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其建构

2011-04-02 07:21瞿莉玲阳涛
成才 2011年7期
关键词:东方红实践性技能

■瞿莉玲 阳涛

教师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其建构

■瞿莉玲 阳涛

在教育实践中,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实践能力,将实践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不只是因为教师拥有“关于教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因为教师拥有教育实践能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异,也正是教育实践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我们倡导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源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实践性特征,另一方面是要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实践能力的内涵

能力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一般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作为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知识和技能是其基本构成的基本要素。能力的构成可以用公式表示:

能力=F(知识+技能+▲)

在这个公式中,F表示能力与知识、技能存在的某种复杂的函数关系,▲表示能力的提高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实践能力是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革社会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发展,并体现出来的影响实践活动效率,并保证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将教师与学生直接联系起来,实现师生交互影响的能力,是教师整个生命力量在教育活动中的呈现,是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1.实践与反思

根据能力公式能力=F(知识+技能+▲),教师的实践能力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创造才能获得。要提高实践能力,一方面需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勤于练习,训练教育活动所必备的技能,如语言表达技能、倾听技能、管理技能、板书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等等。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反思,积累“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情境中,通过体验、沉思、感悟等方式发现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并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及个人所赋予的经验意义,逐渐积累而成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知识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它实质地主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重构过去经验与未来计划以至于把握现时的行动。教师通过成长叙事、教育案例开发和及时性教育反思等方式,对既往缄默的经验进行表述,是积累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

2.学习与研究

教师的实践能力要得到长足发展,还需要将“反思性实践”提升为“研究性实践”——开展理论学习和教育行动研究。

由于“实践性知识”具有“经验性”和“情境性”,难以迁移到变化了的教育情境之中,按经验办事往往容易“画虎类犬”。因此教师需要用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对“实践性知识”进行审视、改造和提炼,使具体教育方法“策略化”,使教学法上升为教学论,实现对教育一般规律的把握,如此教师实践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教师有计划地、系统地学习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同时,教师开展行动研究需要运用相关理论对问题进行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另外,教师还需要研习名师经典教育案例。经典教育案例具有“问题性”“复杂性”和“典型性”,蕴含着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智慧,研习名师经典教育案例,可以使教师获得透视教育问题、多方面分析原因,以及巧妙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能等方面的启发,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研究预示着改进。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永无止境,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断提出,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会越来越发现自己已的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和实践能力的缺乏。《礼记·学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就是这个道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如何“自反”和“自强”呢?这就需要教育行动研究。通过行动研究,可以分析出“困”和“不足”的具体状况和成因,然后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行为。

3.发展策略

促进教师实践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是学校价值引领、评价促进、制度保障下教师的自主建构。结合学校实际,我们确定了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的五大策略。

①价值引领策略

学校在“求实教育”办学理念指导下,提出了“扎实的教育功底”的校本研修工作理念,以“实践能力”(丰富知识、娴熟技能)为“功”,以“高尚师德”为“底”,引导教师超越“技术性实践”,进入“反思性实践”和“研究性实践”的工作状态,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②研修支撑策略

学校开展以“实践能力发展”为目标规划与实施校本研修工作。一方面,根据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实践的需要,通过专家讲座、专业阅读等方式,引导教师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我们引导教师梳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围绕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将研究的成果开展成典型案例,并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让知识在团中流动。

③评价促进策略

我们研制并实施了《东方红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东方红小学班级建设评价标准》,把教师的实践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并提出具体的操作性的要求。在学校日常的听课观班管理活动中,结合硚口区教育局的“节节课好”“个个班好”主题实践活动,引领教师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④制度保障策略

为了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发展,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有《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制度》《骨干教师工作评价制度》《东方红小学教师师德结对制度》《东方红小学教师专题研究制度》《东方红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东方红小学教师“双基”考核制度》等等。

⑤自主发展策略

运用工具进行自我发展的SWOT分析,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学校外界环境给自己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制订职业发展规划,在“最近发展区”“最佳发展期”选择发展的目标、方向和途径,确定每一年重点发展的实践能力项目,保证教师实践能力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并制订有效的发展策略。

武汉市硚口区东方红小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东方红实践性技能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东方红英雄”家族面面观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东方红20周年谱华章
拼技能,享丰收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