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2012-03-25 06:12王美玲
当代旅游(学术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大庆市大庆温泉

王美玲

大庆温泉旅游开发研究

王美玲

温泉旅游资源是大庆市旅游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产生旅游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庆市温泉旅游资源丰富,大小温泉遍布全市,但在温泉地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大庆市温泉旅游问题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大庆温泉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大庆市;温泉旅游;资源开发

一、温泉与温泉旅游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温泉概念的定义不尽相同。美国采用21.1℃以上的地下矿泉为温泉;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采用的是20℃以上。日本关于温泉的定义是从温度及成分两个角度考虑的,认为温泉是高于25℃的天然地下涌水;若低于25℃,只要含有一定量某些成分也可以成为温泉。

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温泉旅游服务规定》中,对沐浴温泉有专门的定义,即水温高于或等于40℃,含有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的地下温热水或出露泉。由此可见,温泉是指达到一定温度,且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成分的泉水。但是在习惯上,我们经常也把热泉或者高热泉也称之为温泉。

由于目前对温泉旅游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所以学者们温泉旅游的定义难以达成统一的认识。温泉旅游在国外统称为SPA,以感受温泉沐浴文化为目的,将原先单一疗养的物化享受,提升到符合现代消费的文化和精神层面,成为一种以健康为主题、达到养生和休闲效果的时尚体验旅游。

我国学者对温泉旅游的定义也各不相同:朱跃东认为,游客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化为主题,达到温泉养生、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即为温泉旅游;毕斗斗提出,温泉旅游是适应人们休闲和保健文化需求的一种旅游形式;王艳平认为,温泉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它是利用温泉开展的一项离开常驻地的余暇活动,是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呈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王艳平的看法,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

二、国内外温泉旅游开发状况

国外温泉旅游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温泉的治疗作用就已受到重视。1326年,第一个温泉疗养地“斯巴”(SPA)在比利时南部一个小镇缘起,斯巴后来演化成为温泉旅游度假区的代名词。18世纪末期,随着西方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海滨旅游的崛起也使许多传统的温泉旅游区走向衰退。19世纪以后,大都市的生活环境开始恶化,大众休闲旅游需求快速增长,因此具有医疗性质和保健作用的温泉旅游度假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世纪20年代,以温泉治疗为主的传统温泉向旅游休闲度假区转变,温泉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以美国和日本的发展最为典型。

我国温泉资源丰富,温泉利用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就在现西安临潼的骊山脚下修建了“骊山汤”。历史上我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温泉旅游胜地,如西安的华清池、北京的小汤山、南京的汤山等“八大温泉”景区。我国现有温泉3000多处,70%以上分布在云南、西藏、广东、四川和福建等地。我国现代温泉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由广东省率先发起的,时至今日,广东已经开发的温泉度假村已经达到近百家。目前北京、云南、四川、广西、江苏等省市的温泉开发也是如火如荼,并涌现了一批后起的品牌温泉如江西的天沐温泉、厦门的日月谷温泉、四川九寨天堂等。

三、大庆温泉旅游的发展现状

大庆地区地热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5000多亿立方米,现已初步探明静态储量达3000多亿立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低温地热田。同时,大庆地区还拥有充足的水源,其埋层较浅、质量较高,自溢能力强,便于施工开采。其北部拥有储量丰富的特大地热田,结合回灌技术,可实现永续利用。地热水出口温度在40℃-90℃之间,水中微量元素极丰富,温泉水矿化度高,含有锂、铁、偏硅酸、硼酸等2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大庆市利用地热资源始于1989年,由省民政投资建设了黑龙江省军队离退休干部疗养院(林甸温泉疗养院),主要是为了军队离退休干部提供温泉疗养健身。现在大庆依托温泉资源开发的景区(点)主要包括:连环湖温泉城、大庆北国温泉养生休闲广场、星火温泉旅游度假村、林甸温泉疗养院、夏威夷温泉会所、丽都温泉会馆、杜蒙阳光温泉假日酒店和天兴大厦等。连环湖温泉城、大庆北国温泉养生休闲广场已加入了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

四、大庆温泉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温泉度假消费理念弱

大庆市目前的温泉旅游市场主要是依托于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的居民和旅游者,另外依托于到黑龙江省进行冰雪旅游的旅游者。冰雪旅游因的季节影响,游客数量不稳定,这对大庆市的温泉旅游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在游客消费意识层面上,黑龙江省省内游客对温泉旅游的认同度和消费意识还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形成对温泉旅游的偏好。很多游客尤其是北方游客对温泉旅游的认同感较差,很少有人能形成定期进行温泉旅游的习惯。另外黑龙江省发展温泉旅游起步较晚,人们对温泉的消费意识大多停留在温泉疗养院的阶段。

(二)产品开发模式趋同

对市场的分析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础,而温泉旅游行业内存在市场定位不准,开发模式雷同的问题。温泉资源是一种异类资源替代性弱、同类资源替代性强且集中分布的旅游资源,大庆温泉大都属于同质以疗养为主的矿泉,因此,极易出现同质旅游地小范围高度集聚,从而导致激烈空间竞争的局面。在大庆市的温泉旅游地设施建设中许多开发商在温泉旅游开发过程中,不进行市场分析,在没有对客源市场的结构、旅游者的出游目的、消费能力的高低等进行系统研究的情况下,盲目模仿已开发的温泉旅游度假区及相关设计建设,导致市场细分不够、目标市场模糊等,极大的削弱了大庆市温泉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进而影响了旅游开发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缺少温泉文化和品牌建设

温泉旅游实质上是旅游者对温泉旅游地沐浴文化的体验,温泉旅游开发就是温泉沐浴文化的塑造。在大庆地区,温泉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却没有形成得到广泛认同的温泉文化。温泉旅游只被游客简单的看作是一种沐浴活动,而并不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生活必需品。文化建设一方面是对传统温泉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是对现有文化的融合,培育一种新的文化。由于大庆地区发展史相对较短,所以大庆市历史文化与人文底蕴相对于其他旅游胜地贫乏,因此在温泉文化传承方面不具备优势;同时,当地的强文化是具有开拓奋斗精神的大庆铁人文化,这样在温泉文化与铁人精神的融合过程中就出现了不对接的问题。如果在当地依托铁人精神形成特有的温泉文化将存在很大难度,最终结果也很难被游客及当地居民接受。

(四)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温泉开发给宏观环境带来的负担

首先是对局部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庆地区内50%以上的地热水应用于洗浴及水疗,这种一次性应用的高温地热尾水的排放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当其进入地表水域后,使地表水体水温增高,产生热污染。其次,温泉热水氯化物含量高,在地热水及尾水流经区,土壤中集存大量的氯化物,造成土壤的盐渍化和地面返硷现象。此外,对空气也产生影响。从温泉、大口井以及管道中排出的与地热水相伴的各种气体,如H2S、CO2等弥漫于空气中,污染空气并使人有不快之感。

2.温泉旅游对社会环境影响

一方面表现在,中国目前并没有形成日本那样的洗浴文化,洗浴场所极有可能出现黄赌毒等不和谐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利益的驱使,很多不法商人存在投机取巧行为,引发许多安全问题。水温不够,便通过人工加热;流量不足,便利用加热后的自来水进行补充或循环使用,甚至大肆而盲目地开采。这样便会涌现大量的“假温泉”。这种现象也曾出现在日本。2002年,在日本以公共洗浴场所(包括温泉酒店)为污染源,出现了295名发烧及7名死亡的细菌感染事件,其原因在于温泉酒店采取了循环用水方式,没有定期清扫浴池及其相关输水设施,没有及时更换过滤物质所致。这些都是温泉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大庆温泉旅游在学习借鉴经验时应多加注意此类问题。

五、大庆温泉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重点培育周边市场,培养休闲观念

首先大庆温泉旅游市场应重视吸引以哈尔滨为主的周边城市游客,以此作为核心市场,保持温泉旅游市场的基本活力。其次重点培育周边中距离旅游市场,以吉林省的长春、吉林城市圈和辽宁省的沈阳、抚顺、鞍山城市圈为重点的培育对象。针对省内核心市场,黑龙江省需要以“带薪休假制度”为突破口,完善和保障现行公休制度。政府应培育积极健康的休闲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的舆论导向,扭转传统的旅游消费观,引导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二)细分目标市场创新产品开发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多样化,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品的替代机率也大大增加。这一趋势要求开发旅游产品时必须做好市场细分工作,找到对应的目标市场,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营销,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大庆市的温泉旅游企业需要创新营销方式,开拓市场空间。避免雷同开发,应注意不同市场采用不同的产品设计。例如针对老年市场,主要体现温泉旅游的康体保健;针对年轻游客和情侣,主要注重温泉旅游地的环境和浪漫气氛,并在产品设计上注重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和多样的游乐设施;针对家庭游客市场,应该有供儿童嬉戏的场所和水上游乐设施;对女性游客应提供的美容美体产品等。

(三)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文化构建

1.培育大庆温泉旅游的休闲养生文化

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应将温泉视为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的载体。结合大庆地区实际情况,当地温泉文化培育的核心应放在休闲养生文化的培育上。

表1 矿物温泉及其疗效

大庆温泉水中微量元素极丰富,温泉水矿化度高,泉水清澈透明,含有锶、溴、碘、偏硅酸、氟、重碳酸钠、氯化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由于温泉中不同矿物成分对人体有不同疗效,开发时应突出其主要功能和特殊疗效(见表1)。把温泉养生与温泉旅游巧妙结合,达到休闲中养生、愉悦中健体、于不经意中见意外的效果,这是温泉文化的精髓。需要明确的是,温泉养生文化的培育必须有正确的观念来引导。今天的温泉养生已不只是过去意义上的温泉疗养,它比温泉疗养更为深入、丰富、广泛。人们到温泉地旅游不是消费而是为了自身的健康投资,这种投资理念为温泉养生文化增加了新的内涵,只有理念创新,温泉养生文化之树才会常青。

2.与大庆当地特色和其他旅游项目相结合

大庆市需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的温泉旅游,雷同的开发模式和产品设计给游客的体验感受大同小异,无法形成大庆市温泉旅游的竞争力。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温泉文化就是根据黑龙江省的地域特点、民族风俗,结合温泉的内涵、艺术、精神财富,以及文化的沉淀,形成大庆温泉文化。

可以从健康养生文化、冰雪文化、中医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方面开展温泉文化的挖掘和塑造,在温泉地开发方面采取综合的模式,例如:温泉+白色旅游,即温泉旅游项目与北方冬季特色相结合;温泉+黑色旅游,即温泉旅游和大庆石油文化结合;温泉+蓝色旅游,即以水为主题的旅游;温泉+金色旅游,即温泉旅游与农业游相结合;温泉+绿色环保旅游,即温泉和大庆湿地旅游相结合。

(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温泉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需要大庆市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对于温泉开发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方面可以利用以下技术来减少污染。首先是尾水回灌技术。为防止地面沉降,更好的保护地热资源,保持含水层的水位压力并防止为水的任意排放对地面的污染就进行尾水回灌工作。对于储层为压力大的地热井,采用加压回灌方式进行;此外应注意地热水处理及排放,对含天然气地热水进行汽水分离,燃气通过分离后进入储气罐,由储气罐引出供提温加热炉,可把地热井产出的水温提高,保证使用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热水的使用效率,同时对大气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不能进行回灌或利用尾水排放时,必须经过为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尾水排放温度不应大于30摄氏度,水质达到标准后可分别用于灌溉、养殖、种植。对于温泉场所的卫生和安全问题的治理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如出台专门温泉法。同时加强执法部门监管力度。政企合作,以防为主,以治为辅。从微观到宏观打造一个舒适放心的休闲旅游环境。

大庆市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温泉是其发展的重要带动因素之一。大力发展温泉旅游是大庆市发展的必要途径。虽然大庆温泉占有很大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但是由于开发时间不长,经验不够,在开发时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温泉度假消费理念弱、产品开发模式趋同、缺少温泉文化和品牌建设、环境保护问题等。找到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将为大庆温泉旅游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为大庆旅游的腾飞添加助力。

[1]王艳平.温泉旅游真实性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l):59-63.

[2]王华,彭华.温泉旅游的发展与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4):30-34.

[3]中国温泉旅游创新开发专题研究.绿维创景.http://www.lwcj.com,2009-02-05.

[4]王华,彭华.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J],旅游学刊,2004,(19),5:51.

[5]日本环境省资料2006[EB/OL].http://www.env.go.jp.

F592.3

A

1671-7740(2012)03-0065-02

王美玲(1988-),女,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黑龙江大学学生创新课题项目:大庆市温泉旅游开发研究(HL201226)。

猜你喜欢
大庆市大庆温泉
李大庆
KAI BEPPU温泉酒店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
露天温泉
加快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