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驾游市场发展对策分析

2012-03-25 06:12姚连红
当代旅游(学术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目的地黑龙江省旅游

姚连红

黑龙江省自驾游市场发展对策分析

姚连红

黑龙江省自驾车旅游市场不断发展,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国内外自驾游理论研究为出发点,结合相关概念,对黑龙江省自驾游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限制自驾游市场发展的因素,对发展策略提出研究建议。

黑龙江省;自驾游市场;发展对策分析

一、国内外自驾游研究相关概述

20世纪初汽车的普及对传统旅游业乃至城市的形态和功能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并带动其相应的变化。“自驾车旅游”一词诞生于20世纪的美国,简称“自驾游”。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汽车陆地旅行能力的发挥,从周末开车出游的“Sunday Drive”发展到“Drive Travel”,自驾游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居民日常旅行的方式之一。国外早期对自驾游研究是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汽车的出游频率、时间、游伴构成、居住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及分布,以及汽车在旅游中的娱乐作用等。专门研究的学术文集是2002年澳大利亚学者卡森等(Carson,etal.)著的《自驾游:野趣之路》(Drive Tourism:Up the Wall and around the Bend),具有自驾游研究里程碑标志性意义。

普利多(Prideaux)认为,自驾游是“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驾驶以及与旅游相关的活动,无论车是自己的还是租来的。”奥尔森(Olsen)增加了时间要素的限定,从“过夜说”角度来界定自驾游,将自驾旅游self-drive tourism定义为“离家旅游至少一个晚上,去休假或探亲访友,并以他们自己的、租来的或借用的车辆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国内学者赖斌认为,自驾游实际上是旅游者以自驾形式开展旅游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吴娲则从旅游的基本特征出发,辅以特殊的交通工具为修饰,定义为游客在余暇时间,自发组织或由自驾车运营商组织,离开常住地,跨越一定地理空间,自由度很大的体验性专项旅游。

中国的自驾游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在中国,1997年由大陆汽车俱乐部组织的森林越野大赛,向中国引入了自驾车旅游的新概念。2006年首届中国自驾游高峰论坛的定义:“自驾游是有组织、有计划,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旅游形式。”笔者将自驾游定义为:以中等收入的中产阶层、大专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群、男性为主的中青年为主要特征的旅游者,以自驾车(包括轿车、越野车、房车等,以私有为主也可借用或租赁等其他方式)的形式,开展的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且活动半径灵活、近地域性,市场家庭化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

二、黑龙江省自驾游现状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一季度来黑龙江省的游客中,有21.1%的游客通过自驾出行,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个百分点,与历年数据进行对比呈逐年上涨趋势。黑龙江省10.5%的城市居民家庭进行过自驾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9个百分点。孙尧副省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力做好自驾游推广工作。黑龙江地势平坦、开阔,特别是经过三年公路交通建设大会战,无论是城际干线公路、乡村公路还是旅游公路,都得到了彻底改造提升,随着小汽车进入家庭的比率越来越高,自驾游市场越来越成熟,宣传引导工作做好了,很快就会有一个大发展。”

(一)自驾游游客人口社会属性统计特征

该调查涉及的人口统计变量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出游率、信息查询途径等。其特征包括:以中等收入的中产阶级以及大专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群为主,且以男性中青年为主;以亲朋好友为成员的小团体,市场家庭化;目的地以休闲娱乐为主,旅游时间及消费预算弹性大,消费水平比传统旅游方式高,大概集中在200-400元/天,其中吃住行三项开支占到了80%,游购娱所占比例较少。自驾游者多为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中产阶级,因此只有利用假期来完成旅游活动;同时,他们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多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多选择风景优美,环境幽静,放松解压的目的地。

(二)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为自驾游提供了便利

黑龙江省具有良好的公路布局基础,近年来不断加大建设的投资力度。截至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1945.2公里(包含村道62916.4公里),公路路网密度达33.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乡镇、行政村、农垦系统、连队、森工系统的平均通畅率达85%以上。2011年作为公路三年决战的收官之年,交工高速公路2726公里,931个乡镇实现公路通畅。高速公路里程突破4000公里,排名跃升到全国前列,到2012年底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300公里。如此完善的高速公路系统,方便了黑龙江省居民去周边地方旅游,缩短了路程,路况条件良好,节约了时间,提高了交通安全措施,为自驾游游客提供了保障。

(三)汽车拥有量提高、汽车产业的发展为自驾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2011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黑龙江省民用车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规模突破450万辆。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42.3万辆,比上年增长16.6%,其中私人汽车182.7万辆,增长20.2%。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项目中家用汽车拥有量逐年增长,详见图1。按照国际通行的私家车在长假期间外出旅游占私家车总数的50%计算,黑龙江省每年外出自驾游的私家车数量庞大。同时,黑龙江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向着以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发展,现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约260家,带动自驾游市场的迅速发展。

图1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家用汽车拥有量增长趋势图

(四)黑龙江省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多姿多彩是自驾游发展的先决条件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地域辽阔,四季分明,文化厚重,物产丰富,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十大旅游开发区为核心的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全方位开发体系已形成。“梦幻冰雪世界,清凉养生天堂”将黑龙江打造成为世人关注的旅游圣地。黑龙江省还深化文化游,挖掘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旅游文化、北大荒文化、石油文化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推出各色主题产品。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黑龙江省发展自驾游市场的重要先决条件。

(五)消费水平上升和生活观念转变

据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对哈市800户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2011年居民人均收入较快增长,整体消费水平明显提高,食品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2011年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快,整体消费支出稳步增长,扣除物价因素,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10.3%。居民恩格尔系数32.7%,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在这样的良好形势下,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素质逐步增强,消费能力和消费质量大幅提升,生活观念的转变,对休闲生活的向往,为自驾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黑龙江省自驾游市场发展的限制因素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接待设施薄弱

自驾游中汽车是基本的工具,而停车、洗车、检修、维护、加油、紧急救援等服务不足;汽车旅馆两极分化严重,档次、价格差距很大,在旅游旺季住宿接待设施相当紧张,旅游目的地及住宿设施又都缺乏预订网络,很难提前预订,有时被迫在车中休息。不少景区标识系统不完善,路向指引不明;高速公路标识少、出口少,路况信息不能及时发布,经常导致迷路、绕路或交通事故的发生。由于各地交通管理制度不尽相同,在旅途中,常会遇到交通公共图形符号、警示牌等标识物欠缺或不明确的问题,这都造成自驾游者找路难、问路难,无疑为自驾游者带来极大不便。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不足,缺少旅游咨询服务点、景区集散中心、旅游厕所,以及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服务不够方便等问题。据抽样调查显示,全省国内旅游者对旅游设施综合评分为3.84分(5分制),有待提高。

(二)旅游信息不对称、旅游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自驾游者所获得的信息相当不完善,途径主要是互联网,大部分信息都被旅行社及租车公司的广告所遮盖,仅有的少量信息也只是曾经到达过该目的地的游客所撰写的不完整并带有主观色彩的信息,实用性不高,这些信息不足以给新的自驾游者提供周密的计划。此外,旅游者常会遇到公路标识、路线指引、旅游地图、旅游目的地有关住宿、餐饮等多方面旅游信息不完善的无奈情况。这些都将影响到整个旅游体验。李兵副局长在2012年全省旅游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全省旅游信息化的工作来看,尽管已经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同旅游部门内部的其他工作相比,同一些旅游信息化发展很快的省市相比,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存在的不足仍然很明显。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组织机构和专职人员队伍不健全,不能适应信息化工作的需要;旅游信息化设备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缺乏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旅游信息化人才匮乏,专业培训滞后,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三)途中费用过高

自驾游的消费要比旅行团高,费用是主要限制因素。沿途景区景点的游览门票费用除外,过路费、过桥费、油费等行驶费用居高不下,餐饮、住宿、停车也需要支付一大笔开支。例如哈尔滨某旅行社“牡丹江镜泊湖森林氧吧二日游”五一期间的报价是230元/人,其中门票包括镜泊湖、火山口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一等景点门票,膳食包括两正一早,住宿为双标间。现从理论上假定三人自驾游,行程安排同上,往返里程约900公里,一型车燃油费约700元,哈牡单程350公里,高速收费0.37元/公里,共约260元,住宿费一晚150元,2正1早餐约120元,其他自理费用除外,共需费用约1230元,平均410元,而随团仅为230元。相比之下,自驾游费用较高,但优势明显,如日程安排灵活度高、活动半径伸缩性大、有效观赏时间长等。

(四)安全问题成为突出问题

自驾游的安全问题贯穿于整个自驾游活动之中,包括交通、社会治安、健康等方面。交通安全问题主要是出行前未全面检查车况,驾驶过程中由于驾驶经验不足、对路况不熟、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等原因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社会治安方面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旅途中也会遇到不法分子实施抢劫、偷窃,或者一些村民变相勒索收费,饭馆旅店收费不合理,超出正常收费所引起的,如果处理不好易发生口角,人身财产受到威胁的情况时有发生。旅游者的健康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各旅游目的地的饮食条件、习惯、卫生状况存在差异,游客可能饮食不习惯导致肠胃不适,或中毒;由于舟车劳顿,浑身疲劳,也极易感染流行的传染病;还会有身体刮擦受伤、被小动物咬伤的情况存在。

四、黑龙江省自驾游市场发展的对策研究

针对黑龙江省自驾游快速发展的态势及自驾游市场发展的限制因素,笔者对发展黑龙江省自驾游市场的措施进行分析、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其发展探寻出路,更广泛地吸引各地自驾游者。

(一)发挥政府在自驾游市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省政府必须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快汽车旅馆、停车场、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合理利用设施、安排价格,提供更多符合需要的产品。积极发展露营业,所谓的露营是指不依赖固定房屋、旅社等人工设施,而是用自备的设备在野外生活、停宿的住宿方式。旅游局可制定自驾车旅游的简易交通图,在高速路口免费为自驾游者发放。投资专项旅游资金,广泛运用于高速公路路口及道路标志系统建设。特别要建立完善的旅游救援系统及提供保险服务,紧急救助车、救护站、救护组织等。还应设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如自驾游者凭景点门票可获得一定的燃油费补贴,同时给予景点税收优惠政策。各旅游目的地及主管部门要尽快建立自驾游信息统计制度和预报制度。如主管部门可在专门的网站上提供自驾游的线路、价格等信息,还可将相关问题编成小册子,把注意事项、消息和建议等都列在上面,供其参考。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介向公众发布目的地设施设备、出游人数、交通、天气、价格等详细信息。在机场、饭店、主要景点等旅游者集散地建设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

(二)进一步发展汽车俱乐部、规范租车市场

西方自驾游发达的国家,多以汽车俱乐部、汽车运动协会、汽车旅游协会作为汽车及自驾车旅游爱好者的服务性、群众性组织形式进行活动,其主要功能是协调沟通,包括了解、研究制定活动计划方案,与汽车供应商进行沟通联络,组织或协助组织有关活动等。因此,应当进一步促进这类组织的发展,同时要规范汽车租赁业,促进其网络化发展。国外的汽车租赁公司使用全球统一的客服电话,只要客人一报号,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得到非常到位的服务,且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自由还车,非常方便快捷。而黑龙江省目前还未形成产业规模,租赁程序缺乏灵活性。汽车租赁公司的经营应尽快形成网络化,在不同的区间、时间形成租赁网络,游客就可以更加轻松地享受自驾车旅游的乐趣。

(三)充实目的地旅游资源、改进营销策略,提高自驾游市场的活力

自驾游者的旅游动机多是休闲和娱乐,旅游目的地的经营者依此可在节假日根据季节的特点,推出独具特色的自驾游线路,有“民俗风情”、“农家体验”、“文物古迹”、“森林公园”、“温泉疗养”、“大美界江”等不同主题的产品,吸引有共同爱好的游客参与。还可根据成员的不同,推出适合家庭的家庭亲子游主题,适合朋友的联谊主题,适合团队的拓展训练主题等。此外像景区摄影大赛、越野车俱乐部表演赛吸引了相当多的摄影爱好者以及越野爱好者的眼球,亦有大批自驾游者前来参与观摩像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这样的活动,这种场景让人很难拒绝。游客的口味越来越特别,多种多样的运动游戏,比如家庭才艺比赛、卡丁车赛、家庭厨艺大赛等参与性较高的户外家庭游戏项目对自驾车全家游的游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四)完善安全措施,提高自驾游市场的安全性

游客应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出行前做好准备,对车辆全面检查与维修保养,确保车况良好,带好必备物品,到达目的地后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入乡随俗,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组织方应合理设计线路、安排行程,注意行程节奏,每段行程应根据路况和沿途景点数来确定;并负有安全保障责任,做好安全预报、警示工作,对可能的灾害性天气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进行预报,对容易发生道路危险处设置标示牌、警告牌等明显标志,提醒游客。旅游目的地构建安全的旅游环境,建立旅游安全管理组织,实现目的地社区居民安全联动管理,完善目的地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交通功能配套设施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法律体系和保险制度的建设,保障自驾游者的权利,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对旅游沿线和目的地居民的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当地治安水平,确保自驾游者的安全。

[1]Carson D,Waller I,Scott N.Drive Tourism:Up the Wall and Around the Bend[M].Mellbourne:Common Ground Publishing,2002.101.

[2]刘欢.国内自驾游研究进展[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168-170.

[3]Prideaux B,Wei S,Ruys H.The senior drive tour market in Australia[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1,7(3):209-219.

[4]Olsen M.Keeping track of the self drive market[A].In Carson D,Waller I, Scoot D.Drive Tourism:Up the Wall and Around the Bend[C].Mellbourne:Commom Ground Publishing,2002,11.

[5]龙斌.驾车自助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8):35-39.

[6]方小燕.国内自驾车旅游发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5(4):42-43.

[7]吴娲.论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技术与市场,2007 (3):80-81.

[8]丁平.综合报道产业新闻[EB/OL].http://auto.sohu.com,2010-10-2.

[9]张小红.打造洛阳自驾车洛阳目的地市场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1(25), 182-184.

F592.6

A

1671-7740(2012)03-0068-02

姚连红(1988-),女,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黑龙江大学学生创新课题项目(201227)。

猜你喜欢
目的地黑龙江省旅游
向目的地进发
恋爱中的城市
迷宫弯弯绕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动物可笑堂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