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观察

2010-08-17 06:38王少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19期
关键词:川芎嗪肝素进展

王少纲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 郑州 450052

我们应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28例进展性卒中病人,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6例进展性卒中病人为我院2007-01~2009-12住院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证实。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完全性卒中病人以及既往有脑卒中史、近期曾做过大手术或有严重外伤、凝血机制障碍有出血倾向、消化性溃疡、心源性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对照组)。治疗组 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44~68(56.6±6.2)岁。对照组 28例,男 13例,女15例;年龄43~70(64.7±5.9)岁。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及应用甘露醇、尼莫地平、胞二磷胆碱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共用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8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1次/d,连续治疗 14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时分别进行疗效评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 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恶化:评分增加。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第 7天、第14天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n=28)

表2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n=28)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第7天 第14天治疗组 28 30.3±5.9 23.6±4.7* 13.7±3.4*△对照组 28 29.8±6.7 25.8±6.1* 17.9±4.2*

3 讨论

进展性卒中是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常见类型。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目前认为溶栓疗法是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其治疗时间窗为3~6 h,多数病人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就可能引起病人人院后病情不稳定或持续加重,给预后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或导致医疗纠纷。对于发病超过6 h,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病例,溶栓治疗增加了颅内出血的危险,因此进展性脑梗死的控制成了困扰神经内科医生的一个最大难题。因此,积极干预急性脑梗死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认为[1-2],进展性卒中的发病机制与血栓的扩展、血管或侧支循环的阻塞、脑水肿、严重的感染及高热以及心功能不全、并发出血等有关。高血糖、不适当的血压调控也是脑梗死进展的重要原因。虽然其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血凝块的扩展是进展性卒中的主要病理机制,因此抗凝治疗至关重要。国内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亦认为低分子肝素治疗脑卒中有一定的疗效。低分子肝素钙保留了肝素最有效的抗Xa活性,抗血栓形成作用明显,而抗Ia活性低,出血风险较小。而且大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还有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改善高凝状态及半暗区血循环、防止梗死进一步扩大的作用。

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中分离提纯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单体,其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hrazim,TMP),近年来人们广泛应用TMP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证实TMP不仅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3],还对氧自由基、过氧化物歧化酶以及钙离子通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发现其对白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浸润及激活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王良兴等[5]发现TMP还对一氧化氮合酶(ceNOS)及其基因表达有影响,可以增加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及其基因的表达。另有报道 TMP对cjun基因以及 HSP70表达有影响,并通过改善ATPase活性、抑制钙超载而拮抗EAAs的毒性作用。本结果显示,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下降,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提示丹红川芎嗪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进展性卒中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川芎嗪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贾丽君,迟鲁梅,范佳,等.进展性卒中的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2):191-193.

[2]秦洁行,苗玲.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3):114-116.

[3]汪远金,申国明,王钦茂.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1):44-48.

[4]雷万龙,刘勇,袁群芳,等.川芎嗪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2):100-106.

[5]王良兴,陈少贤,徐正介,等.川芎嗪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动脉结构型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16(1):78-84.

猜你喜欢
川芎嗪肝素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