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09-12-23 03:39
学理论·下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大学生

王 猛

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座谈法等方法,对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态度模糊等。论文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南京体育学院;大学生;文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210—02

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本文主要调查研究南京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改革措施与建议。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论文。

(二)问卷调查法

向该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02份。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占55%,运动训练专业占25%,社会体育专业占20%,回收率85%。

(三)座谈法

召集各专业部分学生进行座谈,分析他们的现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该院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现状

1.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的人生观能否自觉用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其人文素质的基础。在调查和座谈中发现学生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1)普遍缺乏对政治的关心,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及对国情的全面了解。在调查中,57%的学生很少通过网络或其它媒体关注新闻,在“你是否想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问题上,48.6%的学生表示加不加入都可以。(2)在座谈中发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短期化、现实化倾向严重。部分学生在生活态度方而存在着讲实惠、只顾眼前利益等消极倾向。在价值取向上部分学生重个人得失、重经济利益。(3)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文明行为,是非观念淡薄。对“你是否在公交车上给老、幼、病、残人士让过座位”的调查,有67%的学生偶尔让座,24%的学生从未让过座。

2.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窄

当前该院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尚存在较大差距,“人文/社会学科缺乏症”越来越严重,体育专业的学生文化底蕴不足,知识面较窄,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在“你读过以下哪些著作”中,被调查的学生几乎没有看过所列举的诸如《围城》、《诗经》、《史记》等著作,完整地看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几乎没有,64.7%的学生看过其中的两本。学习上的动力不足以及学习态度上的急功近利,使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课,忽视公共理论课程;重视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3.学习态度模糊

大学期间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课余时间,你喜欢做些什么”,62%学生选择逛街或呆在宿舍和上网,也有一部分学生打牌、抽烟喝酒或找同学、老乡消磨时间,加入恋爱行列,以弥补业余生活的空虚,表明一部分学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节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但在“如何看待学习成绩”这个问题上,65%的学生想取得优秀,21%的学生表示及格就行。几乎全部学生都怕考试不及格。这两组数据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模糊的。

(二)原因分析

1.自身文化素质基础薄弱

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大学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特殊部分。由于这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因热爱体育,过多地参加体育运动训练,自觉不自觉地挤占了文化学习时间,从获取文化知识的量和对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较差。而另一部分占有相当比例的即推荐生被编入运动系的学生,比其前一类,就更差一些。因为他们多是运动员出身,有的来自于体校,有的来自于体工队。他们对文化知识的获取是零散的,断断续续的。

2.体育院校的特殊性

由于长期以来,体育学院偏重体育训练和竞技体育,忽视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课程结构不合理,人文社科课程不受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长远规划、资金投入、师资队伍建设考虑甚少,教育效果不佳。

3.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给大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也带来负而影响,学生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对待不同课程的不同态度也尤为突出。对于术科和实用性强的部分基础理论课程比较重视,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只是为混及格或凑学分。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建设

体育院校以“体”为主,人文社科教育相对比较薄弱,图书、信息资料、师资力量、专项经费等条件难如人意。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仅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社会需要的是那种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既具有健康的身心,又具有创新、管理和协调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显然传统的培养模式,即重专业轻人文、重知识技能轻素质能力的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因此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高校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我们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与同一区域的高校实现教师互聘,满足体育院校高层次文科教师缺乏需求;(2)与相邻高校合作建设学科,从而实现设备、图书信息资料资源共享;(3)合作某些办学条件、师资、专业及学科结构等方而互补,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校,创造最佳环境。上述区域性合作可以先从某一方面(如人文素质教育)突破逐渐向各校间的全方位合作过渡。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有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建设一支适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首先,要抓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提高业务教师的人文素质,建立一支稳定、优秀的文化素质高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培育和营造优良的整体育人环境。其次,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在专业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挖掘专业课的人文内涵,使专业课内容更为丰富,这是一种高境界的人文素质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内在善与美、人文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科学的奉献精神,自然地展示在学生而前,使学生在掌握该项专业技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人文教育,真正地把传道、授业、解惑融为一体。

(三)构建新型的学生评价体系

建立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型评价体系,必须打破以往只重专业而忽视其它知识传授的教育体系,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还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过程中,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做到和谐发展。

新的评价体系应从定量、定性以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中进行全面的评价。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养成,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人文素质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内在结构,其形成主要靠修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陶冶,这比某些强制性的教育更有效。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高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

学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把握校园文化主流,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相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举办各种有意义的历史文化系列、文化与艺术系列、经济与社会系列、人生与道德系列等讲座和活动,为大学生成才提供更多的文化内容和活动舞台,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活跃校园氛围,提高文化品位。达到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塑造自我;四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大学的大学精神和理念,使大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王业宁.正确评价基础研究成果[M].光明日报,1996.

[3]李向军.科技论文品质评价方法探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8,(3):90-92.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大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高农民素质的路径探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对高职韩语听力教学的思考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