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表里关系理论研究述略*

2011-02-12 00:30赵京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表里经脉脏腑

刘 兵,赵京生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

经脉表里关系理论(《灵枢·九针论》)自《内经》确立以来,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不少学者对“经脉表里关系”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脏腑表里关系”做了一些可贵的探索,分别从不同研究角度、内容范畴等方面分析、论证了经脉表里关系的丰富内涵,今考察自50年代以来的相关理论研究文献,就以下几个方面略述之。

1 方法与角度

1.1 考古学方法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在针灸理论研究中并不多见。马继兴[1]通过考古四川绵阳市发掘的西汉针灸木人(西汉人体经脉漆雕)发现其经脉交叉共有6处,其中在头部第2、3侧线上分别为手厥阴脉与手少阳相交叉,以及手厥阴脉与手少阳脉支脉Ⅰ相交叉等;另有手太阴在拇指发出的支脉Ⅱ流入手阳明脉。梁繁荣、何志国等[2]在考察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经脉线”时则明确指出,漆雕经脉之间有着较为广泛的联络,有的经脉已经形成表里两经之间的沟通,如手太阴脉与手阳明脉等。

1.2 文献学方法

叶庆莲[3]在运用文字、训诂等文献学方法研究十二经脉命名时,提出表里关系经脉的阴阳经分布位置内外对应,阴阳气一致对等,二者相合配偶,阴阳平衡。李杨[4]通过文献统计的方法研究《内经》针灸处方,发现表里经同用的处方数为37(全部多经方为98个,其中同名经方仅为4个),占总处方数的10.4%。刘立公等[5、6]运用计算机统计的方法对93种古医籍中有关肺经、大肠经及其腧穴主治的内容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大肠经及其腧穴可治疗表里关系的肺经或与肺相关的病证达1034/2559条,涉及相关功效7/18项;肺经及其腧穴治疗表里关系的大肠经或与大肠相关的病证593/2655条,涉及相关功效6/16项。

1.3 诠释学的方法

诠释学(hermeneutics)是一门关于理解、翻译和解释的技艺学,开始应用于针灸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早。赵京生[7]指出,对经典针灸理论的现代诠释,是针灸学立足于自身并能更好地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赵氏在对《内经》经脉表里关系的现代阐释研究中,得出的主要观点有:经脉分支的形成与连接,完成了经脉对脏腑表里相合的严谨表达,只有(表里)阴阳经脉相合,才能体现脏腑规律而符合自然之道,经络理论才得以完善;《灵枢·经脉》中“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的方法实际是表里经脉的补泻方法,后世将其理论泛化;络脉循行和病候不在于表达表里两经的联系;由脏腑理论而建立的经脉表里关系,影响着经脉辩证方法等[8]。

1.4 哲学与易学角度

周丽莎等[9]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论述表里关系的经脉,认为其阴阳二气是等量相反的,并认为如此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平衡协调与发展。郑占武等[10]通过易学角度论表里,认为划分人体脏腑经脉遵循了八卦平衡对应原则——每一对表里脏腑与经脉同分属于兑金、离火、震相火、巽木、坎水等卦象,而将统摄一身的督脉归于乾,总司一身阴气的任脉归属于坤,这样可得到配有十四经脉的八卦圆道图,而经脉流注次序与八卦圆道的理论规律也是相一致的。周康龄[11]通过对《周易》与笛卡尔坐标、六维空间体系的研究,认为十二经脉“表里合”的真正内涵,应该指的是经脉在循行中通过莫比乌斯圈“翻转”过程中产生的效应。

1.5 文化与观念角度

梁永林[12]从天人相应观念出发,在对十二经脉命名的探讨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应,皆有三阴三阳六气,从自然的三阴三阳类推人体脏腑三阴三阳,并以之命名,根据其总结出来的“运气脏腑阴阳手足配属简表”来看,表里关系的脏腑经脉对应相同的六气、五行配属、手足等,如肝(厥阴)与胆(少阳)同应六气“风”,五行皆属“木”,均联系手足之“足”。杨玉英[13]认为,人体一切器官机构组织的功能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对天地间三阴三阳生化方式的模拟,具有时空对称关系的阴阳脏腑经络,必然具有遵循着阴阳垂直相关定律的一系列具体联系,这些联系因阳主表、阴主里而通常被称为表里相合。

1.6 临床研究与体会

临床研究常常直接体现理论的实践意义。傅云其[14]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凡内科涉及到十二经脉表里经先后为病或经脉络属为病之杂症,根据十二经脉相表里和络属的理论,取以表里经荥穴合用为主的方法,常常能取得表里经同治、阴阳经脉之气同理的临床疗效。陈继新等[15]通过临床研究和体会认为,表里经穴透刺既扩大了针刺范围,又更有效地激发经气与通经接气,使相表里、相对应的经络、腧穴的协调作用与敏感度增强,还能增强针感、疏通表里,使表里两经、同经与异经的经气纵横相贯通行,经气协调。

2 内容与范畴

2.1 经脉表里与脏腑表里

肖少卿[16]认为,在脏腑表里相关的同时,又有独立的经脉表里相关:“论其脏腑、表里,关系至密:盖肺合大肠,脾合胃,心合小肠,肾合膀胱,心包合三焦,肝合胆,故有六合之称;然其经脉之间,又有表里之分。”彭静山[17]也指出,六脏六腑有表里关系,经脉在体外循行也有表里关系;彭氏还进一步提到,络穴起到表里经互相沟通的作用,与其他经无关;手六经循行秩序井然,表里对称;足六经的表里分布与井穴有关。蔺晓源等[18]将脏腑表里的经穴影响因素概括为:脏与腑之间的表里关系是以经络联系为基础,以腧穴的枢纽作用为支柱的。另外,根据文献查阅情况来看,此研究范畴中关于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经脉专题研究内容最为丰富。

2.2 经脉表里的形态结构

罗清华[19]、陆瘦燕[20]、李鼎[21]、蒋松鹤[22]等分别从“正经连接”“十五络”“经别”“对称律”等内容总结了表里经脉的若干论点或规律,其所阐发内容基本遵循了《内经·经脉》固有的一般认识。赵京生[23]通过分析经脉分支理论认为:“如果没有这11条分支的连接,就不能完成经脉对气血循环流行、脏腑表里相合、阴阳协调转化等认识的严密表达……足少阳经分支‘绕毛际’,乃是以足少阳、足厥阴两经的循行联系表达肝胆的表里关系。”黄龙祥[24]不仅列出并说明表里关系的经脉在四肢部位的对应关系,还深入分析了躯干表里关系经脉的相应分布,如足三阴经皆行于躯干之里各与其相表里之经脉相对应的部位。韦英才[25]认为:“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相伴循行,十二经筋为十二经脉‘着床’提供载体,十二经脉为十二经筋的‘活动’提供气血……除足少阴之筋合足太阳之筋外,其余经筋之间皆无表里相合关系。由于经筋不能像经脉那样运行气血,循环无端,故人们对经筋的走向及表里关系对临床的影响研究较少。”

2.3 经脉表里的气血阴阳

马廷辉[26]认为,表里经相交接阴阳二气为等量变化,手足相交者,阴阳性质互变(即阴气变阳气,阳气变阴气),因表里经相交于手足,手足为阳气和阴气的变换之所。何玲等[27]也认为,“脏腑表里关系的阴阳经均一一内外对应,即阴气最盛的太阴经对应阳气最盛的阳明经(在前),阴气最弱的厥阴经对应阳气最弱的少阳经(在中),阴气次之的少阴经对应阳气次之的太阳经(在后),使四肢的阴阳之气维持平衡状态。”刘衡如等[28]认为,手足六经之表里血气多少是一致的,即具有表里关系的厥阴与少阳为少血多气,表里关系的少阴与太阳为多血少气,太阴与阳明为多血气。李鼎[29]的观点似有不同,他通过研究《素问》、《灵枢》、《太素》、《甲乙经》等古典文献的有关记载,提出到底是以三阴经的血气多少以表里相同为合理,还是以表里相反为合理的疑惑,但也指出《内经》3篇的记载多数是表里相反。顼祺[30]认为,《内经》不仅以经脉循行相互联属关系划分阴阳经之表里关系,而且以阴经和阳经气血多少来相互配合……太阳多血少气,少阴少血多气,二者表里协调,气血平衡;厥阴多血少气,少阳少血多气,二者协调,阴阳平衡;阳明多血多气,太阴多血少气,二者配合,共同生化气血,使气血旺盛。

2.4 表里经病症诊治

赵峻岭[31]、权春分[32]在研究《脉经》中指出,《脉经·卷二·平人迎神门气有后脉第二》对表里经共同出现的证候进行了全面归类,如“足少阴与太阳俱虚”的“肾与膀胱俱虚”,则出现“病苦心痛,苦下重不自收反出,时时苦洞泄,寒中池,肾心俱痛”等证。袁宜勤[33]在研究《丹溪心法·卷首》时指出,其提出的“十二经见证”在《灵枢·经脉》十二经脉的循行与病候基础上,根据前人理论及其临床作了大量的增补。而手太阴肺经见证增加“善嚏”、“皮肤痛及麻木”、“溏泄”等症状,与肺主气司呼吸、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功能障碍有关。吴濂清[34]在研究古典经脉学说与穴位的相关效应时,通过总结各条经脉的穴位分布与其主治关系,说明表里关系经脉的同治情况,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均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均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等。另外在对经穴-五官相关效应的分析中,认为与“喉”的联系主要是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二经约有半数穴位治疗咽喉病。吴朝阳等[35]指出,全面提出原络配穴法的当属《针灸大成》,其中的《十二经证治主客原络歌》完整地介绍了表里经主客原络配穴的应用。

3 综述与思考

经脉表里关系的研究涉及到医、哲、文、史等多学科领域。考古学的引入是经脉表里关系理论构建“追本溯源”的关键所在,但相关研究内容非常匮乏,也未能深入。文献学研究的方式大都为文献的“分析利用”,缺少文字、版本、训释、辨伪等基础研究内容。诠释学在针灸理论研究中的引入,是经脉表里关系研究的新向度,这方面的研究亟待系统完善。从易学与文化角度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式之一,也可将其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与思维方法纳入诠释学的研究体系中。临床研究多带有研究者自身经验的偏颇性。

综上所述,经脉表里关系的理论研究虽取得一定成绩,却仍存在较大缺憾。

第一,专门、系统研究缺失。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对于针灸理论的研究本来就很少,而经脉表里关系的研究又涉及到中医基础理论之脏腑表里关系,与针灸临床之腧穴应用等内容,以及多学科领域的方法和知识,研究体系较为复杂,致使目前未见到有关经脉表里关系理论的专门、系统研究。

第二,研究方法、角度单一。综观概况,研究者多采用文献“分析利用”的思路与方法——总结规律、简单分析。其他研究角度或方法也多是单一模式,古典中医理论本来是广罗医学、哲学、天文、地理、文化等多学科的,因此运用单一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研究出来的结果常常带有局限性。诠释学具有自身的实践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应用于针灸理论研究尚在探索阶段。

第三,研究内容及依据不足。上述研究分别代表了不同作者在其所属研究方向或领域的优秀观点。然就其内容而言,多是夹带自身成见和主观性的自圆其说,“以经解经”,缺乏研究的深入性;或是采用“用主观设计的理论框架套量客观实际”的做法,缺乏研究的严谨性;或是片面强调某种理论而忽视其他,缺乏研究的全面性;或是对已有理论做些简单归类与整理,缺乏研究的科学性。研究的内容虚多实少,说理依据不足。

[1]马继兴.出土亡佚古医籍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286-288.

[2]梁繁荣,何志国,谢克庆,等.西汉人体漆雕经脉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5:39.

[3]叶庆莲.阴阳理论与《内经》十二经脉命名初探[J].河南中医,2007,27(3):15.

[4]李 杨,程莘农.《内经》针灸处方初探[J].上海针灸杂志,1982,3:9-10.

[5]刘立公,顾 杰.古代文献中肺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上海针灸杂志,2003,21(6):38.

[6]刘立公,顾 杰.古代文献中大肠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2):44-45.

[7]赵京生.经典针灸理论的现代表达[J].中国针灸,2007,27(11):851-852.

[8]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修订本)[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

[9]周丽莎,陈荣政.十二经脉中的唯物辩证思想[J].医学与社会,2001,14(5):34.

[10]郑占武,邵可众八卦与经脉流注次序[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0,13(4):22-23.

[11]周康龄.上帝的骰子——周易·笛卡尔坐标·六维空间体系人身乃一小天地 经脉学说与六维空间体系[J].(综合版)发明与创造,1994,6:20-23.

[12]梁永林.从天人相应观念出发谈十二经脉的命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4):18-19.

[13]杨玉英.脏腑经络表里相合取决于三阴三阳时空轴对称[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4):6-8.

[14]傅云其.表里经荥穴合用治疗内科杂症心得[J].中医杂志,2008,49(10):882-883.

[15]陈继新,肖爱民.针刺透穴为主治疗面瘫 42例[J].陕西中医,2002,23(4):353.

[16]肖少卿.《灵枢经脉》之研究 [J].江苏中医杂志,1986,22(4):24.

[17]彭静山.关于经络学说的五个问题[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1):46.

[18]蔺晓源,李西林.读《黄帝内经》中经络腧腑表里关系[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6):47-48.

[19]罗清华.浅谈肢体残缺者的十二经脉循行[J].河南中医,2007,27(11):16.

[20]李 鼎.针灸学释难(重修本)[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11.

[21]陆瘦燕.经络学说的探讨与针灸疗法的关系(续)[J].中医杂志,1959,(8):62.

[22]蒋松鹤,楼新法,叶天申.经络“对称律”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3,24(2):5.

[23]赵京生.经脉分支的形成过程与意义[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2):13.

[24]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16-317.

[25]韦英才.浅释经筋与经脉的异同及其临床意义[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3):247.

[26]马廷辉.十二经络阴阳二气和经脉交接规律的认识[J].针刺研究,2002,27(4):309-310.

[27]何 玲,刘思攸.论经脉分布的阴阳平衡及病理失衡[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3):33.

[28]刘衡如,刘山永.试论六经血气多少之常数[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8):42-43.

[29]李 鼎.十二经血气多少问题[J].中医杂志,1983,(10):47.

[30]顼 祺.《内经》经络学概述[J].山西中医,1987,8(6):52.

[31]赵峻岭,魏连海.浅谈王叔和的针灸学成就[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4、5):8.

[32]权春分.浅析王叔和《脉经》中针灸学术成就[J].光明中医,2009,24(7):1229.

[33]袁宜勤.朱丹溪对经络学说的贡献[J].江西中医药,2000,31(6):40.

[34]吴濂清.古典经脉学说与穴位的相关效应[J].北京中医杂志,1984,(3):43-44.

[35]吴朝阳,马铁明.原络配穴法临床应用概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2):72-73.

猜你喜欢
表里经脉脏腑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曹永华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
中医脏腑与西医内脏之比较分析
从肺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
反讽:基于表里内外语境的“佯装”、“歪曲”:张力诗语探究之四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