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教育家精神特质的教育家型教师

2024-04-24 08:26陈万彪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时代

摘要 教育家精神为当代教师明确了奋斗方向和使命追求。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时代内涵等表明,教育家精神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广大教师应将教育家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从强化教师思想引领、深化教师道德操守、以智慧的方式开展教育、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永葆教师仁爱之心、夯实天下为公情怀几个方面入手,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成长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特质的教育家型教师,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贡献。

关  键  词 教育家精神;教育家型教师;教育强国

引用格式 陈万彪.做有教育家精神特质的教育家型教师[J].教学与管理,2024(11):6-8+51.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并在信中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1]。教育家精神为当代教师明确了奋斗方向和使命追求,教师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教育家,但每一位教师都应将教育家精神作为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要深刻认识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从细微处践行教育家精神,逐渐成长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特质的教育家型教师。

一、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弘扬教育家精神

我国的教育是全民教育,每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的重要途径[2],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应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作为鲜明的精神标识,具备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是实现全民教育的保障。

2.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弘扬教育家精神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质量高、综合实力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强国。而担任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无疑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第一资源,具备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石和保证。

3.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立德为先。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教育发展的沃土,培植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红色教育的园地,升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教育家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师德师风的精髓和精华,必将为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

1.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家矢志不渝的国家信仰

教育无国界,可教育家有自己的祖国。不论是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蔡元培,还是当代人民教育家于漪、高铭暄,他们都把教育当成奉献祖国、服务社会的方式,将小我融入奉献祖国的大我之中,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始终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秉持历经千难万险而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去躬耕教坛、育才造士。我国现在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更应该确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2.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家行为世范的人格魅力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对教育家道德情操的高度凝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要当好学生全面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学识和高超的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有率先垂范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情操是成长为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新时代,师德师风获得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教师的道德操守已成为师德建设的第一标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有率先垂范的道德情操、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只有去除浮躁之气、杜绝功利之风,才能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高超的育人智慧:教育家润物无声的实践标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实践活动,要讲究教育技巧和智慧。新时代的人才要视野开阔、头脑敏锐、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所以新时代的教师也必须着眼学生未来、放眼整个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以包容创新的教育智慧引领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锐意拼搏、站稳脚跟。“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教育家精神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和认知储备,因人、因地、因时而异,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开启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

4.踏实的躬耕态度:教育家终身学习的专业能力

“勤學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促进教育家专业成长、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事业,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教师就必须有比学生更加渊博的知识、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当今社会已步入知识爆炸、信息海量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已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借助网络可以获得很多教师都未知的知识。所以,教师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站在知识文化的最前沿,才能做好学生学习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5.真诚的仁爱之心:教育家精神的志业底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生动交往。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理解,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而关注理解、信任尊重都是基于情感的需要,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情感匮乏状态,就会产生交往障碍甚至认知障碍。“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职业底色,关爱学生是教师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素养之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应该是超越功利、无私奉献、不计回报、一视同仁的爱,是建立在对学生的无条件认同的基础之上的爱。也正是因为这种爱,教师才会乐教其中,才能甘于奉献,才会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毕生的志业,才能把教育生涯的点滴进步、精彩场面当成个体幸福的重要来源。

6.坚韧的弘道追求:教育家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

我国自古就有弘道的文化传统。教者,不仅仅承担着教育的职能,更承担着教化的职能。从万世师表孔子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到近代教育大家陶行知的“教育是立国之本”,无一不彰显了教育家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在探究教育的重要性,探究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探究教育的社会引领作用,探究教育的强国责任。

三、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路径

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奋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师要以教育家精神为遵循,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践行教育家精神,做具有教育家精神特质的好老师。

1.强化教师思想引领

热爱祖国是千百年来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将自己与国家、民族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把热爱祖国的情怀渗透到血液里,而且要坚持不懈把这种情怀、这种爱撒播到学生心田,熏陶感染,春风化雨,使学生产生共鸣,升腾起在人生道路上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理想明灯[3]。

(1)教师要做学生热爱祖国的表率。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而且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未来发展的奠基者。因此,教师必须做爱国的先行者,唯有这样,才能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师要讲好爱国故事。教师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积极发掘教材中的爱国资源,用活、用好生活中的爱国素材,讲好爱国故事,引导广大学生牢记历史,缅怀先烈,面向未来,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逐步引导学生成长为建设祖国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对学生进行党史、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教育,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汲取中国力量,传承中国精神,培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还要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方式、方法,搭建红色故事传颂平台,使“爱国情”“迷彩绿”“国防红”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旋律,增强青少年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深化教师道德操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没有高尚品德的老师教不出拥有高尚情操的优秀学生,一个人格不健全、心灵不美好的老师也培养不出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發展的学生[4]。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正本清源、铸牢师魂,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职责。

(1)教师要有深沉的道德情怀。芸芸众生的世界,纷乱复杂,诱惑丛生,坚守真、保持善、体现美,应是教师群体行为的写照。教师是社会劳动群体中的“贵族”,应有自己的专业生活和行为准则。不媚俗、去功利,保持一份专业自觉和现世清高、独立的生活方式,诗书伴左右,心安任我行。不作假、不从恶、不行丑,保持一份专业自律和师者的风范,内心坚定,与人为善。不妄佞、不妄动,保持一份对专业的敬畏和科学态度,科学求真、实践求善。

(2)向身边的榜样学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选择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法乎上,得其中。身边的优秀教师、当代的教育名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师是教师为师、为人、为学的标杆,以他们为榜样,正己心、敬诚意、修德行,见贤思齐,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不会失去动力、就不会误人子弟。

(3)用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竭力做到崇德博学、为人师表,用真情去感染学生,用人格去熏陶学生,用品德去影响学生,用意志去激励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创造,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争做一代师表。

3.以智慧的方式开展教育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智慧的教师会从更高、更深、更远、更广阔的角度,选择更有效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营造师生教学相长的文化氛围,使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的前提。走进21世纪,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伙伴,教育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师生共同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教师只有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和产生情感共鸣,而学生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师生之间彼此信任,才能真正敲开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大门。

(2)教师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育说到底是自育”,教师只有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欲望,使师生置身于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文化环境中,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教师担负着传播人类文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任,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真正担当起这一伟大而光荣的神圣使命。

(1)新时代的教育家型教师要在读书学习中积累经验。读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当前人类知识的更新周期仅有2至3年,不学习将跟不上时代前行的步伐,更谈不上教育。向书本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前提。

(2)新时代的教育家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沉淀实践经验。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命鲜活的个体,教师只有立足学生实际,从不同学生的特点出发,保持教学思想的与时俱进,将盘活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目标,认真备课上课,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认真进行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反思总结,才能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5.永葆教师仁爱之心

爱是最好的教育,对于一名好老师来说,爱是最首要、最基本的品质。因为爱,教师会赢得学生多一份信任;因为爱,教师会对学生多一份了解。

(1)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从骨子里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种积极向上、向善的力量。扬善是最好的教育,激发别人的善就是在成就自己的善。练就一雙慧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鼓励;练就一颗慧心,不因学生一时的过错便上纲上线,一棍子打死;练就一个慧念,长善救失,以积极的思维区别对待不同学生的成长教育,“生而知之者”扬之,“学而知之者”助之,“困而知之者”救之。

(2)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此外,学校和家庭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3)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权利和责任。学生应该被视为学习的主体,拥有表达自己意见和参与决策的权利。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同时,学生也应该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包括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负责。这种平衡的权责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6.夯实教师天下为公情怀

新时代的教育家型教师要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要站在教育强国的高度,站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立场,站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把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事业中。

新时代国际交流合作愈发频繁,更加需要能够放眼全球、胸怀天下的人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承担起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有天下为公的情怀、放眼全球的视野,把文化自信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5],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兼济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基因和传统思想,为党为国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还要学习贯彻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利器,引领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气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包容创新的文化理念,才能使学生批判地继承西方优秀文化,才能使学生自觉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真正成长为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积极弘扬者和坚定践行者。

参考文献

[1] 管培俊.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大先生”[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09):6-9.

[2]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再接再厉 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N].陕西日报,2021-12-01(002).

[3] 于漪.爱国是渗入血液的情怀[J].人民教育,2019(09):18-21.

[4] 周小玲.师德与公共课程教学[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07):186-190.

[5]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N].中国教育报,2023-09-14(006).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教育家精神时代
教育家与儿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