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味道

2015-01-23 08:07胡抗美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王弼宗白华老子

胡抗美

老子的味道是平淡。他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平淡即无味,而无味之味更加有味。对于老子的味道,许多人解读为言不尽义,也不无道理。 但是我觉得王弼的解读似乎更为贴切,更为有味道。王弼说:“以恬淡为味”,他具体的强调了艺术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格。

曾翔的字“像小孩写的”一样,听到不少人如是评价曾翔的书法。我揣摸,像小孩写的一样至少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天真,另外一层是平淡。如果把天真与曾翔联系起来,必然想到“老夫聊发少年狂”或“老顽童”等等描述 。观其人,视其书,还真是那么回事。曾翔性格直率,口无遮拦,受伤者往往以“童言无忌”而自慰。如果把平淡和曾翔联系起来,我倒认为有点意思。杜甫在论述平淡时说“直取性情真”,看来“真”是平淡的基础。曾翔的真性情构成了他平淡为人为艺的风格和价值取向。梅尧臣、苏东坡分别就作诗和为文发出感叹:“造平淡难”,曾翔以他为人为艺的实践,破解了梅苏造“平淡难”的命题。

曾翔的展览作品中有一幅对联:“芙蓉出水,文彩镶金。”这应该是取之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中的话,讲的也是书法的味道。宗白华先生认为,“芙蓉出水”和“错彩镂金”代表着中国特色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曾翔的书法综合了“芙蓉出水”和“错彩镂金”的审美风格,其行书、楷书、篆书、隶书都有“错彩镂金”的味道,其草书则具“芙蓉出水”之特质。所谓综合,是他在“错彩镂金”的风格中透着轻松平淡,在“出水芙蓉”风格中展示一种质感。

既然宗白华先生把“出水芙蓉”、“错彩镂金”都作为中国审美追求的独特品格,我们就可以说,“像小孩写的一样的书法本身就是一种味道。这种味道就是朴与真,就是率性自然。像小孩自然不像大师,然而小孩写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形态,只有大师才具“式样”性效应。老子说“大象无形”,既无形,说明没有不变的形,或者说见神不见形,总给人以新鲜感。大师的作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但不是人们复制的对象,更不能把写的像大师作为艺术家创作的标准。像小孩写的毕竟不是小孩写的 ,所以像小孩写的一般充满着生机,充满着趣味,充满着未曾染尘的自我。因此,以后谁要想骂曾翔,千万别说他的书法写的像小孩一样,这不是骂他,是在夸他。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弼宗白华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主体性”视角下的王弼“本无”思想研究
Bidirectional highly-efficient quantum routing in a T-bulge-shaped waveguide∗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的再认识
我们
智者老子
现代美学艺术学所照临之莎翁——宗白华论莎士比亚戏剧
宗白华美学思想渊源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