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镜塘与书画鉴藏印琐谈

2015-01-23 08:02何鸿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学院朱文书画

何鸿

何 鸿 1972年生,汉族,浔阳彭泽人。祖辈世代书香,好书法和古物鉴赏。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0年羁旅杭州,在杭州塑料泡沫材料厂工作两年有余。199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本科。1997年分配至宁波大学任教。1998年至1999年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班结业。2000年调上海朵云轩(上海书画出版社)任编辑,期间在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大学任教。2004年调中国美术学院工作,任教艺术品鉴藏与保护专业。

主持课题和获奖有:一、《浙江历代书画鉴藏和鉴藏家印鉴》(2007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二、《域外浙瓷》(2008年,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三、《浙江青瓷史》(获2011年浙江省社科联第三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四、《浙江杭州古代佛教雕塑遗存调查》(2013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度课题)。五、2013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重大奖励。

著述有《艺术品市场案例分析和投资指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年07月);《浙江历代书画鉴藏及鉴藏家印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11月);《域外浙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艺术品市场研究与管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中国收藏学概论》(合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年10月);《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上下册,执行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越窑青瓷文化史》(合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浙江青瓷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艺术概论新编》(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国文物收藏鉴定必备丛书·陶瓷》(12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海派绘画识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近现代书画家市场行情速查》(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钱镜塘常用印》(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等。

此外,在《台北故宫文物月刊》、《陶瓷研究》、《景德镇陶瓷》、《中国陶瓷》、《佛山陶瓷》、《南方文物》、《荣宝斋》、《世界美术》、《美术观察》、《艺术当代》、《书与画》、《收藏家》、《典藏》、《收藏》、《艺术市场》、《艺术探索》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

2002年我在上海朵云轩工作时,有幸把玩沪上“数青草堂”主人钱镜塘先生(1910-1983年)的近百方书画收藏印,并全数收入钟银兰先生主编的《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和我的拙著《浙江历代书画鉴藏及鉴藏家印鉴》。书画收藏者对鉴藏印的爱好,不仅仅是体现一种收藏的乐趣和传承脉息,更主要的是一种诚信和人文责任。印虽小,却可见乾坤。

近代沪上金石书画收藏鉴赏家钱镜塘先生,是那个年代沪上收藏界的传奇。作为书画家,他曾与张大千过往甚密,情趣相投;作为鉴定家,他与吴湖帆堪称沪上“鉴定双璧”;作为收藏家,他与工商巨子刘靖基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被誉为“收藏之富甲于上海”。他们富甲一方的收藏也成为那个特定年代上海收藏界的一道风景。

钱镜塘是浙江海宁人,原名德鑫,晚号菊隐老人。若追寻其远祖,即为吴越王钱鏐之嫡裔。他祖父辈均善丹青翰墨,富于书画收藏,由于家学深厚,教育有方,钱先生自幼便酷爱丹青之妙,及长,更擅长金石书画之鉴藏。他也被誉为“今之项墨林、安仪周、庞莱臣”。钱先生无论是其藏品之丰富、精到,还是其藏画捐画之精神、气节,均为后人称道。据统计,钱先生经手的金石字画,多达5万多件,这一数目相当于当时整个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数目的三分之一,这些藏品件类涉及卷轴书画、信札尺牍以及金石碑帖等。在众多他钤印的书画作品中,其鉴藏印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篆刻印章是一种精致的传统艺术,虽小巧,但不乏厚重。印章有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后汉书·祭祀志下》中说:“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篆刻,又称 “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兽骨上刻“字”(即我们称呼的“甲骨文”)。这些文字具有较高的刻制水平,刀法雄浑,线条奔放。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的传统习惯。

鉴藏印或称收藏印,一般是指书画收藏、碑版收藏或古籍善本收藏所用之印,也区别于一般的书画钤印所用之单纯名章和闲章,多半体现收藏者的鉴藏方法、习惯或爱好、志趣等。书画钤印用于收藏,目前所见最早是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南北朝写本《杂阿毗昙心论》卷中所钤“永兴郡印”朱文方形官印。唐代美术史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三“著录”有“张氏永保”(唐代鄂州司马张怀龢与其弟盛王府司马张怀环用的“张氏永保”方印)、“永存珍保”、“永存珍秘”、“彭城侯书画记”等印记。鉴藏印有官家也有私人用印,官家如皇家内府等。如北宋徽宗有一套收藏印,分别钤于书画上的固定位置,共七枚玺印:“御书”葫芦印、双龙方印和圆印、“宣和”方印、“宣龢”方印、“政和”方印、“政龢”方印、“大观”方印、“内府图书之印”大方印。又如清代乾隆皇帝也好收藏,鉴藏印数量甚多,如乾隆有八玺:“乾隆御览之宝”椭圆朱文印、“乾隆鉴赏”正圆白文印、“石渠宝笈”长方朱文印、“宜子孙”方形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长方朱文印 、“石渠定鉴”圆朱文印、“宝笈重编”方形白文印、“乾清宫精鉴玺”。私人鉴藏印则比较多,多根据个人自己的兴趣爱好钤印。如明代书画收藏大家项元汴,他的收藏印颇多。有“项元汴印”、“子京”、“墨林”、 “天籁阁”、“寄傲”、“净因庵主”、“李项氏世家宝玩”、“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父秘定之印”、“神品”、“密”、“子孙永保”、“神游心常”、“子孙世昌”、“桃花源里人家”等等。

文物艺术收藏,最重诚信。故“印”、“信”二字连为一体。藏之有道,献之有益。这是文物艺术收藏的基本原则和价值体现。书画家非常讲究用印,像齐白石先生就被称为“三百石印富翁”,但他的印多为私印、字号印、斋馆印、闲印。书画鉴藏印与一般书画家用印不一样,其作用正如唐代张彦远所言:“若不识图画,不烦空验印记。”“明跋尾印记,乃是书画之本业耳”。收藏家的鉴藏印是鉴定书画真伪的一种重要旁证,兰亭真伪争论多年,最终由一方印章拍板定案,《上虞帖》也是南唐用的一方“内合同印”,表明流传之序,确定其历史地位和价值的。前辈收藏家项墨林、安仪周等收藏家的鉴藏印,在后人鉴定书画时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钱镜塘先生的鉴藏印对20世纪以后的书画收藏也显示了其重要价值,对后人而言,不仅仅是鉴藏书画真伪的参考价值,也体现一个书画鉴藏家的人格品节、德信、气质和人生轨迹。艺术以德信为高,以诚信服人,也以真心教人。endprint

钱镜塘先生会根据自己收藏书画的不同类别,将书画家的作品以及自己对藏品的珍爱程度,一一鉴别分析,采用了形式各异、内容别样的收藏印。钱先生的鉴藏印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模糊收藏,如“镜塘审定”、“镜塘藏古”、“镜塘心赏”、“镜塘平生珍赏”、“海昌钱氏图书”、“海昌钱氏数青草堂珍藏金石书画印”、“已未秋日重归镜塘”、“数青草堂供养”等等;一类是专题收藏印,或以题材为重,或以人物为主,或以地域为特点。如“镜塘藏扇”、“镜塘藏荷”、“钱镜塘珍藏乡贤经籍印”、“海昌钱镜塘收藏明贤尺牍印”、“钱镜塘鉴定任伯年真迹之印”、“钱镜塘审定吴湖帆真迹”等。

他的众多印章,朱文、白文、书体不同,章法各异,印风有的工稳方正、气息平和,有的法度森严、布局工谨,有的清新明快、刀法洒脱。而篆刻这些印的作者,大多是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沪上知名篆刻家,如唐醉石、高络园、陈巨来、王个簃、谢磊明、钱君匋、高式熊、陆俨少等。在沙孟海题签、谢稚柳书扉、郑逸梅作前言的《钱镜塘鉴藏印录》中收印六十五方,均有款识。我们清楚地发现有:谢磊明一方,唐醉石二方,高络园一方,王个簃五方,陈巨来十五方,钱君匋三方,邓大川二方,支慈庵二方,葛子谅十四方,岂夫二方,高式熊十四方,吴朴堂四方,刘一闻一方,徐云叔一方。其中有大部分印为陈巨来先生所刻。陈巨来(1905-1984),名斝,后以字行,号墒斋,别署安持,安持老人,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幼承家学,篆刻初师嘉兴陶惕若,后拜沪上赵叔孺先生为师。再后又由赵叔孺介绍得识于收藏大家吴大澂之孙吴湖帆,吴慷慨将家藏汪关《宝印斋印式》十二册借其参考,使他的治印炉火纯青,更为精练老当。陈巨来自言平生刻印不下三万方,全国大部分博物馆、图书馆都曾请他刻制元朱文考藏印,当代书画大家张大千、溥心畬、吴湖帆、叶恭绰、冯超然、张伯驹、谢稚柳等用印,也大多出自巨来之手。陈巨来是钱家常客,交往甚笃。陈巨来在《安持人物琐记》中记载有与汤云和钱老一个有趣的“鉴赏”故事:“(一九)六四年余在掮客钱镜塘家中又遇见了,一别近廿年,相见甚欢。余询以当年葛氏所藏之十余方文衡山印何故崭新?汤云:以前所制犀角印,都以明人破犀角杯廉价得之,故做假易,后得一犀角,为一现代物,做假包浆殊不易,故只能穷想方法,做一锡匣子分三行,行四格,每印放入后,用锡合口,再加以化学涂之,埋入泥中。锡本易黑,上加药物,一年多即变成古气盎然了。再剪开作为新出土古物了。葛氏受了蒙骗,以一千元买去的。后来吾印章不做了,专收罗无款识的古金彝器,假添文字,文字完全在名器物上东集西凑,略减篆意,而用松香等等涂上刻以欺人的。容庚辑的《金文篇》上即有许多字是吾改造而成的云云。钱镜塘即取一商爵示之曰:这件是你所添的铭文吗?汤云:巧得很,是的。钱云:你提证据来。汤云:可当场拆穿给你们看看。遂取一火柴点着了,汤说:只能离开二三分熏之于旁,如铭文上得热气,即发出松香味来,那即是伪添的了;如火太近,字即烊了。真铭文尽烧不妨的,云云。是年余已六十,汤八十余矣。汤忽对余云:你元朱文名望很大呀。余曰:哪有你的古拙像真呀!汤竟云:不妨不妨,吾来教教你。余因其老了,故只能对之曰:请教请教。”据郑逸梅先生描述:钱镜塘不仅精于鉴赏和收藏,还将书画收藏与生活情趣结合起来。当时钱镜塘住在沪西茂名南路一幢楼上,明亮舒畅,四壁挂满书画。他的悬画,往往按着季候,不断变换。如梅花盛放时,他就悬挂许多梅幅,且多为明清人杰作。在他的庭院中,杂栽盆花供置几案,使画中的花与盆中的花相映相亲,顿使室中充满着春的气息。夏秋季节,他就将莲、菊、山茶、松竹等盆载,配着映时的丹青妙迹。并邀请当时书画名流赏玩,开襟清话,其乐陶陶。

钱先生为人谦恭、随和慷慨,曾经多次把自己所藏名人印章和古代书画捐献给国家博物馆或地方博物馆,累计有4000余件。钱镜塘远房堂兄弟钱君匋先生回忆说:一九六三年,西泠印社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他就捐献了名家作品数十件,其中也有名家印二十四件,包括文鼎、吴昌硕、曹世谟、王大昕等的手刻。我想这也弘扬了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学术宗旨。而钱镜塘先生也是西泠印社社员。钱先生这些众多风格各异的名家印章曾经钤印在数以万计的古代书画上,印证着一个老人搜求、鉴赏、鉴定和珍藏书画古籍所付出的毕生心血;也映照着钱先生一生“人淡如菊”的精神情怀。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学院朱文书画
Modeling the heterogeneous traffic flow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elf-stabilizing and autonomous vehicles
Metal substrates-induce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monolayer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for hydrogen evolution catalysis*
中国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文化部的动漫奖公布《大鱼海棠》、中国美术学院等获奖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小小书画廓
发现木耳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