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2012-01-29 11:28湖南省龙山县植保植检站蔡道辉何卫蓉李泽森黄增富彭建波钟艳红向富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角斑病龙山县病株

■ 文 / 湖南省龙山县植保植检站 蔡道辉 何卫蓉 李泽森 黄增富 彭建波 钟艳红 向富勇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龙山县发生较普遍,不但危害黄瓜,还危害丝瓜、苦瓜、甜瓜、西瓜、西葫芦等葫芦科作物。该病常与黄瓜霜霉病同期、同叶混合发生,病症相似,极易混淆,常因仅针对霜霉病防治而贻误最佳时机,造成严重损失。2007~2011年,针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龙山县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该病的田间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一、发病症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主要侵害叶片、瓜条,也能危害茎蔓、叶柄和卷须。黄瓜幼苗发病时,子叶上产生水渍状圆形或卵圆形凹陷病斑,随后变为褐色并逐渐干枯。成株叶片发病时,先侵染下部老熟叶片,后逐渐向上侵染新生叶片,病斑开始时呈针状或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而形成多角形黄褐色病斑,边缘有黄色晕环。环境潮湿时,叶背病斑处产生乳白色混浊黏液,即菌脓。这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特有的症状。病斑后期叶片变脆,易开裂穿孔。而黄瓜霜霉病叶背病斑在高湿时出现的是灰白色的霉层。瓜条上的病斑产生白色菌脓,发病严重时可侵染果肉组织,使果肉变色,并蔓延到种子,使种子带菌,病瓜腐烂伴有臭味。幼果染病,常造成落果或畸果。茎、叶柄、卷须发病,侵染点呈水浸状,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易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该病易与黄瓜霜霉病相混,由于防治药剂不同,须注意仔细诊断。

Picture: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病的病叶

二、发生规律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细菌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致病变种侵染而引起的,病菌为短杆状,于黄瓜种子中或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上的病菌可存活1年,病株残余组织内的病菌能存活3~4个月,是翌年主要的初侵染源。带菌种子发芽后病菌直接侵入子叶,产生病斑,引起幼苗发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通过雨水反溅、昆虫活动、农事操作等途径将病菌传播至寄主植株的下部叶、茎、果实表面,再从植株的气孔、皮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经7~10天的潜伏,逐渐出现病斑,并在受害部位产生菌脓,又顺着雨水或保护棚顶的滴水再次传播,从而多次侵染。

调查显示,大棚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通常于3月下旬始见,流行于4~5月上中旬,流行期病株率为46%~100%,病情指数为23.62~68.45。以开花座果期到采收中后期发病最重,特别是结露持续时间长的田块病害发生严重。大棚温室种植的黄瓜发病重于露地。露地黄瓜蹲苗结束后,随雨季到来和田间浇水开始发病,每年的7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流行期病株率为38%~78%,病情指数为11.75~48.25,严重的田块病株率达100%,病情指数达56.45。病菌靠气流和雨水逐渐扩散,一直延续到结瓜盛期。之后随气温下渐,病情缓和。

三、影响发病的因素

(一)温、湿度

温暖、多雨、潮湿的环境下发病较重。温度在10~30℃,相对湿度在75%以上均可发病。如:2009年4~6月份,65个雨日,总降雨量475.6 mm,平均气温20.52℃,平均湿度79.60%。6月8日又出现一次强降雨,日降雨量为61.7 mm,这些不利的气候条件导致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重于其他年份。

(二)品 种

据报道,少数国家对现有的黄瓜品种人工接种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品种间发病程度有明显的差异,龙山县现有的多数品种均表现为感病。从表1中可以看出:感病品种有绿丰五号、三号、津优系列、兴农十八号、中东一号、中农7号、11号。

(三)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轻重关系很大,瓜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过于密植,植株生长势弱、偏施氮肥或磷肥不足等情况发病较重。

四、防治方法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态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在种植时避免与其他瓜类作物连作,加强田间病情监测,适时施药预防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选用抗病品种

经调查,龙山县引进的津研2号、津研6号、碧绿春、满园绿、鲁黄4号、87-2等品种抗病性较强,不易发病或病情指数较低。

(二)种子消毒处理

播前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或转入冷水中泡4小时,再催芽播种;也可用72%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9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三)加强田间管理

培育无病种苗,采用无病土育苗;与非葫芦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在基肥和追肥中注意加施偏碱性肥料,忌偏施氮肥;生长期或收获后清洁田园,清除病叶、病株,以减少侵染源。实施露地高垄覆膜栽培,平整土地,完善排灌设施。

(四)生态防治

大棚黄瓜以控制温度、降低湿度等措施进行生态防治。大棚湿度控制以黄瓜叶面不结露或结露时间短为准。应选无滴膜扣棚,上午日出后拉开草苫,使棚内温度尽快升至25~30°C,最高不超过33°C,然后通风降温散湿,使相对湿度降到75%左右;如果早晨棚室温度较高,相对湿度又较大,可先行短时间通风降湿,再封闭棚室升温;下午温度降至25~20°C,相对湿度降至70%左右,傍晚当温度降至20°C左右时封闭棚室;盖草苫之前根据温度、相对湿度情况,亦可再次适当通风散湿;夜间最低温度可降至15~12°C(上半夜20~15°C,下半夜15~12°C);如夜间棚室外最低气温达12°C以上,可整夜通风,以降低棚室内湿度;如果遇到连阴天气,要及时在中午温度稍高时进行通风。

浇水和施药(喷雾)都应选择晴天上午封闭棚室时进行,施药后温度尽快升至35~40°C,闷棚1小时后缓慢放风散湿;如果达不到这一温度,要在温度较高时通风散湿,晚上适当放风降湿。避免阴雨天浇水和施药。浇水应采用膜下浇水技术,注意控制水量,以减少棚内结露持续时间,防止病害发生。

(五)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可选用粉尘法,喷撒5%的百菌清或10%的脂铜粉尘剂,用量为1 kg/667m2。发病初期或病害开始蔓延时用药剂防治。可用72%农用链霉素WP2500倍液,或14%络氨铜AS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参仟WDG1000倍液,或20%噻菌铜SC400倍液,或47%的加瑞农WP6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施用3~4次;重病田视病情发展,必要时还要增加喷药次;喷药前注意先去除中心病株、病叶或病瓜。

猜你喜欢
角斑病龙山县病株
湖南省龙山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广西田东县林逢镇科普惠农乡村e站站长蒙宥百:流翔高钙来了,角斑病奇迹般的走了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湖南龙山县土家语地名考释——以他砂乡为考察中心
12%松脂酸铜悬浮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试验效果初报
部分烤烟新品种的角斑病抗性调查
龙山县肉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白菜角斑病应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