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

2009-12-23 03:39
学理论·下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功能人文素质教育历史教学

马 兵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不容乐观。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旨在阐述历史学科自身特有的教育功能,探索高职院校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育功能;历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163—03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存在偏差,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片面强调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的培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的必须。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提倡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识, 高等职业教育决不应仅仅教给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需教授他们通晓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熟悉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深刻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培育他们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职业道德,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之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涵义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体现,它主要可分为人文知识及方法、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层面。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一个人所具备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以及情感、价值观、人生观、个性品质等都在人文素质中得到体现。

人文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学生自我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风度,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其自身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1]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严重缺失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带有功利性的色彩,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职业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的“纯工具意识”倾向,过分强调人才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职业教育本身具有专门性和技术性的特点,使得高职院校本来就比较容易忽略人文素质教育,其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都是围绕着市场转动,将学校变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处于边缘地位,缺失比较严重。人文素质教育由于不能立竿见影而受到轻视甚至是排斥,人文教育没有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人文教育课程在学校教学计划中所占比例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了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有一技之长,但人文素质普遍较差,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足,缺少敬业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诚信意识。

(三)高职院校急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各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单纯“工具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人文方法与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既有技术又有文化,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

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2]科学教育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教育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教育提供的是“器”,人文教育提供的是“道”,只有这两部分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才可能是一种完整的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其核心就是追求做人与做事相统一,培养高素质的智力技能型人才,这是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的必然选择。

二、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培育学生察古知今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

读史使人明智。我国人文历史悠久,历史知识和历史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中国古代,史外无学,举凡人类知识之记录,无不丛纳于史。”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被认为是一面镜子,具有借鉴价值,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对比思考,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得到人生的启迪。司马光在编著《资治通鉴》时也表示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历史是生活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从中国数千年的优秀遗产中发掘和总结其中包涵的民族凝聚力和强大生命力,而且要从世界各民族的文明史中吸取营养,与时俱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满怀信心地创造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美好的未来。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学习历史是一个人教育中最重要因素,是他终生的眼目。”[3]我们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希望他们从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借鉴和启迪,培养学生察古知今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让他们学会观察思考,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更好地面对人生,更好地看待现实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历史教育实质上就是人生教育。大学生们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一个对历史无知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必定是漫无目的,随波逐流的。李大钊曾向青年人指出:“向历史中寻找人生,寻找世界,寻找自己”。任何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都建立在对已有的历史遗存的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可以得益于历史,正如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思所说:“教育要培育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

我国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历史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一门学问。这首先是因为历史是时空的载体,承载着已逝社会的知识,而历史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就在于通过历史知识这个庞大厚重的载体,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身历史的文明进程,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的规律和趋势,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历史知识更好地为现实社会服务。

(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育的主题。列宁认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和浓厚的民族性,这种情感的激发和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长期教育的结果。“不读史则无从爱其国”,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不知道世界的历史,没有历史的比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爱国主义。近代中国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也指出:“史学者,学问之最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境,爱国心之泉源也。”[4]

历史教学有着取之不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财富,这是形成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的最佳途径。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历史中,涌现了众多的杰出人物,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像屈原的“忧国忧民”;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善于利用和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三、历史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历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历史教育功能与历史教学的关系来看,历史教学是实现历史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并能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渗透人文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更新教育观念是加强人文教育的先导。所谓教育观念,是指存在于每一个教育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个体或群体对教育的看法和认识,它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靠深厚的人文内蕴去吸引和感染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理解与对话和谐高度融洽的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用人文关怀将学生学习历史的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学习和情感交流的家园。

教师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保障,“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加强人文教育的关键。”[5]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承担者是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活动的关键和主导,直接关系到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好坏。教师的言行、气质、性格、修养、品德、知识等都起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深远。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多了解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积累更多的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带着人文的教育理念从事教育教学和科学实践。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整体提高了,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品味,使人文教育更加持久有效。

(二)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资源,渗透人文教育

历史乃人文之本,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文资源。历史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思想文化史中丰富的人文素材,精选教学内容,渗透人文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文学艺术史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文化熏陶和孕育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例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自强品质和重德精神。《离骚》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千古绝唱,表现了忧国忧民、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体现了作者为国捐躯留下赤诚之心光照史册的高尚人格。

历史人文素材的丰富还在于它是人的历史。历史英雄人物的精神、人格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都是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人文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上具体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向学生渗透人文教育,引导他们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汲取智慧和人文精华,例如林则徐的“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责任感,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的誓言,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引导学生去感受历史人物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品格。学生也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得到启迪,从其成长过程中了解人生的意义,汲取历史经验,把握今天的生活。

(三)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是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宽松、互动的课堂氛围,切实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历史教育与人文思想融合起来,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把研讨、辩论、谈话、体验、合作等学习方式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还要求我们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影视历史题材作品引入课堂,再现历史的人文魅力,以情动人、陶冶情操,把人类历史上那些最能闪耀人类智慧光芒的学问知识和最能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经验教训加以提升,化作学生自己的精神品格,并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理解人文精神、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个性、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287.

[2]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10-13.

[3](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32.

[4]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5]李娅玲.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7-69.

History Teaching and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Ma Bing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the humanistic education is not optimistic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to improv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particular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history itself and aims at exploring the strategies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humanistic educ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history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humanistic education;educational function;history teaching;strategy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教育功能人文素质教育历史教学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