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虚实·观法:山水画传统意境在当代建筑中的转译

2024-04-25 08:19陆雨婷
国画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山水画

陆雨婷

摘要:本文探讨了山水画传统意境在当代建筑中的转译,主要通过现代抽象、空间肌理的虚实对比和散点透视的建筑观法来实现。当代建筑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与敬意,创造性地重构人文哲学、场地文脉、布局动线、要素肌理等,演绎建筑的独特风情,烘托空间的意境之美。这些手法使山水画意境在建筑空间中徐徐展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

关键词:山水画;当代建筑;转译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最为典型的代表,在我国漫长的艺术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画根据题材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和人物画,其中山水画往往描绘的是人与物所处的环境,与建筑的关联最为密切。山水画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抽象写意来抒发情感或寄托思绪,凭借虚实对比来突出主旨或引人联想,运用特定的透视与观法来展现志趣或激起共鸣。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其核心表达在于“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结合”[1]。意境是观赏者通过对图形表象的视觉认知和心理体验,在情感思维层面引申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学体验,是一种跨越诗、书、画、乐等多种艺术门类且具备共通性的认知。意境在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二维绘画艺术中占有突出地位,除却形式美学上的元素符号,在以三维空间为主导的建筑作品中,意境同样也是中国建筑师长盛不衰的探讨命题和不倦追寻的文化方向。意境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评论家和美学家对中国古典建筑与景观园林的解读;另一种是建筑师出于主观意识的运用。

描绘自然的山水画所蕴含的传统审美取向一直是中国本土建筑师所追求的,众多建筑师都试图在当代背景下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发掘地域性语言,强化建筑与山水画中文化表现、意境传达之间的传承与对话。而处于建筑空间的游览者,也能在立体空间中获得与观赏水墨画共通的体验,实现传统情怀与当代意识的交织。

一、山水形式的现代抽象

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中以山水题材为依托,运用浮雕来体现传统山水这个典型元素符号。在一面洁白的苏式墙体前运用形态各异的叠石重现出山峦层叠的画面,以一汪平静的水池抽象出江南水乡的意趣,在白墙前如画布一般缓缓展开,令观赏者置身于灵动的艺术气韵中。浮雕是一种雕塑与绘画相互交融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有限厚度的平面上展示出立体空间关系,通过立面的形式传递出有层次的景深。苏州博物馆庭院内的浮雕表达方式,使建筑在视觉和情趣上给人冲击与震撼,使人透过抽象的山水形式产生如壮观、宏伟、隐秘、端庄等遐想。远观如一卷山水画而近观则是一幅浮雕,外形为石材的错落拼贴,内核紧扣山水画情怀,不仅与山水产生了直接的联系,更成为贝聿铭建筑空间的一个升华。[2]

贝聿铭将自然元素抽象提取并融入建筑空间中,使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唤醒一份跨越历史的情愫,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饱含故土情感的血液注入建筑之中。让建筑超脱冰冷的水泥与钢筋等物质载体,成为视线可感知、手掌可触摸、有温度的情感化身。贝聿铭说:“建筑和艺术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是一致的,我的目标是寻求二者的和谐统一。”通过对美的营造,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转变为建筑中的点睛之笔,进而产生由山水画联想到建筑,再由建筑联想到山水画的通感体验。山水画成为建筑本身的一部分,使建筑具备了抽象的绘画属性,激发出现代建筑作品更茁壮的生命力与更充实的可观性。

二、空间肌理的虚实对比

位于杭州的黄龙饭店由程泰宁设计,充分运用了山水画虚实对比的手法。黄龙饭店矗立于西湖边,被住宅围绕,与宝石山遥相呼应,建筑内部局部留空,使视线可以在建筑和宝石山之间联通。建筑在布局摆放上结合了庭院式和散落式布局,使建筑物成为“实”,而院落成为“虚”。用建筑的围合与散构突出留空空间在建筑空间和流线组织中的重要地位,这一布局手法借鉴了山水画构图常用的“留白”。多个正方形的建筑体块散落布置,每个体块之间的空隙自然形成宽窄不一、大小各异的庭院,并在其中布置景观水池,烘托出西子湖畔空灵静谧的场所气质。

建筑群没有明显突出某一栋作为核心,而是将散构与虚实有机结合,使参观者通过在建筑中游走,感受建筑实体与留白空间之间的节奏与韵律之美。在虚实互动更迭之间,视线开合,高低变换,在体验中消解了室内与室外、悠远与迫近,如此周而复始,景观与建筑成为一个整体,留白与墨迹融合共生。黄龙饭店中的虚实从建筑布局到空间组织,再到观赏视线,超脱了物质形态上的单纯留空,营造了多视点的动态景象,实现虚实、内外、远近等并置,使建筑空间如山水画一般意趣横生。[3]

虚实对比同样还被运用在建筑要素的构成手法和立面肌理上,成都的兰溪庭创新性地运用了参数化表皮技术,使构成建筑墙体的砖块“流动”起来,进而产生墙面由“实”到“虚”的韵律效果,重现山水画中肌理渐变产生的舒缓意境。在不脱离建筑的基本语言与构成方式的基础上,赋予建筑情感化表达,增加了建筑柔美可塑、优雅舞动的性格特质,营造出别致的空间表现力,使得建筑的文化内涵与视觉形象相得益彰。[4]通过对山水这一意象的提炼并进行建筑化转译,形成特殊立面形象和空間场景,让绘画意境在建筑空间中如写意山水一般徐徐展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

在山水画意境的塑造和重现中,体现出我国当代建筑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热忱与敬意,建筑师通过对人文哲学、场地文脉、布局动线、要素肌理进行创造性的重构,以传统文化的视角去阐释及组织空间,演绎建筑的独特风情,逐步烘托空间的意境之美,体现内心与眼前情景对话的交融性,映射出中国朴素辩证观念的精神光辉。[5]

三、散点透视的建筑观法

在富阳富春山馆的设计中,王澍用建筑语汇分析与诠释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透视体验与观法。王澍立足当代本土的哲学思想,以“山水观法”为切入点和营造策略,引入非常规化的建筑要素,拓展生成出一种丰富且引人探寻的空间与景观。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用可行、可望、可游、可居来形容山水画的境界,富春山馆的设计同样也折射出类似的导向和意趣。通过对《富春山居图》与《写山水诀》中山体空间层次的创作手法进行当代建筑化转译,[6]富春山馆刻意打造了一系列人工假山,将现代与传统材料相结合,使山体获得一种时空感和多义性,山体轮廓与场地更辽远处时隐时现的真实山峦相映衬,使远景成为建筑观法中恰到好处的点缀。

正是由于散点透视的观法存在,游览富春山馆的过程中,别致的廊道与坡道使参观路径丰富萦回,营造出参观者寄身天地之内、寄情山水之间的独特体验,身体和视线在不断变换的透视中来回切换,次第渐远,强化了透视的绵延与无尽。曲折蜿蜒的路线设置将传统山水画中的“三远”观法熔于一炉,在富春山馆中,登临远眺,俯仰回顾,山水画一般散点透视下的景色随处可见,多层次的景观交叠错落、步移景易,使建筑的表现力超越此时此地,达到一种怀古却不仿古,高雅却不高冷的境界。

这一境界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超脱了画作仅能停留于二维的桎梏,不仅仅局限于平面布局上的“描摹”,更可以通过立体的空间建筑语言来“构建”,体现出建筑师们对联结传统文化和丰沛情感的山水画意境有着充分的转译热情。

结语

通过抽象之形、虚实之法,结合散点的山水画观法,画中丰饶动人的传统要素与意境,经过建筑语汇的现代性转译,古络与今脉跨越历史之河交结、联通、转译、复合,在文化的河床上留下深浅蜿蜒的传承痕迹,指向并抵达了悠远而鲜活的美学之岸。

建筑师通过对山水画中审美观念与空间表现的提炼,将其中的文化元素和意境感受运用到当代建筑创作技法中,使传统文化与建筑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独特印记的建筑美学。山水画独特意境在建筑中的体现,既是对当下寻求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的设计风向的抵抗,又是实现回归地域性建筑创新的必然要求。山水画是古人寄情的文化意识传达,更是中华民族传递文化符号的灵魂载体,它呈现出艺术者对世界的认知、对社会的探索和对生命的感悟,这种思想随历史不断沉淀,至今依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注释

[1]朱立元,《美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166页。

[2]刘茜,《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中国绘画元素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3]李华,《程泰寧的建筑思想和实践与意境的建筑化》,《建筑学报》,2019年第10期。

[4]上海创盟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兰溪庭,成都,中国》,《世界建筑》,2014年第7期。

[5]张博,《国画意境在现代建筑创作中借鉴与发展》,《四川水泥》,2017年第1期。

[6]强凌波,《关于王澍建筑作品的艺匠·意境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猜你喜欢
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中国山水画大观 从隋唐到明清
烟雾溟漠——“迷远法”在傅抱石山水画中的应用
论山水画中符号衍生的利弊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室内山水画最养人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