刀的使用,学生掌握一定剪刻技法,达到心灵手巧的效果。最后,学生明白:学习任何一门艺术都要有持之以恒的认真刻苦精神,而认真刻苦精神,往往以坚强的意志作为支撑;一份汗水,一份收获,艺术上无捷径可走的道理。让学生既学习剪纸,又学习做人,为日后取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个学生平时不慎跌伤了右臂,导致手臂脱臼,但这位学生仍然坚持学习,在同桌的协作下,用左手来制作,作业制作得相当细腻、漂亮。我不失时机,把这位学生在课堂上作为典范大力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做一个勤学拼搏、吃苦耐劳的人。

通过学习、探索,学生在欣赏剪纸中熏陶思想感情,提升审美情趣,在制作中传承良好学习精神,为今后综合艺术能力发展添上成功一笔。

(上虞市沥海镇小学 浙江绍兴)

猜你喜欢
审美剪纸教学
剪纸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