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的策略

2009-06-04 04:23于瑞雪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3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专长校本

于瑞雪 刘 跃

农村中小学由于环境、经费等条件的制约,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满足不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这就要求农村中小学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有效整合现有资源,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校本培训。挖掘教师潜力,变独享资源为共享资源

教师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既是受训对象,也可以担当主训对象。农村中小学可以从校内选拔一些教师担当主训教师,负责全校教师的培训任务。主训教师既可以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也可以是技有专长的普通教师。一般情况下,每所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课执教者、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他们有独到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方法,崭新的教学理念,让他们对本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不仅能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可以弥补专家培训的不足之处,如理论说教多、联系实践少、个人宣讲多、互动交流少以及不注重事后反馈等弱点。所以,利用校内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毕竟身边的榜样更容易学习。

学校里还有一些有专长的教师,有的教师常在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可以让他们为全校教师进行如何写作教育教学论文的培训,帮助教师避免写作中出现的误区;有的教师对电脑应用比较精通,可以让他们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有的教师精通书法,可以让他们为教师进行基本功培训等。只要学校领导能够发现教师的专长之处。让技有专长的教师担任主训教师,对教师本人来说是一种自我总结,自我提升,对其他人来说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实现了资源共享。

利用有限财力,变一个培训为众人受益

农村中小学由于经费所限,教师大规模外出培训的机会较少,但是一般都会参加市、县、乡等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一些学校把培训当成一种待遇或奖励,常常只派领导或骨干教师参加,而且一派了之,至于教师的培训效果如何,一概不问。这种“只重参与”的做法常常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学校完全可以让受训教师变成主训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二度培训。这样有利于外出培训的教师珍惜培训机会,增强培训的责任心,提高培训的质量,还有利于他们对培训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结合业务活动,变突击培训为常态培训

学校通常会开展常规的教研、科研活动,如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理论学习等,这些教研、科研活动也可以成为校本培训。如针对一些教师听课时存在问题,学校印发了《教师听课的时候应该记些什么》《好课的五个标准》《对跨学科听课的思考》等文章,通过教师集中学习或自学的方式,提高教师听课的有效性。鉴于教师一般只重视新授课,而忽视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的行为,可以开展如何上好这些课型的研吋活动,甚至专门进行这方面的听课、评课、赛课活动。为了克服教师理论学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实践发展的需要,规定教师必须阅读的图书或报刊。这些活动,是常规的教研、科研活动,也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活动。如果引导得当,完全能达到校本培训目的。

采取多种手段,变单向传输为多方互动

以往的培训常常是单向灌输,缺少双方或多方的交流互动,受训教师参与程度低。农村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应避免这种现象。在举办专题讲座时,要让主训教师和受训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互相探讨,并要注重培训后的反馈和总结。有的学校拥有校报和校刊,可以给校本培训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可以利用论坛、博客、QQ群等方式开展研时和交流。总之,在进行校本培训时,要采取多种手段,尽最大可能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参与热情。

加强校际合作,变孤军作战为协作共赢

每一所学校都拥有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所以,学校在开展校本培训时要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协作双赢。小学与中学之间,乡域、县域学校之间都应“对外开放”,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的方式,积极利用外校资源。这样在没有影响教学、花费不多的情况下,从理论和实践上达到了对全体教师培训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微山县韩庄一中)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专长校本
我们因为懒惰而努力
高中体育组合技能单元教学策略的优化探讨
量化民族志:一种融合定性与定量的教育研究方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奇货可居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科技评估在科技管理中的分析与认识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