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校长的职责

2009-06-04 04:23李玉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3期
关键词:校长新课程改革

李玉明

帮助教师明确新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必然引起教育内部各因素的变化,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而教师是落实新课程的核心因素,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明确方向积极投入,才能使新课程落到实处。

所以,校长首先要帮助引导教师给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并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教育过程中的指导者的角色转变,由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角色转变,由“教书匠”向“教学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其次,校长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在经费、时间方面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有关的课程理论学习,参加相关学科的课改展示活动,使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课程观。最后,校长还要通过各种培训活动,帮助教师对新课程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并热情地投入到新课程的改革中,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建设者和推进者。

支持教师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其具有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为此,第一,校长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从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向多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改变传统课程学习中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第二,要组织有学校管理者、学科带头人和教师参加的研究小组,确定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总体目标,制定实施学习方式转变的工作原则和具体办法,第三,从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的配备、奖励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支持和鼓励教师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建立起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活动体系。

处理好“三级”课程关系,组织好学校课程的开发

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互为补充的模式,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统一要求,又能使各地方各学校根据自己的不同条件和不同需求,开设不同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现办学目标。学校课程的开发是校长为领导,教师为主力,课程专家为指导,包括家长、学生和社会有关人员共同参与的;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工作。它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续和拓展,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校长明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理解学校课程开发的内涵。需要校长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教师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课程责任,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的设计和研究,并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改革课程评价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校长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评价的改革中来,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在进行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中,第一,校长要研究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并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评价。第二,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功能,引导教师实践新课程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和效益。第三,建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逐步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和从事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科研型教师。

促进课程改革与学校教育的同步发展

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而新课程改革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校长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总设计师,承担着领导全校教职员工实施新课程的任务。

为此,第一,校长要更新学校管理的理念。建立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之间积极有效的联系,强化校本管理机制。第二,掌握学校发展战略应遵循的规律与效益统一的原则、全面与重点结合的原则、原则性与可操作性结合的原则、现实性与超前性结合的原则。第三,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环境,确定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黑龙江桦南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校长新课程改革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