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高中语文“微写作”实践

2023-04-25 12:47俞兰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微写作高中语文智慧

俞兰

写作不仅涉及到语言表达能力,还涉及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通常以作文为主,学生需要长时间投入,而且教师评阅也相对烦琐。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畅言智慧课堂是一种创新的在线教育平台,它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工具,包括“微写作”功能。微写作是一种短文本写作形式,学生只需要用几句话或几个段落来表达思想,这种写作形式更加轻松,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自信心。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微写作实践,不仅有助于转化二维课堂的单一属性,还能扩大教学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实现教学突破。

一、“微写作”的特点

微写作起源于微博这一互联网平台,是一种微型文学作品形式,重点在于“小”和“精”,用简短语言突出意境,讲解故事。微写作的特点主要集中于两点:其一,篇幅短小,内容紧凑。微写作要求用极为简短的文字表达思想,通常是几句话或一段短文。由于文字数量有限,微写作通常会集中表达一个主要思想或观点,避免冗长或多余的叙述。其二,有即时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通常为有感而发,在短时间内创作完成,且有比较统一和完整的结构,形式多样化,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等多种形式都可以成为微写作的体裁(张丁丁:《高中语文微写作:内容、价值和实施——基于统编教材单元学〈研〉习任务的考察》,《中学语文》,2023年第13期,第36—39页)。

二、畅言智慧课堂的内涵

畅言智慧课堂是“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教育产物,是适应新教育变革的主要推动性力量,传统的智慧课堂实际距离网络信息较远,其主要还是围绕着教学物料展开,而畅言智慧课堂在此基础之上,具备了互联网数据分析的能力(张成毅:《语文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微型写作教学研究》,《教师》,2022年第19期,第24—26页)。 它拥有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和互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开展更全面和自由的线上教学。同时,畅言智慧平台支持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进行学习。允许教师管理在线课程,包括课程安排、资源分享、作业分发等与线下教学相一致的教学程序。这进一步简化了教学管理流程,保证了教学线上线下的一致性。

三、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高中语文“微写作”价值

首先,微写作以更短小的写作形式,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思维活跃度,用更少的语言来记录自由表达。其次,微写作不限体裁,学生可以任意地进行各种体裁的创作,在同一个主题之下,不同思考和表达所输出的内容有很大差别,这有助于学生从兴趣和爱好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精进自己的情感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以及更为全面的文学素养。同时,有了畅言智慧课堂的加持,学生的微写作空间会变得更大,它允许学生和教师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写作活动,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允许进行个性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选择不同主题的微写作任务,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写作实践,自主学习(黄颖:《微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课外语文·上》,2021年第6期,第135—136页)。

四、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高中语文“微写作”实践

(一)做好畅言智慧课堂“微写作”准备

以畅言智慧课堂为背景,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微写作实践,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更好地应用畅言智慧课堂,并为微写作的实践做好铺垫。为此,要全阶段、有规律地进行准备与实践。

首先,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畅言智慧课堂这一系统的应用出发,提前梳理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利用智慧课堂,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并同时在线上将一些与写作相关的主题和文本内容进行传递。以《故都的秋》一课为例,可以利用畅言智慧课堂的资源库,寻找与《故都的秋》主题相关的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素材。文章本身是散文,意境优美,但是理解难度大,且模仿更有一定难度。因此,先将文章主题以多样化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具象化理解,为后续的微写作创作提供基础。之后,向学生传递学习任务,在智慧课堂上创建并分发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阅读与秋天主题相关的文本,并思考他们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这为课堂讨论和“微写作”任务的准备奠定了基础。

其次,选择适当的主题进行教学延伸,抓住微写作即时性的特点,让学生尝试用灵感进行写作。微写作篇幅短小,因此,对主题的包容度更高,可选择的余地也更大。以《故都的秋》一课为例,学生可以从自然出发、从情感出发甚至从季节变化这一主题出发进行写作。在预习和前期教学阶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并使用畅言智慧课堂的工具创建微写作任务,明确自己的主题内容,等待后续的创作和完成(史少萍:《基于畅言智慧课堂的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实践》,《作文·高中版》,2021年第4期,第48—49頁)。

(二)开拓畅言智慧课堂“微写作”资源

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写作思路和基础之后,教师需要利用畅言智慧课堂更进一步地扩充微写作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深入的写作指导。首先就是与课程相关的文学作品需要多加引入。在智慧课堂平台上,对同类型或者具有主题相似性的文章进行归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阅读。例如,《故都的秋》体裁为散文,同类型的散文有《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他们都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以及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描写景物的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其行文模式和写作手法之间具有相似性。学生阅读后可以进一步开阔思维,模仿这种类型文章的写作方法。再如,《故都的秋》写了季节,与之相似的有《济南的秋天》《秋天的况味》《秋天的雨》等散文作品,但相似主题下写作手法和作者情感的不同,最终诞生了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和欣赏这类作品的时候,也能更进一步地了解不同作家的写作手法之间有何差别,进而为尝试并逐渐形成具有个人艺术韵味的写作特点奠基。

除此之外,利用平台,要多增加一部分跨学科资源,如历史背景资源、作者介绍等。探寻历史背景会让文章的情景和情感都有了去处,也更方便学生探知创作的源头,帮助他们寻找到自己微写作的灵感。微写作不需要精密的编排和宏大主题的参考,学生的灵感可以来源于微小的生活事物,因此,多增加一些跨学科资源,丰富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后期的创作和作品输出。

(三)丰富畅言智慧课堂“微写作”方式

微写作的一大特点就是不限制体裁,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写作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尽量放宽对学生创作的限制,利用畅言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体资料,帮助其丰富微写作方式。教师可以提供不同文体的“微写作”任务,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包括散文、诗歌、小说、评论、日记等众多体裁在内,只要主题与文章有关联即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不同文体中的写作技能。例如,受《故都的秋》的启发,学生可以写一首短小的诗歌来抒发自己对秋天的感受。也可以从作者郁达夫的角度出发,利用小说或者同样散文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与季节无关,将重点偏向个人情感抒发(杨再胜:《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方法探究》,《首届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2022年)。

除此之外,微写作是互联网诞生的微型文学作品形式,经常会有很多网友在同一个主题下进行创作。教师可以借鉴这种灵活的写作形式,将其变形为“三行诗”,让学生互相之间配合,结成三人小组,进行三行诗的创作,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和灵感的碰撞。“三行诗”创作结束后,再提出与之相关的微写作任务,让小组成员从三行诗的内容出发进行扩充,每个小组三个成员尽量选择不同文体进行创作,最终形成一个丰富完整的小组作业。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在延伸了教学主题的同时,也更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创新畅言智慧课堂“微写作”评价

畅言智慧平台是开放可互动的教学平台,它本身可以为教学提供多维全面的评价方式。再加上微写作在写作方式和主题上少有限制,因此,教师需要更加创新和多维的评价系统才能支撑教学。首先,必不可少的是基础评价,仍然要考察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如《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其文后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故都秋的特点,并且体悟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对这些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用“标注”或“文中批注”的形式,在线上智慧课堂完成文章的对应分析工作,摘抄自己喜欢或认为是重点的语句,在旁插入批注,展示自己对文章的阅读感悟和深度。

其次,对于不同体裁的微写作成果,要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甚至是模仿写作,学生可以看到同龄人的不同写作风格和技巧。在智慧平台上互相评分和对喜欢的微写作作品进行标注。微写作对学生创新性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体裁不限的情况下,较短的文字输出能更加考验学生的行文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建议将这一部分评价加入到互评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模式与创作能力差距较小,也更有互通性。教师可以在智慧平台上进行投票,让学生自己选出“创新性”“语言优美”等主题的优秀微写作内容,为其他学生树立标杆的同时,也能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新。

最后,增加一个自评环节,利用智慧平台的多样化能力,让学生完成个人创作的记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记录他们的思考和反思,以便在最后的评价中考虑他们的写作过程。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预习阶段就为自己定一个“微写作”任务,将其设定为个人写作目标,最终评价时就可以考虑他们是否达到了这些目标,从而判断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和学习的延續性。例如,《故都的秋》学习之初,学生可能对“秋天”这个主题更感兴趣,因此对该主题多加记录,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对情感和散文表达上显示出了更大的热情,更具有灵感。就可以将新的主题和想要创作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写作脉络”,方便学生自己总结,也方便后续教师查看。查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为丰富和实际的教学资料,探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创作初衷与灵感来源。

基于智慧课堂的微写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技能,还能促进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情感体验,通过这一手段,教师可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写作发展。这一实践强调了“微写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为高中语文教育提供了有趣和有效的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微写作高中语文智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有智慧的羊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