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斜刺法与直刺法的比较

2010-06-12 11:01苏红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针头注射器新生儿

苏红梅

河南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焦作 454000

我院新生儿病房2009-01~2009-11对100例新生儿采用斜刺股静脉采血法采血,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01~2009-11住院需静脉采血新生儿200例,男135例,女 65例;体质量 1100~4800 g;早产儿118例,足月儿82例;原发病包括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等。随机将200例新生儿分成斜刺股静脉采血组和直刺股静脉采血组,每组100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原发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操作步骤 (1)患儿取仰卧位,垫高穿刺侧臀部,充分暴露局部皮肤,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时污染穿刺点。(2)助手站在患儿穿刺对侧,约束患儿躯干及上肢,使穿刺侧髋部外展45°,并屈膝约 90°。(3)操作者站在患儿穿刺侧,用0.5%碘伏消毒患儿穿刺部位皮肤。确定穿刺点后进行穿刺抽血。(4)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眼,拔出针头,局部压迫5min后以胶布固定。如误入动脉或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应延长按压时间至10min。

1.3 操作方法

1.3.1 斜刺股静脉采血法:以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及术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中内1/3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右手持注射器,自股动脉内侧0.5cm 处,与皮肤呈30°~45°角,距腹股沟下1~3cm与腿轴平行方向斜向刺入,然后逐渐提针并同时抽吸注射器活塞,见有回血后立即停止提针并固定针头,抽足所需血量,抽血过程中如有抽血不畅,可以改变注射器角度[1]。

1.3.2 直刺股静脉采血法:将左手示指放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的中点处触及股动脉搏动,在搏动最明显处内侧0.2~0.4cm处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然后逐渐向上提针,并同时抽吸,见有回血时停止提针,抽取所需血量。

2 结果

2种采血法的比较,斜刺法优于直刺法。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3.1 直刺股静脉采血法 根据股静脉的解剖走行,当采用直刺进针时,针柄垂直于血管,进入静脉内的长度短,新生儿血管管径小,而且患儿常哭闹不安,针头不易固定;当向上提针时,针头易脱出血管外,造成穿刺失败,或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另一半脱出血管外,此种情况也能抽出血液但往往量少。此时护士经常会在局部反复改变穿刺方向,重新寻找血管,易造成血肿、血标本溶血或凝血。

3.2 斜刺股静脉采血法 斜刺股静脉采血时针梗进入静脉内较长,针头不易脱出血管外。斜刺法的进针面积大,活动范围小,所以采血过程较顺利,一针成功率高,而且可以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而造成的血肿、血标本溶血或凝血。

通过对我科200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比较,认为新生儿斜刺股静脉采血法比直刺股静脉采血法更安全、易于操作、成功率高,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1]王秀萍,冯玉荣,彭兆兰,等主编.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5.

猜你喜欢
针头注射器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评估胰岛素注射笔相对于传统注射器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
拆除眼科美容缝线中7号注射器针头的临床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