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玩”曾翔艺术展卮言

2015-01-23 08:06魏广君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篆刻书法

魏广君

曾 翔 祖籍湖北随州,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篆刻研究所所长、曾翔书法工作室导师。中国国际交流书画院副院长、湖北书法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名家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名家工作室导师。北京印社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作品曾连续获得全国第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一等奖,文化部全国第十四届书法群星奖,世界华人2007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大展优秀奖;连续五届入选 “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中国当代书法二十家提名展”; 书法篆刻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六十年》、《共和国书法大系》、《当代美术史——书法卷》等史册;多次受邀参加日、韩、法、德等国艺术交流活动。

著有《艺术巨匠·米芾卷》、《中国书法艺术大师·颜真卿》、《世界艺术大师·克里姆特》,《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辅导教材·行书四大家—王铎》、《草书入门电视书法教程》等。出版有:《曾翔书法篆刻作品集》、《当代中国艺术家年度创作档案篆刻卷2011·曾翔》、《中国当代书家精品集·曾翔》、《当代名家新作·曾翔卷》、《中国书法家书风·曾翔卷》、《汉字印象》、《曾翔书画作品集》、《曾翔画虎》、《曾翔08新作》、《曾翔篆书千字文长卷》等。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南海、中国书法馆、今日美术馆、荣宝斋画院、昆仑堂美术馆、武汉美术馆、湖北省艺术馆、国际友仁及私人收藏机构收藏。

在我的朋友中,曾翔应当算是办展览最多的一位,印象中三天两天就来个通知,在某某处集合聚餐,此可谓陈仓暗渡,他的艺术展又要开幕了。

真佩服他,一是精力旺盛的,不停的折腾着各种事情;二是每次展览都能换些样子,让你视觉上有新鲜感;三是性格豪放,乐于助人,身边聚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和学生,大家也乐于为他做些事,于是,展览也就无休止的开办起来。所幸的是,曾翔葆有一颗对待艺术一以贯之的敬畏心,不至于草率为展览而赶制作品,去做重复性的劳动。只此,就足可以让人感动了。因为在这让浮躁人都说这个社会太浮躁的今天,曾翔一直踏实的运用他的书法艺术的创作手段,利用“中国线”在多种材质上,在多个领域中,创作着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作品,体现出自己高亢的、有些沉郁色彩的精神品格。

曾翔的书法,是大多数书法人及其爱好者提及其名字,便能够自然在脑海中浮现出或恣肆狂放、或憨态可掬的品貌。恣肆狂放者多以草书,憨态可掬者多以行书出之,大小字错落、长短线纵横,急匆匆、呼喇喇,间或有他一二声自胸腔喷薄而出的吼声,也有低婉的一两声念叨。一般的讲,吼的是“好的不得了”,念叨的是“出事啦”或者是“出大事啦”,这是曾翔的口头禅,其实啥事也没出,依我看来,一是他要将胸中的奇气、逸气、闷气乃至恶气吐之而后快。从另外一面看,是一种书写时,自我的心理习惯或生理要求所必然。

对于一位艺术风格独立的艺术家来讲,尤其是朋友之间,我觉得没有必要对他成才之路上的诸多情节予以解析,看图说话可能更明白些。他作品中有的是奇异之气,就没必要说他上追取法是如何的高远了,但汉魏的书法对他的影响是入其骨髓的,体用到草书上的是质,而其形则托唐少许,托于宋之黄庭坚则多多许。为什么呢?从行迹上分析,诸如张旭用笔的崎岖和盘礴,怀素的单线体式,均不在他视线之内,亦或是有意取而不大用,自不在我赘述。但可言的是,古人有诗赞怀素狂草创作的情状是“兴来小豁胸中气,忽然绝叫三五声”,在曾翔那里还是可以得到应征的,更有意思的是这诗句中的绝叫声,是奠基于“小豁”的,说的是“小豁”而非 “大豁”,这里道出一个机关——即控制力。俗话说“冲动是魔鬼”,艺术创作需要冲动,但如何去控制自己原始的创作冲动是个大问题,在曾翔那里是他自己才能知道的,或可用他的顺口语“控个球”来解答。

话说远了,兜回来说黄庭坚的草书对他影响,主要在形及空间构成的关系上。黄庭坚草书法单字中宫紧收,行笔曲往顿挫,运用错位移动视线的原理,打破草字书写的正常联系方式和界限,使线条的丰富性呈现在具有移动性的、富有空间色彩的表现状态中,加之单字构造奇险,符合于跌宕的整体书写节奏变化,使局部与整体和谐一致,其书法具有特殊的精神魅力。我尤喜爱其草书《李白忆旧游》一卷,因之温婉,因之秀逸的风度。其他诸如《廉颇蔺相如传》、《诸上座帖》未免纵情,虽有“绝叫”,而少收敛,以此论曾翔书法,不知是否确当,还是留于他自我审度为好。

曾翔兄最好的书法还有他的小行书,这些小行书,似乎本于北朝墓志,有汉代“墓道塞石”以及《好太王》那样的意味,似不经意,但极为精彩,是精雕细琢之后的洒脱自然,笔法的回藏、提按顿挫,气韵的贯通,使得行气篇章最终构成了一种具有民俗色彩的“图像境界”,这是一种画面感,当古典的书法技法和当代书法精神进入这种“图像境界”,就会使我们觉得他的书法确实能够切入我们的生活空间,使我们的生活空间变得文化。

曾翔不仅书法玩得好,令人尊敬。举凡瓷器刻划、佛教性题材绘画、刻壶、陶印、陶艺等等都不比书法的艺术性差。全然以书法意识信笔挥洒,正是这种思维异常活跃的信笔挥洒,使他能迁想而妙得,像魔术师一样把书法的线变成面,甚至是一团有不可理喻性的、墨的大概之象,这些图像不是蒙德里安式的,但有理性意识作为骨架支撑其中,这就是书法意识中的“小豁”。在书法之外,他的瓷器上的图像不低于他的书法的魅力。他的佛教类的绘画,在材料和颜料的选择上,综合了各种纸板、丙烯及磨石料的石粉等等,在他认为是异想天开的作法。而成象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因循了佛教信仰系统内的人们见识过的图像,使他与阅读者都能够认同的一种精神图腾,是他意向中的天开。他的刻壶、他的陶印、他的陶艺等等,都可以作如是观。

其实,曾翔的爱好还远不止这些,但他都能玩得很精彩,究其原因应该是楚人特有的浪漫气质,英雄主义情节,执着的可以拼死的性格,以及任侠好勇与当仁不让的人格精神,这是基因传绪的底因,因我也是楚人,故知之亦然。

在石材上的篆刻作品,可以看出他用刀是缘于白石老人所创的刀法,故其落刀多以单向冲刻,留有石性的自然崩花,取得了自我的意内的自然之象,这是一种尚朴的精神内核所驱使完成的“大象”之作。

在陶印的创作上,他多运用民间性的书写方式。借鉴如“汉墓道塞石”,纵情随性的、不拘束的、也就不留余地的字法和情貌,有时可以说纯属于随意划拉,间或以修饰性的雕琢,在软体的胎泥上更容易表现这种情绪化的东西,经烧制完成,刀线又有所收缩,就将随性的东西压制了许多,也使一些乖张的体势,增加了一些平和,人造与天和,使这些作品显示出一种在强调主观性表现的同时,多了些意外性的文字图像魅力。

再者,曾翔经多年拼搏,在社会上已属于有闲阶层的人士了,可能是他闲着无聊,闲者达观,便有魏晋人的气质和风度;他想往“心闲”但他“命苦”,所以他只要手里有工具,就干点儿活,心里才踏实;他是个矛盾体,“心闲命苦”的人,没事就爱较劲,与古人与今人,总之是与一切与他性情、才艺相当或高出他的人较真,要做个超人,才有存在感;他天性永远停留在青春期,大男孩的精神状态,心里总是蠢蠢欲动,他能把他手头的一切东西,都化作他的创作素材,他有这个才能,才能把自己的一切喜、怒、哀、思、愁等等,准确与不准确的即时表达出来。这种拼死性的精神状态,使人们感到他不懈追求理想目标的精神和旺盛的生命活力。

曾翔是豁达的,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他是个大糊涂蛋,但其内核是清明的,在相当大程度上讲,是非常脆弱和非常敏感的。许多人满以为谁也伤害不了他,谁又知道他总被人伤害呢,总是打掉牙咽肚里,练得不一般的忍耐功夫,久而久之,大智若愚的大貌也就呈现出来。

这次“好好玩”的展标,是老了吗?是要平稳了吗?是要大多数人接受这些样式吗?我统观这次展览的作品后,确实感到整体状态存在这诸般因素。我想还有一句俗语送给曾翔:“老要张狂”,尤其是在艺术上。endprint

猜你喜欢
篆刻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篆刻
书法欣赏
瑩波篆刻
书法类
庞说篆刻(十一)说临摹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