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现状与发展探析

2009-12-23 03:39蔡春苗
学理论·下 2009年10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人才培养高校

蔡春苗 周 嘉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阐述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针对我国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拓思路、规范课程、建设相关专业和创新教学方法等具体实施途径和改进建议,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环境意识;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5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11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逐渐认识到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这些挑战迫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模式。我国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战略的实施要求社会全体公众积极参与。调动公众参与的手段除了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教育[1],这就要求对我国原有教育进行重新定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

一、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环境教育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

我国对于高校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学生的环境意识较差,而且对于系统的环境知识和环境观认识较少[2][3]。环境教育是以跨学科为特征,以唤起受教育者环境意识、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的教育过程[1]。我国具有各种学位的高校毕业生将是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主体,其中有些人将成为国家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及执行者,因此,他们需要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学会基本环境知识,初步了解环境结构的复杂性,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良好的环境道德,确保在今后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能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实现社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在学校中的环境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

(二)环境教育是实现人才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重要一环是大学生素质教育[4],环境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高校非环境专业适应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就势必要求重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力以及意识、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环境教育就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5],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主题,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环境伦理道德和具有环境综合素质的人为目标,在高等院校进行环境教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合我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现实需求。

二、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环境教育,主要指普及性的环境教育,肩负着提高人的环境意识、培养优良环境素质、塑造良好的自然价值观和经济发展观及消费观的重要任务。由于我国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起步较晚,总体来说其特点是发展较慢,相对环境专业环境教育滞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未能将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基础工程,至今我国高等学校还没有将有关环境教育、环境伦理课程列为非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甚至有的高校没有开设任何环境教育课程。据统计,目前我国仅有约l0%的高等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开设了相关环境教育课程。同时,在高校中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缺乏专家的专门研究,已有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开展的教学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所占比例也是微乎其微,而且非环境专业仅仅开设了解污染和治理的环保课程,是远远落后于国际和国内环境教育发展步伐的。目前的实施现状,致使学校对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教育作用微弱,造成很多学生环境意识较差,进而影响其环境行为的后果[6],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发展现状表明,普及性环境教育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由于受到专业环境教育的影响,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受环保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导致普及性环境教育在目标和内容上发生混乱,由环保教育转向环境教育,进而转向可持续发展教育难度较大。其次,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没有将环境教育相关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专业必修课程,因此,已开设的环境教育课程缺乏规范性和约束力,在教学内容上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随意性较大。再次,由于普及性环境教育至今没有设立本科专业,更无硕士、博士点,这样就造成普及性环境教育没有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在有些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中,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力量都是兼职教师,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深入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

面临我国高校学生环境意识差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快速解决我国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快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深入开展环境教育研究是摆在环境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切的任务。针对我国具体情况,解决问题并深入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开拓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新思路

我国高校环境教育是从环境专业开始的,随着逐步发展,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已经从最初的开设环境科学和与其有关的理工科技术课程及强调掌握系统环境科学知识的发展思路发生了转变,逐步开设文理交叉课程,并重视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改变,重视文化教育、自然价值观教育。鉴于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受我国传统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影响深刻,普及性环境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创新,开拓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新思路,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发展模式,促进其从传统的环保教育向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转变。

(二)规范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相关课程

我国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及目标都存在严重的不规范性,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科学制定出具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并将其纳入到高等院校非环境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确定为必修课程,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在规范过程中,可以吸收多学科环境教育实践成果,通过多种渠道实现普及性环境教育。在制定相关课程时可以考虑多学科渗透、跨学科交叉、综合性学习及环境专题性学习等途径,通过将适当的环境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当中,对原有学科内容加以扩展,使每一学科都具有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且可以在保留各学科原有内容不变的条件下,超越学科领域框架,将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按统一目标有机综合,建立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环境学习体系。

(三)建立健全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专业

为适应我国全面环境教育快速发展趋势,培养具有较高环境素质的师资队伍,应尽快设立普及性环境教育本科专业,并筹备硕士、博士点的独立建制,确立普及性环境教育的学科地位,以此来培养适应普及性环境教育的专业教师,加强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实高等环境教育专业教师力量,以提高我国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质量。

(四)创新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

环境教育方法是为实现环境教育目的服务的,环境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性和环境教育内容的综合性要求环境教育方法应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面对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科学发展观又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环境教育的开展既要考虑课程设置、内容改革,更要注重和加强教学方法的开发和创新。普及性环境教育就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和职能,能够组织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合作学习和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结语

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应继续加强深入研究,不断拓展教学思路,完善其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和创新教学方法,为我国环境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桂新.环境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陈忠暖,王霞斐,何祥等.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刍议[J].云南环境科学,1999,18(4):53-55

[3]刘志峰,宋守许,郑学慧等.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11-14

[4]利锋.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7(2):55-56,76

[5]赫丽萍,胡立男.论高校的环境伦理教育[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3):255

[6]钟毅平,谭千保,张英.大学生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3):542,544

Analyse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Un-Environmental Careers in Chinese Colleges

CAI Chun-miao1ZHOU Ji

(1.Geography Department of Harbin University, Harbin, China, 150086;2.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Abstract:The necessities of carrying ou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un-environmental careers in Chinese colleges were expound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The concrete way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cluding exploiting train of thought, making rational planning for courses, constructing relevant specialties and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the study and practice. The study conclusions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veloping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 further.

Key words: college; un-environmental career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cultivate talented person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人才培养高校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