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的疾病免疫与防治

2011-04-13 05:09房春林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患鸡雏鸡传染性

边 尧 ,房春林 ,林 海 ,邹 林 ,唐 琥 ,樊 军 ,张 矛

(1.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农业局,四川 雅安 625000;2.四川乾坤金集团,四川 成都 611130)

林下养鸡能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所养鸡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好,成鸡肉质鲜美等特点。

林下养鸡是以散养为主,圈养为辅的粗放型养殖方式,其养殖效果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疾病预防方案,并在饲养过程中严格执行。

1 疫病的预防与免疫

1.1 饲养前的防病

1.1.1 林地规划 为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应将养鸡林地划分成3~5个饲养区,饲养区的大小应根据林地大小及鸡只数量确定。区与区之间拉网隔开,网眼大小以鸡不能通过为准。两区之间挖宽2m、深1.5m的防疫沟。

饲养时将鸡放在不同的区域轮放,每区连续放养时间不超过30d,这样每轮换一个区,就可立即对原饲养区进行清理消毒。消毒后饲养区轮空60 d以上,进鸡前3d再对轮空饲养区进行一次消毒。

1.1.2 林地清理与消毒 每批鸡进入饲养前对林地及育雏室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消毒。清除林地及周边20 m内的杂物及垃圾,用消毒液对林地及周边10 m范围进行喷洒消毒。

1.1.3 确保鸡苗健康无病 放养的鸡苗应来自无疫病、严格净化的种鸡孵化场,尽量选择强健的鸡进行饲养。

应特别注意的是,一个养鸡场的鸡苗不能来自不同的种鸡孵化场,且同一个养鸡场只能饲养一个品种的鸡,不能饲养其他畜禽,这样做有利于疾病的预防。

1.2 疾病预防

1.2.1 人员管理 鸡苗引进后,应谢绝参观。养殖场只允许饲养员及技术员进出,并尽量减少进出次数。人员进出鸡场前必须踏消毒池和洗手,最好更衣换鞋后再进入。饲养员在鸡场内不允许串舍,各种生产工具应按区配齐,不能串区使用。运送饲料的车辆经彻底消毒后方可入场。

1.2.2 搞好场区卫生 定期灭鼠,做好驱鸟工作,可用家犬驱逐附近的鼠类、鼬类和鹰,或用尼龙网把放牧场罩好。

垃圾及药物包装袋统一收集处理,严禁在场内食用畜禽产品,鸡场及周边严禁饲养畜类或鸟类。技术人员不得擅自到其他养鸡场参观或为其他鸡场鸡只进行疫病诊治。淘汰鸡、病死鸡及时统一处理。

1.2.3 环境消毒 饲养期间,全区范围必须每周进行一次带鸡消毒(免疫前3d不带鸡消毒)。带鸡消毒不能使用对呼吸道有刺激性的消毒药。

1.2.4 饮水消毒 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消毒药(如0.01%高锰酸钾溶液、大蒜水等),以杀死水中的病原体,同时提高鸡只抗病力。不同批次鸡最好轮换、交替用药。

1.2.5 预防免疫 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批文批号的、在有效期内,并适合本地区、本场情况的疫苗。

做好疫苗的运输和保存,保证疫苗效价。根据本场、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免疫程序,并注意疫苗间的相互干扰。

1.2.6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育雏工作,尤其是雏鸡的开食、开饮及保温工作,保证雏鸡营养良好,提高其抗病力。

进行圈养训练。雏鸡在舍内饲养3~4周,体重达到130 g以上时可进行小面积圈养,经过3周以上的训练,使鸡有一个由舍饲到放养的适应,以增强鸡的抗病力和防天敌的本领。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若密度过高,则鸡群均匀度差,抗病力下降,患病率升高。连绵阴雨季节,地面积水过多,相对湿度过大时,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增加,此时应停止放养。

1.3 做好出栏后的消毒

1.3.1 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 进鸡时要求在一天内进齐。饲养期结束后,鸡尽量在短时间内出栏,场内不留一鸡,这样可有效减少疾病的传播。

1.3.2 清场处理 鸡出栏后,应将场内的用具等物品移至场外做暴晒消毒。

清场后彻底清除场内杂物及垃圾,必要时,地面消毒应挖松表层泥土,洒上一层新鲜生石灰或喷洒消毒药后再压实。场内及周围20 m内的树要用新鲜生石灰刷白或喷洒消毒药。喷洒消毒必须用3种以上的消毒药品。

2 常见病的防治

2.1 鸡新城疫

2.1.1 名称及特征 鸡新城疫(简称ND)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败血性传染病,患鸡以呼吸困难、神经紊乱、下痢、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

2.1.2 病理变化 患鸡全身黏膜、浆膜出血,淋巴肿胀、出血和坏死,嗉囊胀大,充满黏液和气体。腺胃黏膜肿胀,腺胃乳头或乳头间有出血点或坏死。肌胃角质层下有斑状出血。肠黏膜有出血斑、溃疡和纤维素性坏死灶。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喉头黏膜有出血斑。蛋鸡卵泡充血、易破裂,脑膜充血或出血。

2.1.3 治疗 可用抗鸡新城疫高免血清肌注,每千克体重每次0.5~1mL,每天1次,连续用2~3次。

用抗鸡新城疫高免卵黄注射液分点肌注,每千克体重每次1~2 mL或适量稀释后饮用,1~2d 1次,连用2~3次,进行紧急防治。

停药后隔10 d左右用新城疫Ⅱ系弱毒冻干苗滴鼻点眼各2滴,再隔20d左右将Ⅰ系弱毒冻干苗按1∶500稀释后,每鸡肌注1mL。

2.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2.2.1 名称及特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

本病传播速度快,患鸡气管发啰音,张口呼吸、咳嗽、打喷嚏;雏鸡流鼻液;蛋鸡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有的不产蛋;肾型患鸡以出现肾炎、肾肿大、花斑肾为特征。

2.2.2 病理变化 病死鸡气管、支气管苍白,内有较多的浆液性分泌物或干酪样渗出物。气囊混浊,含有黄白色干酪样渗出物。肺充血,肝肿大,实质变性,有黄白色坏死点。肾型鸡肾肿大、苍白,呈弥漫性或局灶性间质性肾炎变化,外观呈花斑状(俗称“花斑肾”)。输卵管和肾小管扩张,其内充满尿酸盐沉积。直肠及泄殖腔内含有白色稀粪。

2.2.3 治疗 用抗传染性支气管炎高免卵黄液分点肌注,每千克体重1~2mL,或加倍量饮水1~2d,连用2~3次。停药后隔10 d,对1月龄以下的雏鸡用H120,1月龄以上的小鸡用H52疫苗进行普遍免疫。用0.2%肾肿解毒药饮水治疗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为防止大肠杆菌等引起继发感染,可配合使用广谱抗菌素,饲料中同时添加维生素A、B、E和矿物质钠、钾、钙、磷等。

2.3 鸡痘

2.3.1 名称及特征 鸡痘(简称FP)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鸡以皮肤和口腔黏膜上出现特殊的丘疹及假膜、结痂为特征。

2.3.2 病理变化 皮肤型:在鸡头部皮肤(主要是鸡冠、肉髯、眼皮、耳垂等)、腿、脚、泄殖腔、翅膀内侧出现灰色或灰黄色的痘疹,痘疹进而增大,呈干硬的结节状。撕去结节表皮,见黄白色黏脓块。黏膜型:又称白喉型,幼雏和中雏多发,病死率可达50%左右。病初患鸡口腔,特别是咽喉黏膜出现白色痘疹结节,进而痘疹增大、增厚、融合,呈黄白色假膜状,故称之为“白喉”。病鸡张口呼吸,发出“咯咯”叫声。

2.3.3 治疗 可用康复鸡血清或全血加青、链霉素后肌注,每千克体重0.5~1mL,每天1次,连用2~3次。

对症治疗:将丘疹、假膜、结痂剥离后,皮肤伤口处涂擦碘酊、龙胆紫、抗生素或磺胺软膏等;口腔伤口可涂擦碘甘油、珠莲冰硼散等。眼睑肿胀的,可切小口挤出脓液或干酪样渗出物,切口用2%硼酸冲洗干净后,再滴入5%蛋白银溶液。防止继发感染可注射抗生素。

2.4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2.4.1 名称及特征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简称ILT)是由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传染快,患鸡以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黏痰,剖检见严重的出血性喉气管炎变化为特征。

2.4.2 病理变化 急性型和亚急性型病例的病理变化大体相同,只是程度不同。患鸡鼻腔有多量黄白色或血色黏液,有的黏液干涸成灰褐色凝块,凝块阻塞鼻腔。患鸡喉头和气管黏膜肿胀、糜烂,并有大量针尖状的出血点,严重者弥漫性出血,喉头气管有血样黏液或有黄白色干酪样物附着,甚者干酪物呈长芯状或片状。炎症可蔓延至支气管、肺、气囊、眶下窦中。慢性型病例鼻腔有浆性黏液,眼结膜和眶下窦水肿、充血。

2.4.3 治疗 用抗喉气管炎高免血清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0.5~1 mL,每天 1次,连用2~3次。用喉炎灵片口服,雏鸡1片,中鸡2片,成鸡3~4片,每天1次,连用2~3次。喉瘟散口服或拌少量料喂食,成鸡每次0.225g,每天 2 次,连用 2~3d。

2.5 鸡白痢

2.5.1 名称及特征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主要侵害雏鸡。

本病患鸡以排白痢为特征。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是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的疾病之一。本病成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其可成为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病。

2.5.2 症状 病雏精神萎靡、翅下垂、闭眼、昏睡,挤在一起,并出现下痢,排出一种白色糊状稀粪。患雏肛门周围的羽毛粘着灰白色、石灰样的粪便,部分病鸡呼吸困难。病雏在出壳后5~7d左右开始死亡,14d左右达到死亡高峰,以后的病雏,病程延长,白痢症状出现频繁,但死亡减少。幸存雏鸡多为僵鸡或带菌鸡。

育成鸡主要症状是下痢,排出颜色不一的稀粪,其精神沉郁、鸡冠苍白、食欲较差,患病病程较长,死亡率约10%~20%。

2.5.3 治疗 磺胺类及部分抗菌素对本病有效,其可减少多重感染,降低死亡率,但病畜愈后,依然带菌。

磺胺类:以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疗效最好,在饲料中拌入0.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连用5~10d。

2.6 慢性呼吸道病

2.6.1 名称及特征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支原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MG)引起的鸡和火鸡易患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患鸡咳嗽、出现鼻漏,有呼吸啰音及窦部肿胀。该病临床发展缓慢,病程很长,其死亡率不高,但可造成幼鸡生长不良,成鸡产蛋减少,给养鸡业造成极大损失。

2.6.2 症状 本病主要呈慢性经过,病程可达1个月以上,甚至可延续3~4个月。典型症状是患鸡有气管啰音,流鼻涕和咳嗽,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后期,如鼻腔和匡下窦中蓄积渗出物则眼睑肿胀,眼内蓄积干酪样物。患病蛋鸡呼吸道症状一般不太严重,但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而患病公鸡常具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2.6.3 治疗 治疗本病可采用0.1%泰乐菌素,0.025%红霉素,0.05%北里霉素等药物拌料或饮水,连用5~7d。

2.7 禽链球菌病

2.7.1 名称及特征 禽链球菌病是禽的一种条件性败血性传染病。气候骤变、高湿高温、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等诱因均可促发本病。

2.7.2 症状 禽链球菌病在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慢性型两种。前者患鸡主要表现为沉郁、嗜睡,面部和鸡冠发绀,排黄色粪便,口咽部有血红色黏液;慢性型病例表现为虚弱无力,跛行和头部震颤,冠苍白、干燥,产蛋量下降,逐渐消瘦。

2.7.3 治疗 链球菌的抗药性较强,因此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剂量为2~5万单位/只。

做好日常免疫预防能从根本上降低鸡只的发病率,提高鸡的存活率。鸡的免疫预防要从日常做起,从小事做起。预防鸡病应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制,对进出人员严格登记、消毒,一旦发现鸡只患病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猜你喜欢
患鸡雏鸡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鸡发生寄生虫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选择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农村散养鸡球虫病的诊治体会
高温高湿季节鸡球虫病的防控
肉鸡复合型肠炎的病因及防治
优选雏鸡四法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