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谅德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009-12-23 03:39王红梅
学理论·下 2009年10期
关键词:启示思想政治教育

王红梅 朱 磊

摘要:体谅德育模式是西方很有影响的一种道德教育理论,体谅模式因其以道德情感为主线,以“教学生如何关心”为思想、内容,从而在教育理论界独树一帜。本文介绍了体谅德育模式的内容,分析了体谅德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总结了该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体谅德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243—02

前言

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同时,人与人的关系越来冷漠,在城市,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很多人当了十几年的邻居,也不知道对方的姓名,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学校。学生在学校里,大多数都求学习好,家长,老师也这么认为,以至于学生天天学习。而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相当的差,很多人自私自利,没有集体观念。以上大概是很多人的相同感受吧。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我们这一代的接受的道德教育少吗?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接受政治理论课教育,显然不是因为课时少的原因。我们上思想政治课的时候,有几个是认真听讲的,大多数的学生不是玩手机就是睡觉走神,讲台上的老师也是讲完就走,根本不顾能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而在此时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体谅教育模式,人本教育模式,观察学习模式等相继提出,并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由英国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及其同事提出的体谅教育模式,在欧美运用的相当广泛,中国在这方面应该向西方学习,借鉴其中的合理部分,再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形成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方法。

一、体谅德育模式的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青年当中很多人都对生活消极迷茫,自杀率上升,犯罪行为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当时英国的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其中原因,他们发现相当多的人其自杀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教育理念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青年的脑海当中。而是流于形式,为此他们决定进行教育改革,他们引进美国的先进教育理念,吸收其中有益的思想,并且结合英国的国情,提出了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或称为模式,体谅教育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其以其良好的效果得到众多人的肯定,到了20世纪70年代,该方法风靡欧美。

1967年-1971年,剑桥大学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费尔((P.McPhail)和他的同事针对青少年在人际关系中的原则及处事态度对英国中学生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的分析,青少年一致认为成人“好”的教育行为就是能体谅宽容“,坏”的教育行为就是压制支配的行为。综合了对学生的调查,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经过不懈努力首创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以道德情感教育为主的体谅德育模式该理论认为: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鼓励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去学会关心。关于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该理论认为有三个步骤:(一)设身处地。其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人的动机。(二)证明规则。其一般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机会,以设法解决当他们试图取得成年人的地位并在与其他成年人平等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时发生的各种常见的问题,具体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全的同一性意识,并把自己视为对自己的共同体做出贡献的人。(三)付诸行动。其宗旨在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体谅德育教育模式使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对特定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同时,该模式为学校道德教育课教学提供的《生命线》丛书,别具一格,设计有趣,内容逼真,问题引入深思,深受学生观迎。这对我国目前道德教育教材存在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现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当然体谅德育模式也有缺陷,麦克费尔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可他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它的理论基础的薄弱,在阐述其理论观点时过多倾向于实证数据,缺乏深层次的理论论据,这样教师可能对课程的总的侧重点和方向把握不住,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为理论单薄而不得要领。

二、体谅德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学校德育任务有它的基本内容,具体来说,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社会主义觉悟的根本标志,一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政治观点”,这是一个人的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二是要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第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我们讲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就是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有礼貌助人为乐等优良品德。

第三,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世界观问题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学校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为学生奠定好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基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养成尊重科学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促进的。对一个人来说,社会主义觉悟是首要问题。从教育过程来看,品德教育往往是完成其他任务的基础,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形成,从广义上来说又包括了政治方面和道德品质,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把三个任务分割开来。

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是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思想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掌握科学方法论。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国家、民族、政权、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立场、观点、态度、理想、信念。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用体谅德育模式反观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心理世界尤其是情感、需要、动机等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形式主义的泛滥,致使德育成效甚微。体谅关心模式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以情感教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体谅他人,使学生能够给予和接受爱;把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放在首位,使学生由关心和被关心的角色真正从思想、情感和行动上都投入到道德学习上来。

三、体谅教育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的统筹发展。针对我国城乡教育差距,在实施该方法的时候,城市的学校有良好的条件,他们有老师的指导,更为重要的是还有很多公共场所供他们进行案例教学,但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很多学校还是复合式教育,在进行体谅式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资金、师资、场地的限制。因此,根据我国国情,进行体谅教育,首要的任务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国家财政要大力支持农村地区,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不存在的,这也是我们实施体谅教育模式的最大难点,在农村,很多孩子到了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思想还没有成熟,进行体谅教育就需要改变形式,由西方国家在学校实施改为在中国的家庭实施,这时候父母就要承担责任,使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慢慢的体谅自己。并使他们懂得体谅给人带来的益处,他们可以体谅父母。我们可以举一个最现实的例子:那就是,高考考上之后,家里没有钱供孩子上学,在这时,你应该体谅自己的父母,不应该抱怨家庭,你可以选择其他途径去筹集学费上学,父母为了我们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上到高中给家里的负担已经很大了,作为儿女,我们要体谅这一点,以上所说的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它确实有相当的现实性,也是农村绝大多数孩子需要面对的,这也是体谅教育模式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最为广泛的应用。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材,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参与,里面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够完成,这就增加了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这一个过程也是学生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真正体会到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效果。

2.增加互动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通过角色转换,针对课程中的内容,老师设计相关的活动,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活动中,可以体会到当时情景和心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增加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相应的这也需要提高老师的素质,因为这包含着许多学科内容,老师应该成为一个复合型的教育者,比如,在进行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汶川大地震的情景,通过幻灯片等方式让学生首先理解情景的具体内容,然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当你在那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需要你援救,同时你也面临着随时死亡的危险,你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学生可以在课下认真的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活动的组织,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结果我们都会想到的,学生会选择救别人,但是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他肯定会充满着相当矛盾的心情,在这时他就体会到了我们的时代英雄是真正值得钦佩和学习的,这样,就达到了课程教学的目的。

3.学生自己决策,使其在该过程中体会别人的感受,进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参与制定决策是指让学生自己负责制定班级制度。当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时,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道德行为,因为学生对规则有一种自我归属感,采用班级会议,头脑风暴法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决策参与感。合作学习能够增加学生的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等道德行为。为学生提供自我道德反思的机会,包括是否要为考试作弊和偷盗辩护等,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胥平.体谅德育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9,(20).

[3]景光仪.西方体谅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2006,(10).

[4]P.McPhail,J.Ungoed-Thomas,and H.Chapman.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M].Long-man Group Limited.1972.

[5]B.Hersh,J.Miller,and G.Feildin.Models of Moral Education:An Appraisal[M].Longman Inc.,1980.

[6]唐爱民.体谅关心模式的德育思想及时代意蕴[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2).

[7]李长艳.西方德育“体谅模式”之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2006,(3).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启示思想政治教育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