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探索

2024-04-25 04:07董乙强孙宗玖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5期
关键词:案例库产教草地

王 岚,董乙强,孙宗玖

(1.新疆农业大学 草业学院;2.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与本科生培养的不同,研究生的培养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需进行专业研究[1]。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教育完成后的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以科研为主[2]。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3]。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举措,创新性问题的解决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内核[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5]。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与创新人才的重任,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6]。

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教育部要求支持培养单位开展案例教学,整合案例资源,完善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专业学位案例库和教学案例推广中心[7]。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自1870年哈佛法学院施行后已有150年的历史[8-9]。目前,案例教学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将培养创新能力有机地融入研究生案例教学过程是研究生教学的必然选择[10]。建设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库可保证高效地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建设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案例库,将零散的教学案例资源整合,对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具有重大意义[11]。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将科研创新工作能力的培养融入案例教学过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研究生的理论总结与创新能力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产教融合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相对接,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育与生产的一体化,丰富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12]。研究发现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3],提升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教学效果显著[1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15]。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16]。基于此背景,很多地方高校开始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结合教学主题的案例教学以实际生产实践案例为教学材料,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建立教师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案例等教学环节[17],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18]。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开展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讲授和实践草地资源相关内容(如草地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草地资源的经营与利用技术、草地资源退化与生态恢复技术),可提升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高质量发展人才。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案例库建设概况

“草地资源与管理”是草业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选修课[19],该课程可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草业学科,养成草业意识。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了解草地资源状况、分类方法、草地规划方法、草地资源管理与监测等基本知识。

从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上看,目前教学方式仍以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课程知识点通过任课教师的讲授传递给学生,但此课程涉及基本概念较多,而且草地分类方法、中国草地资源分类法的类型较多,课程内容抽象而不容易理解[20]。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兴趣较低,其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不高,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19]。同时,大多数研究生缺乏生产实践经验,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进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与实践经验,是本课程教学及现代教育应该解决的关键所在。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案例库建设实践

(一)建设目标

以农艺与种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草地资源与管理”为研究对象,开展适应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收集并整合草业生产过程相关的教学案例,并对相关案例进行专业化建设完善、实施效果评价及更新维护,以期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契合人才强国战略,满足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建设内容

“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草地资源的属性与功能、草地类型及草地资源的分布、草地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价方法、草地资源的经营与利用技术、草地资源退化与生态恢复技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资源管理等内容。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出发,依托院系教师与企业合作的草地项目,遵循关联性、典型性、真实性、创新性案例库建设原则[19],根据学科内容和专业方向进行课程案例库设计与建设,从而确定案例主题,设计各案例内容。

1.产教融合背景下案例选题。“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的来源有两部分,即教师与企业合作的草地项目和涉草地方行业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方法。这两部分均满足案例库建设的原则。在进行案例库建设时,对选择的典型案例均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剖析,将科研结果融入案例,让每个案例都具有创新性。

2.教师收集与整合案例。开展案例教学的基本前提是收集、整合教学案例。“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且复杂,生产实践出现的问题各式各样,专业性强。案例建设需严格遵循课程教学大纲,针对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设计,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达到课程讲授知识的要求,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开展案例教学时,将相关领域内最新科研进展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形成案例引出与问题引导。例如,第六章“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资源管理”内容可与当前热点研究“草地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增汇作用”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未来草地生态功能研究中如何提高新疆草地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增汇作用。通过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

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较大的挑战[21]。高校教师必须深刻思考课程思政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课程本身的育人育才功能[22]。因此,教师可挖掘以任继周、南志标、朱懋顺、许鹏等老一辈草业专家以国家为己任、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感人案例,将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深入讲解,让学生有充分的代入感,以实际行动践行许党报国、立草兴农的誓言。

3.学生收集与整合案例。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较差,学习兴趣较低,其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不高。针对此问题,教师可在教学中布置一定的拓展性学习任务,根据课程内容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查阅文献、查找案例、撰写课程论文和案例总结等,再将相关案例做成PPT,由学生汇报展示给大家,以增强自身认知与了解、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运用企业生产中的案例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课能力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研究生可从中获得针对性的专业知识[23]。因此,教师课后带领研究生参与校企合作的项目,以自身的实践经历为案例,通过高校企业的双面培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使校企合作关系更加稳定。

4.案例库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及更新维护。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审核等形式进行课堂案例库教学环节的效果评价,采用案例分析进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对案例进行补充和修订,最终完成对案例库的建立。考核结果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平时成绩及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结语

产教融合背景下“草地资源与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遵循案例库建设原则,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出发,依托院系教师与企业合作的草地项目,可加深农艺与种业专业研究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视野,准确了解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从而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既满足了国家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加强了校企合作关系。

猜你喜欢
案例库产教草地
心血管外科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及应用研究
国内首个海事司法案例库正式上线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实践应用的基坑工程设计案例库建设研究
草地上的事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Laughing song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