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以厦门市为例

2012-01-14 03:40宋晨曦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双轮驱动科技进步厦门

宋 杨,宋晨曦

(1.集美大学 政法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要解放文化生产力,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厦门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理应在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目前,厦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部分行业发展已较为完善,成果颇丰。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的双层动力,二者缺一不可。通过用SWOT全面分析厦门科技与文化的 “双轮驱动”,可以清楚地认识厦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与弱势、机遇与挑战,从而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

1 “双轮驱动”的内涵及意义

1.1 “双轮驱动”的内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以文化为核心的信息科技时代,而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就如同一车之双轮,共同推动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这种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相互交融、互补短长的模式就叫做 “双轮驱动”,该模式的关键在于科技与文化两轮缺一不可,一强一弱也不行,必须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1.1.1 科技进步是硬实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性力量。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在我国也一直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新技术也不断融入文化领域,构建出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衍生出潜在的文化消费群体,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的更新换代。因此,科技进步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如果离开了科技进步,文化创新将停滞不前,也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

1.1.2 文化创新是软实力。文化创新是一个超越已有事物的发展水平和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它是一种文化创造性活动,又是一种必须坚持经常的实践活动。文化创新对科技进步起着重要作用:首先,科技进步的关键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其次,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不断给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要求,从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并促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而文化创新的速度、方向也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和传播速度,影响科技创新的进程及结果。

1.2 “双轮驱动”的意义

“双轮驱动”的两个轮子中,科技进步偏向于从生产力层面解决发展的条件和手段问题;文化创新则侧重从生产关系层面解决发展的产业形态和精神动力问题。因此,科技进步是硬实力,文化创新是软实力,软硬兼施,协调互补的 “双轮驱动”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推进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2 厦门市实施 “双轮驱动”的SWOT分析

2.1 优势 (strength)

2.1.1 区位优势。厦门地处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毗邻港澳,直面东南亚,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系统,可以快速与世界接轨,吸收先进的生产要素和随之而来的科技文化,是适合科技与文化齐头并进的肥沃土壤。而且,厦门还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丰富。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文化是从晋唐时期汉人移民后不断形成的以汉文化为主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闽南语种为基础的南音、高甲戏、布袋戏、歌仔戏发展形势良好;传统漆线雕手工艺制作历史久远;形成了高甲戏、小白鹭、爱乐乐团、南音等一系列知名文化品牌。同时,厦门与台湾文化同根同源,一衣带水,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大力推动了厦门本土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有利于激发灵感、迸发文化创意。

2.1.2 经济实力。厦门作为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全市发展势头迅猛,从 “七五”到 “十一五”期间保持着年均20%的经济总量增速,由于产业园区经济模式作出的贡献,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提供平均高达78%左右的贡献率;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开发火炬科技园、软件园、科技园、创业园、产业园等40多个园区,涉及行业广、领域宽、层次多,为城市科技创新、产业转化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2.1.3 产业基础。厦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大体形成了以旅游业、信息传输软件业、会展业、广告业、新闻传播业、网游动漫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在2006年的文化创意产业上的增加值就达到53.66亿元,占到全市总产值的4.6%,2007年的产值增幅同比上涨10.05%,占到全市的8.93%;全市36家游戏动漫企业的年产值达4.5亿元,全市居民通过刷卡消费近144亿元,渗透率达40%,高出全国平均值29个百分点;2008年,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落户厦门,一部以追求美好的快乐生活为主题的动漫《快乐精灵》因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性,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08年度 (第二批)“优秀国产动画片”。

2.2 劣势 (weakness)

厦门虽然是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同时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无论在经济实力、地理环境还是文化积淀、产业基础上都具备走 “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的条件,但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不可忽视的不足。

2.2.1 科技创新型人力资源不足。厦门与北上广等经济相对发达、科技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相比,由于政策、薪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缺乏对高端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再者,福建省内高校较少,以工科为主的高端综合型大学更是屈指可数,而 “211”工程的大学仅有福州大学和厦门大学两所。厦门大学文科类专业出类拔萃,理工科专业相形见绌,创新型人才产量低。这就形成了一个外面的高端人才不愿来,当地的科技人才不够用的局面。据2006年对厦门市软件业的抽样调查显示,到2010年厦门市软件企业需新增软件研发人员891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2102人;到2015年需求人数达1326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3478人,面对全市科技研发人员的庞大需求,人才匮乏现象极其严重[1],见图1。

图1 科研人员需求预测

2.2.2 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平衡。虽然厦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高新技术产业的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平衡。厦门的会展业从1985年诞生起就随着特区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快速成长,目前已成为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以及扩大了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厦门市游戏动漫产业也搭上全国游戏动漫产业发展的新干线,产值可观。但不可否认存在自主研发能力有限、产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等劣势。广告业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的高新产业,厦门广告行业虽已有所起步但与广告发达的城市的差距还比较大。其他信息化、数字化的文化产业基本名不见经传。总的来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高档产品产能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无法充分满足消费者对高新技术及文化产品的需求[2]。

2.3 机遇 (opportunity)

2.3.1 政策支持。厦门市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 “文化强市”的目标任务。在国家 “十二五”规划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大背景下,厦门文化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相继推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台对接规划》、《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等等。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六中全会更是提升到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而厦门相应作出“文化强市”的战略及部署,将文化产业列入市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出台诸如《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11年)》、《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厦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 (2011-2012年)》等多种政策鼓励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3]。

2.3.2 前景广阔。“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那么,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民的消费需求将会发生变化,从而迅速转向旅游、文化娱乐、科技、教育等领域。对文化产品需求的高速增长将会有效地引导、推动、支撑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的 “双轮驱动”,科技与文化的相互交融将焕发出强大生命力。而这样的驱动模式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厦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文化资源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推动了厦台之间文化交流与合作。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文化要素整合及资源转化、科技进步及文化创新的融合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2.4 挑战

高新技术研发的周期较长,科技进步的增速会有所限制,而且研发所需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的投入相当大,因而其伴随地风险也相当大,导致融资难度比较大。另外,从国际形势来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外来文化不断对本土传统文化进行冲击与侵蚀,各种文化交锋频繁、矛盾凸显。从国内形势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先进文化建设还任重而道远[4]。从厦门自身的情况来看,缺乏对文化建设在 “四位一体”格局中所处地位的全面而深刻认识和长远规划;在某些重要领域和环节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力度还不够,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法律制度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和改进;省内其他与厦门有着相似文化渊源及地理优势的城市也逐渐意识到并着力以科技进步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无疑增大了厦门的竞争压力[5]。

3 总结

通过用SWOT全面分析厦门科技与文化 “双轮驱动”,认识了厦门发展所面临的优势与弱势、机遇与挑战。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时要抓住机遇利用优势,转变思路创新体制将弱势转变为优势,将挑战转变为机遇,全面促进厦门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快速的发展,打造成地区的支柱产业,为厦门经济的腾飞作出贡献。

3.1 夯实产业基础,加大投入力度

文化创意产业是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领域,重在对各种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并且对文化产品的技术性、多样性、娱乐性等方面的要求也会日渐挑剔[6]。因此,厦门在 “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中要加快科技进步水平,加大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研发力度,在现有产业基础上继续发展壮大会展业、信息传输软件业、网络动漫业等优势产业,开发新闻传播业、广告业、影视业等潜力产业,形成百花齐放、重点突破、跨越式发展的态势。

3.2 利用对台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台湾从2002年就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加入其长期发展计划之中,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继高科技产业后的又一个急速发展的核心产业[7]。该产业的发展势必会带动新的产业项目、投资和就业机会,而且其影响势必会对海峡西岸产生辐射作用。那么,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无疑可以顺势而上,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对台湾的产业辐射进行借鉴、吸收和创新,推动本地的文化创新,进而促进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的互促互进,相辅相成。

3.3 引进来、留得住,壮大人才队伍

“双轮驱动”能否有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8]。因此,厦门一方面要在政策、待遇、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使其在创造产值的同时形成技术外溢效应,给本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借鉴经验;另一方面,要增加厦门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投入,利用闽台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教育环境,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重点培育设计、策划、管理、营销等创意人才,使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文化创意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

[1]厦门2008年、2009年、2010年一季度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xm.gov.cn/tjzl/tjgb/xwfb/201009/t20100916_16267.htm.

[2]郭肖华.厦门文化创业产业竞争力提升方略[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3):1-5.

[3]孙延风.厦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初探[J].中国国情国力,2008,(7):62-64.

[4]厉无畏.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与产业创新[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1):41-44.

[5]贺善侃.文化·创新文化·自主创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1):71-75.

[6]王耀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创新厦门发展思路[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9,(3):60-64.

[7]李 娜.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评析[J].北方经贸,2011,(6):159-160

[8]朱 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路径[J].前线,2011,(11):30-32.

猜你喜欢
双轮驱动科技进步厦门
厦门正新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偶”遇厦门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提振实体经济的“双轮驱动”
人类文明的底色:科技与人文“双轮驱动”
坚持倒逼降成本和转型发展的双轮驱动走出脱困前行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