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本科院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4-04-17 05:18赵忠勤
科教导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院校人才

赵忠勤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7)

高等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迎来改革转型的机遇,中国职业教育开始进入本科时代。职业本科时代到来,意味着相关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改变,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还要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现阶段,中国职业本科办学主体主要来源于两个试点,一是一些办学基础较好的高职院校升格为职业大学,二是高职院校与独立学院合并成职业大学。职业本科院校的出现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迈入成熟的重要标志。美术专业是职业本科院校的重要专业,分析该专业在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路径,有助于为全面落实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培养出更多既具有职业特色,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1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概述

1.1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概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持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变化,为了更适应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颁布了职业本科相关文件,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开办本科专业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指的是专业人才培养指向[1]。在新时代,职业本科院校需要制订符合职业教育特色和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双重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可行性[2]。职业本科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新成员,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招生对象是本科批次的学生,有着更好的专业文化基础,更容易接受基础性理论知识,然后再通过职业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培养一大批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1.2 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相对于其他职业教育来说,职业本科教育更为特殊[3]。比如,中等职业教育是帮助学生掌握初级技能技术,旨在培养初级“技术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兼具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相对于专科高职教育来说,本科高职教育更加注重高层次技术应用,希望受教育者能够将关键技术转化成实际生产力,成为“工程师”级别的人才。因此,本科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多元化,既需要学生掌握技术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能够进行自我反省和自主学习,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场景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3 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原则

由于职业本科具有特殊性,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也要结合其特殊性科学、合理地规划。第一,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职业本科是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产物,因此职业性依然是其基本属性。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对该行业、该领域的需求合理制订,满足社会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第二,体现能力结构的复合性。当前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跨行业、跨产业成为新型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岗位需求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因此,职业教育也不能再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要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渗透来提升教学效果。相应的,职业本科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够综合使用多样化的专业知识,并能创新性地解决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第三,重视技术理论知识的培养。相对传统职业教育来说,职业本科教育需要兼顾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双重培育需求,让学生能够以理论知识指引实践操作,更加适应高端产业技术岗位的工作需求,促进知识的综合拓展和应用。第四,坚持德技并修。除了要重视理论性知识的培养外,还应该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素养。第五,体现人才成长的可持续性。职业本科教育本身是高于专科职业教育的教学设置,应该参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来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培养目标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快速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

2 职业本科院校美术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职业本科教育是社会和产业发展的产物,根本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担负着为社会和相关行业持续提供新鲜“血液”的责任[4]。因此,职业本科美术专业应该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美术人才为基本方向,并结合区域建设和行业发展来确定更细致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实现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需求。但从职业本科院校建设来看,很多学校存在照搬职业专科教学目标、模式的情况,完全按照以往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标准进行美术专业建设,没有结合本科需要和区域发展来重新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导致职业本科与职业专科教学相差不大,很难真正达到兼顾实践能力培养、理论知识培养、职业道德素养培育等要求,导致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工作岗位需求不匹配。就美术绘画而言,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呈现方式来进行作品展示,忽视了传承、创新意识的培育,导致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新创作。

2.2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在职业本科背景下,专业教师需要重新确定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教学方式也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针对性调整,确保真正满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但从实践教学来看,职业本科发展时间过短,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教学体系[5]。而很多美术教师直接照搬职业专科教学模式,忽视了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协调、不匹配。此外,职业本科院校是由职业专科院校升级转型而成的,之前的美术专业教师整体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些教师多为实践操作教学类教师,对美术专业理论性知识了解较少,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理论性课程的教学,存在照本宣科的情况,给予学生的专业性指导较少。教学方式、模式的落后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也会束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生成,进而无法实现职业本科院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3 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将对专业教学产生重大影响,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对于职业本科美术专业,需要增加理论课程,提高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视野,缩短就业适应期和过渡期,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工作,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然而,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未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美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缺乏特色,不利于教育转型。如果学校对地方及周边市场美术人才的需求定位不准,自然就无法合理确定招生人数和质量,也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严重束缚了美术专业学生与时俱进的发展,不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甚至出现专业不对口、就业不理想的情况。

3 新时代职业本科院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实现路径

3.1 紧跟社会需求,明确就业方向

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在这样的培养背景下,相关美术专业应制订美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以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相较于职业专科教学来说,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全面,需要在原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保留职业专科教学精髓,并增加相关理论性知识,促进学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便能够快速适应美术创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美术专业来说,应该在保证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区域市场需求适当调整理论学习和技术技能培养的课程比例和考核比例,引导专业教师和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从就业方向来看,需要提高学生多项目、多种类的技能,锻炼学生将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实践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职业本科美术专业需要进行课程调整,增加和丰富与新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内容,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奠定基础。

3.2 制订多样化培养目标,构建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统一标准化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再适用。因此,美术专业相关教师应该重新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多层次、个性化发展方向,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同时,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区分好核心课程和主要课程,通过核心课程的差异性来突出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然后通过主要课程保证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应从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层次和规格四个维度科学构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实现多角度、多层次的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3.3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职业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具备高度职业性和实践性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在美术专业领域,我们必须始终坚守职业性这一核心特点,确保学生在掌握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理论知识体系也得到充分平衡的发展。

首先,职业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理论知识体系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学校需确保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知识视野。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职业本科院校应积极引入企业项目进入美术课堂。通过参与实际的企业项目,学生可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前社会的市场需求和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进一步增强与企业的对接。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还能有效提升其职业素养和适应能力。同时,与企业合作也有助于学校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更符合行业发展需求。

此外,职业本科院校还应结合岗位需求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构建学校与企业的联动机制。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学生的潜力和特长,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本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相关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新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制订科学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并积极探索实现相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美术专业需要结合社会需求重新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职业本科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院校人才
人才云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屈慧作品
多媒体设备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