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制剂对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的影响

2010-09-26 02:49
关键词:肌酸激酶果糖制剂

潘 超 潘 登

(1,2. 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篮球运动是一项非周期性、复杂多变、攻守转换迅速、速度快、强度大的运动。一般要求运动员在专项速度、整体力量、耐力、弹跳力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整体素质。糖是篮球运动中有氧、无氧供能的主要能源,也是最理想的能源物质,具有耗氧量小、供能效率高等特点。人体血液中血糖浓度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若血糖浓度下降就会引起中枢疲劳。糖在人体内主要以肝糖原、肌糖原的形式储备,糖原的储备与运动员体能的保持有重要的关系。1—2小时的大强度训练和比赛会使运动员糖原储备大量消耗,而普通的膳食不足以保证其恢复至原有的水平,合理补充果糖能够提高运动能力,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出现,还能促进运动或疲劳的恢复。必须高度重视提高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体内糖

原的储备与运动后的恢复,以便保证有效节省肌糖原消耗,推迟疲劳发生的时间,提高运动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14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男子篮球队队员,训练年限2—7年,平均年龄18—21岁。分成身高均等的两组,一组作为补充果糖制剂组的研究对象,另一组为实验对照组。所有运动员均自愿参加测试,受试者无心血管系统、肝肾疾病史和肺病史。集练期间运动员饮食由教练组统一安排,对队员的饮食、起居做严格控制。两组队员的身高、体重、年龄、训练年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补充果糖制剂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表

(二)研究方法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男子篮球队,为备战2009年11月16—22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的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篮球队全体队员于2009年8月29日—9月29日,进行了为期1个月集中训练。其中周一至周六每天训练2次(早晚各1次),周日休息,主要

是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本实验以这一个月的集训周期为研究时段,以周训练计划为单位,训练相同计划的4周。实验组采用果糖制剂,每天早、中、晚每人服用200毫升(按1:3的比例加水冲兑)。全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的时间是每周一早训前。

(三)指标测试时间、方法与仪器

血样本分别采集于9月5日、9月12日、9月19日、9月26日、9月30日晨7:00-8:00,抽取肘静脉血4毫升。2毫升全血注入玻璃试管,静置1小时后以3500·分离心8分钟,取上清液备用,20微升全血加入高铁氰化钾试剂,用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血红蛋白的测定;35微升血清用Eppendof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进行肌酸激酶、血尿素的测定。检测方法:采用由Talke和Schuberrt提出的酶学方法,酶反应速度与样本中尿素的含量成正比,在340nm测定固定时间间隔内NADH吸光度下降速度,从而计算出样本中血尿素的含量。

(四)统计方法

研究的起止时问为2009年8月29日—9月30日。全部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并计算标准差,经统计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和相关分析,P<0.05表示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有极显著性差异。

二、实验结果

本实验选取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三项指标的平均值来反映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和规律(见表2)。

表2 高职篮球运动员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

注:“*”代表同组别第一周和第二周的对比,“*”p<0.05 ,“**”p<0.01;“#”代表各周差距之间对比,“#”p<0.05 ,“##” p<0.01

如表2所示,篮球实验组运动员的血红蛋白(Hb)平均值整体上是先下降后上升。对照组整体上是先显著下降后缓慢回升(采用配对t检验为3.1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尿素氮(BUN)平均值整体上缓慢上升但并不显著。对照组整体显著上升后缓慢回升(第二周和第一周采用配对t检验值为3.72,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组间采用配对t检验,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肌酸激酶(CK)指标实验组和对照组变化处在一个波动状态之中。实验组(CK)指标是一个缓慢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对照组(CK)指标则是一个上升的趋势(对照组第四周和第一周组间显著性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值为分别19.6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三、果糖制剂对篮球运动员三项指标的影响

(一)果糖制剂对血红蛋白(Hb)的影响

血红蛋白Hb在运动训练界是衡量机体机能状态的指标,俗称血色素,主要成分是红细胞。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作为二氧化碳的载体,而且能恒定机体PH值维持酸碱平衡,它直接影响人体身体机能,对机体运动有很大的影响。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越高,结合氧的能力越强,输送氧就越多,就越有助于有氧代谢过程,这样运动员的耐力就好。在我国优秀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中(CBA篮球联赛),所有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水平都高于140g·L,他们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52.6g·L,基本接近目前认为的运动员最佳血红蛋白含量160g·L。

由表2可以看出,高职篮球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值处于较高水平,只是在实验的第二周之后出现了显著下降。通常如果出现血红蛋白值降低(男子低于12g·100ml,女子低于11g·100ml)时,会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可诊断为运动性贫血。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红蛋白保持相对稳定,但在训练和比赛期间,受运动负荷、营养、休息等因素影响运动员血红蛋白的含量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在大运动量训练的开始时期,血红蛋白含量容易出现的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机体逐步适应了运动量,这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又会上升。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在大运动量初期,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血红蛋白显著下降,但当人体适应之后,血红蛋白则逐步回升。本实验的结果也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第二周的训练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显著下降,但进入第三周之后,Hb值便开始逐步回升,最后第四周达到最大值。在整个实验中,运动员Hb值表现为先降后升,然后趋于稳定,说明运动员经历了一个对运动负荷量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也进一步说明本次训练过程,尽管时间长、负荷较大、对运动员机体的刺激作用较大,但仍处于运动员能够耐受的范围内。但是实验中笔者也发现,个别运动员的血红蛋白的含量水平始终波动很大,与全队整体水平变化趋势不符合,说明其可能对运动量不适应或是机能状态不佳。从表2看出实验组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第四周的上升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对第一周实验组上升了1.39·100ml-1,对照组只上升了0.22·100ml-1),笔者认为是实验组补充果糖制剂后促进了运动后机体的积极恢复,防止血红蛋白的明显下降,维持红细胞功能,从而对身体素质和体能耐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果糖制剂对血尿素(BUN)的影响

血尿素(BUN)是机体内蛋白质(Pro)新陈代谢的产物,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体内Pro的分解代谢明显加快,从而导致BUN含量显著增高,其含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代谢状况。用测定血液BUN的浓度来评定运动员对运动量的承受力和疲劳程度十分敏感。所以现阶段血液BUN浓度变化值可为运动训练的疲劳监测和对运动员机能状态的评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已有研究证明运动训练可引起的血液BUN含量变化,且与持续时间、运动强度、个体特点及运动类型有密切关系。还有研究发现,当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相同、运动负荷量维持不变时,血尿素BUN值的升高往往与营养膳食有关。由于篮球运动员错误的营养观念,认为蛋白质、脂肪是运动员膳食营养中应摄入最多的营养素,造成篮球运动员对蛋白质、脂肪的过量摄入,然而过多的蛋白质在体内降解,也会引起血尿素的升高,且高脂高蛋白膳食会加重肝脏和肾脏负担引起体液的酸化等许多不利影响。篮球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或比赛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而高脂高蛋白膳食会引起篮球运动员糖摄入过少,这样膳食营养的不合理摄入严重地影响了运动训练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血BUN值持续上升的原因是运动量大、运动时间长和运动员饮食中摄入高脂高蛋白过多。实验组在4周的训练过程中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而对照组则呈急速上升,特别是第二周的血尿素(BUN)含量急剧上升(相对第一周上升了1.18 nmol·L)。笔者认为,运动负荷量维持不变、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相同的情况下,BUN能反映运动过程中能源物质的供能情况:运动后BUN升高,表明运动中肌肉能量平衡遭到破坏,糖原消耗过多,蛋白质、氨基酸分解代谢会显著下降;本实验中补充果糖制剂的实验组相对对照组BUN升高幅度减少,意味着实验组在运动时糖供能比对照组增多,实验组运动水平相对提高。

(三)果糖制剂对肌酸激酶(CK)的影响

肌酸激酶(CK)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其中98%存在于骨骼肌。它是是机体中ATP-CP系统代谢的一种重要催化剂——酶,起到催化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之间高能磷酸键可逆性的转移作用,从而保证短时间激烈运动时能量的供应和运动后ATP和CP的再合成。它是运动员负荷情况和机能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及现阶段教练员对运动训练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高强度改密度力量练习后肌酸激酶CK水平升高,且训练的负荷量越大升高越显著,所以CK受负荷强度和时间的影响最明显。它还是催化ATP分解生成CP反应的关键酶之一,肌酸+ATP→CP+ATP,这说明ATP的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关系,CK升高表明合成大于分解。本实验结果显示,大运动量训练对肌酸激酶CK活性影响显著(P<0.01),实验组(CK)指标是一个缓慢上升再下降的过程,对照组(CK)指标则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在第三周后两组数据有明显的方面变化,笔者认为经过2周训练队员开始慢慢适应了训练的强度,但是在补充果糖制剂的实验组在第三周后,CK呈下降趋势,表明服用果糖制剂可以有效地保护肌纤维免受损伤,保证运动时能量补充和运动后ATP的恢复反应,同时可以使运动时、运动后的能量供应及转移保持平衡。分析认为,补充果糖制剂,可改善运动后低血糖状况,并降低能量消耗速度,间接使细胞膜通透性降低,进而降低血清CK浓度。

四、结论

(一)补充果糖制剂能促进运动后机体的积极恢复,防止血红蛋白的明显下降、维持红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持续运动能力。

(二)补充果糖制剂能降低血BUN,提高运动水平。

(三)补充果糖制剂可改善运动后低血糖状况,降低能量消耗速度,间接使细胞膜通透性降低,进而降低血清CK浓度,保证运动时能量补充和运动后ATP的恢复反应,还可以使运动时、运动后的能量供应及转移保持平衡。

[参考文献]

[1] 潘力平. 男子篮球专项大运动量训练的综合监测及评价[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3).

[2] 陈照春,孔祥平. 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在排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 安徽体育科技, 2005(3).

[3] 李秋萍,杨海平,张宏缓. 优秀篮球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机能指标监测与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7(4).

[4] 冯炜权. 运动训练生物化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5] 浦钧宗,高崇玄,冯炜权. 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手册[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果糖制剂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雪莲果低聚果糖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