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

2009-12-23 03:39陈彩娟
学理论·下 200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

陈彩娟

摘要: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有效改革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苦于。

关键词:教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6—0248—03

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有效改革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正处于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研究,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教学质量改善,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说服力,大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缺陷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评价,其目的是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科发展。然而,我国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一些缺陷,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这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单一”上。

(一)评价内容单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根据教学目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社会人生重大问题时表现出的思想情操。但是,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评价体系中,主要侧重于对大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程度的考核,而忽视对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社会人生重大问题时表现出的思想情操等方面的考评,评价内容过于单一。于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不在意内在素质是否提高,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不在意高尚道德情操养成,学习只是为了拿到足够的学分。个别同学平时不看书,上课不听讲,甚至经常逃课,只通过考前“苦读”却获得高分,结果是其成绩“优于”平时学习刻苦努力、课堂实践积极参与、但“背功”欠佳的学生。很显然,这种以考核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概念、原则、结论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机制,从根本上脱离了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性质,反映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也检验不出大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与思想素质。

(二)评价形式单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实做而不在于能说会道”。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思想中,我们不难理解到这样的涵义,即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知”、“行”统一。根据这样的教学要求,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也必须做到“知”与“行”的统一,否则考评结果难以真实反映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非常单一,多以笔试形式考评学生对“知”的掌握情况,即通过单一的“千人一卷”的考核方式进行静态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取决于期中、期末等几次书面考试,忽视对学生“行”的能力考核。这种“千人一卷”的考核方式很难考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主体单一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重要主体,他们互为条件,相互影响,不可或缺。因此,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两个主体的作用,是实现科学评价的客观需要。但长期以来,我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特别是任课教师的作用很大。他们承担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主要任务,如对学生平时学习等方面的成绩评定,均由任课教师完成的。而作为教与学的另一个主体——学生而言,则主要是扮演被评价者的角色,处于次要或者是隐性位置,被动接受着教师的评价。显然这与学生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主体这一地位极不相称。由于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忽视被评价者的需要及情感体验,从而使教育评价活动始终处于消极的活动状态,这一方面造成了评价结果不科学、不准确,另一方面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的有效发挥,从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思路

目前,我国正处于巨大的社会历史变革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正处于重要转折时期。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要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为根本要求,以遵循教学一般规律为重要前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解决思想,勇于创新,着力构建内容综合、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教学质量改善,为更多更优地培养出高素质大学毕业生提高教学支持。

(一)着力完善综合性评价内容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靠对大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程度的单一性考核,忽视对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在面对社会人生重大问题时表现出的思想情操等方面的考评,难以达到好的教学与评价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内容应突出综合性,要在对学生认知领域进行评价的同时,增加对学生在情感领域、行为领域的评价。既要考核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对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同时还要考核学生在处理社会人生问题上的思想境界情况;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道德、责任、价值观等方面内容的变化和发展。另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应注重过程,而不只是结论,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评价中,要将整个教学过程纳入评价范围,有的甚至要延伸到教学过程之后。就总的而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综合性评价内容:

1.优化考核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可以通过理论考试进行。但是,考核的内容应避免考“死知识”,突出素质和能力的测试。要注重对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试卷中尽量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发挥题,通过考核,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2.考核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学生素质高低可以引入系统的实践评价内容。在注重考察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考核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是从大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出发、从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出发等来进行有关的主题讨论、竞赛、辩论或小组演讲等,即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经历从收集材料到呈现成果、进行社会探究的完整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在集体或小组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和水平:是否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能否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是否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能否聆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否与他人交流观点和看法;是否积极参与辩论;是否争先回答问题;等等。

3.考核评价学生的社会参与情况。把社会参与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主要是考核学生的社会行为。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开展的走访、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交流作业、交流思想情况;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情况;利用勤工俭学,所进行的职业角色教育情况;利用就业指导,进行能力素质教育情况;等等。总之,在评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应尽量多角度、多方位地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衡量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政治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这是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评公平公正的关键。

(二)着力构建多样性的评价方法

对于学科进步而言,好的学习评价方法所产生的作用并不亚于学科本身。有人曾有这样的评论,教学评价如果能“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一份考试试卷或一篇论文不可能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了较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更不可能判断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是否以正确的思想观念为指导。我们必须改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方法单一的现状,积极探索,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方式,着力构建多样性的评价方法,逐步形成一套适合评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闭卷与开卷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平时作业与期末测试结合、理论道德认识与实际表现结合,综合考核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运用以及衡量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通过增加对学生评价的尺子,以培养更多更好的学生。具体而言:

1.分层运用口试、笔试等方法进行终结性评价。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检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否理解掌握,可采用笔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法。笔试以闭卷与开卷结合进行,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题目采用闭卷的形式;对于一些灵活性的、综合性的、考查智力和能力的题目采用有限的开卷考试形式,让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等进行分析和思考,得出独立的答案。同时要改变期末考试“千人一卷”单一的笔试评定方法,试卷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分不同层次进行测试,如把音、体、美作为一个层次、把理科生和文科生各作为一个层次,以避免“千人一卷”的不合理性。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评价的目的、性质、对象不同,联系学生的具体专业与社会实际,利用课题研究与论文、辩论、情景测试等开放性质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2.综合运用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一定要改变期末考试单一的终结分数评定方法,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期末测试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学生综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习效果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具体包括在遵守教学纪律方面的行为;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课堂讨论等形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参与程度、综合能力和素质;学生的理论理解、案例分析或学习心得等作业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论逻辑认识、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此可以有教师和同学共同来考评,通过这些考评方式,一方面淡化终结性考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把考试和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达到大众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为学生提供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与扩展的机会,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3.灵活运用定性、定量等方法进行实践性评价。实践教学及其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当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工作的新要求。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成为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的考评。对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考评,主要是要灵活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核评价学生在参加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参与程度、价值取向、综合能力,学生在与课程相关的知识竞赛中的参赛成绩,社会调查报告,参观活动感想等,特别需要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的理论,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与素质。

(三)着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评价考核应当改变老师一元主体评价的局面,将学生也纳入其中,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自评和互评。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可以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班级(学习小组)开展互评,或班委考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对学生最终成绩的评价包括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或班级评价等多元评价成份,充分体现学生成绩评价的全面性、动态性、过程性。

1.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自我评定,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终身学习的巨大动力,以及改革应试教育封闭评价方法的有效措施。每个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必须以尊重学生本人意见作为基本前提。评价要从以“应试教育”的“他评”为主逐步转向以学生的“自评”为主。要积极采用并推行学生自评,通过自我评价使每个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

2.班级(学习小组)开展互评。开展班级(学习小组)互评是充分体现集体智慧的重要手段。这里既可以进行学习小组成员互评,也可以进行班级范围互评,即班级或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就他人在学习中(如主题讨论或小组演讲)的学习态度、策略和效果等方面开展互评。评价的依据是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里所承担任务的轻重、接受任务的态度、与同学交流合作诚意、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时的质量等主要情况。通过班级(学习小组)互评,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每个学生平时在班级(学习小组)内的学习表现,也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胸怀。

3.教师进行综合评价。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在评价中起着主导作用。为提高教师的综合评价质量,老师要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进行认真考察并完整记录。考察与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态度等情况。具体地说,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情感和自信心;在主题讨论或小组演讲等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参与程度;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有效性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这种记录评价,既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思路的重要依据,更是期末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田建国.树立以人为本德育新理念[J].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4,(5).

[3][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4]贺金浦、刘姗姗,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与实施主体[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5]李斌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特点及其相关理论依据和原则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
“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实施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以私立华联学院为例谈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构想
大学英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工程应用驱动的“.NET编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关于高职院校印刷色彩管理课程改革的探讨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