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研”的“六个结合点”

2009-06-04 04:23周如俊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3期
关键词:课题教研研究

周如俊

基点:将“教研并蒂”作为一种“习惯性研究”

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要学会“教研”:一要会教“思”,即事事反思;二要会研“思”,即处处研究。“教师离不开教研”是指一位不搞教研的教师就一定不能上好课,即使能上课,也一定不会上得太精彩。对那些媒体报道的只会上课“做秀”的教师,这大都是认识误区。我们忽视了这些优秀教师教研的隐性工作,论文只是教师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日志等,都是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都应该是与“教学”“科研”结合在一起的智慧性行为,都应该是教科研。教师应努力做到教和研“并蒂莲”,让教科研成为老师的一种态度、一种习惯。

视点:将“草根研究”作为一种“策略性研究”

“草根研究”其寓意是教师教学研究是一种“行动——感悟式”的研究,是植根于教学“田野”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研究:想自己的教学问题、做自己的管理工作、说自己的教育故事、讲自己的教学之道,将探究的意识渗透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之中。

学校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去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面对我们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和矛盾提出问题,进而上升到课题去研究,其研究成果的社会价值往往较高。

重点:视“问例教学”为一种“诊断性研究”

“问例教学”就是教师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出发,将教学实践与教学行为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教师可以从教学行为的角度确定教学模式、教学中的提问行为、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课堂教学调控行为等课题,也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角度确定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主题,或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角度确定研究选题,并通过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或主动的设计、尝试来检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实现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善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要将教学研究渗透于“备课:寻找问题——上课:实施尝试——听课:感悟技艺——评课:优化尝试——课后:反思调整”的循环方式的每一个步骤当中,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这样将学校变成门己教学研究的基地,融教学于教育情景之中,变教室为研究室。

亮点:把“微型课题”作为一种“比较性研究”

“微型课题”就是相对大课题研究而言的,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是教师解决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并总结经验,不以理论研究为主的一种微观的应用性质研究。其研究强调的是教师的自觉行动。因此,“微型课题研究”要从教学小事、小现象、小问题人手,要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写实文章。

正因为“微型课题”选题研究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因此,校长要引领教师重视“微型课题”选择。同时,校长要引领教师走出“微型课题”选择误区:一是“课题”研究避免实践与理论脱节;二是“课题”实施避免泛教学化。课题研究作为一种行动研究,不仅仅是对教学的一般性思考和感想,而是系统地搜集资料、反思和创作研究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经历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等环节。

热点:选“教学随笔”作为一种“反思性研究”

“教学随笔”可以在课上、课后随机摘记,可以在书中、教案上或自己头脑中随时留下痕迹,对课上的经典点评或一个小小的引导失误都可作为反思的内容。

教师不必过分追求所谓学术论文的“规范”,而应选择教学后记、教案反思、教育Blog等随笔类“自由”文体风格,从教学成功预设、教学机智运用、学生课堂表现、教学细节疏漏、再教设想等方面,写出教学实践、记下读书感悟、“博(客)”出观点争鸣,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疏忽之处,协调矛盾缺憾之点,弥补任务纰漏之惑。这种永不停歇的追问能帮助教师增强问题意识,使课堂教学走上高效循环之路。

撑点:选“教育Blog”作为一种“作坊性研究”

教育Blog使教师团体成为跨越时空优势的网上头脑风暴群,是教师教育思想碰撞、教学智慧进发的专业成长有效平台。学校生活就是一个舞台,到处都是思想的火花。只要我们去擦亮它,并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反思的形式在教育Blog上“写”出来,学会显(隐)性知识与技能的捕获、交流、分享、转化、整合、利用与创新,使自己有效进行“从业务中学”“分布学习”以及“虚拟团队学习”。虽然有时是一点感动,是一丝酸楚,是一阵狂喜,是一片失落,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理想的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灌南县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课题教研研究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