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教育途径

2012-03-19 10:31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认同感后进生中职

石 琼

(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甘肃 兰州 730021)

后进生是指在班级中思想品德与学习成绩单方面较差,或两方面表现都较差、缺点较多的学生[1]。后进生是中职学校班级中存在的客观现象,这些学生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其他学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被漠视和歧视。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学历上移的冲击,不少中职学校出现生源危机。后进生的存在必然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甚至对整个班级、年级乃至学校的学风、校风产生负面影响,阻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非常重要。

1 中职学校后进生成因分析

中职学校后进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缺乏健康的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是指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从而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是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把信念和价值观融合到自己人格中并对自我价值进行评价的过程。一个人可能在某些事情上觉得自己很聪明或很笨,在某些行为上觉得自己很拙劣或很优异,他可能很喜欢自己或很讨厌自己等,类似这些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自我印象和经验,日积月累就成为人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自我认同感[2]。中职学校后进生形成的直接原因就在于其心理对自我的一种否定,这除与他们的心理特征或性格有关外,更多的在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即后进生形成的间接原因在于社会、学校、家庭给予的消极暗示。

1.1 学生自身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由于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缺乏,因而后进生学习懈怠,成绩提高甚微,在学习中没有获得心理满足及成功的愉悦,更不可能产生新的高层次需要,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和上进心。(2)意志不坚定。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往往受到教师与同学的藐视,自尊心被挫伤,思想上有压力,精神上萎靡不振,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毅力,常常自暴自弃。(3)思想阻滞。后进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仅限于表面,认识肤浅,知识内化迟缓,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他们只能运用表象进行思考,头脑中只能形成断断续续的“知识痕迹”,而不能形成“知识网络”,习惯用单向思维和固定程式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逐渐出现厌学情绪等消极心理,并将自己定位为后进生来缓解自身压力。

1.2 教师的问题

有些教师对优等生宠爱有加,视后进生为“包袱”。一旦后进生有不良行为和表现,就讽刺挖苦,新账旧账一起算,把他们批评得一无是处,长此以往使后进生产生“我是差生”的想法,从而加剧了后进生的消极情绪。另外,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也会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甘愿把自己定位为后进生。

1.3 家庭教育的失误

有些家长过分宠爱孩子,为其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营造舒适的生存环境,许多事情都代替孩子解决,忽视了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许多事情都不敢做,逐渐养成依赖心理和自卑心理,无法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奋斗的乐趣。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断为孩子制定难以实现的学习目标,一旦没有实现目标不是处罚就是责骂,使孩子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而将自己定位为后进生。

1.4 社会文化影响

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或社会舆论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也使他们产生自己已成为社会无用之人的心理[3]。

正是心理上的角色错位,才使后进生表现为学习不上进、思想品德差的“双差生”。虽然青少年期自我认同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自我认同在未来就是稳定的,但在这一时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的个体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这使他们可以开放地面对社会、人际关系以及以后职业中所发生的变化。对于年龄在12~18岁、身心急速发展的中职生而言,培养健康的自我认同感就是要培养青春期中职生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健康的态度。所以我们在对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教育管理上,要更多地从改变中职生的角色定位出发,培养他们正常的心态和健康的自我认同感,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中职学校后进生转化教育的途径

由于中职学校后进生所占比重较大,在管理教育上不可能采用一对一的教育管理模式或重点教育方式,所以在学校教育管理上,很有必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转换后进生对自身的消极角色定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爱是教育的基础,有了对学生深沉的爱,才有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育。”[4]班级中存在后进生是客观现象,教师要对后进生有正确的认识。任何一名后进生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并成为教育、转化的突破口。

2.1 尊重与理解相结合,积极寻找突破口

由于后进生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方面相对较差,往往得不到教师、同学的认同,这使后进生产生了要求得到尊重理解而又得不到尊重理解的矛盾。这种矛盾使他们内心很痛苦,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因此,尊重是教育后进生的前提。首先,后进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非后进,他们的优点往往被某些现象掩盖,或缺点被放大,即便有闪光点也往往被人们忽略,因此,这部分学生是转化的积极力量;另一部分真正意义上的后进生,他们的人格也应得到尊重,不然,就不可能有转化的希望。所以,笔者作为班主任真诚地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实际困难和切实要求,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学习,增强自信、挺胸做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是可以通过努力改正的,自己同样可以步入优秀生行列。

2.2 坚持严格要求的原则,让家长参与管理

一旦发现学生有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教师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家长也把他们掌握的情况及时反映给教师,双方一起研究对策,做到有的放矢。如笔者所在班有名学生在初中时因打架换过好几所学校,进入中职学校后,刚入学还好,后来就上课睡觉、旷课,甚至打架,被严肃批评后,他要求退学。笔者经过与家长沟通,找到了症结,经过教育,该生放弃了辍学的念头,最近表现与从前判若两人。

2.3 多激励、少批评,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

中职生对批评听得“耳朵起了茧”,尤其是后进生更是习惯了教师的批评。相反,对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却特别敏感。魏书生曾说:“后进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缺的是鼓励、表扬、感化。”因此,在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中应做到“四要”:一要克服和纠正只重视学习成绩等单一范畴畸形发展的评价观和人才观。二要积极主动地捕捉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闪光点”,主动、适时地给予激励,而不只是被动地等待“闪光点”的出现[5]。因为学生心目中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有时哪怕只是瞬间进步时的激励,往往都会成为推动其进步的“强心剂”,反而时过境迁的表扬,则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如笔者因为某学生在同学生病时的爱心表现给予及时表扬,该生就开始了积极的转化。三要乐于激励。对后进生的表扬应是班主任发自内心爱护学生的体现,不能苛求后进生一下子由“差”变“优”,只要有助于他们改正缺点、弥补不足,班主任就应乐于表扬。即使是今天没违纪、检查上不再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等,都可给予适当激励。这样,会让差生感受到良好行为给其带来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其进步。四要注意激励的方式和场合。不同的后进生对激励的反应不同,故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对经常调皮捣乱、破坏纪律、人缘不好的学生,当众表扬可帮其恢复声誉;对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可给予单独表扬和鼓励。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工作,需要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工作的核心就是多鼓励后进生,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茁壮成长。

[1]吕三桥.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10):42-43.

[2]姚远.培养中学生健康的自我认同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11):35-37.

[3]叶琴,缪子春.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成因及教育转化[J].机械职业教育,2006(10):26-27.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徐丙银.浅谈转化后进生的“避短扬长”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66.

猜你喜欢
认同感后进生中职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如何对待后进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