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理学教学为例探讨教风带动学风的对策

2012-03-19 10:31刘春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教风学风师生

刘春杰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0)

教风与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教风与学风不但在提升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其精神层面成为推进高校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成为一种积淀,影响深远。

1 教风与学风建设的内涵

学风是高等学校的精气魂魄之所在,它不仅是读书之风,治学之风,做人之风,更是孕育大学精神和文化的基础,而优秀教风是形成优秀学风的强力外因[1]。传统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以尊师重教来构建的,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导,师生关系相对单一。在育人环节,教风的真谛应该是崇德、敬业、爱生,教育应以“爱”为根本,把育人作为贯穿教育始终的使命。

好的教风和学风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它可使周围群体的精神状态和学习、工作习惯发生良性转变。正是由于教风与学风具有这种明显的、持久的、显著的共振效果,广大师生通过教风、学风建设,能逐步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这不仅是学校赖以生存、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推动教师和学生个体不断前进与发展的不竭动力[2]。

2 教风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高校在学风建设中有“搞运动”式的倾向,被学生戏称为“严打”,风声一过又恢复到松散状态。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就嚷着“抓学风、建校风”,可实际上直到学生毕业也只是发了几个文件,开了几次会,做了几次讲座而已,并没有把措施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同学和教师,因现实中多学区办学、生多师少的现状导致师生交流困难,使学生没有机会向教师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能得到思想上的引导。大部分学生曾对与自己期望不符的教师产生过抵触情绪,坏情绪积压在心里或以不恰当的方式爆发出来,导致常与教师发生争执。结果使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兴趣下降。

目前,高校教风建设存在许多问题,个别教师应付教学,有些教师沉迷于股市或兼职,对学生放任自流,导致个别专业和班级学生大面积补考。由于师生互动和学业督促的缺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脱节,个别学生学习目标缺失,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由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群体魅力的认同[3]。

对于学校学风,已有研究中大多把学风归咎为学生的事情,并没有把高校教师纳入学风研究范畴。另外,已有的学风建设措施缺乏针对性。

3 强化师生主体地位是教风与学风建设的关键

在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师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在教风与学风建设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与辅导员信息互通,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以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反过来学生也影响着教师,学生的求知热情及求知欲、尊师程度等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激情。

4 改进教风、学风的措施

(1)首次课利用希波克拉底誓言(申明三原则:①传承千年。这是职业道德和从业良知的代名词。②保持神圣性。用其原文译。③我们是无神论者。誓言中的希腊诸神对于我们来说是要为之服务的大众和我们的良心),集体宣誓,生生、师生之间签订“心理契约”,并在后续学习中强化。

(2)每次课前进行一分钟自我推销(每次1分钟7~8人);课内作自我介绍(鼓励自告奋勇,强化悦纳自我);掌声鼓励(师生群体鼓励,强化皮格马利翁效应);增加课内交流互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适时调动学生情绪,增加学习兴趣)。

(3)课外反思记录(师生写教学反思记录,并定期相互阅读,利于师生友好关系的形成。师生均以“学习者”的身份反思教学情境中各自的实践活动,教师反思是为了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学生反思是为了总结经验,避免思维和知识上的盲点,增进教与学关系)。

(4)利用每周班会,根据药理学内容创设情景剧,集体表演,主要以寝室为单位,寝室之间自愿组合,分成两大组比赛,教师作评委(在情境剧中搭建师生、师师、生生交流平台,达到有效沟通,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药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深化了素质教育,转变了班风、学风,继而带动了校风的转变,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我们通过在三年制临床专业中施行,以“心理契约”为前题在班会上以药理学内容创设情景剧,在课堂及课外交流中充分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不吝啬表扬,促进了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大多数学生的表现很优秀,不仅仅是教师在影响学生,学生的行为也在影响教师,让教师更自信、更有工作热情。我们在后期与辅导员、学生交流中获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都有所提高,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不断提升,任课教师不再只对班级混乱秩序悻悻作叹,而是与辅导员积极配合,为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乃至校风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了教学相长。

[1]廖生智.论营造教风与学风良性互动的和谐教学环境[J].学理论,2010(21):295-296.

[2]冯永琴.高职教育呼唤以教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16-118.

[3]卢佳.关于加强高校教风建设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0(7):175-176.

[4]卢星辰.不断强化师生主体地位是加强教风与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J].科技信息,2009(10):393.

猜你喜欢
教风学风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高校教师教风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分析研究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浅谈新课改对初中教师的要求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学风就是质量
我省不断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