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抑郁症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调查

2011-04-24 10:53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干休所评量高血压病

刘 璐

研究发现性别、年龄、种族、文化程度、生活事件和应激等因素是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1],促使老年人抑郁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慢性疾病。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老年抑郁症每年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70~79岁人群发病率为17%o,而79~85岁老年人中发病率增至44%[2]。为此,笔者设计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济南军区所属干休所部分老干部抑郁自评量表积分情况和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干休所老干部抑郁症和高血压的关系,以便为其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济南军区所属干休所老干部260人,年龄均≥60岁,均为男性。排除了既往有抑郁症、精神病病史及家族史人者,近期突发家庭变故的患者,调查表填写不符合规定者。所有人员完成基本资料填写,并经2名兼职心理医师核实。

1.2 调查内容及工具 ①详细记录入选对象的一般情况,即: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等;②情绪状态的评估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根据统一的指导语,独自完成自评量表并由调查者检查有无遗漏,以保证答卷质量有效;对于有阅读、理解困难(包括视力障碍、文化层次低)者,可给予适当辅助并给予统一的解释。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组,即SDS标准分≥50分(或粗分≥40分),非抑郁组SDS标准分<50分(或粗分<40分);③抑郁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本(CCMD-3-R);④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3]。为了进一步核实调查表数据的真实性,对被调查者进行晨起后血压检查,并结合患者病史、服药情况综合确认,以保证调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3.0版软件包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及频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 果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两组舒张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一般资料及收缩压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

3 讨 论

已有多项研究发现抑郁症和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相关性[4-6],抑郁症可使诸多慢性疾病预后恶化。高血压病是较为明确的致抑郁积分增高因素,对高血压后伴有抑郁症的报道各家不一,但发病率都较高。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脑内血管痉挛,脑组织缺血乃至坏死、萎缩、白质疏松,从而影响其生化及内分泌功能,进而促进抑郁的发生和发展。

本研究抑郁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非抑郁组,说明高血压是老干部具有抑郁症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两组年龄方面没有显著差别;高中以上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员抑郁积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文化程度高者抑郁积分较低,患抑郁症者较少,证实了文化程度在发病中的重要意义。有调查资料显示,女性患抑郁症的相对危险度是男性的1.91倍[7]。但干休所老干部性别单一,本实验对象均为男性,没有做男女性别方面的研究。

躯体疾病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应激事件对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症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伴发抑郁症后的高血压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较差的预后,因此对合并抑郁症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干预是必要的[8]。

总之,高血压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性高,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应早期干预,积极控制原发病,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1]王祖承.精神病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9-132.

[2]张海东.新疆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抑郁与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7-9.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本[J].高血压杂志,2005,10(10):1-47.

[4]Monfort JC.The difficult elderly patient:curable hostile depression or personality disorder[J].Into Psychogeriatrt,1995,7(Supp J):95-99.

[5]Thoms AJ,Ferrier IN,KMarin RN,et a1.Cell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in 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anterior cirgulated cortex in major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Br J Psychiatry,2002,181:129-134.

[6]Edward CS.C-reactive 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psychological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J].Adults Psychosom Med,2004,66:684-691.

[7]马建芳,马自华,陈 宏,等.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3):13.

[8]胡大一.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的综合管理[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2-3.

猜你喜欢
干休所评量高血压病
计算机通识课德育渗透的评量方法与手段研究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探索两高期干休所空巢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模式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下《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评量方法的开发与设计
我国台湾地区身心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及启示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