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高校学生理论类社团的育人功能

2024-04-25 04:07乔一卓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国式理想信念社团

乔一卓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学生理论类社团不仅是大学生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场域,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更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阵地。时至今日,高校学生理论类社团已有较大规模。因此,在建设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背景下,为了培养出符合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人才,高校理论类社团有什么独特作用?这一问题是研究者仍需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使命

(一)拥护党的领导的支持者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的时代新人。这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区别于世界其他各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极端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1]。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要求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根本方向。我国高等教育是要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的支持者。广大青年学生只有葆有社会主义底色,才能保证自身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才能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任务。

(二)精神世界富足的拥有者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培养精神富有的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和宏观视野强调人民精神世界。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紧抓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资源,增强大学生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大学生要有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始终保持对理想信念的热情与执着,努力使自己成为精神富有之人,同时发挥自身榜样示范效应,积极带动他人追逐向上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矢志奋斗。

(三)创新能力拔尖的开拓者

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动力,必须培养具有求是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需求,着力造就拔尖创新型人才。这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区别于其他层次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人才的主要聚集地和创新活力的主要突出地,创新人才培养是其核心任务。当代大学生要开拓国际视野和世界格局,实事求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中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二、高校学生理论类社团的政治保证功能

(一)理论类社团强化跟党决心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应然。理论类社团为党开展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再者,理论类社团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意识,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平台。大学生通过自觉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为党领导下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理论类社团提高政治认知

政治认知是人们对政治体制、政治制度、政治权利、政治规则等的认识与把握。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的支持者,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政治现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基本方针也是理论类社团的学习内容。理论类社团将党的方针政策等纳入学习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解释各种政治现象,通过学习培训、思想交流、开展活动等方式,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除此之外,理论类社团还通过制定管理制度、纪律等方式,以明确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确保学生的政治认知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

(三)理论类社团锻炼政治行为

我国高等教育还要培养具有正确政治行为的践行者。政治行为是人们在一定政治思想支配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了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观念等,体现为政治宣传、政治参与等外在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政治行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上的有效指引,理论类社团则是学生检验政治思想、践行政治行为最直接的平台。社团开展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农村、奔赴基层,参与政策宣讲、社会调查等政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练就政治行为,养成良好的政治行为习惯。除此之外,社团积极与高校党建工作相结合,在社团中建立党支部,既创新了党的基层组织形式,又丰富了学生践行政治行为的形式,促使大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政治行为。

三、高校学生理论类社团的知识精进功能

(一)理论类社团强化科学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也是指引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行动指南,大学生必须自觉学习和运用。这些一般规律内容抽象,如果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灌输的方式对规律进行罗列并解释,虽然有助于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形成整体认识和体系化建构,但长此以往,学生难免将其当作“本本”,无法真正掌握其中的真谛,困在云里雾里的“空中楼阁”之中。理论类社团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生组织。在理论类社团中,学生通过集体学习、研读和交流,解决在课堂上遗留的困难点和疑惑点,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解。

(二)理论类社团创新理论学习方式

理论类社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形式。学生能够在社团组织开展的学术研究、理论宣讲、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设身处地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一般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当学生面对和处理具体问题时,就可以通过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从而对其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参与服务性活动时可能会遇到服务对象满意度不高的问题,我们知道这时需透视本质,但如果没有真正参与服务性活动,就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本质与现象关系基本原理感知度低,进而无法深入理解与掌握马克思主义揭示的客观规律。再者,理论类社团为学生深入基层提供机会和平台,能够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建立在对我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之上。

(三)理论类社团打造理论学习环境

理论学习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的,理论类社团归根到底是一种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学生团体。学生依据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爱好自愿结成群体,通过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增长了学识、拓宽了视野。再者,理论类社团成员之间的交往使学生对理论学习有更多的认识。虽然理论类社团成员彼此之间在年级、专业、性格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但他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有相同的志趣和需要,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深化了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认知和认同。

四、高校学生理论类社团的精神丰富功能

(一)理论类社团强化理想信念

理论类社团为关涉理想信念的宏大图景嵌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供有效途径,大学生可以在其中思悟自己的心灵世界,领会微观成长成才与宏观理想信念的紧密关系。一是大学生在社团中学习科学理论,接受正确的舆论引导,让理想信念成为自己的思想动因,自觉用先进思想指导理想信念的践行。二是理论类社团周围凝聚着一批先进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他们以身作则、相互激励,强化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同。三是理论类社团以活动调动大学生践行理想信念的积极性。理论类社团创建以来,陆续开展了“重走长征路”“走进红色基地”“五四精神学习分享活动”等理想信念教育主题活动,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推进了理想信念有效落实。

(二)理论类社团提高道德水准

理论类社团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主体,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具有独特作用。理论类社团活动能够让学生知晓维持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需要遵循的共同准则,还能为学生感悟、磨炼、践行道德提供场域。活动中的具体道德情境可能因为学生的共情能力而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因为反复实践增强他们坚强的道德意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身体力行落实到道德实践之中。再者,社团通过定期举办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自己建构一种至善的外部世界。学生为他人带去幸福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幸福,在实现和彰显自我价值中提高道德素养。

(三)理论类社团促进全面发展

理论类社团能够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心理素质等得到发展。以审美素质为例,理论类社团能够带领大学生感知和创造“美”。一方面,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既能感受伟人精神带来的人性之美,也能切身体验理论文化带来的文化之美。学习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对马克思恩格斯、党和国家领导人、模范人物等的学习。理论类社团能够带领学生在与代表伟人的物质载体互联中感受人性光辉。同时社团学习研究的内容是高层次、高品位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能使学生体会到文化的民族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社团能够带领学生走向创造“美”。缅怀马克思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的舞台剧、刻画英雄人物的雕塑创作、拍摄与伟人相关的照片等都凝结着学生对人性之美、文化之美的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五、高校学生理论类社团的创新激发功能

(一)理论类社团拓宽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是激发创新精神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聚焦并深刻分析社会上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剖析和解释这些事件中所蕴含的政治原理和社会科学真理的职责[3],这些重大事件既包括国内重大事件也包括国际重大事件。理论类社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能够围绕某一国际国内议题,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国际化传播、搭建模拟教育平台、听取国内外学者学术报告等活动,引导学生洞彻事理,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指导思想等。当然,高校其他学生社团也可以开拓学生国际视野,而理论类社团主要是通过事理和政理分析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理论类社团激发创新热情

饱满的热情在创新创造活动中起着催化作用。理论类社团的创新创造活动能为学生带来乐趣,使学生喜爱此类活动。理论类社团作为一种由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需要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活动为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带来了趣味性。趣味性和创新创造二者相互作用,学生的创新创造热情更加强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灌输科学的、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的主渠道,灌输方式较为严肃和抽象。相较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严肃性和抽象性,理论类社团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热情,学生可以在组织或参与理论类社团活动中,在与集体的协作中感受到一定的乐趣。

(三)理论类社团增进劳动技能

劳动是创新创造的有效途径,创新成果必须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理论类社团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劳动能力。高校其他学生社团虽然可以促进学生“劳”的发展,但不同社团对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有不同侧重。例如,体育类社团对体力劳动能力有较大提高,科技类社团对脑力劳动有较大提高。而理论类社团为同时提升学生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提供了场域。在体力劳动方面,学生通过参与社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发展体力劳动能力。在组织开展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参与打扫清洁、更换电灯、学习烹饪等具体劳动中提高了体力劳动能力。在脑力劳动方面,学生通过参与社团组织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等活动提升脑力劳动能力。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理论研究学术征文活动中进行创新性写作等。

猜你喜欢
中国式理想信念社团
缤纷社团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中国式民主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K-BOT拼插社团
中国式失败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