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2009-12-23 03:39曲丽秋
学理论·下 2009年10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

曲丽秋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资源型城市因地区资源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使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双重困难。本文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入手,对我国现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058—02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资源型城市因地区资源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使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面临着双重困难。在《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即2010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资源枯竭型城市能否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能否搞好产业结构调整,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本文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入手,对我国现有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定义及特征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或其他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所以也有专家称此类型之资源型城市为“资源衰退型城市”。一般可使用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之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五年之城市就可将其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主要有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1]。

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现状及部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尝试

截止2009年,国家发改委共确定两个批次44个城市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中,首批12个城市在2008年被列入,包括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大兴安岭。第二批32个城市在2009年3月被确定。包括9个地级市,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辽宁省抚顺市、江西省景德镇市等。17个县级市,如甘肃省玉门市、辽宁省北票市、吉林省舒兰市、吉林省九台市、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森工)、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森工)等。6个市辖区,如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开发区、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在公布第二批名单的同时,国务院表示近年暂不再审定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从以上44个城市的状况来看,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1.可供开采的资源逐渐减少,像抚顺、阜新的煤炭资源,盘锦的石油资源,万山的有色金属资源等。资源的减少造成生产能力下降,劳动人数急剧缩减,产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2.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由于长期只注重发展资源产业,形成孤军奋进局面,替代产业没有形成。以阜新市为例,2000年末,全市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但GDP仅占全省的1.4%。1996——2000年5年间,GDP平均增长只有2.7%,比中国西部地区还低。3.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资源产业萎缩后,历史包袱逐年沉重,经济效益开始急剧下降,对城市及地区的社会贡献率也开始降低。矿山由富矿变为穷矿,城市变成真正的穷城穷市,财政入不敷出。4.就业问题突出,职工生活困难。资源产业萎缩,必然导致劳动人数缩减,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如辽宁现有矿山企业7000多家,从业人员458万人,其中相当部分属下岗失业人员。其中,2000年,阜新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4122元,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1236元和2158元。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6元的特困居民有19.8万人,占市区人口的25.6%[2]。

从以上的论述不难看出,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开拓性的开展工作,自2001年12月,国务院首次确定辽宁省阜新市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逐渐增加,这些城市从各自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有益尝试,为其他城市开展经济转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帮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四种,一“蝌蚪模式”,即保持原有资源型产业的同时,发展接续产业,到外围找矿,深部找矿。像甘肃白银向更深地层找铜,甘肃玉门等到中亚地区找石油,铜陵把单纯采铜的产业链做大做长,发展成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第二种转型是,退出传统的资源性产业,进入以生态、信息、电子、服务等产业为主的第一、第三产业,如河南焦作发展旅游业,大庆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种模式是,提升原有产业的品牌价值,从自身发掘潜力,如“瓷都”景德镇,打的就是原有产业金字招牌的主意。第四种就是弃城式发展。如青海盛产石棉的芒崖镇,在资源枯竭之后整体搬迁到了敦煌。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非一帆风顺,这一过程暴露出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从思想观念上,原有的依靠矿产资源、传统产业、现有市场的思维惯性没有彻底转变,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开拓创新和吃苦耐劳精神不够,依赖思想、等靠要观念很重。

其次,城市历史包袱沉重,分散、落后。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结构使其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落后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和改造造成很大困难,也不利于城市招商引资。

第三,人才、资金无明显优势,项目执行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相对较弱。资源型城市产业专业化倾向过重,造成了人才结构单一,高级人才流失,虽然国家对这类地区给予了财政支持,如列入第一批名单的阜新市获得国家8800万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但商业资本进入地区的积极性不高,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足。

第四,产业结构比例失衡,产业间关联度较低。资源枯竭型城市三种产业结构的比例失衡,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过分偏大,第三产业则发展缓慢、滞后。

四、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创新城市发展思路

当前,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通过树立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改革开发意识、竞争拼搏意识,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把发展的热情与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扎扎实实地推进经济转型,创新城市发展思路。

(二)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产业结构上具有单一性,且附加值低,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单一产业结构类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接续产业,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产品优势,目前转型成功的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的成果可以积极借鉴,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化工、食品、纺织、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以辽宁阜新市为例,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走农产品深加工道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此外阜新充分发挥采煤技术人才优势,走出去输出技术,对解决就业等问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适宜环境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欠佳,存在着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的情况。城市规划、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推进经济转型,科学地城市规划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城市规划首先要给城市进行合理的定位。其次要抓好交通、通讯、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环境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较好的硬环境。其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努力,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提高对经济转型和经济建设的支撑力度。振兴东北司副司长彭会军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出的五点建议中就包括了产业转型必须与解决就业问题相结合,产业转型必须注重各类人才的培养这两个方面。

(四)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借力区域经济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把握国家政策走向,熟悉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借力区域经济发展,达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21世纪,我国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局,以转变发展模式为主轴,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方向。在这一大目标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一个战略重点。2000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决策。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要依据自身特点,抓住机遇,直面挑战,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整合资源,促地区经济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传统上过分依赖资源,开发过度,且大小企业林立,资源分散,从人员、资金到技术都各自为政,缺乏竞争力。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进行资源的整合,发挥集约化经营开发优势,进行机制和体制创新,广泛开展与域内、域外的联系和合作,引进项目、技术、资金、人才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利用外资、内资的规模,坚持可持续发展,将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闫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作用的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2006,(1).

[2]佚名.关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探讨[EB/oL].中国城市发展网,2008,(3).

[3]王华章,李毅,马文学.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8).

[4]赵景海.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06,(3).

The New Ideas of The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Qu liqiu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a number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face a double hurdle of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ue to local resources shrinking and the industry replacement has not yet formed.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starting 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to analysis the pattern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our existing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explore new ideas for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oftheresource-exhaustedcities.

Key words: The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我国工业部门节能政策效应研究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如何服务于汽车经济发展
山东省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中小企业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