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场域”与学生感知

2012-01-28 18:25郑文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品性场域大学

郑文力,严 娜

(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2.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校园建设、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而言,大学文化建设尚属薄弱环节,尤其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不少学生至毕业之日仍处于迷茫混沌状态,发出了:为什么入学前“我是土包子”,毕业时“我依然是土包子”的疑问?(注:来自笔者给福州大学学生做“漫谈大学文化”讲座后,学生的提问。)大学本应是具有强大感召力和渗透力的文化载体,应该让每一个沉浸于此的学生都享受其恩泽,如果大学生仅学会了知识,而未感知文化,仅是“工具人”、未成“文化人”,何其悲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副司长、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冀生,提出了“育人为本,科学为根,文化为魂”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强调“育人”乃大学第一要义,需以科学理性和人文哲学构建大学文化体系,建设出和谐的大学文化环境。一种能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抓住大学精神的文化,在长期实践中一经师生接受并自觉弘扬,就演化为代表大学价值的行为取向,经代代传承,大学也因此逐渐成为对社会具有辐射力的文化高地,由此足见大学文化之魅力。本文首先剖析“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特性,提出学生需具有文化感知的自觉性方能理解大学文化;大学需营造文化“场域”,学生才能自发品味文化,从而使大学文化真正沁入学生心田。

一、什么是大学文化

大学作为社会子系统,不但是学生学习、老师工作的场所,而且是他们生活和陶冶心灵的地方;不但是在校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文化起到引领作用。美国文化学者拉里·萨姆瓦提出,大学文化是指生活于大学的社会群体,在其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形成并通过他们的各种活动表现和传承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审美趣味、民族性格、宗教情绪等的整合体。①

就生活于大学的社会群体而言,“大学人”包括了教师群体、学生群体、管理者群体以及教辅人员群体。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日益完善的人,成为一个情操高尚、知识丰富、身心健康的个体,他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同心协力,“诸力合一”。在课堂内,教师群体对学生群体传道授业解惑;在课堂外,管理群体或者教辅人员群体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各种活动,不断地在课堂内外促进学生群体的心智发展,使之根植在大学优质文化的沃土中。

就大学文化的历史性而言,国内外的名牌大学都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和锤炼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核——大学精神,比如耶鲁的独立、剑桥的包容、清华的严谨、北大的自由,等等,使学生的品性和学识在各自的大学中得以熏陶和滋养。

正是因为大学的文化特性和文化优势,才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重要组织。大学人终生致力于研究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最终使得大学成为社会文化精神和文化素质的最高象征!

二、大学文化的特性

大学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是因为它既具备理性品格,又具备人文品性。一方面,大学的教育实践能根据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发展学术造诣和弘扬科学精神,散发着睿智魅力,拥有理性品格;另一方面,大学的人文精神体现在“以人为本”上,即对各种价值观念的包容、人类命运的关切,这种人文品性才真正体现大学的精神之美。

(一)大学文化的理性品格

1.科学性

大学文化的科学实质在于求真求实。求真就是对客观事物寻根究底、孜孜不倦地探索精神,发现并传播真理。马克思曾经用但丁的诗句——“科学的入口正像地狱的入口一样,必须根绝一切犹豫,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来描述这种精神。求实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学术造诣的积累,没有捷径也容不得虚假。只有这样,“大学人”才能经受考验,有所创新与发展。

2.批判性

古人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可见批判精神之重要。大学文化的批判性就表现为大胆质疑、批判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使教学相长。大学中的学术交流就是人们思想上批判与反批判的碰撞,就是挑战已存在的权威性结论和探索未知的新领域,就是质疑现存的世界秩序并敢于设想未来世界,掌握人类的未来命运。

3.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保证一个国家兴旺的动力。只有具备了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加快创新步伐,缩短“怀疑、否定、再创造”的创新周期。如果现代大学仅仅是保存和传承知识而不能创新知识,那么,大学生们就会逐渐成为唯唯诺诺、没有创造力的“书虫”。大学教育只有做到“授之以渔”,方能使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时代前列。

(二)大学文化的人文品性

1.理想性

大学,是时代的良知和知识的火把。它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体现出执著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使命感,充满着对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美好信念,肩负着对社会、对民族、对世界的责任意识。大学人“追求理想、实现人生”,彰显着人文品性的理想性。

2.民族性

大学,能照亮愚昧和黑暗,驱散困惑和迷雾,标志着一个民族的良知不可磨灭,标志着一个民族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先锋、民族的希望,大学文化的民族性是大学的灵魂,它无疑具有催人奋进、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因此,没有一个国家的大学,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不传播本民族的文化、不开设本民族的历史课程、不把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传递给年轻一代。

3.开放性

大学由过去封闭的“象牙之塔”发展成当代开放的“动力中心”,今日大学的学术创新——无论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都离不开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开放性要求“大学人”拥有“教育要面向世界”的眼界,不断交流、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借鉴他人的优秀成果。

4.包容性

大学是各种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兴趣信仰的交汇地,倡导“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观点的交流、不同学说的共存,体现了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和品性。因为创造力往往与孤傲自大、特立独行等“毛病”相联系,因此大学应倡导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多元共存、保护偏才的文化。

三、大学生如何通过“场域”来感知文化

场域,源于19世纪中期的物理学概念,可用来探究人类行为的互动模式。勒温的场论模型认为,每个学生的行为(behave),不仅与其个性(personality),而且与其所处环境(environment)密切相关。B是p和e的函数:B=f(p,e),这里,B代表大学文化希望塑造的理想人格,最优结果即是理性品格和人文品性兼备;学生的个人素质p愈强,感知大学文化的自觉性和自发性就愈高。环境e所代表的“大学文化场”由核心层、制度层、行为层三个层次组成,各层次各司其职。核心层即“大学精神”,具有引领作用;制度层代表“大学制度”,具有导向作用;行为层属“大学理想范式”,具有定位作用。本文力图通过场域理论来研究大学文化如何指导大学生的行为。

(一)文化感知与学生素质

前文所述,大学精神具有理性和人文两种不同特性。理性品格的塑造要求学生具备对大学文化主动感知的“自觉性”,自愿追求任务目标;人文品性的养成则更多地与大学文化环境有关,通过文化传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大学文化。它要求学生具备感知文化的“自发性”。

理性品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以“自觉地、有意识、有目的”的方式出现的,以系统化的道德规范来启蒙学生,使之有意识地树立正确的行为理念。理性品格中的科学性要求学生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在大学这个知识的殿堂里,孜孜不倦地探索,保持“一心只读圣贤书”良好心态;批判性则要求学生以“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信念,理性地拒绝一切观念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创新性要求高校直面“钱学森之问”,培养学生以锐意创新文化为己任,不断吸取新思想,站在时代前列和学科前沿。总的来说,“大学人”接受大学文化理性品格的自觉性越强,个人素质(p值)就越高。

人文品性以自然自发、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大学不单是“教与学”的“场域”,同时也是“大学人”的“社区”。人文品性的理想性和民族性要求学生不能只考虑自身偏好,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科领域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振兴中华文化为己任;而开放性和包容性则要求学生不应单纯地以未来职业需求导向来看待所学“知识是否有用”,应摒弃单一且短期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总体而言,大学的文化氛围越浓厚,人文品性就越能为学生所体会,其个人素质(p值)就必然越高。

(二)文化场域与学生行为

1.核心层对学生的引领作用

大学文化的核心层——大学精神,处处渗透着价值、追求着价值和实现着价值。在以“知识”为中心展开的教学、研究以及服务活动中,“大学人”所展现的精神面貌集中反映出一个国家、社会、民族的凝聚力量、思想容量、文化追求、智慧水准,这些优秀的精神文化靠学生传承并辐射至社会。

核心层的引领作用在于:其一,大学的“精神场域”具有可感性和体验性,使学生在大学学习与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大学精神的感染;其二,学生具有“向师”心理倾向。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西方思潮的涌入,导致中西文化碰撞、多元价值并存,科学探索也表现出“功利化、名利化”色彩,大学生价值观出现迷茫甚至混乱,这就要求大学精神的引领者教师,以健康的思维、坦然的心态维护大学校园“窗明几净”的学术氛围,做到“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方能使学生面对大师时,不由自主地产生高山仰止、难忘项背之感。这时的育人效果,自不待言。

2.制度层对学生的导向作用

大学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自然有赖于现代大学制度的保障,“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科学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必然有利于大学生理性品格的塑造和人文品性的彰显。

大学制度弘扬着大学理念、规范着大学目标,其直接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学生——保证学生在大学里能够真正成材。如现今许多大学采用“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度,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展、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推行试听选课制度,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和授课教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新的考试评价机制,除传统闭卷考试外,还增设课程论文(设计)等考核方式,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讲座、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校演讲,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②

教师也是大学的服务对象。大学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体系和完整的制度,才能保证教师在学术上有精深的造诣,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比如,北京大学在聘任教师时,为减少人才选拔中可能出现的谬误,十分注重学历学位等硬件指标,并对教师实行“不升即走”的绩效考核制度,使大学文化的传播者们不断研究探索,以前沿知识引领学生快速成长,使北京大学始终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领先的科研水平。

3.行为层对学生的定位作用

所谓“理想人格”是指人格的完善,它不仅是心理学意义上个体所形成的稳定身心与和谐状态,还包括个体在体力、智力、情感、伦理等各方面综合的稳定的状态。①而“理想范型定位”,是指把理想人格定位于某种范式上,强调的是榜样的力量。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对此做出“从游”的生动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③

在大学文化场域里,大师们那轩昂自若的神态,那旁征博引的谈吐,那条分缕析的推理,与严谨谦恭、耿介不阿的人格相融,这该是怎样一种人格魅力!学生们聆听金玉良言,经过耳濡目染,榜样的行为力量增强了学生心理认可,使学生超越现实视野,拓展信念空间,将浮躁变为沉稳、死板化为灵活、虚幻化作扎实,最终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高深境界。再者,学生无论是立志于学术研究,还是倾心于社会活动,总能在大学找到师从者,这正是大学“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氛围的体现。

四、总 结

大学教育目的的达成、学生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大学的文化环境。陶行知先生认为:“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大学文化品位极大地影响到学生之品位。北大学子的神韵,清华学生的气质,就是大学特有环境浸染的结果,绝非仅是课程教学的产物。大学文化的核心,即大学精神能够意会而难以言传,能够感知而难以把握;唯有将核心精神制度化,才能使文化更好地传承;最终在行为层上,保证大学理想人格范式被学生所推崇,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理想人格。可以说,制度作为核心层和行为层的纽带,将大学核心理念用文字形式固化下来,介入“虚”的大学精神与“实”的学生行为之间,使大学文化“场域”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因此,唯有学生具备感知文化的“自觉”性,同时,大学也呈现出良好的文化氛围,两者结合才利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解决学生的困惑。

注释:

①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

②郑文力.新时期大学精神与教师职责[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10):33.

③冯 刚.大学,梦起飞的地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1]曹赛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论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3,(3):76-77.

[2]张奎旭.论大学文化及其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1):105-106.

[3]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品性场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品德教学须关注品性、悟性、灵性
“不同地域学生融和品性培育”研究领域现状和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