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情绪的影响

2010-06-12 11:01王景枝王玉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卵巢癌情绪心理

王景枝 王玉玲

河南中牟县人民医院 中牟 451450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更明显,术前的焦虑、抑郁反应,往往能降低病人对疼痛的耐受力,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康复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如何消除和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稳定其生命体征,提高手术效果,是围手术期常见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01~2007-12我科住院符合卵巢癌诊断,择期手术的39例患者,年龄23~70岁,平均(48.96±10.52)岁。职业:农民20例,干部 16例,其他3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6例(41%),中专或高中15例(38.5%),大专以上8例(25.5%)。患者 FIGO临床分期:Ⅰ期 12例(30.8%),Ⅱ期25例(64.1%),Ⅲ期2例(5.1%)。

1.2 方法

1.2.1 调查分析方法:于患者入院第2天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对患者情绪、情感进行评估,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分方法:两个量表均为20个项目四级评定,计分方法为1~4级记分法,各题目累计积分即为所得评分。从2组患者的评分数据表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经统计学分析,2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以后对干预组实施有计划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于术后第3天再次应用SAS、SD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1.2.2 评估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的因素:①对自己生命的担心,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对死亡的恐惧,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精神打击;②对疾病的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的产生及其带来的负面情绪不仅会干扰患者寻求与疾病有关的信息能力,而且会造成行为的退化和治疗的中断[1];③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识,也是影响患者情绪的重要因素;④对预后的恐惧,担心术后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疾病是否复发和恶化,是否有外形和生理功能改变等,有失助感;⑤对医护技术及治疗条件的顾虑;⑥术后疼痛及其他并发症的折磨更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⑦卵巢癌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手术治疗往往涉及盆腔器官的清扫,导致性功能改变,生育功能丧失和绝经期的提前,以及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都会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1.2.3 干预措施:①根据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评估及引起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制定系统有效的干预计划;②有针对性地客观地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对病情的告知应留有余地,让患者有一个逐渐接受现实的机会。耐心介绍手术注意事项及目前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发展,树立坚定信心。淡化病人角色,生活尽量自理;③对患者进行肿瘤方面的知识和健康知识的教育指导,教病人如何面对肿瘤以及如何疏导复兴情绪反应等;④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细心做好解释工作,增加患者的自信;⑤全面了解患者的社会、家庭情况、个人特征,有意识地暗示、引导,调动其内在的心理抗衡能力;⑥充分调动患者的支持系统,动员亲属、朋友主动给予情感、生活和经济上有力的支持和帮助,消除患者的顾虑。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增加患者的适应性行为,减轻其身心症状,甚至能提高免疫能力;⑦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营造病房积极向上的战胜疾病的气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详细讲解卵巢癌治疗新进展,通过健康教育、集体交流、个别座谈等形式,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积极配合治疗;⑧术后,重点做好患者的舒适护理,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正确表达疼痛,了解患者的需求,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患者使用松驰技巧,有效应对疼痛。

2 结果

表1为入院第2天患者焦虑、抑郁评估,P>0.05,2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评分均>50分,说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表2为术后第3天再次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干预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情绪。

表1 2组入院第2天SAS、SDS评分比较

表2 2组术后第3天SAS、SDS评分比较

3 讨论

卵巢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普遍存在,焦虑不但影响日常生活,还可以使内分泌紊乱,导致身心疾病,加重疾病的反应,影响患者的康复[2]。术后的焦虑、抑郁不仅延迟伤口愈合,而且还会出现术后精神障碍等并发症,加大了治愈的难度[3]。临床上如何针对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护理,加快围手术期患者恢复,减少手术治疗的不良反应,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要课题和急需解决的难题。心理干预应针对引起患者不良情绪的原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情绪疏导,有效的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的第一步;有效的沟通交流,能使患者正确认识和面对疾病;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可以增加患者的自信、自尊、自主的感觉,增加患者的适应性行为,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免疫力,减轻患者的心身症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教会患者掌握放松的技巧,可以减轻患者情绪压力和病痛的折磨。

总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应对能力,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1]吴杭州,李峥.乳腺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01-104.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34-235.

[3]黄津芳.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10.

猜你喜欢
卵巢癌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