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个国内酿酒葡萄品种资源霜霉病抗性调查

2021-10-23 13:03曾玉华刘梅秋肖姣娣
西北园艺(果树) 2021年5期
关键词:感病霜霉病抗病性

曾玉华 刘梅秋 肖姣娣 张 玲

葡萄霜霉病是春夏多雨地区严重威胁葡萄生长结果的病害,该病由葡萄霜霉病菌引起,主要表现是感病叶片背面及感病幼果产生白色霉层,继而造成叶片腐烂脱落,幼果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质量。

当前我国酿酒葡萄品种主要是引自国外的赤霞珠等欧亚种,不抗霜霉病,尤其在南方湿热地区无法露天栽培。虽然可以采用避雨栽培避免霜霉病的危害,但栽培设施投入大,且对种植地块平整度有严格要求,需要配备滴灌设施,种植成本增加。而通过选择适合高温湿热地区的高抗霜霉病的酿酒葡萄品种,在少用农药防治的条件下利用不规则的丘陵山地种植,既减少了设施投入,又降低频繁的药剂防治带来的农药残留,方便进行林下养殖实现生物防治虫害,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有助于提高果农效益,对发展特色葡萄酒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院村合作”特色果树实验基地、湖南省绿一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2014 年开始,陆续引进11 个国内高抗酿酒葡萄品种资源进行种植对比试验,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湿热地区露天种植的酿酒葡萄品种。以下是对这11 个品种抗霜霉病情况调查。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品种 本次调查的11 个葡萄品种(见表1)均为2014 年种植,采用双臂篱架整形,株行距1 m×2.5 m,露天栽培,正常管理。

1.2 调查方法 调查地点位于湖南省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院村合作”特色果树实验基地——湖南省绿一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方高抗酿酒葡萄生态栽培实验园。湘中地区每年5—6 月为葡萄霜霉病发病高峰期。调查地葡萄霜霉病采用常规药剂防控,用药方案如下:

3 月14 日,用矿物油石硫合剂清园。

4 月5 日至6 月25 日,喷施保护性药剂(保倍福美双1 500 倍液或喹啉铜1 500 倍液),配合针对性治疗药剂(霜脲氰2 000 倍液或金科克3 000 倍液)。药剂交替使用,10~15天1 次,合计用药5~6 次,此后不再采用药剂防治方法。

7 月20 日,对11 个葡萄品种霜霉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随机选取长势大致相同的植株,以结果枝叶片与果实为调查对象,每个品种随机调查30 片叶、20 个果穗,3 次重复,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1.3 分级标准及统计分析方法 把葡萄叶片感染霜霉病后的受害级别分为6 级,详见表2。

表2 葡萄叶片感病分级标准

根据下式计算叶片病情指数:

叶片病情指数=[ ∑ (受害级别×该级叶片数)/总叶数×5] ×100。

参照国际植物种质委员会IBPGR 标准,将调查对象霜霉病抗性分为5 级,详见表3。

表3 葡萄霜霉病病情指数与抗病性分级标准

根据下式计算果穗发病率:

果穗发病率(%)=∑(发病果粒数/检测果穗葡萄总粒数)/调查穗数×100。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比较 见表4。

表4 各品种(株系)霜霉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比较

从表4 可以看出,不同品种叶片与果实霜霉病抗病性有很大差异:

从叶片抗病性来看,抗病性最强的是山玫瑰,叶片病情指数为2;较抗病的是山欧杂种北玫,叶片病情指数12;感病较轻的有山欧杂种中的北红、雪兰红、北冰红及刺葡萄中的白马铺刺葡萄,其平均病情指数大部分在40以下;而感病较重的品种资源有刺葡萄中的湘酿一号刺葡萄、紫秋刺葡萄、义乌刺葡萄-1、义乌白刺葡萄-1,平均病情指数在在40~50 之间;高感病的品种有桂葡一号,平均病情指数为57。

从果实抗病性来看,欧美杂种山玫瑰和4个山欧杂种北冰红、雪兰红、北玫、北红抗病性好,果穗发病率低于10%;果实易感霜霉病的为刺葡萄种类中的义乌刺葡萄-1、义乌白刺葡萄-1、紫秋刺葡萄、白马铺刺葡萄、湘酿一号刺葡萄,果穗发病率在47.8%~25.4%之间。毛葡萄杂交后代桂葡一号果实感病最严重,果穗发病率达到了75.8%。

综合以上两个指标,山玫瑰叶片与果实均抗霜霉病,属于高抗霜霉病的品种;北玫抗霜霉病能力强于北红。山欧杂种北冰红与雪兰红无论叶片还是果实,其抗霜霉病能力比调查的绝大多数刺葡萄品种强;刺葡萄系列品种中,白马铺刺葡萄、湘酿一号刺葡萄、紫秋刺葡萄、义乌刺葡萄-1、义乌白刺葡萄-1 无论果实还是叶片均不抗霜霉病,刺葡萄中白马铺刺葡萄叶片抗霜霉病能力强于其他刺葡萄品种。毛葡萄杂交后代桂葡一号等叶片与果实均高感霜霉病。

2.2 种间抗病性比较 从表4 得知,调查的刺葡萄、毛葡萄杂交后代抗病性弱,从叶片发病情况来看,无论发病率还是病情指数均较高。山欧杂种与欧美杂种的酿酒葡萄品种抗病性相对较强。

3 讨论与结论

在我国南方地区,葡萄霜霉病一般于5 月开始发病,随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其病菌孢子不断萌发,侵染植株上所有的幼嫩组织而造成危害。一般6—7 月为霜霉病危害盛期,控制不好严重影响当年葡萄品质与产量,还会影响第2 年的产量。

本调查表明,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不同酿酒葡萄品种资源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很大差异。属于山欧杂种的大部分品种较抗霜霉病,这可能是因为山欧杂种杂交亲本山葡萄抗霜霉病能力相对较强,它们与欧洲种的杂交后代抗霜霉病能力提高。

北红与北玫在所调查的品种资源中,果实品质与酿酒品质较优秀,在生产上应用价值较高,两者均较抗霜霉病,但北玫比北红抗霜霉病能力更强,这与郭鋆鋆等研究结果吻合。通过田间观察发现,北玫与北红幼叶均感霜霉病,与北红相比,北玫成熟叶片更厚实,果皮也相对较厚,而功能叶片与果皮的厚度可能与霜霉病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欧美杂种山玫瑰可能是因其亲本美洲种葡萄抗霜霉病而遗传了对霜霉病基因表现为高抗,从外部形态来看,山玫瑰叶背有浓厚的白色茸毛,无论嫩叶还是成熟叶均极少感染霜霉病,这可能是叶背茸毛对病菌与气孔的接触具有一定的障碍作用。

桂葡一号是广西毛葡萄(东亚种群)与欧洲种酿酒葡萄杂交后代。有关研究显示,广西毛葡萄与欧洲种酿酒葡萄均高感霜霉病,故两者杂交后代高感霜霉病的可能性大,不难理解桂葡一号高感霜霉病的原因。

刺葡萄系列品种资源大多表现感病,这与贺普超等研究表明刺葡萄易感霜霉病的结果类似。

导致葡萄霜霉病发生的因素很多,除了品种特性外,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治疗药剂的选择与施药质量等因素均影响霜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在生产上,可利用高抗酿酒葡萄品种资源发展南方多雨地区山区特色酿酒葡萄生态种植,并作为育种资源培育抗霜霉病、品质优良的本土酿酒葡萄新品种。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感病霜霉病抗病性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白粉病对葡萄叶片光谱反射特征及叶片生理的影响*
烟蒜轮作对易感病烟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烤烟感病苗与健康苗根围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美国西瓜种质资源对白粉病 生理小种2WF的抗性筛选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葡萄霜霉病抗性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