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运动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2010-09-26 02:44孙珊珊
关键词:技法动画情境

孙珊珊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动漫与艺术设计系,湖南 长沙 410100)

《动画运动技法》课作为技法类核心课程,培养的技能在整个动画行业运用非常广泛,可以说这门课程是培养动画制作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课程。

一、改革教学方式,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需要更加注重职业性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将真实的工作任务设计为学习性工作任务,以模拟项目或真实项目为载体,通过校企合作带来的资源优势,以实战任务驱动、模拟公司运作、工作过程导向等为主要手段,突出培养学生的常规动作、原动画的绘制能力和动画检验仪的操作使用能力。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要突出实践性的特点。在考虑“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着重强调真实项目在教学中的运用,在五个教学模块中都安排了真实项目的实践,聘请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对学生制作真实项目的指导,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实现学做合一。课程设计注重全过程的开放性。企业专家参与从课程开发设计、课程内容选定、教学组织与实施到教学评价等全过程。

二、充实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式教学

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对职业岗位要求的分析,确定了以动画基本流程、曲线运动动画技法、人物常规动作动画技法、动物常规动作动画技法和自然现象动画技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这些内容为动画师掌握必备技能,将典型性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对应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并设计了相应的五个学习情境和九个综合实训项目,形成了以典型性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商业项目和综合实训项目为载体、教学内容、学习情境与典型性工作任务相互对应的教学内容体系。

按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技能建立分层教学模型来组织教学。该模型以虚拟或真实商业项目为载体,通过创设学习情境,遵循学习内容从简单到复杂、技能形成从易到难的规律分层教学与培养模式,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分层次实现基本能力、职业能力与拓展能力的培养。在基本能力层,从符合认知规律的角度出发,通过完成模拟项目来实现基础动画绘制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在进一步的职业能力和拓展能力训练中,引入完整的真实项目和商业项目,按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和训练,解决从绘制单一姿势到完整镜头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动作的能力、镜头制作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这样,在学习情境中经历了基础能力项目、职业能力项目、拓展能力项目的训练,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从动态姿势到模拟镜头、再到项目镜头。在每一个阶段都将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场景从简单到复杂综合进行循环演练,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与迁移。

基于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分层教学设计图

按课程教学环节分配和安排师资。在课程的五个教学模块中,每个模块都有理论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实训室)、项目实训、商业项目制作等几个环节。根据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师的实际情况,一般由专任教师承担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任务,兼职教师主要承担项目实训和商业项目制作环节的教学与指导任务。

三、探索“PSD”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画制作能力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情境设计需要,教师团队探索出“PSD”课程教学模式。“PSD”教学模式是一种项目导向式的课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企业实际岗位的需要将项目制作引入教学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项目、实施项目,最后对项目成果进行讨论评定。通过项目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在实际运用该教学法时,我们要求“一课(模块课)一项目,一人一成果,一题(项目主题)一讨论”。“PSD”教学法中的“P”指project (项目),即要求每个教学模块、每个学习情境都要选择一个项目、制作一个项目、讨论评价一个项目,项目可以为企业项目、教师原创项目、校企合作项目;“S”指student (学生),要求以学生为主体,100%的学生参与项目,100%的学生有项目成果;“D”指discussion(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完成项目制作任务,通过讨论评价完成对项目成果的考核评定,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四、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由于《动画运动技法》课程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绘画、构图、时间掌握、透视等基础。制作案例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知识点的层次上,还要注意实际与模拟案例的引入,在吸引学生的同时还使学生对动画师岗位角色所要从事的工作有所熟悉。因此,在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方面,综合运用了案例导入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和作品鉴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案例导入法是根据每个模块所要求具备的技能要求,给出一个实际动画项目的完整案例资料,剖析运动规律和时间设计,并提出需要解决或完成的绘制任务,组织引导学生思考面临的任务。让案例成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与能力转化的成果,案例教学法的真正价值在于讨论的过程,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达到主动思考的学习目的,如果学生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就很可能无话可说,而讨论就可能论而无果,流于形式,课堂效率也会大大降低。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从前台到幕后,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维的空间和机会,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阔思路。

角色扮演法由项目负责人或教师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事不同的工作任务。通过多个项目的轮流实践,学生体会到不同岗位及工作任务的责任,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动作与思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变被动为主动学习。通过角色扮演法,使学生扮演角色的同时学会观察,用这种真实、感性的案例来说明枯燥难懂的技法类理论。

任务驱动法是在项目任务的引导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与方法,学生结为项目小组,以边讲边练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每个模块项目的内容。做到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实践教学与项目一体化、学习与工作一体化。

五、改变评价体系,突出技能考评

以往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的好坏通常是期末考试,然而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是不够准确和客观的,应当改变单一的期末评定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企业项目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和阶段性目标,占总成绩的30%;总结性评价评学生学习的成果、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占总成绩的40%;企业项目评价引入企业的标准和评价机制,按项目绘制水平、项目效率、返修程度、软件运用程度、整体演示效果等分项考评,占总成绩的30%。该评价体系将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商业项目效果等纳入考评体系,综合考察和评价学生的动画设计与制作能力,突出强调项目技能的考评。同时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参加影视动画绘制员的职业资格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实现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生产标准的互通,课程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互认。这样不仅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绩,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注重提升专业技能而不是只追求一次成绩的高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技法动画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我的动画梦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