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孩子剧团开发学生艺术潜能

2011-04-02 07:21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鲍彬林
成才 2011年7期
关键词:剧团艺术活动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 鲍彬林

依托孩子剧团开发学生艺术潜能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 鲍彬林

孩子剧团于1937年9月在上海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少年儿童戏剧团体。孩子剧团在武汉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一直感染和影响着武汉的下一代。为了纪念当年为民族存亡而呐喊的孩子们,传承孩子剧团爱国、救国、兴国的红色文化,武汉市江岸区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于1988年11月在儿童公园内为孩子剧团立雕像。后将此雕塑迁到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孩子剧团精神从此扎根于长小这块富有生命和活力的校园内。校门旁“博雅尚德”的校训、“小雅撷趣”的精致山水园林造型、小巧精致的升旗台、充满人文文化的“学习角”、温馨雅致的心理活动室以及教学大楼的个性长廊,无不渗透出学校办学的品位和求精求美的精神,营造出一个激发学生潜能的高雅艺术环境。长春街小学师生以孩子剧团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为榜样,以孩子剧团历史文化为背景,以艺术活动为依托,组建了“新孩子剧团”。

学校以孩子剧团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有效开发学生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有效落实艺术课程,开发学生艺术潜能

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主要通过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大脑的开发和禀赋的提升,发展学生的感悟、理解、表现、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品质。以音乐、美术、体育为艺术教育的核心,以其它学科为补充,围绕四美(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行教育研究。

1.音乐课程从感知入手,强调过程体验

通过唱歌教学培养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正确的呼吸和发音方法,让学生自信有表情的演唱。通过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习,让学生掌握音乐和动作的配合。通过欣赏优秀儿童歌曲、民族乐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通过感受的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简短的乐句演唱,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和表现手法。注意融合民族民间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尝试将越剧、民间曲艺等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教学。

2.美术课程从陶冶人手,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升

在审美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情感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认识简单图形、常见颜色入手,学习多种初步绘画技法。利用材料,制作简单图形,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设计各种场馆或模型等。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初步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提高鉴赏力。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手法为儿歌故事或课文做插图,提高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将美术素养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开展科幻画小报等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体育课程从锻炼入手,促进学生运动智能发展

培养学生必要的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必要的身心健康知识,开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教育研究。让学生学习运动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挥学校篮球活动特色,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大课间活动学习简单体操和武术操动作等;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操活动动作;适当组织校外的集体活动,如春游、社会实践等;学会1~2种常见的野外运动方法,如游泳、骑自行车、滑冰等;以团队形式开展校外活动,如放风筝比赛,课堂中训练学生学习扎帐篷等,掌握常用求生、自救方法,如识别方向、寻找水源、发求助信号等,提高学生的生存智能和环境适应能力。

4.学科课程从整合入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校在多学科教育中,融入艺术教育。如艺术教育和语文学科的整合,让学生把字写美,把话说流畅;开展长春街小学软笔、硬笔书画大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教育和数学学科的整合,体验运算之美、逻辑之美、图形之美;艺术教育与科学学科整合及系列科普活动,体现科学创造之美,让美育走向科学,走近学生。

二、广泛开展艺术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面向全体学生,构建班、校两级活动体系

为了让“新孩子剧团”的团员们步入广博的艺术殿堂,学校以构建多维、多层次的校班两级兴趣活动为依托,广泛开展各类艺术活动,组建校班两级艺术团队活动。面向全体、形式多样、追求艺术品质,用艺术演绎校园艺术文化生活,打造博艺之园。校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戏曲队,参加各级比赛频频获奖,小主持人班、围棋社、礼仪讲解团等社团活动,一个个优秀的小人才也初露锋芒,成为校园中的小名人。而班级团队活动则充分发挥了各学科教师的艺术特长,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浸润在艺术的氛围中。

班级团队活动丰富多彩。班级文学社、班级十字绣、班级小画家等班级活动,给学校艺术活动更加增添了几分色彩,学生在丰富的各类活动中,总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让自己的强势智能得以发展,促进个性发展。

校级兴趣活动常抓不懈。以“常规化、多样化、质量化”为目标,开展丰富多样、专业性强的校级兴趣特色活动。以管乐、合唱、舞蹈艺术团队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爱好和需求,定期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社”、“越剧队”、“曲艺小组”、“儿童画”、“手工劳动”、“科技制作”、“电脑动漫”等活动。

“孩子剧团”活动不断创新。合唱团合唱训练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孩子剧团”舞蹈队的形体训练,能培养学生艺术气质和良好品性,能提升学生艺术形象的人文气质。“孩子剧团”器乐队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孩子剧团管乐队”在武汉市第五届管乐队比赛中取得金奖的好成绩,多人次在市区艺术小人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参加老孩子剧团联欢活动及湖北电视台表演和采访等,表现出较高的艺术素养。

兴趣团队活动丰富多彩。科技小组注重培养学生环境美、创造美的意识;越剧、曲艺等艺术团队帮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围棋社等团队活动开展艺术与竞技的切磋研究;美术小组开展涂鸦与想象活动,潜意识中进行绘画与创造的熏陶;田径训练着眼于学生身的心健康和运动智能开发,体育活动开展“训教合一”的尝试,努力把运动技巧、个性发展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三者合一。

2.拓展艺术空间,开展传统艺术节活动

课程是基础,校班两级活动是发展,艺术节、社团活动是一个舞台。艺术节活动努力拓展“孩子剧团”活动空间,为校园文化发展夯实基础,为打造长春街小学博艺之园校园文化特色奠基。

(1)拓展空间,建立校内外一体化艺术活动机制

走出校园,让孩子剧团走进社区,以八路军办事处为基础,以红色文化为历史背景,开展唱孩子剧团唱过的歌(歌咏比赛活动),走孩子剧团走过的路(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类科技、环境、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寻找春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听老孩子剧团胡杰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活动等。

各类文艺表演,采用“请出来、走出去”的形式,让专业文艺团体走进学校,走进班级,让学生在校园和艺术家面对面交流,与名人对话交流,感受艺术。成立由武汉电视艺术团授牌的学生艺术培训基地,开展动漫、舞蹈、小主持人、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绘画艺术等活动;有效利用江滩“艾克斯郎”艺术教育培训中心组成的社区艺术教育平台;聘请武汉皓月文化传播公司、武汉爱乐乐团首席演奏员、国家一级演奏员组成的管乐队专业教师,来校指导孩子剧团器乐培训;聘请武汉市著名艺术家和儿童主持人来校指导合唱和舞蹈。

(2)突出个性,展示学校“未来之星”艺术节风采

常年举办长春孩子剧团“未来之星”艺术节,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展现近年来学校孩子剧团小团员潜能开发及艺术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积极为同学们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为大家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真正让少年儿童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节日。在长小“三园”(读书之园、礼仪之园、博艺之园)文化的熏陶下,感受蓬勃向上的力量,体验无穷的学习乐趣。

在广泛开展“孩子剧团”艺术活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搜集和总结学生成功案例,挑选具有代表性、示范性、专业性强且有个性的学生,建立特长生档案,以倡导“孩子剧团”精神为出发点,评选“孩子剧团团长”、“十佳孩子剧团团员”、“十佳校园歌手”、“十佳校园乐手”等,通过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艺术舞台,开展“快乐童年生活”的个性案例研究,关注学生成长。

3.展现个性风采,引导学生参加竞赛活动

重视艺术竞赛活动的示范效应,在活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孩子剧团艺术团队在竞赛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在高雅和高强度的训练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通常是一天训练4~5个小时。例如:在参加武汉市第二届“大家唱、大家跳”艺术展演活动中,40个六年级的学生要同时参加唱歌、广播操、集体舞三项比赛。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谈话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解读学生压力和身心困苦,不断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最终在比赛中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荣获一等奖。

艺术教育是长春街小学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多年来,长小的艺术教育在江岸区一直走在前列。现在新孩子剧团活跃在湖北省黄鹤美育节、央视少儿频道的舞台上。新孩子剧团管乐队获得武汉市第五届少儿管乐比赛金奖,新孩子剧团舞蹈队表演的《花裙子飘起来》、《时光少年》连续两届获湖北省黄鹤美育节一等奖,《悠悠曲韵》的戏曲联唱参加央视少儿和谐春晚获最高奖(国星奖)。在参加武汉市“大家唱、大家跳”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武汉市第九届学校教育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武汉市教育电视台艺术教育基地学校、江岸区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剧团艺术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纸的艺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